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科学教育学:一个正在崛起的教育研究领域 1
一、科学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2
二、科学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21
三、科学教育学的研究现状 25
四、我国亟待建立科学教育学 36
第二章西方科学教育:历史的考察 50
一、早期的科学教育(1860—1900) 51
三、科学教育改革(1950—1980) 89
第三章科学观与科学教育改革:跨学科的视角 111
一、科学观的演变 112
二、对教师和学生科学观的检讨 137
三、对我国科学观与科学教育观的反思 148
第四章科学素养:科学教育的目标追求 161
一、科学素养:起源与演变 161
二、科学素养的定义 169
三、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目标 173
第五章建构主义:一种新的科学学习理论 175
一、建构主义的兴起 176
二、建构主义科学教育观 188
三、建构主义与学生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197
四、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评价 201
第六章观念转变理论:科学教学的新探索 205
一、观念转变理论的提出 206
二、观念转变的理论基础 208
三、观念转变的机制及与建构主义的关系 215
四、观念转变理论与科学教学改革 221
五、对观念转变理论的评价 229
第七章多元文化科学教育:另一种视角 232
一、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嬗变 233
二、多元文化科学教育:一个新的分支研究领域 238
三、对多元文化科学教育理论的评价 259
第八章国际基础科学课程改革:回顾与前瞻 263
一、概述 263
二、20世纪50—70年代的科学课程改革:过程与经验 268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科学课程改革:背景与趋势 281
第九章科学、技术与社会(STS)课程:起源、特点与发展 295
一、STS教育的起源 296
二、STS课程的特点 300
三、西方STS课程理论新探 305
四、STS教育在中国:探索与反思 324
第十章 “科学元勘”:对科学本质与科学精神的关注 329
一、科学教育史上关于科学本质的探索:经验与教训 332
二、当前国际科学课程改革关注HPS的 342
原因分析 342
三、HPS课程的两种模式 347
第十一章从科学教育到科技教育:一种国际趋势 360
一、科学教育内涵的变化 361
二、技术与技术教育 365
三、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关系 368
四、科技教育的新模式 370
五、启示与借鉴 375
结语:中国需要科学教育学 378
后记 381
主要参考文献 384
二、20世纪上半叶的科学教育(1900— 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