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绪论 1
第一节动物地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1
第二节研究动物地理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第三节动物地理学的分科 2
第四节动物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
第五节 动物地理学发展简史 4
第一篇动物分类概述 6
第一章分类学的基本概念 6
第一节分类学的目的与方法 6
第二节分类的单位与等级 6
第三节物种的命名法 6
第四节动物界的分门 7
第二章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概述 8
第一节原生动物门 8
第二节多孔动物门 9
第三节腔腸动物门 10
第四节环节动物门 12
第五节软体动物门 14
第六节节肢动物门 19
第七节棘皮动物门 23
第三章脊椎动物概述 24
第一节脊索动物门 24
一、脊索动物的一般特征 24
二、脊索动物的分类 25
一、概述 27
第二节圆口纲 27
第三节鱼纲 27
二、鱼纲的分类 29
第四节两栖纲 36
一、概述 36
二、两栖纲的分类 37
第五节爬行纲 39
一、概述 39
二、爬行纲的分类 41
第六节鸟纲 44
一、概述 44
二、鸟纲的分类 47
第七节哺乳纲 56
一、概述 56
二、哺乳纲的分类 58
第二篇动物生态地理 72
第四章影响动物地理分布的环境因 72
素 72
第一节概述 72
第二节气候因素 73
一、温度对动物的影响 73
二、湿度和降水对动物的影响 77
三、光照对动物的影响 80
四、风和雪被对动物的影响 83
一、气体对动物生活的意义 84
第三节 环境的化学因素 84
二、溶解盐类对水生动物生活的意义 86
三、pH值对水生动物生活的影响 88
第四节土壤因素 89
一、土壤对动物的生态作用 89
二、动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90
第五节生物因素 91
一、食物的联系 91
二、动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92
三、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94
第五章陆地动物生态地理 95
第一节森林动物 96
一、森林动物的生存条件及其适应特征 96
二、热带森林动物 98
三、温带夏绿阔叶林动物 99
四、泰加林动物 100
第二节草原与荒漠动物 101
一、草原与荒漠动物的生存条件及其适应特征 101
二、热带稀树草原动物 103
三、草原动物 104
四、荒漠动物 104
第三节苔原动物 105
第四节高山动物 107
第六章水生动物生态地理 108
第一节水生动物生态类群 108
一、浮游动物 108
二、自游动物 110
三、底栖动物 110
第二节海洋动物生态区的划分 112
一、沿岸带动物 113
二、大洋带动物 115
三、深海带动物 117
第三节陆地水域动物生态区的划分 120
一、河流动物 120
二、湖泊动物 122
三、水库动物 124
第三篇动物区系地理 126
第七章分布区 126
第一节分布区的含义 126
第二节分布区的形成 126
一、发生中心 126
二、动物迁移的方法 128
三、动物迁移的阻限 133
四、历史因素对动物分布的影响 134
五、人类对动物分布的影响 135
第三节分布区的发展与变化 136
一、分布区的大小及其原因 136
二、分布区的类型 137
三、分布区的变化 138
一、动物区系的含义 139
第八章陆地动物区系 139
第一节动物区系概述 139
二、移入种和引入种 139
一、固有种和特有种 139
第四节种的地理名称 139
二、海洋动物区系和大陆动物区系 140
三、孤立(隔离)区域的动物区系 140
第二节动物地理区划原则 141
第三节世界陆地动物地理分区 142
一、新西兰界 143
二、澳洲界 146
三、波利尼西亚界 149
四、新热带界 151
五、马达加斯加界 156
六、埃塞俄比亚界(热带界) 158
七、印度-马来亚界(东洋界) 162
八、全北界 166
第四节 中国陆地动物地理分区 170
一、东北区 171
二、华北区 173
三、蒙新区 176
四、青藏区 178
五、西南区 180
六、华中区 182
七、华南区 184
第九章海洋动物区系 188
第一节世界海洋动物地理分区 188
一、北极区 188
二、北太平洋区 190
四、热带印度-太平洋区 191
三、北大西洋区 191
五、热带大西洋区 194
六、南温区 195
七、南极区 196
第二节中国海洋动物地理分区 197
一、黄渤海区 197
二、东海区 198
三、南海区 199
主要参考文献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