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共产主义 第4版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П·Н·费多谢耶夫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师范大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 出版年份:1978
  • ISBN:
  • 页数:286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编 科学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组成部分 1

第一章 科学共产主义的对象 1

一、科学共产主义在社会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2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完整的学说 2

科学共产主义的对象 6

二、科学共产主义的国际本质和创造性质 11

科学共产主义的国际本质 11

科学共产主义的创造性质 15

第二章 空想社会主义 16

一、十六——十八世纪的乌托邦学说 17

莫尔和康帕内拉 18

温斯坦莱、梅叶、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 20

二、十九世纪西欧国家的空想社会主义 24

昂利·圣西门 24

沙尔·傅立叶 25

罗伯特·欧文 26

三、俄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7

革命民主主义者的空想社会主义 28

革命的民粹主义者 31

科学共产主义的思想来源 33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33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35

第三章 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阶段 37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 37

科学共产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37

社会主义是合乎规律的社会发展阶段 38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39

《共产党宣言》 41

科学共产主义在1848—1851年革命经验上的发展 43

第一国际 44

反对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斗争 46

巴黎公社经验的总结 48

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胜利 49

二、科学共产主义发展的列宁阶段 51

共产党是人民的领袖 52

反对民粹主义者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斗争 54

列宁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 55

第一次俄国革命经验的总结 57

科学共产主义在分析新时代基础上的发展 58

建设新社会的计划 62

第三国际的组织 63

苏共和兄弟党对科学共产主义的发展 64

第二编 向共产主义过渡是人类发展的道路 66

第四章 社会主义革命论 现时代和世界革命进程 66

一、社会主义革命论 66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客观前提 66

革命形势 68

革命的动力 70

争取民主的斗争和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 71

革命形式——非和平的与和平的 74

世界革命进程的统一与多样化 77

二、现时代和世界革命进程 79

现时代的性质 79

伟大的十月革命——现时代的开端 83

现时代的基本矛盾 84

现代革命力量的相互联系 86

第五章 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现代的主要力量 88

一、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和国际舞台上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 88

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 89

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发展 91

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变化 93

二、社会主义体系在世界革命进程中的主导作用 94

两种体系的竞赛 95

现时代的伟大力量 97

第六章 世界资本主义的危机和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 103

一、世界资本主义的危机 103

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新阶段 103

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增长 104

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激化 106

资产阶级民主的收缩 108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危机 110

二、革命的工人运动 112

无产阶级数量、觉悟程度和组织性的增长 113

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基本特点 116

为一切反垄断力量的联盟而斗争 119

第七章 民族解放运动 123

一、现代民族解放革命的历史地位 123

殖民体系的崩溃 123

民族解放革命的作用和性质 125

帝国主义的新殖民政策 128

二、帝国主义是为独立而斗争的各国人民的主要敌人 128

三、解放斗争的新阶段和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前途 131

经济解放是最重要的任务 131

资本主义道路是历史的死胡同 135

非资本主义的发展 136

四、取得独立以后解放斗争的动力 141

五、已获得解放的国家中的思想斗争 144

一、帝国主义是战争和战争危险的根源 148

第八章 战争与和平问题和当代的革命进程 148

现时代的紧迫问题 149

现时代战争的原因和根源 151

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 153

二、社会主义与和平是不可分割的 155

对外政策的原则 155

防止战争的现实可能性 157

三、争取和平的斗争与革命解放运动 159

和平共处和阶级斗争 160

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与意识形态斗争 163

一、最有权威的政治力量 165

第九章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65

共产主义运动力量的源泉 166

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队伍 167

共产党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 169

二、政治战略和策略 172

战略和策略的定义 172

共产党人战略和策略的一般原则及其运用的特点 175

为克服工人运动的分裂而斗争 180

三、为共产主义队伍的统一而斗争 182

机会主义出现的原因 182

机会主义的实质和形式 184

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而斗争 186

第三编 社会主义的形成和胜利 188

第十章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无产阶级专政及其形式 188

一、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实质 188

过渡时期的必要性 188

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遍规律和特点 190

二、无产阶级专政是建成社会主义的主要工具 195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 195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民主 200

无产阶级专政形式的多样化 202

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在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的领导作用 207

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 210

第十一章 过渡时期社会关系的改造 210

生产资料国有化的政策 211

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政策原理 214

工业化的政策 215

合作化的政策 216

二、阶级关系的变化 218

阶级斗争的形式 218

阶级结构的变化 220

城乡的对立 221

三、城乡对立的消灭 221

社会主义的胜利和城乡对立的消灭 223

四、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对立的消灭 224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 225

社会主义的胜利和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对立的消灭 227

五、民族关系的改造 229

过渡时期民族问题的解决 229

民族问题上的两种历史趋向 231

六、社会精神生活的变化 232

一、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233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社会 233

社会主义是不完全的共产主义 234

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特殊阶段的必然性 235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组织的基本原则 236

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成到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237

公有制——社会主义的主要经济基础 241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243

统计与监督是社会主义社会发挥职能的基本条件 245

社会政治关系 247

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规定 253

三、社会主义生活方式 253

四、社会主义和社会进步 262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263

社会主义的矛盾及其解决的途径 267

第十三章 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发展规律 271

一、各国人民和各个国家之间的新型关系 271

合作的发展阶段 271

经济一体化 274

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 275

政治合作和文化联系 280

二、为加强社会主义各国的团结而斗争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