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3
·文学编 3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3
《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 9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21
一——二(导言) 22
三(奔进的表情法) 24
四——五(回荡的表情法) 31
六 (附论新同化之西北民族的表情法) 61
七(蕴藉的表情法) 68
八 (附论女性文学与女性情感) 82
九(浪漫派的表情法) 92
十 (写实派的表情法) 102
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节录) 110
二——九 110
情圣杜甫 135
美术与生活 153
屈原研究 158
稷山论书诗序 185
书法指导 187
·学术编 207
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 207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 215
大势(节录) 215
第一章总论 215
度学派比较 220
甲与希腊学派比较 220
第四节先秦学派与希腊印 220
第三章全盛时代 220
清代学术概论(节录) 229
一 229
二 231
三 235
九 237
十三 240
十七 242
二十 245
二十三 247
二十五 250
二十六 253
二十九 257
三十三 259
老子哲学(节录) 264
二老子的学说 264
第一本体论 264
第二名相论 271
第三作用论 278
孔子(节录) 290
第三节孔学提纲 290
(一)学 290
(二)一贯忠恕 292
(三)仁君子 294
(五)礼 297
(六)乐 302
(七)名 305
(八)性命 308
(九)鬼神祭祀 310
(一)时中的孔子 312
第六节结论 312
墨子学案(节录) 318
第二自序 318
第二章墨学之根本观念 320
——兼爱 320
先秦政治思想史(节录) 326
第三章研究法及本书研究 326
之范围 326
第二十三章结论 329
戴东原哲学(节录) 333
二著手研究东原哲学以前 333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33
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节录) 339
一引论 339
第一章儒家哲学是什么 342
儒家哲学(节录) 342
第二章为什么要研究儒家 347
哲学 347
古书真伪及其年代(节录) 353
总论 353
第三章辨伪学的发达 353
第五章伪书的分别评价 363
·治学编 369
西学书目表(节录) 369
自序 369
《读西学书法》结语 370
湖南时务学堂学约十章 375
东籍月旦(节录) 382
叙论 382
莅北京大学校欢迎会演说辞 385
学问之趣味 393
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398
治国学的两条大路 408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节录) 420
附录二治国学杂话 420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节录) 426
《史记》 426
《诗经》 434
指导之方针及选择研究题目之 440
商榷(节录) 440
学校读经问题 447
·人生编 451
校刻浏阳谭氏《仁学》序 451
重印郑所南《心史》序 453
莅同学欢迎会演说辞 456
“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 458
不有”主义 458
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 469
敬业与乐业 476
为学与做人 481
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 488
知命与努力 498
北海谈话记(节录) 507
·文化编 517
复古思潮平议 517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527
什么是文化 538
人生观与科学 546
非“唯” 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