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陶春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801143434
  • 页数:575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教师劳动与教师的基本素质 4

第一章 教师队伍的结构 4

教师编制 4

教师结构 5

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原则之一——群体效应原则 5

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原则之二——知识互补原则 6

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原则之三——充满活力原则 7

教师队伍结构的内容之一——学历结构 7

教师队伍结构的内容之二——职务结构 8

教师队伍结构的内容之三——年龄结构 10

教师队伍结构的内容之四——智能结构 12

教师队伍结构的内容之五——异质结构 12

教师队伍结构的内容之六——学科(专业)结构 13

第二章 教师的录用与调整 14

教师录用的原则 14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15

教师的职责 16

教师劳动的的特点 18

教师劳动的特点之一——复杂性 18

教师劳动的特点之二——创造性 19

教师劳动的特点之三——示范性 20

教师劳动的特点之四——个体性与集体性 21

教师劳动的特点之五——时空无限性 22

教师劳动的特点之六——紧张性 23

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教好功课 24

第三章 教师的基本要求 24

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二——爱护学生 29

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三——以身作则 31

教师的基本要求之四——刻苦学习 33

教师素质的构成 34

教师素质的基本特征 37

教师素质在教师劳动中的特殊作用 39

第四章 教师工作考核方法 41

教师考核制 41

教师考核内容 43

教师考核标准 46

教师考核的程序 48

教师工作考核方法之一——教师自评法 52

教师工作考核方法之二——教师互评法 53

教师工作考核方法之三——学生评议法 55

教师工作考核方法之四——领导考评法 55

教师工作考核方法之五——日常考核法与集中考核法 58

教师工作考核方法之六——教师工作考核积分评等法及其他 60

第二篇 教师身心调节与激励中的道德规范与管理 65

第一章 教师的心理素质与个性心理 65

教师的心理素质 65

教师群体社会心理气氛的特征 65

教师职业的性格要求 66

教师群体社会心理气氛与学校工作 67

心理健康与教师素质 68

心理健康与教师的影响力 69

教师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 70

教师最佳心理状态的把握运用四法 71

心理健康与教师的创造精神 72

教师课堂应变的心理素质 73

教师的性格及其作用 74

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与学生品德培养 75

教师性格素质与学生性格培养 76

教师的情绪及其控制 76

教师的意志及其控制 78

教师性格自塑与改塑 79

教师性格的修养 79

第二章 教师角色的认同与调适 81

教师角色的结构 81

教师角色心理适应的三层次 81

教师的角色期待培养 82

强化教师的角色意识 83

教师角色规范建设的四条途径 84

教师角色冲突的十种情形 85

教师角色冲突的个人化解策略 87

教师角色心理冲突的社会化解策略 88

解脱角色挫折的方法 89

第三章 教师的心理激励策略 91

教师的需要及其特征 91

青年教师的心理需求及其特征 92

教师需要的管理策略 93

青年教师需要的管理策略 94

教师积极性的启动机制 96

教师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96

教师工作动机的目标激励法 97

教师工作动机的强化激励法 99

教师工作动机的感情激励法 100

教师工作动机的参与激励法 100

教师工作动机的公平激励法 101

青年教师的考核激励机制 101

教师心理误区的四种类型 104

第四章 教师心理调节实用技巧 104

青年教师的消极职业心态 105

青年教师心理偏失的矫正措施 106

老教师职业心理早衰的三种类型 107

老教师职业心理早衰的控制 108

教师职业心理误区的表现与原因 109

教师心理误区的防治 110

避免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 111

教师心理挫折的主客观原因 113

教师职业心理挫折的管理 115

教师群体心理挫折及其调适 116

教师个体心理挫折及其调适 116

积极心理挫折的分析与处理 117

解脱教师成就挫折的方法 118

解脱教师自尊挫折的方法 119

克服后进生转化中的四种心理障碍 120

教师拒管心理种种 122

教师拒管心理的消除原则和方法 123

青年教师的六大心理弱点及其自我调适 125

教师临课心理的调节技巧 128

第五章 教师心理素质管理 132

教师心理素质管理的意义 132

教师心理素质管理内容之一——高尚的情操 136

教师心理素质管理内容之二——广泛的兴趣 139

教师心理素质管理内容之三——坚强的意志 141

教师心理素质管理内容之四——较强的认知能力 144

教师心理素质管理内容之五——良好的性格特征 148

教师心理素质管理内容之六——心胸开阔,处世客观 151

第三篇 教师思想政治行为与管理 157

第一章 教师政治行为规范 157

教师的政治行为 157

教师政治行为的特征 157

教师的政治行为规范 159

教师政治行为规范的基本特征 160

教师政治行为规范的作用 161

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 161

教师政治行为规范的核心 162

教师的法纪行为 164

教师的思想行为 166

第二章 教师思想行为规范 166

思想行为 166

教师的思想行为规范 167

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基本特征 168

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作用 168

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核心 169

教师的人生观 171

第三章 教师思想政治管理 174

教师思想政治管理 174

教师思想政治管理的意义之一——对教师职业活动的引导作用 174

教师思想政治管理的意义之二——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 176

教师思想政治管理的内容之一——坚持爱国主义 178

教师思想政治管理内容之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81

教师思想政治管理内容之三——坚持共产主义信念 183

教师思想政治管理内容之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184

教师思想政治管理内容之五——注意自身思想修养 187

教师思想政治管理方法之一——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189

教师思想政治管理方法之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192

教师思想政治管理方法之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195

第四篇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与管理 201

第一章 教师的道德行为 201

道德行为的含义 201

品德的构成及实现过程 201

教师道德行为作用的过程 204

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道德行为 205

教师道德行为的基本特征 206

教师道德行为与学生思想品德的关系 206

教师道德行为调节的特征 207

教师的基本道德行为准则 208

教师职业理想规范 209

教师职业态度规范 211

教师职业义务规范 212

教师职业技能规范 213

教师职业纪律规范 214

教师职业节操规范 215

教师职业责任规范 217

教师职业良心规范 218

教师职业作风规范 219

教师职业荣誉规范 221

第二章 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 223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界定 223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心理机制 223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社会机制 225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社会自由 227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意志自由 228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中的道德责任 229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标准 230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规定性 231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过程 232

学校师德建设的结构 235

第三章 教师道德行为建设 235

师德建设的几项原则 236

教师道德要求内化的过程 237

师德行为规范内化的集体促进机制 239

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管理 242

教师职业道德管理 242

教师职业道德管理意义之一——教师实施教育影响的前提 244

教师职业道德管理意义之二——教师劳动质量的保证 246

教师职业道德管理意义之三——教师自我完善的动力 248

教师职业道德管理意义之四——教师敬业乐业的基础 250

教师职业道德管理内容之一——忠诚事业,献身教育 252

教师职业道德管理内容之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255

教师职业道德管理内容之三——治学严谨,精心育人 261

教师职业道德管理内容之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63

教师职业道德管理内容之五——锐意进取,勇于创新 267

教师职业道德管理内容之六——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269

教师职业道德管理方法之一——坚持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271

教师职业道德管理方法之二——坚持道德修养的长期性 273

教师职业道德管理方法之三——坚持道德修养的实践性 275

教师职业道德管理方法之四——坚持职业道德的测量评议 278

第五篇 教师人际关系行为中的道德规范与管理 283

第一章 教师人际关系概论 283

教师人际关系的特点 283

教师人际关系的协调 283

学校人际关系的协调 284

常见的学校人际沟通障碍 285

学校人际沟通的改善措施 286

第二章 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行为 288

对校长的工作持合作态度的教师 288

对校长的工作持反对态度的教师 289

对校长的工作持旁观态度的教师 289

校长的人际关系误区 290

第三章 教师群体的行为规范 293

教师群体的优化组合原则 293

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行为 294

相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行为 295

不同年龄教师之间的关系行为 295

不同水平教师之间的关系行为 296

正确对待年轻的教师 296

持不同观点教师之间的关系行为 297

不同分工教师之间的关系行为 297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关系行为 298

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矛盾 298

促进教师与学生家长合作的方法 299

教师与学生家长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300

第五章 教师人际关系管理 302

管理之一: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管理 302

管理之二:教师与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管理 307

管理之三: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管理 309

管理之四: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人际关系管理 312

第六章 行为与行为规范 316

教师行为规范的基本特征 316

教师行为类型与学生的发展 317

第七章 教师行为能力管理 320

教师行为能力管理内容之一——组织能力 320

教师行为能力管理内容之二——教育机智 326

教师行为能力管理内容之三——语言表达能力 328

教师行为能力管理内容之四——了解学生的能力 330

教师行为能力管理内容之五——自我控制能力 333

教师行为能力管理方法 334

明清时期的教师伦理思想 336

第八章 古今中外的教师行为伦理 336

近代民主教育家的教师伦理思想 337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师伦理思想 338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教师伦理思想 338

现代世界各国的教师伦理思想 339

第九章 教师行为的测评和培养 344

教师行为评价常用的五种方法 344

教师行为评价的三阶段程序 346

教师行为评价的组织 347

教师行为评价的专家法 347

教师行为评价的指标体系 348

教师行为评价的测量 348

教师行为的量化四法 349

教师行为的定性分析 349

第六篇 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行为与管理 355

第一章 师生关系与师生交往行为 355

师生教学关系的四种类型 355

教师关系中的教师角色 355

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力 356

师生交往行为与学生个性心理发展 358

控制型领导行为与师生关系 360

综合型领导行为与师生关系 361

放任型领导行为与师生关系 361

教师与学生的非正式关系行为功能 362

建立师生良好关系的主要条件 365

第二章 师生人际关系行为的要求与调适 365

教师导学者角色的扮演策略 366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几条措施 368

师生情感关系调节 370

师爱的传导六法 371

师爱行为四防 372

影响师生感情沟通的十个因素 373

师生课堂情绪的类型 375

课堂人际关系行为的调控途径和方法 376

师生现实关系中的偏态及其调整 377

师生交往的态度冲突及克服 380

师生交往的目标冲突及克服 381

启发式教学行为二十式 387

第七篇 教师教学技术行为中的道德规范与管理 387

第一章 教师的教学行为常规 387

第二章 教学行为风格的形成 392

形成教学风格的四阶段操作法 392

第三章 不良教学行为及其矫正 394

新教师的三种教学过失行为矫正 394

“合理性错误”——教学行为的误区 395

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七种随意行为 396

不良教育行为及矫正方法 397

第四章 教师的教学技术行为 399

应用板书的七条要求 399

板书技术操作十三要 400

电化教学技术运用四法 401

第五章 课堂教学过程的行为规范 403

语文备课十二要 403

备课行为八忌 404

教案编写的基本格式 405

课堂讲授中的空白行为 406

课堂讲授中的随意行为 406

课堂开头行为七式 407

课堂结尾行为十五式 408

新授课练习设计五阶段 409

课堂练习设计的十四条原则 410

作业批改的十二项常规 412

作业批改的八种方法 413

当堂批改作业的四种方式 416

作业批语五型 416

第六章 课堂问答的行为规范 418

课堂提问的时机控制方法 418

课堂提问的难度控制六法 419

问句选择的六种类型 420

提问角度的变换五型 421

课堂提问行为的几个技术性问题 422

课堂提问十三要 423

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十要素 424

提问的设计步骤 426

课堂提问设计的十二种形式 426

对不同学生质疑的解答方式 428

控制学生答问的艺术 429

学生质疑问难的课堂控制八法 431

课后答疑八要 432

候答与理答 433

课堂齐答的控制 434

课堂提问学生不做答的十五条对策 435

第八篇 课堂组织行为的道德规范与管理 441

第一章 课堂管理行为的一般原则 441

课堂常规管理的控制方向 441

课堂管理行为的三条基本原则 441

课堂管理行为的六种因素 442

课堂管理行为的五种操作方法 443

控制课堂行为的四条途径 444

控制课堂行为的五种有效方法 445

实用课堂反馈控制十四法 448

教师应掌握的十种课堂效应 451

第二章 课堂时间与空间管理行为 455

空间的利用 455

课堂座位效应控制 455

课堂位置语操作 456

课堂时间优化管理四策 458

课堂的段落管理 459

课堂节奏控制五原则 461

课堂中的九种节奏及调节方法 462

课堂停止的策略与技巧 464

教师拖堂的六种后果 465

课堂实用暗示调控十三技 466

第三章 课堂管理行为的机智运用 470

教育机智的策略 470

课堂应变十四策 471

实用课堂应变技巧十六种 473

课堂应变情绪调控 475

教育机智的培养 477

课堂偶发事件处理六法 478

第九篇 教师语言行为中的道德规范与管理 483

第一章 教师语言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483

语言行为 483

教师的语言行为 483

教师的语言行为规范 485

教师语言行为规范的作用 486

对教师口头语言的要求 486

教师口语表达行为的特点 488

科学规范,确切简明 490

准确生动,严谨纯洁 492

语言富有启发性 494

切忌语病 495

要用普通话 496

语言讲究艺术 496

语言标准适用 498

语言生动形象 498

教师语言的七忌七坚持 500

教师语言的八戒与六性 502

教师语言技巧的训练 503

第二章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行为 505

1.教学语言行为及其特色 505

2.课堂教学语言行为八种 506

3.教师的教学语言素养 508

4.课堂语言行为“二十一性”操作 509

5.讲授语言运用八技 515

6.教学幽默语言的运用技巧 518

7.创造课堂融洽气氛的五种语言技巧 521

8.教学忌讳语十种 524

课堂非语言行为的类型 531

第一章 教师的非语言行为 531

第十篇 教师仪态行为中的道德规范与管理 531

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及其作用 534

第二章 教师的仪表行为与风度 536

教师的外部形象系统 536

教师的仪表行为规范 537

教师仪表行为规范的意义 539

教师的仪表风度 541

教师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542

教师个人的课堂仪表 544

第三章 教师的教态行为 546

教师的教态类型与德育效果 546

教态三忌 548

教师体态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 549

教师体态语言的五种功能 551

教鞭的使用 553

课堂手势语的操作运用 553

课堂表情的控制六要 556

四种课堂情绪的控制 558

调控教学心境的艺术 560

情感性教学行为 561

把握教学情感五法 563

第四章 教师精神面貌管理 568

教师精神面貌管理 568

教师精神面貌管理的意义 570

教师精神面貌管理的内容 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