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五编 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上) 1
第一章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设立的或 1
从事革命活动的学社和学校 1
一、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1902年) 1
蒋维乔:中国教育会之回忆 1
俞子夷: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 11
中国教育会章程 17
爱国学社章程 21
蒋慎吾:爱国学社史外一页 22
二、爱国女校(1902年) 29
俞子夷:爱国女学与光复会 29
爱国女校开办简章 33
爱国女校章程 36
蔡元培: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 39
三、中国公学(1906年) 42
胡适:中国公学校史 42
张承槱:中国公学创办的回忆 49
四、武昌科学补习所(1 904年)与文学社(1911年) 54
欧阳瑞骅:武昌科学补习所革命运动始末记 54
张难先:文学社始末 55
五、长沙明德学堂(1 903年) 58
黄一欧:黄兴与明德学堂 58
六、芜湖安徽公学(1904年)、 64
安庆尚志学堂(1905年)等 64
辛亥前安徽文教界的革命活动 64
七、烟台东牟公学(1906年)、济南山左公学 72
(1906年)等 72
吕子人:山东东牟公学、山左公学等创办情况略述 72
王麟阁:山东公学简况 76
朱赞卿:大通师范学堂 77
八、绍兴大通师范学堂(1905年) 77
九、保定育德中学堂(1908年) 83
刘仙洲:保定育德中学创办经过及其师生的革命活动 83
十、四川永宁中学堂(1906年) 88
李铁夫:永宁中学堂与同盟会 88
十一、广东惠州府中学堂 89
王映楼:惠州府中学生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 89
十二、贵州私立寻常小学、乙巳小学和光懿女子小学 93
吴雪俦:贵州三个鼓吹革命的小学 93
十三、云南讲武堂 94
李根源:辛亥前后十年杂忆(节录) 94
祝鸿基:陆军第十九镇及云南讲武堂(节录) 96
〔史料简介〕 99
一、上海 100
南洋公学学生出校记(1902年) 100
第二章辛亥革命前的学生运动 100
冯自由: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 101
张园集议(1903年) 105
震旦学院学生退学始末记(1905年) 105
二、北京 107
京师大学堂学生拒俄纪事 107
京师大学堂学生疏争俄约(1903年) 107
浙江大学堂学生退学始末记 110
三、浙江 110
杭州美国浸礼会蕙兰书院学生退校始末记(1903年) 114
四、湖北 117
记湖北学生会议拒俄事(1903年) 117
五、江苏 117
汇文书院学生拒俄活动 117
六、留日学生 118
冯自由:青年会与拒俄义勇队 118
整顿学务谕(1907年) 121
〔附〕江苏学务总会:广告各分会论 121
校员学生积习书(节录)(1906年) 121
〔史料简介〕 123
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教育思想的传播 124
一、资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的教育主张 124
邹容:革命之教育(节录)(1903年) 124
秋瑾:致湖南第一女学堂书(1905年) 126
秋瑾:《中国女报》发刊词(1907年) 127
孙中山:在广东女子师范第二校的演说(1912年) 128
孙中山:在广州岭南学堂的演说(1912年) 129
孙中山:民国教育家之任务(1912年) 130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 132
蔡元培:向参议院宣布政见之演说(1912年) 138
蔡元培: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词(1912年) 140
教育泛论(1903年) 143
二、教育时论选录 143
民族主义之教育(1903年) 147
〔附〕觉民:论立宪与教育之关系(1906年) 154
薶照:人民程度之解释(1907年) 158
〔史料简介〕 162
第六编 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下) 163
第一章辛亥革命后的教育改革 163
一、教育政策、教育宗旨和教育制度 163
1、沿革概况 163
蒋维乔:民元以来学制之改革 163
2、民国初建时教育部对教育的维持和改革 166
(1)教育事业的恢复 166
教育部电各省颁发普通教育暂行办法(1912年) 166
教育部呈报并咨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168
及课程标准(1912年) 168
教育部通电各省都督府筹办社会教育(1912年) 176
教育部电各省饬所属高等专门学校从速开学(1912年) 176
教育部训令三则(训教育行政官、训学校 177
管理员及教员、训各校诸生)(1912年) 177
(2)教育宗旨的公布 178
教育部公布教育宗旨令(1912年) 178
(3)学校系统的改定 178
教育部拟议学校系统草案(1912年) 178
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令(1912年) 185
(4)各级各类学校令的颁行 187
教育部公布小学校令(1912年) 187
教育部公布中学校令(1912年) 194
教育部公布师范教育令(1912年) 195
教育部公布专门学校令(1912年) 197
教育部公布大学令(1912年) 198
教育部公布实业学校令(1913年) 200
袁世凯:注重德育整饬学风令(1913年) 201
3、袁世凯的尊孔复古教育 201
汤化龙:上大总统言教育书(1914年) 202
教育部饬京内外各学校中小学修身及国文教科书 204
采取经训务以孔子之言为指归文(1914年) 204
袁世凯:祭孔告令(1914年) 206
教育部整理教育方案草案(1914年) 207
袁世凯:特定教育纲要(1915年) 222
袁世凯:颁定教育要旨(1915年) 233
教育部呈拟订国民学校令呈请核定公布文(1915年) 242
教育部呈拟订高等小学校令请核定公布文 245
并批令(1915年) 245
大总统申令(公布国民学校令)(1915年) 247
大总统申令(公布高等小学校令)(1915年) 254
大总统申令(公布预备学校令)(1915年) 257
教育部令第十九号(修正《国民学校令》)(1916年) 260
4、废止“洪宪帝制”后的教育措施 260
教育部令第十八号(废止《预备学校令》)(1916年) 260
5、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对尊孔复古教育逆流的批判 261
李大钊:孔子与宪法(1917年) 261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1917年) 262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1917年) 264
二、教育行政组织的变更 268
1、沿革概况 268
蒋维乔:民初以后之教育行政 268
2、中央教育行政组织 272
教育部呈大总统报明分设厅司并 272
请委任参事等职文(1912年) 272
教育部部令(依据教育部官制选任职员)(1912年) 272
参议院决议修正教育部官制(1912年) 273
教育部公布视学规程(1913年) 275
教育部分科规程(1918年) 278
教育部官制(1914年) 279
3、地方教育行政组织 281
教育部:公布教育会规程(1912年) 281
教育部呈拟订地方学事通则缮具草案 283
请核定公布文并批令(附折)(1915年) 283
教育部呈拟订劝学所及学务委员会规程 285
缮具草案呈请核定公布文并批令 285
教育部公布劝学所规程(1915年) 287
教育部公布学务委员会规程(1915年) 288
教育部公布教育厅暂行条例(1917年) 289
教育厅署组织大纲(1917年) 290
〔史料简介〕 291
1、实利主义教育 292
陆费逵:民国教育方针当采实利主义(1912年) 292
一、主要的教育思潮 292
第二章辛亥革命后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 292
黄炎培: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1913年) 294
庄俞:采用实用主义(1913年) 299
2、军国民教育 305
范源廉:今日世界大战中之我国教育(1914年) 305
范源廉:论教育当注重训练(1915年) 309
3、科学教育 314
任鸿雋:科学与教育(1915年) 314
4、民主主义教育 321
蒋梦麟:世界大战后吾国教育之注重点(1918年) 321
蒋梦麟:和平与教育(1918年) 327
二、重要的教育运动 336
1、义务教育的推行 336
袁希涛:义务教育之起源 336
范源廉:论义务教育当规定于宪法(节录) 340
陈宝泉:我国义务教育之经过及进行 343
袁希涛:民国十年之义务教育 348
汪懋祖等:袁观澜先生事略 352
2、师范教育的倡导 356
陈宝泉:北京高师英语部理化部甲班学生 356
毕业式训词(1913年) 356
郭秉文: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概况报告(节录)(1918年) 357
经亨颐:改革师范教育的意见(1919年) 363
陈宝泉:五十自述(节录) 371
周邦道:郭秉文教育事迹 373
3、高等教育的改革 376
蔡元培:大学改制之事实及理由(1917年) 376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379
4、职业教育的发轫 387
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1917年) 387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职业教育进行计划案(1917年) 392
孙祖基:十年来中国之职业教育(节录) 394
5、华侨教育的开展 396
黄炎培:南洋华侨教育商榷书(1917年) 396
陈嘉庚:倡办厦门大学演说词(1919年) 411
〔史料简介〕 418
第三章教学改革和教育研究 419
一、教科书的改编 419
1、中华民国成立与共和教科书 419
教育部公布审定教科用图书规程(1912年) 419
庄俞:民国成立与共和教科书 421
商务印书馆:编辑共和国小学教科书缘起(1912年) 421
商务印书馆:新编共和国教科书说明(1912年) 422
庄俞:谈谈我馆编辑教科书的变迁 423
2、国语运动与白话文教科书 431
胡适:国语运动的历史 431
张一?:我之国语教育观(1919年) 433
记国语统一筹备会(1919年) 437
〔附〕国语统一进行方法的议案 441
拟请教育部推行国语教育办法五条 441
吴研因:清末以来我国小学教科书概观(节录) 442
吴研因:国语运动和白话文教科书 446
庄俞:国语运动与新法教科书 447
二、教学法的改进 447
周予同:中小学教学法的演变 447
俞子夷:自学辅导法 449
俞子夷:分团教学法 452
俞子夷:幼儿园教法及?铁梭利 455
三、教育研究的团体和活动 459
1、全国教育会联合会 459
全国省教育会第一次联合会记略(1915年) 459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二次开会记(1916年) 464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三届开会记略(1917年) 470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四次开会记要(1918年) 473
2、教育调查会 477
教育部订定教育调查会规程(1918年) 477
教育调查会分股担任调查名单 478
教育调查会第一次会议报告 479
3、中华新教育社 484
中华新教育社组织办法 484
〔史料简介〕 487
第四章留学运动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489
一、留学运动 489
管理留日学生事务规程(1914年) 489
管理留欧学生事务规程(1915年) 493
管理留美学生事务规程(1916年) 495
选派留学外国学生规程(1916年) 498
留法俭学会简章和会约 503
1、留法俭学会(1912年) 503
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503
北京留法预备学校的成立及简章 506
2、留法勤工俭学会(1915年) 508
蔡元培:《勤工俭学传》序(1915年) 508
留法勤工俭学会一览(节录) 510
3、华法教育会(1916年) 516
蔡元培:华法教育会之意趣(1916年) 516
华法教育会记事 519
华法教育会大纲 527
北京华法教育会开办的各种留法预备学校 531
吴玉章:谈勤工俭学(节录) 537
〔附〕历届勤工俭学生赴法一览表 539
留英俭学会意趣书(1912年) 540
留美中国学生工读会简章(1917年) 542
〔史料简介〕 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