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一、篆书 1
(一)篆书源流略述 1
1.甲骨文 2
2.殷商金文 3
3.西周金文 3
4.春秋金文与盟书 4
5.战国金文 5
6.石鼓文 6
7.战国帛书、简书 7
8.小篆 7
9.汉代篆书 8
10.三国魏晋时期篆书 9
(二)篆书书法艺术的发展 9
1.唐代篆书 9
李阳冰 10
瞿令问 10
其他书家及碑刻 11
2.宋、元、明时期篆书 12
3.清代篆书 13
(三)篆书的笔法和基本笔画 15
1.篆书的笔法 15
2.篆书的基本笔画 17
(四)篆书的结构 19
1.独体字 20
2.合体字 24
左右相等与左右不等 25
上下、上中下的字 31
包围和半包围 35
左中右的字 38
(五)大篆的学习 39
(六)篆书的章法 40
1.甲骨文 40
2.金文 40
3.简牍、帛书 41
(七)篆书的实用价值 42
4.小篆 42
1.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43
2.戍嗣子鼎 43
3.盂鼎 43
(八)篆书名作、名家举要 43
6.毛公鼎 44
7.上尊号碑额 44
8.孔羡碑额 44
5.散氏盘 44
4.师酉簋 44
9.范式碑额 45
10.天发神谶碑 45
11.碧落碑 45
12.李阳冰三坟记 45
13.瞿令问峿台铭 45
14.吴叡篆书页 45
15.赵宦光篆书七言诗轴 45
19.钱楷篆书七言联 46
18.钱坫篆书八言联 46
17.王澍篆书轴 46
16.朱耷临岣嵝碑 46
20.张惠言篆书八言联 47
21.陈豫钟篆书八言联 47
22.洪亮吉篆书六言联 47
23.孙星衍篆书古诗轴 47
24.张镠篆书七言诗轴 47
25.杨法篆书七言诗轴 48
26.伊念曾篆书七言联 48
27.邓传密篆书十一言联 48
28.何绍基篆书五言联 48
29.吴让之篆书扇页 49
30.莫友芝篆书八言联 49
31.胡澍篆书七言联 49
32.赵之谦临泰山刻石轴 49
37.吴昌硕临石鼓文轴 50
35.吴大澂篆书轴 50
36.左宗棠篆书八言联 50
34.王懿荣篆书七言联 50
33.陈介祺篆书七言诗扇页 50
38.王瓘篆书七言诗扇页 51
39.曾熙篆书七言联 51
40.罗振玉甲骨文轴 51
41.章炳麟篆书轴 51
42.邓尔疋篆书邓石如诗横披 51
44.王福厂篆书轴 52
43.齐白石篆书陆游诗句轴 52
二、隶书 53
(一)隶书的出现 53
(二)隶书的形成 53
1.成熟的隶书——东汉的八分书 54
2.魏晋南北朝的新隶体 55
3.唐代的隶书 55
4.宋、元、明时期的隶书 58
5.清代的隶书 58
1.隶书的笔法 60
6.现代的隶书 60
(三)隶书基础知识 60
2.隶书的基本笔画 61
(四)隶书的结构 64
(五)隶书的章法 66
(六)学习隶书的方法 67
(七)隶书名作名家举要 68
1.石门颂 68
2.乙瑛碑 68
3.礼器碑 68
4.张景残碑 69
5.封龙山碑 69
6.孔宙碑 69
7.鲜于璜碑 69
8.华山庙碑 69
9.衡方碑 69
15.曹全碑 70
14.王舍人碑 70
16.张迁碑 70
17.朝侯小子残石 70
12.熹平石经 70
11.西狭颂 70
10.史晨碑 70
13.韩仁铭 70
22.受禅表碑 71
26.青州舍利塔下铭 71
25.皇帝临辟雍颂碑 71
24.任城太守孙夫人碑 71
23.正始石经 71
21.上尊号碑 71
20.汉代简牍 71
19.汉代帛书 71
18.尚府君残碑 71
37.何绍基隶书轴 72
36.陈鸿寿隶书五言联 72
35.伊秉绶隶书册 72
34.邓石如隶书七言诗轴 72
33.金农隶书七言联 72
32.郑簠隶书七言诗轴 72
31.宋玨隶书七言诗轴 72
30.纪太山铭 72
29.嵩阳观记 72
28.大智禅师碑 72
27.御史台精舍碑 72
43.桂馥隶书七言诗句扇页 73
42.钱大昕隶书七言联 73
41.丁敬隶书五言诗轴 73
40.汪士慎隶书五言诗轴 73
39.高凤翰隶书读书铭轴 73
38.戴易隶书七言诗轴 73
44.钱泳隶书五言联 74
45.阮元隶书十二言联 74
46.张廷济隶书长笛赋轴 74
47.杨岘隶书五言联 74
48.王闓运隶书集三公碑联 74
三、图版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