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 论 1
一、走进永联 1
二、研究永联的角度和意义 8
三、研究所采取的方法 13
四、研究所应用的材料 15
第二章 新大陆 移民村 23
一、永联在江南小三角的位置 23
二、文化底蕴 33
三、小三角的后来者 38
(一)“江南”与“沙上” 39
(二)沙洲变迁 43
(三)张家港精神的由来 49
四、七○圩:23大队 53
(一)抢筑七○圩 53
(二)组建23大队 58
(三)“新农村” 62
(四)社员和工作组 70
(五)“新农村”的失败 75
第三章 从反贫困到大工业 77
一、危机中的转机 78
(一)新支书走马上任 78
(二)“三破三立” 81
(三)“以粮为纲”和“以食为天” 86
二、原工业化 97
(四)向土地要积累:鱼腥和人气 97
(一)两个大背景 98
(二)工厂的样子长出来 102
(三)“四千四万”闯天下 108
三、点火 114
(一)联营办钢厂 115
(二)砍小活大 132
(三)找靠山,走向主战场 135
(四)进入快车道 151
第四章 永钢机制 159
一、生产设备与技术 160
(一)设备 160
(二)技术:负公差 169
二、内部管理 173
(一)流动红旗竞赛 173
(二)定额 174
(三)质量 182
(四)市场营销与服务 184
(五)组织 190
(六)人员与分配 193
(七)产权与配置 195
(八)永钢机制与邯钢经验 201
第五章 军人企业家 206
一、身 世 207
(一)一波三折无定所 208
(二)三十功名尘与土 215
(三)作为企业家的成长印记 221
二、企业与市场 226
(一)现代企业要有透明度 227
(二)企业的生命力 230
(三)围绕市场转 231
(四)不仅是“第一车间” 234
(五)产品和产业 235
(六)从加法到乘法 237
(七)自主权与灵活性 239
(八)走自己的路 240
(九)求真务实 241
(十)企业家人格 244
(十一)老板到位论 246
三、管理与经营 248
(一)抓管理锲而不舍 248
(二)能算账,会算账 250
(三)柔性管理 252
(四)洞若观火 252
四、人才与制度 255
(一)人才论 255
(二)核心成员小档案 259
(三)李廷夫的故事 260
(四)制度从哪里来? 261
(一)与官办乡镇企业比较 267
五、机制与体制 267
(二)与国营企业比较 273
(三)支书经 279
(四)人生格言 288
第六章 改革与展望 290
一、走向基本现代化 290
(一)农村现代化示范村 291
(二)村企关系 293
(三)人口、移民、生活方式 298
(四)农民的分层与分化 300
(五)结构调整 303
二、名村比较 306
(一)昝圣达,综艺股份与黄金村 309
(二)人间天堂华西村 310
(三)红旗不倒刘庄村 311
(四)神秘的南街村 312
(五)万丰村:共有制实践 313
(六)“中国磁都”横店 314
(七)渔花子——航民——万向 315
(八)大邱庄 315
(九)幸福(张金)村 316
三、模式比较 317
(一)区域模式 320
(二)国际经验 329
主要参考书目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