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音响原理与电路分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琼发等编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35914543
  • 页数:46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基础 1

§1—1无线电广播与接收的基本过程 1

一、无线电广播的传播 1

目 录 1

二、无线电广播发射的基本过程 3

三、无线电广播接收的基本过程 7

§1—2调制 8

一、调幅 8

二、调频 11

一、天线线圈和输入调谐回路 14

§1—3超外差接收机 14

二、变容二极管的调谐方式 18

三、高频放大器 19

四、变频器 23

五、统调和跟踪 29

六、中频放大器 32

七、AGC电路 38

八、AFC电路 40

九、检波 41

十、鉴频器 45

十一、限幅器 53

十二、调频调幅接收机的一般原理 57

第二章立体声原理及信号捡拾 60

§2—1声音和立体声 60

一、声音 60

二、音乐厅的立体声信息成分 61

§2—2人耳的听觉特性及声音的定位 62

一、人耳的分辨特性 62

二、声音传到人双耳时的差别 63

三、优先效应 64

四、耳壳效应 65

五、声音方位的定位 65

§2—3双声道立体声系统 65

一、单声道放音——匙孔效应 65

二、声像方位角正弦定律 65

三、双声道立体声系统原理方框图 67

§2—4双声道立体声信息的捡拾 68

一、传声器及其指向性 68

二、MS拾音方式 70

一、界外立体声 71

§2—5双声道立体声重放声像的展宽 71

二、反窜补偿实现声像扩展 72

三、人为地加大S/M的比例以扩展声像 72

§2—6仿真立体声 73

一、扬声器排列法 73

二、分频法 73

三、移相法 75

二、平衡调幅波 77

一、一般调幅波 77

§3—1平衡调幅波 77

第三章立体声信号的编码和发送 77

§3—2导频制立体声信号的编码 79

一、导频制广播制式 79

二、导频制复合立体声信号UMSP的形成——编码 80

§3—3调试用标准立体声信号 83

一、复合副信道信号Usp 83

二、左声道标准立体声信号的形成 84

三、右声道标准立体声信号的形成 85

一、分离度的测试 86

二、导频信号和副信道信号相位差的测试 86

§3—4标准立体声信号的应用 86

三、主、副信号相位差的测试 87

四、接收机副载波的相位差对分离度的影响 88

第四章立体声信号的接收、解码及其补偿 90

§4—1立体声调频接收机的结构及解调原理 90

一、调频接收机的结构 90

二、矩阵式解码器 92

三、包络检波式解码器 93

四、副载波产生的方式 94

五、三极管简单开关解调原理 95

一、分离度下降的原因 96

§4—2分离度下降的原因及其补偿 96

二、分离度的补偿——提高分离度的措施 97

§4—3立体声集成开关解调原理 100

一、单差分开关解调器 100

二、双差分(双平衡)开关解调器 100

§4—4 LA3301倍频式集成开关解码器 102

一、直流偏置电路 102

二、副载波产生——倍频电路 105

三、立体声信号的输入和双差分解调器 105

六、主要参数 106

五、去加重电路和低通滤波器 106

四、立体声/单声道转换开关和立体声指示灯电路 106

§4—5锁相式集成开关解码器 107

一、锁相原理 107

二、LA3361集成开关解码器分析 110

三、AN7410集成开关解码器分析 117

§4—6立体声集成开关解码器的调试与检修 119

一、LA3301集成解码器的调试 119

二、LA3361集成解码器的调试 119

三、集成开关解码器的检修 120

一、特点 123

二、技术指标 123

第五章集成化全波段收音机 123

§5—1特点及技术指标 123

§5—2电路工作原理 125

一、FM接收电路 125

二、MW中波接收电路 125

三、LM长波接收电路 126

四、SW短波接收电路 126

§5—3电路调试 126

一、AM、FM中频及低放电路的调试 126

二、长波电路的调试 127

四、短波电路的调试 128

三、中波电路的调试 128

五、FM波段接收统调 130

§5—4故障分析 130

一、中波接收电路故障分析 130

二、LM波段接收电路故障分析 131

三、FM波段接收电路故障分析 131

§5—5仪器、频标和信号的接线方法 132

一、IF位 132

四、SW1波段接收电路故障分析 132

二、KC位 134

三、MC位 135

四、啊调位 136

第六章电唱机与CD唱机 140

§6—1普通电唱机 140

一、结构与分类 140

二、电唱头 144

三、立体声唱针 149

四、唱臂 149

§6—2 CD唱机概述 151

五、电唱盘 151

§6—3 CD唱机光学拾音器和伺服控制系统 152

一、光学拾音器的组成和作用 152

二、伺服控制系统 154

§6—4 CD数字信号的编码处理 155

一、脉冲编码调制(PCM) 156

二、二重交叉里德—索罗门纠错码(CIRC) 157

三、8—14调制(EFM) 158

四、一帧的构成 160

一、光电信号处理 161

§6—5 CD机放唱的解码过程 161

二、数字信号处理 164

三、D/A数模转换和1bit DAC 165

四、控制和显示系统 167

§6—6 CD唱机线路分析 168

一、健伍(KENWOOD)DP—49整机电路 168

二、星河XH—420 CD激光唱机电路 171

第七章磁带录音机 172

§7—1磁化现象 172

一、磁性材料 172

二、剩磁曲线 173

一、记录过程 174

§7—2声音的磁性记录与重放原理 174

二、重放过程 175

三、放音均衡曲线 178

§7—3偏磁录音原理 178

一、零偏磁录音方式 179

二、直流偏磁录音方式 179

三、交流偏磁录音方式 181

四、偏磁电压(或电流)大小对录音效果的影响 181

§7—4超音频振荡电路和差拍消除 183

五、偏磁信号频率的选定 183

一、单管偏磁振荡电路 184

二、双管推挽式偏磁振荡电路 185

三、差拍消除开关 186

§7—5磁带抹音原理 187

一、永磁抹音和直流抹音 187

二、交流抹音原理 188

三、交流抹音的条件 189

§7—6恒流电路、阻波电路和ALC电路 189

一、恒流电路——磁头录音补偿电路 190

三、录音电平自动控制(ALC)电路 191

二、阻波(阻塞)电路 191

§7—7静噪电路和杜比降噪电路 195

一、开关静噪电路 195

二、静态噪声抑制电路 196

三、杜比降噪原理 197

四、分立元件杜比降噪电路 200

五、集成化杜比B降噪电路 201

§7—8录音监听和电平指示电路 203

一、录音监听电路 203

二、电平指示电路 204

§7—9放音均衡电路 207

一、标准放音补偿曲线 207

二、RC网络的频率特性 208

三、负反馈式频率补偿电路 214

§7—10磁头和磁带 215

一、磁头 215

二、部分国内外磁头参数 217

三、磁带 219

四、盒式磁带的选择使用与磁带转换电路 220

五、录放音中的各种损耗 222

§7—11电子稳速电路 224

一、分立元件稳速电路 224

二、集成组件稳速电路 226

§7—12单录机电路分析 227

第八章音调控制和图示均衡器 230

§8—1音调控制电路 230

一、衰减式音调控制电路 230

二、负反馈式音调控制电路 231

三、插入衰减—负反馈式音调控制电路 231

四、谐振式音调调节电路 232

§8—2模拟电感 233

§8—3图示均衡器 235

一、图示均衡器的作用 235

二、图示均衡器的分类 236

三、普通电感电容串联揩振式音调控制电路 236

四、图示均衡器实际电路 238

第九章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 240

§9—1前置放大器 240

一、前置放大器的构成 240

二、对前置放大器的要求 241

三、工作方式与选择开关 242

四、输入放大器 243

五、音量控制与响度补偿 244

六、声道平衡控制电路 247

七、高、低音切除电路 248

八、唱头均衡放大器 249

九、展宽控制电路 252

§9—2功率放大器 253

一、功率放大器的结构 253

二、OTL功率放大器 254

三、OCL功率放大器 262

四、DC和CL功率放大器 264

五、BTL功率放大器 267

六、超甲类功率放大器 271

七、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 278

§9—3保护电路 284

§9—4 BBD延时器件和混响电路 287

一、BBD器件的结构与原理 288

二、用BBD构成的回声/混响电路 289

三、BBD音效处理器 290

一、基本结构 292

第十章组合音响电路分析(一) 292

§10—1基本结构与各项性能指标 292

二、各项性能指标 293

§10 2调谐器 297

一、FM高频调谐器 297

二、调频调幅中放电路 300

三、锁相环立体声解码器 304

四、统调计算 308

五、调谐器的调试和主要参数 311

一、放音通道 315

§10—3录放卡座 315

二、录音电路 317

三、放音录音电子开关 320

四、录放音部分主要性能指标 324

§10—4图示均衡器与功放电路 326

一、前置放大器 326

二、图示均衡器 329

三、等响度控制电路 332

四、功率放大器和电平指示电路 333

五、高保真声频放大器的主要参数和测量方法 336

一、收音信号流向 337

§10—5信号流向 337

二、录放卡座信号流向 338

三、功放电路信号流向 339

§10—6故障分析与检修 340

一、功率放大器故障 340

二、电平指示电路、均衡电路和前置电路故障 341

三、MIC、PHONO和功能转换开关电路故障 342

四、录/放卡座故障 344

五、收音部分故障 346

一、高频接收电路 349

第十一章组合音响电路分析(二) 349

§11—1调谐器 349

二、TA7640AP电路分析 351

三、立体声解码与电源电路 353

四、电平显示电路 353

§11—2录放卡座 353

一、放音电路 353

二、录音电路 356

三、功能开关切换及指示电路 358

§11—3图示均衡器与综合放大器 361

四、其它电路 361

一、电唱盘放大器及唱头补偿电路 362

二、功能转换开关 363

三、图示均衡器与电平显示电路 363

四、电平指示驱动电路 367

五、平衡控制与等响度控制 370

六、功率放大器、保护电路和电源电路 370

一、主要特点 372

三、主要性能指标 372

二、主要功能 372

§12—1主要特点和性能指标 372

第十二章 高级组合音响电路分析、调试与故障检修 372

§12—2整机主要电路工作原理 374

一、收音电路 375

二、录放卡座 380

三、卡拉OK电路 384

§12—3 CD唱机 385

一、伺服控制电路 386

二、数字信号处理电路 389

三、数字滤波器、D/A转换和音频输出电路 392

四、其它电路 392

§12—4其它集成电路 396

§12—5电路调试 400

一、测量仪器、测试带和测试光盘 400

二、收音部分的调试 401

三、卡座和录、放部分的调试 404

四、卡拉OK电路的调试 405

五、CD机部分的调试 405

§12—6故障分析和检修 408

一、检修程序、方法和步骤 408

二、整机检修流程 408

三、维修实例 420

§12—7整机各集成电路和晶体管的主要数据 428

第十三章组合音响的使用与维护 437

§13—1收音机、录音机的使用和维护 437

一、收音机的挑选、使用与维护 437

二、磁带录音机的挑选、使用与维护 439

§13—2 电唱机、CD唱盘的使用与维护 443

一、电唱机的挑选、使用与维护 443

二、CD唱盘的使用与维护 446

一、分类 448

二、主要性能指标 448

§13—3扩音机和高保真功率放大器的使用与维护 448

三、各输入接口电平、阻抗及使用方法 451

四、扩音机与扬声器的配接原则 451

五、使用注意事项 451

§13—4传声器、扬声器的使用与维护 452

一、传声器的使用与维护 452

二、扬声器的使用与维护 456

三、音箱 457

一、立体声耳机的分类 459

二、立体声耳机的选择 459

§13—5立体声耳机的使用与维护 459

三、立体声耳机的使用与维护 460

四、部分立体声耳机的性能指标 461

§13—6立体声欣赏与音质评价 462

一、各旋钮、按键的配合操作 462

二、聆听位置的确定 462

三、声压平衡区 462

四、音箱放置原则 463

五、双声道音箱的摆位方向 464

六、L型房间音箱的放置 465

七、音质评价 465

主要参考文献 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