绪论 1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1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2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4
一、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4
二、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方法 5
笫一章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在实践中的发展 6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6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7
二、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7
第二节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11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1
二、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12
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14
一、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胜利的伟大理论的创立 15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15
二、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16
三、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社会主义不是一种模式 17
第二章 无产阶级革命 18
第一节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 18
一、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特性 18
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19
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 20
一、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22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道路 22
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 23
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道路 24
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 25
一、战略和策略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科学 25
二、战略、策略的基本原则 26
第四节 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 27
一、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27
二、从民族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28
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29
第三章 过渡时期和无产阶级专政 31
第一节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31
一、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必然性 31
二、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基本特点与任务 33
第二节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 35
一、中国的过渡时期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35
二、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37
第三节 无产阶级专政 39
一、过渡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 39
二、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和任务 41
三、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43
第四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矛盾 4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优越性 44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44
三、中国在一九五六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47
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4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 48
一、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 48
二、社会主义社会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阶级斗争 49
三、社会主义时期仍然需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5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 52
一、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52
二、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人民内部矛盾 54
三、人民内部不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其它社会矛盾 54
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总任务 5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时期总任务的提出 55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总任务的论述 55
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任务 57
第二节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59
一、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重大意义 59
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基本方针 60
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道路 64
第三节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8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和核心 68
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意义 71
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途径 73
第四节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75
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75
二、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77
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79
四、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81
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 82
第一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工人阶级 82
一、社会主义时期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 82
二、加强工人阶级队伍的建设 83
一、社会主义时期农民的地位和作用 8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农民 88
二、正确解决社会主义时期的农民问题 88
一、社会主义时期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90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知识分子 90
二、正确认识和对待知识分子 93
笫七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民族、宗教问题 9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 95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 95
二、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和任务 96
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 98
第二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 100
一、社会主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100
二、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 101
三、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基本任务 104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 105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论述 105
二、社会主义国家对待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 106
三、我国对待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任务 107
一、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基本思想 108
第八章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 108
第一节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108
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 109
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独立自主 112
第二节 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之间的相互关系 113
一、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之间相互关系的思想基础 113
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四项原则 11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 115
一、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115
二、加强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116
第九章 无产阶级政党 118
第一节 党的性质和领导作用 118
一、党的性质 118
二、党的指导思想 118
三、党的领导作用 119
一、坚持民主集中制 121
第二节 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团结 121
二、实行集体领导 122
三、维护党的团结 124
第三节 执政党的建设 125
一、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性 125
二、执政党建设的主要环节和措施 127
三、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战斗力 131
一、共产主义运动 133
第一节 共产主义 133
第十章 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的 133
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134
第二节 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 137
一、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必然性 137
二、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 138
第三节 高举共产主义的旗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140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 140
二、做脚踏实地的共产主义实干家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