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前言 池田大作 1
序 季羡林 1
序章与近现代史共生 1
1.开辟未来的对话 3
汤因比博士 3
2.经 历 5
童年时代(5)/母亲的回忆(7)/母与子的“纽带”(9)/青春时代(10)/友谊的“纽带” 13
3.苦守节操的德国留学时代 15
留德十年(15)/印度佛教史研究(17)/战争的悲惨(19)/战争的伤痕 21
4.惊涛骇浪 23
“文化大革命”(23)/“走资派”的帽子(24)/《罗摩衍那》的翻译(27)/再攀高峰 28
5.恩师的存在 30
言行一致(30)/对邪恶的愤怒(32)/培养接班人(34)/教育与教师 36
6.文章的力量 38
散文的世界(38)/好书与坏书 41
7.中印学的顶梁柱 44
那烂陀的佛教遗迹(44)/都城长安 47
8.自然观、宇宙观 49
“天人合一”(49)/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52
9.给青年的赠言 53
慈悲与博爱(53)/为人之道(54)/“尊师爱生”、“师弟不二”(56)/“创造价值”的大道(57)/发扬东方文化 58
10.周恩来总理 61
微笑的会见 61
11.学术交流 64
在北京大学的演讲(64)/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交流 67
第一章释尊使用的语言 71
1.季羡林博士的业绩 73
古语与新语的分类(73)/推断经典编撰时期的标准 75
2.用民众的语言说话 76
关于《律藏》中的“自己的语言”(76)/不同的学说(78)/“比丘自己的语言”(79)/经典所表示的释尊的思想 81
3.佛教教团存在的意义 83
为民众的宗教(83)/释尊在不平等社会中的立场(85)/众生平等的“绿洲” 88
4.摩揭陀语和半摩揭陀语 90
阿育王的碑文(90)/东印度的共同语 91
——批判“大乘非佛所说”论 93
第二章《法华经》的起源 93
1.《法华经》所使用的语言 95
梵文化以前的俗语成分(95)/反映释尊的 96
语言 96
2.“大乘非佛所说”论 98
来自部派佛教的批判(98)/中国、日本的情况(100)/实证的原始经典研究(102)/正确反映释尊的思想 104
3.小乘经典和大乘经典的源流 105
原始佛典的存在(105)/口授口学是佛典的基础 107
4.口传经典化 108
编纂《法华经》的时代和思想的状况(108)/重要的教说要默记 110
5.《法华经》的思想价值 112
表达释尊的“真意”(112)/各种“法华 115
经”(114)/菩萨精神 115
第三章《法华经》的传播 117
——印度、中国、日本 117
1.指出“经中之王”的根据 119
写本所证明的历史事实(119)/龙树和世亲都重视《法华经》 121
2.从印度传到西域、中国 122
丝绸之路是“宗教之路”(122)/各民族信仰《法华经》 124
3.传到中国 127
敦煌(127)/《法华经》的汉译本 131
4.鸠摩罗什译的《妙法莲华经》 134
传达经典真义的名译(134)/汉译本中的定本 137
5.天台大师的出现 139
以《法华经》为宝典(139)/“一乘思想”明确化 140
6.民间的《法华经》信仰 141
观音信仰的普及(141)/作为《观音经》而独立的经典 143
7.在日本的传播 144
圣德太子与鉴真和尚(144)/传教大师与日本天台宗 147
8.日莲圣僧与《法华经》 150
民众佛教的确立(150)/“立正安国” 151
第四章法华思想的展开与发展 153
1.牧口第一任会长与创价学会 155
创价学会的成立(155)/“创造价值”的 156
思想 156
2.第二任户田会长的“悟达体验” 158
“佛就是生命”(158)/“地涌菩萨”的自觉 161
3.池田第三任会长的足迹 162
创价学会对和平的贡献(162)/不断推进中日友好 166
4.对佛教学的学术贡献 168
《法华经》抄本研究(168)/建立“法华 171
经学” 171
第五章人性与社会 173
1.“性善论”、“性恶论” 175
“天”的观念(175)/孟子的“性善论”(177)/荀子的“性恶论”(179)/“本能”与“善恶” 180
2.佛教的“缘起思想” 182
“五阴假和合”的法理(182)/节制“本能”(184)/大乘佛教的“菩萨道” 186
3.儒家的“仁爱”与佛教的“慈悲” 188
社会的进步与教育(188)/“人”是坐标轴 189
4.人生与社会 190
人与人、人与社会(190)/东方民族培植的伦理 192
5.大自然与人 194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194)/“依正不二”论 195
6.东方与西方的自然观 196
“文斗”与“武斗”(196)/“共存”、“协调”的原理 197
第六章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199
1.文化的定义与两种文化产生论 201
作为“人”的证明(201)/“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复合体 202
2.一元产生论与多元产生论 203
对“西欧中心史观”的异议(203)/文化体系的形成 206
3.东西两大文化体系的不同点 207
“综合”与“分析”的思维模式(207)/“东西文化”的主流 208
4.“分析思维”的特征 210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210)/佛教对极微论的批判(211)/看病而忘了病人 213
5.“综合思维”的特征 214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214)/人类的未来和东方文化 217
6.社会的发展与文化交流 219
人类文化的形成(219)/联结东西方的丝绸之路(220)/人类社会前进的历史就是文化交流的历史 223
第七章东方文化的精髓 225
——“天人合一”与“依正不二” 225
1.世界和平与中国的作用 227
汤因比博士的期待(227)/友好交流之路 228
2.中国文明的精神遗产 231
“共生的道德气质”(231)/“天人合一”与“依正不二” 232
3.“天人合一”论 233
“天”就是“大自然”(233)/少数民族也有同样的思想哲学(235)/考古学家的考察(236)/对佛教的影响 239
4.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论 240
“主客同一”(240)/孔子的矛盾(241)/人的道德的根源 243
5.佛教与“天人相关”论 244
受重视的《金光明经》(244)/宋代的理学 246
6.道家、墨家、杂家的自然观 247
老子、庄子的观点(247)/墨子的矛盾与吕不韦的主张 248
7.古代印度的“梵我”说 250
根本思想是“人与自然合一”(250)/《梨俱吠陀》的创造赞歌 252
8.佛教的“依正不二”论 255
“宽容的原理”(255)/“东方思想的极致” 256
9.天台的“一念三千”论 257
“法界缘起”(257)/“一瞬间的心”有无限的可能性 258
10.朝鲜半岛的“天人合一”思想 260
新思潮(260)/佛教寺院遭到严厉批判 262
11.一神教的自然观 263
把人类从自然环境中剥离开来(263)/解决环境问题的观点 264
第八章21世纪与人类的未来 267
1.《法华经》的统合精神 269
克服分裂和仇恨的思想基础(269)/征服大自然带来的灾难(270)/人类共同的努力 271
2.“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272
没有繁荣万岁千秋的文化(272)/亚洲太平洋的世纪 274
3.和平与发展 275
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问题(275)/变革的主体是民众 277
4.“共生意识”阻止“向死亡进军” 279
征服自然的西方(279)/东方的“恻隐之心”和“慈悲之心”(280)/抑制贪欲(282)/稳定与和平高于进步 283
5.“科学主义”的蔓延 284
思想 285
复杂的环境问题(284)/弘扬“天人合一” 285
6.西方思维变化的朕兆 286
“复杂体系”的研究(286)/“知”的思考方式的转变 287
7.光明来自东方 289
东方文化的时代的再来(289)/更像人、更像文明(290)/汤因比博士的东亚论 292
8.不间断的“精神斗争” 293
“中国威胁论”是误解(293)/中国丰富的精神土壤(294)/“乐观派” 295
9.“大同思想”与“创造价值” 296
合理的根本精神(296)/给“生命的世纪”创造全球价值 298
后记 蒋忠新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