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教育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
第一部分 教育概概念 11
第一章 教育历史 11
一、教育的起源 11
二、教育的发展 17
三、教育的本质 21
第二章 教育涵义 25
一、教育的基本义 26
二、教育的引申义 28
三、教育的象征义 30
第三章 教育特征 36
一、教育类型的特征 36
二、基础教育的特征 41
三、教育发展的特征 43
第二部分 教育要素 52
第四章 学生 52
一、学生特点 53
二、学生主体 56
三、学生评价 61
第五章 教师 64
一、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64
二、教师的职责和角色 67
三、教师的职业特点和素养 71
四、教师的口语和体态语 73
五、教师的制度和专业化 77
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81
第六章 教育影响 86
一、教育环境 86
二、教育内容 97
三、教育措施 98
第三部分 教育活动 104
第七章 教学活动 104
一、课程标准 105
二、教学目标 106
三、教学设计 110
四、教学实施 113
第八章 班级活动 125
一、班级组织 125
二、班级管理 127
三、班级活动 128
四、班主任工作 132
第九章 课外活动 142
一、少先队的工作 142
二、共青团的工作 152
三、课外校外活动 155
第四部分 教育规律 164
第十章 德智体全面发展规律 164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演化 165
二、“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 169
三、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179
第十一章 教育与学生相适应规律 188
一、发展动因与教育 188
二、发展理论与教育 190
三、发展规律与教育 192
四、发展因素与教育 195
五、发展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202
第十二章 教育与社会相适应规律 211
一、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211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211
三、教育与现代化 226
四、教育与和谐社会 230
第五部分 教育文化 236
第十三章 教育物质 236
一、校园文化的价值 237
二、校园环境 238
三、校园设施 248
四、后勤管理 256
第十四章 教育制度 260
一、教育制度概述 261
二、中国学校教育制度 264
三、我国现行教育制度 270
四、世界学制发展趋势 274
第十五章 教育精神 279
一、教育精神的价值 279
二、教育精神的界说 281
三、教育精神的特征、类型 287
四、教育精神的建构 288
附件一《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293
附件二《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 299
后记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