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原低氧 3
第一节 概述 3
一、高原低氧的形成 3
第一篇 物理环境因素 3
二、高原分布 4
三、高原人群 6
四、高原气候特征 6
第二节 高原低氧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7
一、中枢神经系统 8
二、呼吸系统 8
三、心血管系统 8
第三节 高原低氧适应 10
一、血液与造血 10
五、泌尿系统 10
六、消化功能 10
四、血液与造血系统 10
二、肌肉 11
三、呼吸系统 11
四、脑血流 12
五、内分泌 12
六、能量代谢 12
第四节 高原病及其防治措施 13
一、高原病 13
二、高原病的预防措施 18
第五节 平原人进入高原后劳动能力的变化 21
一、劳动能力改变规律 21
三、高原劳动能力改善措施的研究 22
二、平原人进驻高原后适宜负重的变化 22
第二章 水下(潜水、高气压)生理学 24
第一节 绪言 24
第二节 水下环境因素的特点 25
一、高压 25
二、寒冷 26
三、黑暗 29
四、水的阻力与浮力 29
五、定向力差 30
六、呼吸气体 30
七、通讯困难 31
八、水下生物伤 32
九、恶劣海洋环境 32
十、其他 32
一、压力本身的作用 33
第三节 高气压对机体的影响 33
二、各种气压伤及挤压伤 36
三、高分压气体对机体的影响 38
第四节 水下听觉 38
一、人在水下的听力 38
二、水中听觉辨别能力的改变 39
三、水中对音品的改变 39
四、在高压模拟潜水条件下听觉的变化 39
五、潜水中的眩晕及耳损伤 40
第五节 水下视觉 40
一、光在水面的反射 40
二、光的散射 40
三、光的吸收 40
五、光在水下折射对视觉的影响 41
四、光的折射 41
六、水下色觉 42
七、高气压和高分压气体对视觉的影响 42
第六节 高压环境引起的人体生理功能变化 42
一、血液系统功能的变化 43
二、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变化 44
三、呼吸系统功能的变化 45
四、消化系统功能的变化 47
五、感觉方面的变化 47
六、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 47
七、泌尿系统功能的变化 48
八、机体代谢的变化 49
九、内分泌功能的变化 49
十一、其他 50
十、免疫系统功能的变化 50
第七节 惰性气体麻醉 51
一、临床表现 51
二、影响因素 52
三、发生机理 52
四、处理 52
五、预防 52
第八节 高压氧的毒性作用 53
一、氧中毒的压力-时程阈限 53
二、氧中毒的临床分型 54
二、对氧中毒的预防和处理 55
四、高压氧对细胞DNA的损伤 56
五、氧中毒的机制 56
第九节 等压气体逆向扩散 57
一、Haldane减压理论的基本要点 58
第十节 减压理论 58
二、减压理论的发展 59
第十一节 饱和潜水生理 60
一、中枢神经系统及心理运动功能 62
二、心血管功能 62
三、肺通气功能 62
四、消化功能 62
五、营养代谢变化 62
九、尿量变化 63
十二、其他 63
十、Doppler超声心前区气泡音监测 63
十一、微循环功能变化 63
八、听觉功能 63
七、免疫功能 63
六、应激反应 63
第三章 高温 65
第一节 高温环境的特点 65
一、热区自然气候 65
二、高温微小气候 65
第二节 高温环境对机体的影响 65
一、高温环境因素对热代谢的影响 66
二、高温环境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67
三、高温环境对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68
四、高温环境对水盐代谢的影响 70
五、高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72
六、高温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75
七、高温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 77
八、高温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78
一、热适应与热习服 79
二、热习服的形成过程 79
第三节 热适应与热习服 79
三、热习服的生理指标 80
四、热习服形成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81
五、热适应机制 81
第四节 热损伤的主要疾病 82
一、中暑 82
二、热致皮肤病 83
第五节 高温环境中的卫生防护 83
一、军事作业卫生监控 83
二、军事作业水盐补充 84
四、军事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 85
三、军事作业人员的热习服锻炼 85
第四章 低温(冷) 87
第一节 寒冷环境的特点 87
一、我国寒冷地区的界定 87
二、寒区的地域划分与气候特点 87
第二节 环境冷强度的评价 89
一、环境冷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89
二、环境冷强度的评价方法 89
第三节 寒冷环境对机体的影响 91
一、体温 91
二、体热平衡 93
三、能量代谢 94
七、作业效率 95
六、泌尿系统和血液系统 95
五、循环和呼吸系统 95
四、皮肤血管反应性 95
八、内分泌系统 96
第四节 机体对寒冷环境的反应 96
一、冷应激 96
二、冷习服 97
第五节 寒冷损伤的防治 98
一、冷伤的致病因素与危险因素 99
二、冻伤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99
三、非冻结性冷伤的诊断与治疗 100
四、低体温 101
五、冷损伤的预防措施 102
一、与听觉生理有关的声学基本概念 105
第一节 噪声 105
第五章 噪声与振动 105
二、特殊环境中的噪声特点 106
三、噪声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107
四、噪声的评价与容许标准 111
五、噪声控制 113
第二节 振动 114
一、与人体生理有关的振动基本概念 114
二、振动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115
三、影响振动对机体作用的主要因素 119
四、振动的评价与标准 121
五、振动危害的防治原则 123
第六章 射频电磁波辐射 125
第一节 射频电磁波发展简史 125
一、频率和电场 126
二、射频波段及应用 126
第二节 射频电磁波应用 126
第三节 电磁波影响机体健康的机制 127
一、电磁波与生物体相互作用 127
二、比吸收率 127
三、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128
第四节 电磁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29
一、眼睛 129
二、生殖系统 129
三、神经系统 130
四、心血管系统 130
五、内分泌系统 130
七、致畸、致突变、致癌 131
八、其他方面 131
六、血液与免疫系统 131
第五节 防护原则 132
一、屏蔽材料 132
二、吸收材料 132
第七章 高功率微波生理学 134
第一节 高功率微波的物理特性与高功率微波武器 134
一、高功率微波技术 134
二、高功率微波源的主要物理性能参数 136
三、高功率微波武器的特点 137
第二节 高功率微波的生物效应 139
一、热效应与非热效应 139
二、影响微波能量吸收的因素 141
三、微波对人的生物学作用 144
四、对实验动物的生物效应 145
一、职业暴露标准 147
第三节 高功率微波辐射的卫生标准 147
二、居民辐照标准 148
三、设备泄漏标准 149
第四节 高功率微波辐射的防护 149
一、时间防护 149
二、距离防护 149
三、屏蔽防护 150
四、减源防护 151
五、微波辐射的个体防护 152
六、抗微波药物 152
第八章 激光与激光致伤 154
第一节 概述 154
一、激光特性及种类 154
二、激光武器 154
一、激光致盲的生物学基础 155
第二节 激光致盲 155
二、激光致盲的影响因素 156
三、激光眼损伤效应 157
第三节 激光眼损伤的病理生理学 158
一、紫外激光眼损伤的病理学变化 158
二、可见和近红外激光眼损伤的病理学变化 159
三、中红外与远红外激光眼损伤的病理学变化 160
四、激光致视网膜中自由基形成的机制 161
五、光眼损伤中的视网膜细胞凋亡与bFGF的作用 161
第四节 激光眼损伤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162
一、激光意外眼损伤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162
二、激光引起的慢性损伤 163
第五节 激光眼损伤的防护原则 163
一、激光危害类别 163
二、激光辐照眼的安全标准 164
三、军用激光野外使用的安全 165
四、激光眼损伤的防护措施 166
第九章 电离辐射 169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69
一、电离辐射的类型 169
二、电离辐射的单位 170
第二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170
一、电离辐射的时间效应 171
二、电离辐射的确定性生物效应 172
三、电离辐射的随机性生物效应 172
四、影响辐射生物效应的主要因素 172
第三节 电离辐射的确定性生物效应 174
一、急性放射病 175
二、局部放射损伤 177
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随机性生物效应 179
一、辐射致癌效应 179
二、辐射遗传效应 180
第十章 航空生理 184
第一节 低气压生理 184
一、高空胃肠胀气 184
二、高空减压病 186
三、体液沸腾 189
四、迅速减压损伤 190
五、中耳及鼻窦的气压性损伤 191
第二节 高空缺氧生理 191
一、急性高空缺氧 191
二、暴发性高空缺氧 196
一、加速度概述 197
第三节 加速度生理 197
二、+Gz对人体的影响 198
三、人体对加速度的耐力 199
四、人体对+Gz的防护 200
第十一章 航天生理 202
第一节 航天中的环境因素 202
一、航天中的部分物理环境 202
二、超重 203
三、失重 204
第二节 失重引起生理系统变化的起因 204
一、航天医学研究的初步结论 204
二、失重生理系统变化的总起因 206
第三节 我国失重生理学研究的概况 206
二、模拟失重对机体生理系统影响的研究 207
一、航天员选拔方法的研究 207
三、机制探讨 208
四、失重防护措施的研究 209
第四节 失重对生理系统的影响 209
一、体液调节系统 210
二、心血管系统 211
三、感觉和感觉-运动功能 212
四、血液系统 213
五、骨骼肌 213
六、骨骼系统 214
七、免疫系统 215
八航天运动病 216
一、合理的作息制度 217
二、饮食和营养 217
第五节 航天中的防护措施 217
三、药物 218
四、体育锻炼 218
五、改变体液分布的方法 220
六、其他有希望的防护措施 221
第十二章 极限环境的模拟 222
第一节 低氧 222
一、人工低压舱 222
二、低氧混合气法 222
三、简易动物实验舱 223
四、动物密闭缺氧实验 223
三、动物局部冷暴露 224
二、人工局部冷暴露 224
一、人工低温舱 224
第二节 低温 224
五、细胞低氧离体培养 224
四、血管内皮细胞冷损伤实验 225
第三节 高温 225
一、人工高温舱 225
二、人工高温箱 225
三、热水游泳 226
第二篇 化学环境因素 229
第十三章 无机有害气体 229
第一节 一氧化碳 229
一、理化性质 229
二、来源 229
三、不同环境中CO的量及其消长规律 229
五、影响CO中毒程度的因素 231
四、CO中毒的发生机制 231
六、CO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232
七、CO中毒的防治 234
第二节 氮氧化物 235
一、理化性质 235
二、主要来源 235
三、NOx对人体的影响 236
四、氮氧化物中毒的预防 236
第三节 其他无机有害气体 237
一、二氧化硫 237
二、二氧化碳 237
三、臭氧 238
四、氨 238
五、硫化氢 238
一、甲醛 240
第十四章 挥发性有机物 240
第一节 醛类化合物 240
二、乙醛 241
三、丙烯醛 242
第二节 苯系物 243
一、苯 243
二、甲苯 244
三、乙苯 244
第三节 脂肪烃 245
一、烷烃 245
二、不饱和烃 246
第四节 多环芳烃 246
三、颗粒物的分类 251
二、人为来源 251
一、天然来源 251
第十五章 颗粒物质 251
第一节 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及分类 251
第二节 颗粒物的性质 252
一、颗粒物的粒径及其分布 252
二、化学性质及其化学过程 252
第三节 颗粒物的一般毒性 253
一、局部刺激作用 253
二、引起多种疾病 253
三、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53
四、其他影响 253
二、颗粒物的致癌性 254
三、颗粒物与尘肺 254
一、颗粒物的致突变性 254
第四节 颗粒物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254
四、防尘防矽肺措施 255
第十六章 有害元素 258
第一节 铅 258
一、理化性质 258
二、铅污染的主要来源 258
三、环境铅的主要来源 258
四、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58
五、铅污染的防治及中毒急救 259
第二节 汞及其化合物 260
一、汞的理化性质 260
二、汞污染的主要来源 260
三、汞及其化合物对人体的影响 260
四、汞污染的防治及中毒急救 261
二、大气镉污染的主要来源 262
第三节 镉 262
一、理化性质 262
三、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63
四、镉污染的防治及中毒急救 264
第四节 砷 264
一、砷的理化性质 265
二、砷及其化合物污染的主要来源 265
三、砷对机体的影响 265
四、急慢性中毒及三致作用 266
五、消除污染的方法 267
六、砷中毒的救治 267
第一节 有害气体与高温复合作用的一般特点 271
一、多因素复合的类别与特点 271
第十七章 有害气体与高温 271
第三篇 复合环境因素 271
二、有害气体与高温复合的特点 272
第二节 高温对有害气体毒性的影响 273
一、高温影响有害气体的形成及其对人体的侵入 273
二、高温提高机体对毒物的敏感性 274
第三节 有害气体对体温调节功能和热耐力的影响 277
第四节 一氧化碳与高温的复合作用 278
一、CO与高温复合作用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278
二、CO与高温复合作用对机体热应激蛋白合成的影响 279
三、CO与高温复合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80
四、CO与高温复合作用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282
第五节 有害气体与高温复合的适应与防护 282
一、机体对有害气体与高温复合的适应 282
二、对有害气体与高温复合作用的防护措施 283
三、进一步开展有害气体与高温复合作用的研究工作 284
第十八章 高空低氧与热 286
第一节 高温与机体缺氧 286
一、热紧张与机体缺氧 286
二、热环境适应降低飞行员的缺氧耐力 288
第二节 机体对低氧与热复合应激的适应与防护 289
一、低氧与热复合应激的适应问题 289
二、对抗低氧与热复合应激的原则性措施 289
三、开展高空低氧、热以及噪声、振动等多因素复合的研究工作 290
第十九章 低压低氧与寒冷 292
第一节 我国高原寒冷地区的地域分布与气候特点 292
一、气温低 292
四、大风多 293
三、湿度低 293
二、气压低 293
五、积雪时间长 294
第二节 低氧与寒冷对机体热交换与生理功能的影响 294
一、人体在高原寒冷条件下热交换的特点 294
二、高原寒冷环境对某些生理功能的影响 295
第三节 低氧与寒冷对机体的交互影响 297
一、冷习服对机体低氧耐力的影响 297
二、低氧习服对机体耐寒力的影响 299
三、冷习服同时低氧习服对耐寒力与低氧耐力的影响 303
第四节 高原冷伤 304
一、高原冻伤 304
二、高原低体温 306
一、严格管理、落实防寒措施 307
二、建立高原冷习服 307
第五节 高原冷伤的预防 307
第二十章 特殊环境与营养 309
第一节 概述 309
第二节 环境温度与营养 310
一、高温与营养 310
二、低温与营养 312
第三节 高原营养 313
一、高原环境对营养代谢的影响 313
二、高原营养需要与营养保障 315
第四节 环境物理因素与营养 316
一、电离辐射与营养 316
二、电磁辐射与营养 317
三、振动、噪声与营养 317
一、航空人员的营养需要 319
第五节 航空航天营养 319
二、航天人员的营养需要 320
第二十一章 不同环境因素与机体交互作用的共同机制 324
第一节 整体与器官水平的共同作用机制 325
一、中枢神经系统 325
二、心血管系统 326
三、血液系统 327
四、其他系统 327
第二节 细胞与分子水平的共同作用机制 328
一、线粒体 328
二、信号转导的共同通路 329
三、相关基因表达调控 331
第三节 高新技术对共同作用机制研究的推动 334
一、整体水平研究 334
二、分子水平研究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