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精华 经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清)纪晓岚总撰;林之满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0827598
  • 页数:390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2

周易精华 2

系辞上传 2

系辞下传 5

文言传乾 8

文言传坤 9

序卦传 10

尚书精华 13

禹贡 13

甘誓 14

汤誓 15

牧誓 15

金縢 16

无逸 17

顾命 18

秦誓 19

诗经精华 22

黄鸟 22

七月 22

鸱爇 24

六月 26

斯干 28

楚茨 29

宾之初筵 30

文王 32

大明 33

绵 35

皇矣 37

生民 39

公刘 41

抑 41

洞酌 43

嵩高 45

烝民 45

韩奕 47

常武 48

閟宫 50

长发 52

周礼精华 55

大司马 55

职方氏 57

轮人 58

梓人 61

弓人 63

礼记精华 66

既得合葬 66

世子申生 66

易箦 66

子夏伤明 67

孔子蚤作 67

有子问丧 68

秦穆公吊重耳 68

悼公之丧 69

杜蒉 69

陈子车 70

周丰 70

黔敖 70

赵文子 71

乡饮酒义 71

原壤登木 71

左传精华 75

齐鲁长勺之战庄公十年 75

晋楚城濮之战僖公二十七——二十八年 75

秦晋淆之战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 78

大棘之战宣公元年——二年 80

晋楚邲之战宣公十一年——十二年 81

齐晋鞌之战成公二年 85

吕相绝秦之辞成公十三年 87

晋楚鄢陵之战成公十六年 88

魏绛谏伐戎之辞襄公四年 91

晋入齐平阴之战襄公十八年 92

宋之盟襄公二十七年 93

崔氏之灭襄公二十七年 95

庆氏之难襄公二十八年 96

叔孙穆子之难昭公四年~五年 97

薳启疆谏耻晋之辞昭公五年 99

楚灵王乾谿之难昭公十二年~十三年 100

王子朝告诸侯之辞昭公二十六年 104

吴楚柏举之战定公四年~五年 105

晋郑铁之战哀公二年 108

白公之难哀公十六年 109

公羊传精华 113

元年春王正月隐公元年 113

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文桓公二年 113

纪侯大去其国庄公四年 113

公及齐人狩于郜庄公四年 114

公会齐侯盟于柯庄公十三年 114

公子牙卒庄公三十二年 115

晋赵盾卫孙免侵陈宣公六年。 116

宋人及楚人平宣公十五年 117

吴子使札来聘襄公二十九年 118

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 118

伯莒楚师败绩 定公四年 118

盗窃宝玉大弓定公八年 119

齐阳生入于齐齐陈乞弑其君舍哀公六年 120

西狩获麟哀公十四年 120

谷梁传精华 123

元年春王正月隐公元年 123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123

武氏子来求赙隐公三年 123

虞师晋师灭夏阳僖公二年 124

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戴僖公五年 124

晋杀其大夫里克僖公十年 125

五月甲午宋灾宋伯姬卒襄公三十年 126

晋人纳捷菑于邾弗克纳文公十四年 126

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执齐庆封杀之 昭公四年 127

论语精华 12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29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129

吾日三省吾身 129

巧言令色,鲜矣仁 129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30

贤贤易色 130

君子不重则不威 130

慎终追远 130

温良恭俭让 131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131

礼之用,和为贵 131

敏于事而慎于言 131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132

思无邪 132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13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33

无违 133

父母唯其疾之忧 133

由子问孝 134

子夏问孝 134

回也不愚 134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134

温故而知新 135

君子不器 135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35

君子周而不比 13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5

多闻阙疑 136

何为则民服 13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6

异端 136

使民敬、忠以劝 137

子奚不为政 137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37

虽百世可知也 138

见义不为,无勇也 138

是可忍,孰不可忍 138

人而不仁,如礼何 138

林放问礼之本 139

君子无所争 139

文献不足故也 139

祭神如神在 139

既往不咎 140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40

问者不相亏 140

为力不同科 140

尽善尽美 141

居上不宽 141

里仁为美 141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41

唯仁者能好人 142

以其子妻之 142

邦有道,不废 142

雍也仁而不佞 143

孔子使漆雕开仕 143

闻一知十 143

朽木不可雕也 143

无欲则刚 143

久而敬之 144

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144

吾亦欲无加诸人 144

君子之道 14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44

三思而后行 145

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145

不念旧恶 145

巧言,令色,足恭 145

盍各言尔志 146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146

十室之邑 146

志于仁矣 146

耻恶衣恶食者 147

朝闻道,夕死可矣 147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47

观过,斯知仁矣 147

君子之于天下也 148

君子怀德 148

放于利而行 148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148

吾道一以贯之 148

君子喻于义 149

事父母几谏 149

耻躬之不逮也 149

德不孤,必有邻 149

事君,与友 150

不迁怒,不贰过 150

君子周急不继富 150

以与尔邻里乡党 150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151

一箪食,一瓢饮 151

山川其舍诸 151

其心三月不违仁 151

女得人焉尔乎 152

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152

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152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52

人之生也直 153

知之者,好之好,乐之者 153

语上也 153

仁者先难而后获 153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153

君子可折不可陷,可欺不可罔 153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54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54

圣与仁 154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154

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155

子之燕居 155

不愤不启 155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155

富而可求 155

三月不知肉味 156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56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156

敏以求之者也 156

三人行必有我师 156

奢则不孙,俭则固 15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57

闻过则喜 157

择其善者而从之 157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158

恭、慎、勇、直 158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58

能问于不能,多问于寡 158

士不可以不弘毅 159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159

三年学,不至于谷 159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59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59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60

舜有五臣、而天下治 160

利与命与仁 160

博学而无所成名 160

逝者如斯夫! 161

求贾而沽 161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161

夫子圣者与 161

好德如好色 162

止、进 162

吾见其进,未见其止 162

半途而废者大有人在 162

后生可畏 162

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163

匹夫不可夺志 163

岁寒知松柏之后彫 163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 163

孔子于乡党 164

入公门,鞠躬如也 164

君子不以绀緅饰 165

私觌,愉愉如也 165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66

食不语,寝不言 167

吾从先进 167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167

季路问事鬼神 167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 168

言必有中 168

升堂,入室 168

过犹不及 168

回也其庶乎 169

斯行者诸 169

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169

各言其志 169

君子不忧不惧 171

司马牛问仁 171

仲弓问仁 171

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171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72

子张问明 172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72

文,质 172

哀公问于有若 173

子张问崇德,辨惑 173

君臣父子 173

片言折狱 174

子张问政 174

政者,正也 174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 174

子为政,焉用杀 174

爱人,知人 175

先事后得 175

闻人,达人 175

子贡问友 176

君子以文会友 176

子路问政 176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176

名不正则言不顺 177

樊迟请学稼 177

诵《诗》三百 177

其身正,不令而行 177

苟合,苟完,苟美 178

富之,教之 178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178

何如斯可谓士 179

吾党有直躬者 179

欲速则不达 179

近者悦,远者来 179

狂者,狷者 180

人而无恒 180

“和”,“同” 180

好,恶 180

君子易事而难悦 180

泰而不骄 181

刚毅木讷,近于仁德 181

士怀居,不足为士 181

邦有道、邦无道 181

有言者不必有德 181

子路问成人 182

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182

贫而无怨 182

爱之、忠焉 182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183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 183

其言之不怍 183

学为己,学为人 184

思不出其位 184

不逆诈,不亿不信 184

骥,其力,其德 184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84

不怨天,不尤人 184

公伯寮其如命何 185

知其不可而为之 185

修己以敬 185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85

有道则仕,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186

忠信,笃敬 186

无为而治 186

言,不言 187

杀身以成仁 18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87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87

躬自厚,薄责人 187

如之何,如之何 187

言不及义 18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8

众恶必察,众好必察 188

小不忍则乱大谋 188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88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88

求己,求诸人 188

不以言举人,不因人废言 188

小知,大受 189

贞而不谅 189

民之于仁,甚于水火 189

当仁不让 189

得易守难 189

君子谋道不谋食 189

不如学也 189

敬其事而后其食 190

道不同不相为谋 190

辞达而已 190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190

礼乐征伐 191

益者三友 191

侍于君子有三愆 192

君子有三戒 192

益者三乐 192

孟子精华 194

与梁惠王论仁义 194

与梁惠王论王道 194

牵牛章 195

论乐章 196

雪宫章 197

当路章 197

不忍人章 198

矢人章 199

朝王章 199

伐燕章 200

许行章 200

好辩章 202

戴不胜章 202

陈仲子章 203

离娄章 204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章 205

齐人章 205

舜往于田章 206

尧以天下与舜章 207

百里奚章 207

不见诸侯章 208

性犹杞柳章 208

牛山之木章 209

鱼我所欲也章 209

舜发于畎亩之中章 210

狂狷章 210

士章第五 213

卿、大夫章第四 213

诸侯章第三 213

孝经精华 213

庶人章第六 214

三才章第七 214

孝治章第八 215

圣治章第九 215

纪孝行章第十 217

五刑章第十一 217

广要道章第十二 217

广至德章第十三 218

广扬名章第十四 218

谏诤章第十五 219

丧亲章第十八 219

尔雅精华 223

释诂 第一 223

释言 第二 229

释训 第三 246

释亲 第四 254

释宫 第五 258

释器第六 262

释乐 第七 265

释天 第八 267

释地第九 274

释山 第十一 281

释水第十二 283

释畜 第十九 294

春秋繁露精华 299

楚庄王第一 299

玉杯第二 302

竹林第三 306

玉英第四 310

精华第五 314

王道第六 317

灭国上第七 325

灭国下第八 326

随本消息第九 327

盟会要第十 328

正贯第十一 329

十指第十二 330

重政第十三 330

服制象第十四 331

二端第十五 332

俞序第十七 333

离合根第十八 334

立元神第十九 335

考功名第二十一 336

通国身第二十二 338

三代改制质文第二十三 338

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第二十五 343

度制第二十七 344

爵国第二十八 345

仁义法第二十九 348

必仁且智第三十 350

身之养重于义第三十一 351

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第三十二 352

观德第三十三 353

实性第三十六 356

诸侯第三十七 357

五行对第三十八 357

为人者天第四十一 358

五行之义第四十二 359

阳尊阴卑第四十三 360

王道通之第四十四 361

天容第四十五 363

天辩人在第四十六 363

阴阳位第四十七 364

阴阳终始第四十八 364

阴阳义第四十九 365

阴阳出入上下第五十 365

天道无二第五十一 366

暖燠孰多第五十二 367

基义第五十三 367

四时之副第五十五 368

人副天数第五十六 369

同类相动第五十七 370

五行相生第五十八 371

五行相胜第五十九 372

五行顺逆第六十 374

治水五行第六十一 375

治乱五行第六十二 376

五行变救第六十三 376

五行五事第六十四 377

郊义第六十六 379

郊祭第六十八 379

四祭第六十八 380

郊事对第七十一 380

循天之道第七十七 381

天地之行第七十八 385

威德所生第七十九 386

如天之为第八十 387

天地阴阳第八十一 388

天道施第八十二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