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碑刻论 1
第一节 会馆碑刻凸现的桂北戏曲生态 1
一、戏台是会馆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二、会馆演戏活动历来受到欢迎 4
三、会馆的戏曲演出普遍存在并持续不断 7
第二节 桂林碑刻所见的清代演戏活动 9
一、凑份集资演出“醮戏” 9
二、酬神祭祀表演傩戏 11
三、圩日贸易村民聚戏 14
第三节 广西清代碑刻中的古戏台 17
一、古戏台形制崇尚富丽堂皇 17
二、古戏台具有辟邪佑民功能 20
三、古戏台的宗教色彩明显突出 21
第四节 桂林八街《公议禁约》碑刻史料的多重意义 23
一、印证早期彩调表现爱情的内容特征 25
二、反映清代光绪年间彩调已进城演出 27
三、记载彩调在清晚期遭到禁唱的事实 28
第二章 生态论 31
第一节 广西彩调音乐与民俗文化 31
一、融汇多种民间民俗音乐 33
二、体现民俗文化传承规律 37
三、承载民间民俗生活诉求 39
四、显现浓烈鲜明地方特色 41
第二节 邕剧与粤剧响马戏在近代的发展走向 43
一、响马戏的剧目溯源 43
二、响马戏的编创梳理 46
三、关于响马戏的反思 49
第三节 从粤剧《老鼠嫁女》看传统戏曲的突围路径 51
一、编:注重传统故事题材的时代开掘 51
二、演:拓展灵活多变的演出模式 53
三、推:确立科学有效的推广思路 55
第四节 “刘三姐”传说的起源与流播 58
一、“刘三姐”与“刘三妹” 58
二、明清时期三姐故事影响局限两粤 62
三、“五四”以后歌仙旋风吹遍全国 66
第三章 艺术论 68
第一节 广西彩调的隐语运用 68
一、深入浅出 突出主题 69
二、摹物写人 具体形象 70
三、诙谐生动 活跃气氛 72
第二节 新编历史桂剧《七步吟》双“圆”的舞美设计 75
一、双“圆”的舞美创意 75
二、双“圆”的作用与意义 76
三、双“圆”舞美设计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80
第三节 邕剧“闹热”的审美特质 80
一、邕剧“闹热”审美特质的体现 81
二、“闹热”审美特质形成的原因 84
三、“闹热”审美特质的价值与意义 85
第四节 广西文场的词韵美 88
一、恪守创作程式的对称之美 88
二、承继古雅传统的诗意之美 90
三、吸纳方言后的地方色彩美 92
第五节 北路壮剧的语言艺术 94
一、广西土生土长的北路壮剧 94
二、北路壮剧语言艺术的表现 96
三、北路壮剧语言艺术的作用 100
第四章 承传论 104
第一节 桂林傩戏生存状况调查 104
一、桂林傩戏现状的概述 105
二、桂林傩戏发展停滞的原因 109
三、保护桂林傩戏的建议 112
第二节 广西文场的传播 113
一、文场传入广西的四种说法 114
二、广西文场的传播者 115
三、广西文场的传播方式 119
第三节 电影艺术对广西彩调的承传作用 121
一、用电影记录彩调艺术形式 122
二、借电影艺术传播彩调剧种 127
三、电影艺术表现手段的局限 128
第四节 广西龙胜侗戏及其保护意义 130
一、广西龙胜侗戏的演出剧目 131
二、广西龙胜侗戏的演出场所 134
三、广西龙胜侗戏的音乐组成 138
四、广西龙胜侗戏保护的意义 141
第五节 关于广西地方戏曲保护的思考 143
一、彰显戏剧特色,确立剧种地位 143
二、争取社会力量,完善保护措施 147
附录 153
桂剧名旦罗桂霞 153
江波印象——彩调艺术家江波老师散记 158
以心带声 以声传情——记广西文场优秀表演艺术家陈秀芬 170
乡土艺术研究的开拓之作——读《广西彩调研究》 178
探索彩调的“桂派”戏曲之根本与精神——评阙真等著《广西彩调研究》 181
参考文献 185
后记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