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大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襄,林坤伟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040043955
  • 页数:36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吴襄) 1

一、生理学概观 1

(一)生理学的范围 1

(二)生理学的方法 2

(三)生理学的应用 2

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3

(一)新陈代谢 3

(二)兴奋性 3

(三)适应性 4

三、机体机能的调节和稳态概念 4

(一)自身调节 4

(二)神经调节 5

(三)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6

(四)反馈作用 6

(五)稳态概念 7

第二章 细胞膜和可兴奋细胞(林坤伟) 8

第一节 细胞膜及其物质转运功能 8

一、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8

(一)脂质双分子层 8

(二)细胞膜蛋白质 8

(三)细胞膜的糖类 9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9

(一)单纯扩散 9

(二)易化扩散 10

(三)主动转运 12

(四)胞吞和胞吐 13

第二节 神经的兴奋性和生物电活动 14

一、神经的兴奋性和传导性 14

(一)神经细胞的结构 14

(二)神经的兴奋性和传导性 14

(三)神经在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 15

二、神经的生物电活动及其产生机制 16

(一)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16

(二)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离子基础 18

三、神经兴奋的引起和兴奋传导的机制 21

(一)电紧张电位 21

(二)局部电位及其向锋电位的转化 22

(三)锋电位的传布及其机制 23

(四)锋电位的“全或无”方式 24

四、神经纤维的分类 24

第三节 肌肉的兴奋和收缩 25

一、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25

(一)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特点 25

(二)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机制 25

(三)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7

二、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28

(一)肌丝滑行学说 28

(二)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30

三、骨骼肌收缩的机械变化 32

(一)前负荷和后负荷 32

(二)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 33

(三)单收缩、复合收缩和强直收缩 33

第三章 血液(孙秀泓) 36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36

一、血液的化学成分 37

(一)水和电解质 37

(二)蛋白质 37

(三)气体、非蛋白氮和其它有机物 38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38

(一)比重 38

(二)粘度 38

(三)血浆渗透压 38

(四)血浆pH值 39

三、血液总量 39

第二节 红细胞和白细胞 41

一、红细胞 41

(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41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41

(三)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43

二、白细胞 45

(一)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 45

(二)白细胞的功能 45

(三)粒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47

第三节 血小板与生理性止血 48

一、血小板 48

(一)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 48

(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49

(三)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 51

二、血液凝固 52

(一)凝血因子 52

(二)凝血过程 53

三、抗凝与纤溶 55

(一)抗凝物质 56

(二)纤维蛋白溶解 56

第四节 血型 57

一、ABO血型 57

(一)ABH血型抗原 58

(二)血型抗体 58

(三)ABO血型和输血 59

(四)血型遗传 59

二、Rh血型 60

三、白细胞和血小板血型 61

第四章 循环(上)(黄龙) 62

第一节 心脏生理 62

一、心肌的结构特征 62

二、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 63

(一)心室肌动作电位的去极化过程(0期) 64

(二)心室肌动作电位的复极化过程 64

(三)心室肌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65

(四)自律细胞的电活动 66

(五)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 66

三、心肌活动的特征 67

(一)自动节律性 67

(二)传导性和传导速度 67

(三)兴奋性 68

(四)心肌的收缩 70

(五)理化因素对心肌活动的影响 71

四、心动周期及周期中的各种变化 72

(一)心动周期和心搏频率 72

(二)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和容积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73

(三)心动周期中心房内压的变化 75

(四)心音 76

(五)心电图 77

五、心输出量和心脏作功 79

(一)每搏输出量 79

(二)每分输出量 80

(三)心脏的作功 80

(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81

(五)心力贮备 82

第二节 血管系统中的血压和血流 83

一、各类血管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 83

(一)主动脉和大动脉 84

(二)小动脉和微动脉 84

(三)毛细血管 84

(四)静脉 84

二、血压和血流速度 84

(一)血压形成的基本条件 84

(二)外周阻力 85

(三)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86

(四)动脉血压及其影响因素 88

三、动脉搏、脉搏压和脉搏波 90

(一)动脉搏和脉搏压 90

(二)脉搏波及其扩布 91

四、微循环和淋巴循环 92

(一)微循环的组成及其血流特点 92

(二)血液和组织间液的物质交换 94

(三)组织间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94

(四)淋巴循环 95

五、静脉血流的特征 97

(一)静脉血压和血流速度 97

(二)静脉脉搏 98

第五章 循环(下)(黄龙) 100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00

一、神经调节 100

(一)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及其作用 100

(二)支配血管的传出神经及其作用 101

(三)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部位 102

(四)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 103

二、体液调节 107

(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107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107

(三)血管升压素 108

(四)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 108

(五)前列腺素及其它体液因素 109

三、自身调节 109

四、肌肉运动时的循环变化 109

第四节 器官循环的特征 111

一、冠状循环 111

(一)冠状循环血流的特点 111

(二)冠状循环血流的调节 113

二、脑循环和脑脊液循环 114

(一)脑血液循环的特点 114

(二)脑血流的调节 115

(三)脑脊液循环 115

(四)血-脑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 116

三、肺循环 117

(一)肺循环各段的压力 118

(二)肺循环的阻力 118

(三)肺血流量和肺组织间液 119

(四)肺循环的调节 120

第五节 心血管系统的内分泌功能 121

一、心脏内分泌的作用 121

二、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的作用 122

第六章 呼吸(孙秀泓) 123

第一节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123

一、呼吸道 123

(一)气管支气管树 123

(二)气道平滑肌的神经支配 124

二、肺泡 124

(一)肺泡-毛细血管膜 124

(二)肺泡隔 125

(三)肺泡液表面张力和肺表面活性物质 125

三、呼吸道的保温、防御功能 127

第二节 肺通气力学 127

一、肺通气的动力 127

(一)呼吸运动 127

(二)呼吸过程中肺内压变化 128

(三)呼吸过程中胸内压变化 129

二、肺通气的阻力和呼吸功 130

(一)弹性阻力 130

(二)非弹性阻力 132

(三)呼吸功 133

三、肺容量和肺通气量 133

(一)基本肺容积 133

(二)肺容量 134

(三)肺通气量 135

第三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136

一、肺内气体交换 136

(一)呼吸气和肺泡气的组成 136

(二)肺泡气、血液气体和组织气体分压 137

(三)气体弥散的动力 137

二、影响肺内气体交换的因素 138

(一)气体弥散速率 138

(二)肺弥散量 138

(三)肺通气/血流比值 139

三、组织气体交换 140

第四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40

一、O2和CO2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 140

二、氧的运输 141

(一)血红蛋白与氧的可逆结合 141

(二)氧离曲线 142

(三)氧离曲线的影响因素 143

三、CO2的运输 144

(一)形成碳酸氢盐 144

(二)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144

(三)CO2解离曲线 145

第五节 呼吸的调节 145

一、呼吸中枢和呼吸节律 146

(一)各级呼吸中枢及其相互关系 146

(二)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 148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149

(一)肺牵张反射 149

(二)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149

(三)防御性呼吸反射 150

(四)J-感受器引起的呼吸反射 150

三、呼吸的化学性调节 150

(一)外周化学感受器 150

(二)中枢化学感受器 151

(三)CO2、低O2、H+对呼吸的影响 152

第六节 特殊情况下的呼吸及肺的非呼吸功能 153

一、特殊情况下的呼吸活动 154

(一)运动时的呼吸变化 154

(二)低氧和氧中毒 155

(三)血液CO2过多和过少 156

(四)高气压和减压病 156

二、肺的非呼吸功能 157

(一)防御功能 157

(二)过滤功能 157

(三)代谢功能 157

(四)其它 158

第七章 肾脏生理与体液(林茂樟) 160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特征及其血液循环 160

一、肾脏结构的特征 160

(一)肾单位 160

(二)肾单位的血液供应 162

(三)肾小球旁器 162

(四)肾脏的神经支配 163

二、肾脏的血液循环 163

(一)肾血液循环的特征 163

(二)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163

(三)肾循环的神经体液调节 164

第二节 尿生成过程 164

一、肾小球滤过作用 165

(一)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 165

(二)有效滤过压 166

(三)肾小球滤过率 167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 167

(五)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桨流量的测定 167

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和分泌作用 169

(一)电解质和水的重吸收及分泌 169

(二)有机物的重吸收与排出 171

第三节 尿的浓缩与稀释 173

一、尿的浓缩和稀释的机制 173

(一)髓质的逆流倍增机制及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 173

(二)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机制及髓质高渗梯度的保持 175

(三)集合管对尿的浓缩和稀释 175

二、影响尿浓缩和稀释功能的因素 176

第四节 肾对细胞外液容积与渗透浓度的调节 177

一、肾对细胞外液渗透浓度的调节 177

(一)细胞外液渗透浓度与机体水平衡 177

(二)肾对细胞外液渗透浓度的调节 178

二、肾对细胞外液容积的调节 179

(一)细胞外液容积与机体钠平衡 179

(二)肾对细胞外液容积的调节 179

第五节 体液的酸碱平衡及肾在其中的作用 182

一、代谢性酸的生成 182

二、血液缓冲系统及其作用 182

三、呼吸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183

四、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184

(一)肾小管H+的分泌机制 184

(二)肾小管排出H+和保留及补充HCO?- 184

(三)影响肾小管泌H+活动的因素 187

第六节 输尿管和膀胱的排尿功能 187

一、输尿管的功能 187

二、膀胱的排尿动作 188

(一)膀胱和尿道括约肌的神经支配 188

(二)膀胱内压与膀胱容积的关系 188

(三)排尿反射和高级中枢的控制 189

第八章 消化和吸收(林坤伟) 191

第一节 概述 191

一、胃肠道的神经支配 191

(一)胃肠道的外来神经 191

(二)胃肠道的壁内神经丛 192

二、胃肠激素 193

(一)胃肠道的内分泌细胞 194

(二)胃肠激素的化学结构 194

(三)胃肠激素的作用方式 194

(四)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 195

第二节 消化液的分泌 195

一、唾液 195

(一)唾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195

(二)唾液分泌的调节 196

二、胃液 197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197

(二)收集胃液的方法 200

(三)胃液分泌的调节 201

三、胰液 203

(一)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203

(二)胰液分泌的调节 204

四、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205

(一)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205

(二)胆囊的功能 206

(三)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206

五、小肠液 207

(一)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207

(二)小肠液分泌的调节 207

六、大肠液 208

第三节 消化管的运动 208

一、消化管平滑肌的特性 208

(一)消化管平滑肌的特性 208

(二)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物电活动 209

二、咀嚼、吞咽和食管运动 210

(一)咀嚼 210

(二)吞咽 210

(三)食管的蠕动 211

三、胃的运动 211

(一)胃运动的形式 212

(二)胃运动的调节 213

(三)胃的排空及其控制 213

(四)呕吐 214

四、小肠的运动 214

(一)小肠运动的形式 215

(二)小肠运动的调节 216

(三)小肠内容物向大肠的推进 216

五、大肠的运动 216

(一)大肠运动的形式 216

(二)大肠运动的控制 217

(三)排粪动作 217

第四节 吸收 218

一、小肠的吸收面和吸收途径 218

二、食物的消化和养分的吸收 219

(一)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219

(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220

(三)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221

(四)水和钠的吸收 221

(五)维生素的吸收 222

第九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冯镇沅) 224

第一节 能量代谢 224

一、食物的热价及能量代谢测量法 224

(一)食物的热价 224

(二)呼吸商 225

(三)人体能量代谢测定法 226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基本因素 226

(一)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226

(二)肌肉活动 227

(三)精神和情绪活动 227

(四)环境温度 227

三、基础代谢 227

(一)基础代谢的测量 227

(二)基础代谢的生理性变动及其正常水平 228

(三)基础代谢的异常变动 230

四、肌肉活动时的能量代谢 231

(一)肌肉活动时的代谢率及其测量 231

(二)肌肉活动时的能量来源 232

(三)肌肉活动停止后能量代谢的恢复 232

(四)肌肉工作的效率 232

五、能量代谢与营养供给标准 233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235

一、体温及其正常变动 235

(一)体温及其意义 235

(二)人的体表和体内温度及其正常变动 236

二、体温的调节方式 237

(一)机体的产热过程及其调节 237

(二)机体的散热过程及其调节 237

三、体温的调节中枢 239

(一)体温调节中枢及其定位 239

(二)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及调定点学说 240

四、体温的异常变化 241

(一)发热 241

(二)热痉挛、热衰竭和中署 242

(三)低体温和寒衰竭 242

第十章 内分泌腺(林坤伟) 244

第一节 概述 244

一、激素的分类 244

二、激素作用的机制 245

(一)含氮激素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 245

(二)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基因调节学说 247

第二节 甲状腺 248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248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248

(二)甲状腺激素的贮存与释放 248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249

(一)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249

(二)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250

(三)其它作用 250

三、甲状腺机能的调节 250

(一)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251

(二)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251

第三节 甲状旁腺与甲状腺“C”细胞 252

一、甲状旁腺素与维生素D 252

(一)甲状旁腺素的生理作用 252

(二)甲状旁腺素分泌的调节 252

(三)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 253

二、降钙素 253

第四节 肾上腺 254

一、肾上腺皮质 254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254

(二)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254

(三)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256

(四)盐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257

二、肾上腺髓质 257

(一)肾上腺髓质的激素 257

(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 258

(三)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258

第五节 胰岛 259

一、胰岛素 260

(一)胰岛素的化学组成和生物合成 260

(二)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261

(三)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262

二、胰高血糖素 264

(一)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264

(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 264

三、胰岛的其它激素 265

(一)生长抑素 265

(二)胰多肽 265

第六节 垂体 265

一、垂体前叶的机能 267

(一)促进生长 267

(二)促进性腺和乳腺的发育及其机能 268

(三)促进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的发育及其机能 268

(四)调节新陈代谢 268

二、下丘脑对垂体前叶分泌活动的调节 269

(一)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269

(二)下丘脑的促垂体激素 269

(三)下丘脑促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270

三、垂体后叶的机能 271

(一)垂体后叶的激素及其释放 271

(二)升压素的生理作用 271

(三)催产素的生理作用 271

四、垂体后叶活动的调节 271

附:前列腺素 272

第十一章 生殖(吴?) 274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274

一、睾丸的生精机能 274

(一)睾丸的结构要点及阴囊的作用 274

(二)精子生成过程 274

二、睾丸的内分泌机能 275

(一)雄性激素的发现和提纯 275

(二)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276

三、睾丸机能的调节 276

四、男性附属生殖器官的机能 277

(一)附睾 277

(二)输精管和射精管 277

(三)精襄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 277

(四)阴茎 278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 278

一、卵巢内卵泡和卵子的生长发育 278

(一)卵泡的发育过程 278

(二)卵子的成熟过程 278

(三)黄体的生成 279

二、卵巢的内分泌机能 279

(一)雌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279

(二)孕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280

三、卵巢机能的调节 280

(一)卵泡刺激素(FSH)的作用 280

(二)黄体生成素(LH)的作用 281

(三)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作用 281

(四)卵巢激素对垂体和下丘脑的反馈作用 281

四、月经周期及其激素基础 281

(一)月经周期 281

(二)月经周期中血浆激素浓度的变化规律 282

第三节 生殖的过程 283

一、受精 283

二、妊娠 284

(一)子宫的变化及胎盘的形成 284

(二)胎盘的激素 285

三、分娩 286

(一)分娩的过程 286

(二)分娩的机制 286

四、授乳 287

(一)乳腺的生长发育 287

(二)乳腺发育和分泌机能的控制 287

(三)乳液的成分 288

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上)(徐承焘) 289

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289

一、神经元和突触 289

(一)神经元 289

(二)突触 290

二、突触传递的机制 291

(一)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291

(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291

(三)突触前抑制的机制 293

三、神经递质 294

(一)外周神经递质 294

(二)中枢神经递质 294

(三)递质与调质的概念 295

(四)递质的共存 295

(五)递质的合成、释放和失活 295

(六)受体学说 296

第二节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298

一、反射与反射弧 298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298

(一)辐散 298

(二)聚合 298

(三)链锁状与环状联系 299

三、反射弧中枢部分兴奋传播的特征 299

(一)单向传递 299

(二)中枢延搁 299

(三)总和 299

(四)兴奋节律的改变 300

(五)后放 300

(六)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300

四、中枢抑制 300

(一)突触后抑制 300

(二)突触前抑制 301

五、反射活动的协调 301

(一)交互抑制 301

(二)反馈调节 302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302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302

(一)牵张反射 302

(二)屈肌反射与交叉伸肌反射 303

(三)肌梭与腱器官的机能 303

(四)脊髓横切与脊休克 304

二、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305

(一)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305

(二)脑干在调节姿势反射中的作用 306

三、基底神经节与小脑在调节躯体运动中的作用 307

(一)基底神经节的机能 307

(二)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309

四、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310

(一)大脑皮层运动区 311

(二)锥体系 312

(三)锥体外系 312

(四)锥体系损害对运动机能的影响 313

第十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下)(徐承焘 朱丽霞) 314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314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14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 314

(二)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 315

(三)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 316

(四)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相互关系及其生理意义 316

(五)自主神经系统的第三种成分 317

二、脊髓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作用 317

(一)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317

(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318

三、下丘脑的结构和机能 318

(一)下丘脑的结构特征 318

(二)下丘脑的机能 318

四、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319

(一)新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320

(二)边缘系统的功能 320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 321

一、脊髓的感觉机能与上行通路 322

(一)内侧丘系 322

(二)脊丘系统 323

二、丘脑的感觉机能及其投射系统 325

三、大脑皮层的感觉机能 327

(一)大脑皮层的结构特征 327

(二)大脑皮层的特异感觉区 327

(三)大脑皮层联合区及其机能 329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 330

一、条件反射 330

(一)条件反射的形式 330

(二)条件反射的消退 330

(三)条件反射的泛化和分化 330

(四)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 331

(五)条件反射的形成机制 331

(六)人类的条件反射 331

二、学习和记忆 332

(一)人类学习与记忆的过程 332

(二)学习和记忆的机制 332

三、大脑皮层的言语中枢和一侧优势 333

四、脑电图和皮层诱发电位 334

(一)脑电图的波形 334

(二)脑电波形成的机制 335

(三)皮层诱发电位 335

五、觉醒与睡眠 336

(一)觉醒状态的维持 336

(二)睡眠的时相 337

(三)睡眠发生的机制 337

第十四章 感觉器官(徐承焘) 339

第一节 概述 339

一、感受器的分类 339

(一)根据感受器所在的部位分类 339

(二)根据感受器所能接受的刺激的性质分类 339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339

(一)适宜刺激 339

(二)感受器电位 340

(三)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340

(四)感受器的适应作用 341

第二节 视觉器官 342

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342

(一)眼内物像的形成 342

(二)眼的调节 343

(三)眼折光的缺陷 345

二、眼的感光系统 346

(一)视网膜的感光功能 346

(二)感光细胞的光化学反应 348

(三)视网膜的生物电变化 349

(四)暗适应和明适应 350

(五)颜色视觉 350

(六)视敏度 351

(七)视野 352

(八)后作用与融合现象 352

三、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352

(一)双眼视觉 353

(二)立体视觉 353

(三)房水和眼内压 353

第三节 听觉器官 354

一、声音的物理特性和声音感觉 354

二、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355

(一)耳廓和外耳道的作用 355

(二)鼓膜和听小骨的作用 355

(三)咽鼓管的作用 356

三、耳蜗的机能 356

(一)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 357

(二)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学说 357

(三)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358

第四节 前庭器官 359

一、前庭器官的结构特征 360

二、前庭器官反射 362

(一)前庭器官引起的姿势反射 362

(二)前庭器官引起的自主神经反射 363

(三)旋转运动与眼球震颤 363

第五节 其它感觉器官 364

一、皮肤感觉 364

(一)触觉和表层压觉 365

(二)温热觉和冷觉 365

(三)痛觉 365

二、嗅觉和味觉 365

(一)嗅觉 365

(二)味觉 366

三、内部感觉 367

(一)本体感觉 367

(二)深部躯体压觉 367

(三)深部躯体痛觉 367

(四)内脏感觉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