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论 1
第一节 当代文学理论境况与文学理论研究的跨文化视界 1
第二节 跨文化视界中文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理路:多方位地吸纳 有深度地开采 32
第三节 跨文化视界中的当代斯拉夫文论与“文学性”追问 50
第二章 跨文化视界中的文学文本/作品理论 82
第一节 “文学性”之追问与文学文本/作品理论构建 82
第二节 文学文本/作品理论——当代文论的一种“活化石” 104
第三节 文学文本/作品理论——一个有待深度开采的空间 112
第三章 “开放的艺术作品”——埃科的文学作品观 117
第一节 “开放性”——文学作品共通的内在品质 117
第二节 “开放性”——文学文本固有的生命机制 125
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开放性”与“文本意图”的制约力 133
第四章 “在对话中生成的文本”——巴赫金的文学文本观 140
第一节 文本——人文思维的直接现实 141
第二节 话语文本——两个主体交锋的事件 144
第三节 文学文本——具有双声语的“话语文本” 149
第四节 潜对话——巴赫金文本思想的语境与价值 153
第五章 “作为意义生成器的艺术文本”——洛特曼的文学文本观 156
第一节 文学文本的信息涵纳机制 157
第二节 文学文本中结构的语义化 167
第三节 文本结构、“文本外结构”与文学作品的建构 171
第四节 洛特曼文本理论的发育语境、思想价值与国际影响 179
第六章 “文本的生产性”——克里斯特瓦的文学文本观 188
第一节 “文本科学” 189
第二节 文本的“生产性” 205
第三节 “文本间性” 224
第四节 克里斯特瓦文本思想的生成语境与学术价值 232
第七章 作为一块“幔布”的作品与作为“能指之星系”的文本——巴尔特的文学作品观/文学文本观 240
第一节 巴尔特文本理论在当代中国学界的译介传播 241
第二节 当代中国学者对巴尔特文本理论的解读 249
第三节 法、英、俄学界对巴尔特文本思想的评论 264
第四节 巴尔特文本思想的核心理念与发育过程 275
第八章 具有“召唤结构”的文学文本,具有“艺术极”与“审美极”的文学作品——伊瑟尔的文学文本/文学作品观 301
第一节 “自在的”文本与“虚在的”作品 302
第二节 文学文本的“召唤结构”与“光合效应” 310
第三节 “现实、虚构、想象”之三元合一与文学作品 340
第九章 具有“隐迹稿本”品质,以“跨文本性”为其存在状态的文学文本——热奈特的文学文本观 354
第一节 文本的超验性 356
第二节 文本间的关联性 363
第三节 文本的文学性 381
第四节 一位执著于文学工艺的诗学家 399
结语 “文学文本/作品理论”——当代文学理论发育的一个“年轮” 404
附录 “文学文本/文学作品理论”基本文献书目 413
Ⅰ.当代欧陆文论与斯拉夫文论中“作品/文本理论”名篇书目 414
Ⅱ.20世纪国外文论中“作品/文本理论”名篇书目 417
Ⅲ.当代中国“文学作品/文学文本理论”研究主要论著书目 424
Ⅳ.当代国外“文学作品/文学文本理论”研究基本文献书目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