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年苦读与艰于一第 1
第一节 困境中的不甘沉沦 5
第二节 冒籍应考的尴尬 10
第三节 师生“情同骨肉亲” 12
第四节“蜚语中伤”的前前后后 15
第二章“大魁佹失”后的外放 19
第一节 状元与探花的换置 19
第二节 初至镇安试身手 22
第三节“滇南佐用兵” 27
第四节 复回镇安“修循良” 31
第三章 由广州而移官贵西 35
第一节 任职广州与据情断狱 35
第二节 耐人寻味的大吏举荐 39
第三节 稍露锋芒又告归 42
第四章 居乡教读与应征入幕 46
第一节 读书乡里与补官未成 46
第二节 掌教扬州吟“豳风” 49
第三节 应约赴军门 55
第四节“识字耕夫”的军幕建言 58
第五节 归途的遭遇 63
第五章 身在江乡尚忧国 67
第一节 身闲心难闲 67
第二节“力不从心欲挽天” 70
第三节 风气关乎盛衰 73
第四节 和珅势败与嘉庆朝政局 77
第六章 为苍生而歌哭 82
第一节 抢米风潮过后 82
第二节 乡间悲吟 86
第三节 黄花晚节 90
第七章 瓯北交游与处世之道 94
第一节“平生数交契,张蒋最绸缪” 94
第二节 与袁枚等人的交往 98
第三节 瓯北与洪亮吉 107
第四节 白首诗翁与“女中青莲” 114
第八章 清代学风与瓯北著述 118
第一节 学术现状的反思与为学重心的转移 118
第二节 称盛一时的苏、常学风 125
第三节 多元聚合的扬州文化 131
第四节 地域风尚与瓯北著述 136
第九章 瓯北的史学研究之——治史特征论 141
第一节 治史不傍门户 141
第二节 于实践中涵养史识 145
第三节 博采众家之长 154
第四节 持论斟酌时事 159
第十章 瓯北的史学研究之二——政治主张论 169
第一节 开放文禁 170
第二节 废止株连 174
第三节 澄清吏治 176
第四节 荐贤以公 179
第五节 广开言路 184
第六节 抑制豪绅 188
第十一章 瓯北的史学研究之三——编撰原则论 192
第一节 严格体例 谨慎去取 192
第二节 下语斟酌 切于时势 195
第三节 悉心核订 推敲事理 198
第四节 善于位置 繁简得当 202
第十二章 瓯北的史学研究之四——叙事策略论 206
第一节 直叙法 206
第二节 类叙法 210
第三节 带叙法 212
第四节 附传法 214
第五节 家传法 215
第六节 回护法 218
第七节 春秋法 221
第十三章 瓯北的史学研究之五——治史方法论 226
第一节 枚举法 227
第二节 比较法 229
第三节 归纳法 231
第四节 推理法 234
第十四章 瓯北“综贯异说”的考据 241
第一节“书难尽信常疑孟” 243
第二节 宏阔的文化视野 248
第三节 不拘成格的考证方法 254
第十五章 瓯北关乎“才识”的哲学思辨 260
第一节“向来嫌理学”的内在意蕴 260
第二节 尚实求真的人品期待 270
第三节 世事评判的多元去取 276
第四节“仁义”的诠释与所悟之“变” 284
第五节 依违于“命定”与“自为”之间 294
第十六章 瓯北诗学理论与诗歌创作研究之——创新主张 301
第一节 博览名家诗与“探孤诣”之酝酿 301
第二节 执意求新与创作实践 307
第三节 创新意识的深化与自然淳真之美的追求 313
第十七章 瓯北诗学理论与诗歌创作研究之二——诗学理论 318
第一节“爱古仍须不薄今” 319
第二节“人品”与“诗品”并重的批评模式 321
第三节 诗歌功用的多层面思考 327
第四节“性灵”须学力涵养 334
第十八章 瓯北诗学理论与诗歌创作研究之三——诗歌艺术 342
第一节 激情迸射 雄丽豪壮 343
第二节“好论驳”“涉乎趣” 350
第三节 清峭奇崛 跌宕多致 357
第十九章 瓯北诗学理论与诗歌创作研究之四——风格追求 365
第一节 面对诗家流派的纷争 365
第二节“不立门户揽众长” 369
第三节“吾自为赵诗” 379
赵翼年表 383
主要参考文献 395
后记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