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物理进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丁大钊,陈永寿,张焕乔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32344002
  • 页数:559 页
图书介绍:

目 录 1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原子核结构 30

§2.1核结构研究的新进展、特点和前景 30

2.1.1历史的回顾 30

2.1.2现代核谱学的成就 34

2.1.3当前发展方向、基本特点和前景 41

§2.2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 43

2.2.1 回弯现象及其理论解释 43

2.2.2原子核高自旋态的布居和退激 45

2.2.3高自旋分立谱学——转晕谱学 49

2.2.4高自旋连续谱研究 61

2.2.5高自旋态研究的设备更新及其前景 65

§2.3原子核单粒子运动 67

2.3.1核形变势场中的单粒子运动 67

2.3.2转动势场中的准粒子运动 71

2.3.3倾斜推转模型 76

§2.4原子核的超形变 77

2.4.1超形变核的电磁性质 82

2.4.2超形变巨共振 88

2.4.3超形变带的布居和退激 88

2.4.5超形变核的对力场及其崩溃 93

2.4.4原子核的巨超形变 93

§2.5 keV能量核物理学 97

2.5.1原子核的全同带 97

2.5.2原子核C4对称性 104

§2.6 放射性核束与核结构研究 105

参考文献 113

第三章原子核的巨共振 116

§3.1 引言 116

§3.2 电多极巨共振 122

3.2.1实验研究概述 124

3.2.2巨共振的系统知识 134

3.2.3建立在激发态上的巨共振 147

3.2.4求和规则与巨共振 154

§3.3 巨共振的衰变 161

3.3.1 γ衰变 162

3.3.2带电粒子衰变 166

3.3.3 中子衰变 172

3.3.4多声子巨共振的衰变 173

§3.4 Gamow-Teller共振与磁共振 176

3.4.1 GT共振及求和规则 176

3.4.2 GT强度“缺损” 179

3.4.3 Ml研究 182

§3.5 高温转动核的巨共振 183

3.5.1高温转动核的GDR及温度极限 185

3.5.2 γ射线角分布 193

3.5.3核形状及振动取向涨落 195

3.5.4一些新的研究课题 197

§3.6 结束语 199

参考文献 201

第四章垒下重离子熔合裂变反应 206

§4.1引言 206

§4.2 垒下重离子熔合反应的激发函数 207

4.2.1熔合势垒 207

4.2.2对熔合、形状和转动自由度的多维处理 212

4.2.3实验的垒下熔合裂变激发函数 216

4.3.1裂变碎片角分布的鞍点过渡态理论 219

§4.3 垒下熔合裂变的碎片角分布 219

4.3.2垒下熔合裂变反应的实验碎片角分布 220

§4.4 垒下全熔合裂变碎片各向异性异常的起因 228

4.4.1 垒下全熔合裂变碎片各向异性的入射道依赖性 228

4.4.2 目前存在着两种可能的解释 231

§4.5 轻丰中子核与重核的近垒熔合裂变反应的初探 237

4.5.1 中子晕核近垒和垒下熔合的理论预言 237

4.5.2实验初探的几个结果 239

§4.6 结束语 243

参考文献 245

第五章原子核裂变 250

§5.1引言 250

§5.2核裂变的液滴模型 251

§5.3裂变道理论与裂变碎片角分布 254

§5.4 壳修正、双峰势垒和形状同质异能态现象 260

5.4.1液滴模型和壳修正 261

5.4.2双峰势垒穿透的共振现象 263

5.4.3核裂变中的中间结构现象 265

§5.5 重离子诱发裂变和核裂变的扩散模型 267

5.5.1 准稳态近似下的裂变速率和Kramers公式的推广 267

5.5.2裂变过程的瞬态现象与含时Fokker-Planck方程的解 270

5.5.3用多维输运过程研究裂变动力学 274

5.5.4裂变过程时标和核的粘滞性 277

§5.6核裂变理论中的量子修正 279

5.6.1量子速率理论 280

5.6.2核裂变的量子非平衡态统计模型 286

§5.7 展望——从唯象描述到微观理论的发展 291

参考文献 297

第六章 中、高能和相对论性核-核碰撞 300

§6.1 引言 300

§6.2核态方程 301

6.2.1统计和热力学概念 302

6.2.2零温核态方程 302

6.2.3有限温度情况 304

6.2.4液-汽相变 309

6.2.5退禁闭和手征相变 311

§6.3 中高能核-核碰撞微观动力学理论 313

6.3.1 BUU(VUU)模型和QMD模型 315

6.3.2 自洽的RBUU理论 318

§6.4 核-核碰撞输运模型的蒙特卡罗模拟 327

6.4.1核子状态初始化 327

6.4.2碰撞时间与碰撞表 328

6.4.3衰变时间与衰变表 329

6.4.4粒子轨道运动 330

6.4.5碰撞或衰变的执行 330

6.4.6碰撞表或衰变表的更新 334

§6.5 热核多重碎裂研究新进展 336

6.5.1热核与热平衡 337

6.5.2碎块电荷关联及其理论解释 339

6.5.3碎裂模式转换和液-汽相变 340

6.5.4热核温度与激发能 343

6.5.5瞬时多重碎裂还是接续二体衰变? 345

§6.6 中、高能核-核碰撞集体流 346

6.6.1定向流 346

6.6.2挤出流 354

6.6.3径向流 355

§6.7 相对论性核-核碰撞中的粒子产生 356

6.7.1粒子产生及其物理内涵 357

6.7.2π介子低横动量增强现象及其解释 358

6.7.3低横动量增强的其它实验结果 360

6.7.4奇异粒子产生和奇异夸克物质 363

§6.8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及其诊断 365

6.8.1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365

6.8.2 J/φ产额压低与QGP诊断 367

6.8.3奇异粒子有关的诊断手段 368

6.8.4 QGP的电磁信号 370

6.8.5手征对称有关的诊断手段 371

§6.9小结和讨论 373

参考文献 375

第七章放射性核束物理 383

§7.1 引言 383

7.2.1概述 385

§7.2 产生RNB的方法和装置 385

7.2.2次级束装置 386

7.2.3先进的RNB装置 394

§7.3 远离稳定线核性质和结构的研究 407

7.3.1概述 407

7.3.2中子滴线附近轻核的奇异性质和结构 409

7.3.3N=Z自轭线附近核的研究 424

7.3.4极端丰质子核的粒子衰变模式 428

7.3.5核的集体性质和库仑激发 431

7.3.6核体系的有序和混沌 434

§7.4核反应 437

7.4.1概述 437

7.4.2垒下和近垒反应 438

7.4.3超重元素的合成 440

7.4.4深度非弹性反应 441

7.4.5弹性散射和光学势 443

7.4.6转移反应 443

7.4.7电荷交换反应 444

§7.5核天体物理 446

7.5.1概还 446

7.5.2重子密度不均匀模型的原初核合成 447

7.5.3 主序星和高温天体环境中的氢燃烧 451

7.5.4研究(p、γ)和(α、γ)反应的实验方法 457

7.5.5 比铁重的元素的合成 460

参考文献 466

第八章原子核的亚核子自由度及量子色动力学 473

§8.1 引言 473

§8.2 核力的介子交换理论 475

8.2.1核力的性质 475

8.2.2 Yukawa图象 477

8.2.3单玻色子交换势(OBE) 479

8.2.一两π交换势(TPE) 484

§8.3核多体问题的相对论核子介子模型 491

8.3.1 引言 491

8.3.2DBНF方法 495

8.3.3Walecka模型 497

8.3.4孩结构的相对论研究 504

8.3.5相对论有效相互作用 508

8.3.6奇异核性质的研究 511

8.3.7π介子场和手征对称性 513

§8.4夸克模型和标准模型 517

8.4.1标准模型 517

8.4.2强子的夸克模型 517

8.4.3量子色动力学 519

§8.5 核色动力学(Ⅰ):高能过程与结构函数 522

8.5.1轻子-核子深度非弹散射与核子的自旋平均的结构函数Fi(x) 522

8.5.2核子的极化结构函数g1(x,Q2)与核子的自旋结构 524

8.5.3核子内的“奇异”夸克成分与“味”物理 528

8.5.4手征性破坏的极化结构函数h1(x)与核子的张量荷 529

8.5.5强子的形状因子 531

8.5.6核环境中的核子结构——EMC效应 532

§8.6 核色动力学(Ⅱ):低能物理与非微扰途径 534

8.6.1 格点QCD 535

8.6.2 QCD求和规则(Sum Rules) 536

8.6.3有效QCD强子化途径 542

8.6.4唯象模型和1/N?展开 544

8.6.5组分夸克模型与QCD理论的联系 546

8.6.6强子-强子相互作用 550

§8.7 结束语 551

参考文献 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