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篇 政府经济学与社会经济制度 3
第一章 导论 3
第一节 政府经济学是什么 3
一、政府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 3
二、公共部门、私人部门与政府 4
第二节 政府经济学的发展 7
第三节 政府经济学的方法论 11
一、既要重视政府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应当怎么样”和“应该怎样做”的规范性研究,也要加强经济现象实际上“是什么”的实证性研究 12
二、充分运用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研究政府行为 12
三、从局部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 13
四、经济模型 14
五、经济人与理性 16
第四节 多学科、交叉性的政府经济学 20
一、政府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20
二、政府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21
三、政府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 22
四、政府经济学与政治学、法学和行政学 23
第五节 政府经济学与中国及世界 27
一、传统的中国与其他集权制国家 27
二、改革开放的中国与各转型国家 31
第二章 资源配置、经济制度与经济均衡 33
第一节 资源与资源配置 33
一、资源的有限性和需要的无限性 33
二、资源配置 34
一、集权经济制度 36
第二节 资源配置与经济制度 36
二、市场经济制度 38
第三节 经济体系的均衡 47
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47
二、一般均衡理论的提出 48
三、一般均衡分析的基本内容与思想 52
第四节 关于一般均衡分析的现实性与理论价值 57
一、市场效率 60
第一节 效率与福利 60
第三章 人类福利与经济制度 60
二、完全竞争市场与经济效率的实现 61
三、生产可能性边界和效用可能性边界 62
四、社会福利与福利最大化 64
五、计划经济的福利与阿罗定理 66
第二节 兰格模型与市场社会主义 69
一、兰格模型的提出 69
二、兰格模型的实践 73
第三节 乌托邦的社会制度 76
一、乌托邦的渊源与乌托邦的实践 76
二、电子计算机乌托邦 80
第二篇 公共经济活动的必要性及其限度 87
第四章 市场缺陷 87
第一节 市场失灵 87
一、垄断 87
二、公共产品 88
三、外部效应 90
一、收入分配不均等与社会公平 94
第二节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94
二、收入分配的公平标准 95
三、公平与效率 97
四、收入差异程度的判断 98
五、收入分配不均等的原因 99
第三节 经济波动 102
一、古典学派的观点 102
三、经济波动的原因 103
二、经济波动的含义 103
第五章 政府与市场 109
第一节 政府干预论与经济自由论 109
一、古典政府干预主义 110
二、古典经济自由主义 111
三、凯恩斯政府干预论 113
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114
五、混合经济理论 116
一、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位置 118
第二节 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位置与政府的经济职能 118
二、政府的经济职能 119
第三节 政府的经济政策 120
一、反垄断政策 120
二、解决外部效应的政策 120
三、进行资源配置、提供公共产品的政策 123
四、改变收入不均等的收入政策 123
五、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124
第六章 公共产品 127
第一节 公共产品的特征与分类 127
一、公共产品的特征 128
二、公共产品的分类 129
三、判别公共产品的步骤 130
第二节 公共产品供求分析 132
一、公共产品的数量决定 132
二、公共产品供求均衡的分析 135
一、政府生产经营和私人生产经营 140
第三节 公共产品的生产与经营 140
二、政府生产经营公共产品的效率 143
三、公共产品的私人生产与经营 146
第四节 公共产品的收费与定价 149
一、公共产品是否应该收费、能否收费 149
二、公共产品的收费原则与定价标准 153
三、边际成本定价法 155
第一节 公共选择与市场选择 158
一、公共选择的含义 158
第七章 公共选择与政治行为 158
二、公共选择与市场选择的区别 159
第二节 政治的经济学 161
一、政治学与经济学 161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62
三、公共选择与经济人 163
第三节 利益集团、政治家和官僚 166
一、利益集团 166
二、政治家和官僚 167
一、公共选择规则的作用 169
第四节 公共选择的规则 169
二、投票规则 170
三、投票规则的选择 175
第五节 政府缺陷 177
一、政府缺陷的含义 177
二、政府缺陷的主要表现 178
三、政府缺陷的克服 184
第八章 政府预算 191
第一节 政府预算概述 191
第三篇 政府预算与政府收支 191
一、政府预算的特点 192
二、政府预算的原则 193
三、政府预算立法 195
第二节 政府预算程序 196
一、预算编制 197
二、预算审批 198
三、预算的执行和审查 199
四、预算监督 201
一、单式预算 203
五、决算 203
第三节 政府预算形式 203
二、复式预算 204
三、专用基金 206
第四节 预算方法 208
一、设计-规划-预算体系(PPBS方法) 208
二、零基预算 210
第五节 政府预算体制 211
一、分级预算管理体制 211
二、实行分级预算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213
三、各级政府职能划分 215
四、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217
第六节 中国的政府预算 221
一、中国预算管理体制 221
二、预算构成 222
三、预算形式与内容 224
四、中国的预算监督 227
一、预算平衡的含义 229
第七节 预算平衡理论 229
二、预算平衡与经济发展 230
第八节 预算外资金 233
一、中国预算外资金的产生 234
二、预算外资金的内容 234
三、预算外资金的性质 235
第一节 公共支出的原则和分类 238
一、公共支出的原则 238
第九章 公共支出 238
二、公共支出的分类 241
三、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245
第二节 购买支出 247
一、消费支出 247
二、投资支出 255
第三节 转移支出 262
一、社会保障支出 262
二、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267
三、财政补贴 270
第四节 公共支出规模的变动 271
一、公共支出规模变动的趋势 272
二、公共支出增长的理论解释 274
第五节 公共支出的效率管理 281
一、公共支出控制 281
二、政府采购制度 282
三、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 284
四、最低费用选择法 288
一、按政府收入的来源分类 290
第十章 政府收入 290
第一节 政府收入分类 290
二、按政府收入的形式分类 292
三、政府的收费与征税 294
第二节 政府收入规模分析 295
一、政府收入规模的限度 295
二、影响政府收入规模的因素 296
二、税收要素 303
一、税收的定义和特点 303
第一节 税收的基本概念 303
第十一章 税收原理 303
第四篇 政府税收 303
三、税收分类 309
第二节 税收原则 313
一、公平原则 313
二、效率原则 317
第三节 税收负担与税收效应 319
一、税收负担 319
二、税收效应 321
第四节 税收转嫁和归宿 326
一、税收转嫁和归宿的含义 326
二、税收转嫁的形态 327
三、税负转嫁与供求弹性 328
第五节 税收减免 331
一、税收减免的概念与种类 331
二、税收减免的形式 332
三、税收减免的控制 337
一、商品税的特点 338
第十二章 税收制度 338
第一节 商品税 338
二、商品税的种类 340
第二节 所得税 346
一、所得税特点 346
二、所得税的课征方法 347
三、所得税的主要税种 348
第三节 财产税 355
一、财产税的特点 355
二、财产税与资源税 356
三、财产税的类型 357
第四节 税制模式 359
一、税制模式及其类型 359
二、税收制度的设计 361
第五节 分税制 365
一、分税制的基本原则 365
二、税收划分 368
一、国际税收的概念 371
第十三章 国际税收与国际贸易 371
第一节 国际税收及其管辖 371
二、税收管辖权 372
第二节 国际重复征税 374
一、国际重复征税的含义和特征 374
二、国际重复征税发生的原因 375
三、国际重复征税对经济的影响 376
四、避免国际间重复征税的渠道和方法 377
一、关税的概念 379
第三节 关税 379
二、关税的类别 380
第四节 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 382
一、关税壁垒 382
二、非关税壁垒 383
第五节 世界贸易组织(WTO) 384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及其目的 384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385
一、什么是财政政策 395
第一节 财政政策 395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 395
第五篇 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 395
二、财政政策工具 396
三、财政政策实行中的困难 400
四、财政制度中的自动稳定因素 401
五、关于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 402
第二节 乘数论 404
一、投资或支出乘数的含义 404
二、投资或支出乘数与就业量的变动 405
三、乘数发生作用的前提 406
四、赋税乘数 407
第三节 宏观税收负担 408
一、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衡量标准和影响因素 408
二、宏观税收负担对经济的影响 409
第四节 货币政策 410
一、什么是货币政策 410
二、货币政策工具 411
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416
四、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417
第五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420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不同的特点 420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模式 423
第十五章 政府与公债 425
第一节 公债及其作用 425
一、什么是公债 425
二、公债利弊论 426
第二节 公债的发行与偿还 428
一、发行公债的目的及对象 428
二、公债的种类 431
三、公债发行与公债市场 432
第三节 公债负担 435
一、公债负担的概念 435
二、公债负担的衡量 435
第四节 外债 437
一、外债及其功能 437
三、公债的代际负担 437
二、外债种类 438
三、外债负担与外债的适度规模 439
四、外债管理 440
第十六章 国际经济联系与政府政策 442
第一节 国际经济联系渠道 442
一、国际贸易渠道 443
二、国际资本流动渠道 443
一、边际进口倾向与国民收入变动 444
第二节 对外贸易乘数与收入变动 444
二、开放经济中的投资乘数 445
第三节 国际收支 445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445
二、国际收支的主要内容 446
第四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及其调节 449
一、国内均衡与对外均衡 449
二、汇率机制与汇率政策 450
三、其他政策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