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艺术表演团体体制的历史沿革 1
目 录 1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的演出组织系统 2
一、皇朝宫廷的戏班与体制 2
二、官僚富豪的家乐戏班 5
三、冲州撞府的民间职业戏班 6
四、两大系统表演团体的衍变及其原因 8
一、艺术表演团体走向社会化、商业化的趋向 10
第二节 民国时期艺术表演团体的商业化演艺 10
二、营业性演出体制的形成 11
三、新型商业剧场的发展 13
四、戏班剧团的组织管理体制述评 15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艺术表演团体的体制 19
一、建国初期的三种体制 19
二、从民营公助走向国营剧团的高潮 21
三、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的剧团体制 23
比较 23
第四节 国家剧院团的组织模式 25
一、苏联大剧院模式的影响与参照 26
二、国家、省(市)一级的大剧院(团) 28
本制 28
三、国家剧院(团)体制的历史经验与反思 30
第二章 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3
第一节 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34
一、领导体制及其管理 36
二、人事制度及其管理 37
三、分配制度及其消极影响 38
四、布局结构不合理 39
五、政府职能及其错位 40
第二节 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紧迫性 42
一、如何面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 43
二、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推进改革 46
三、进一步加快和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 48
改革 48
第三章 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52
一、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 53
方向 53
第一节 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53
二、遵循文化艺术自身的规律 65
第二节 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目的 69
一、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9
二、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出效益,繁荣社会主义文艺 71
三、有利于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72
建设 72
第三节 树立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正确观念 76
一、公平竞争的观念 76
二、面向市场的观念 77
三、人才合理流动观念 80
四、效益观念 83
五、法制观念 85
第四章 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89
第一节 领导体制改革 89
一、领导体制的五种形式 90
二、领导人产生的几种模式 93
三、领导人的考核制度 94
四、领导的监督机制 94
一、实行多种所有制 95
第二节 经营管理改革 95
二、经营管理的几种形式 96
三、经营管理内容的革新 97
第三节 艺术生产改革 102
一、上演节目自主权的不断扩大 103
二、寻求艺术生产与观众需求的最佳结合点 103
三、加快艺术本体的改革 106
四、树立精品意识,创作精品剧目 107
五、优秀创作的奖励制度 109
一、艺术人员终身制的破除 110
第四节 艺术人员管理改革 110
二、建立艺术人才合理流动体制 111
三、提倡公平竞争,鼓励敢于冒尖 112
四、大力培养新人 113
第五节 分配制度改革 115
一、分配原则 115
二、分配方式 115
第五章 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实践述评 118
第一节 中直院团体制改革实践述评 118
一、中直院团结构调整和用人制度的改革 118
二、中直院团改革的有关配套措施 123
三、中直院团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有益 124
启示 124
第二节 上海市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实践述评 126
一、上海市艺术表演团体内部机制的改革 126
二、全员聘任制向半自由职业转化的有益尝试——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演员俱乐部的建立 136
三、上海市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139
第三节 有关省(市)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实践述评 141
一、民间职业剧团的有效管理 141
二、企业办团,文企联姻的成功经验 145
三、开拓两个市场的正确策略 150
四、艺术改革,出入出戏的成功实践 153
五、“沈话现象”的有益启示 157
六、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先进典型 160
第六章 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实践中的若干问题 166
第一节 改革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难点 167
一、理论准备不足,理论指导不力 167
二、文化法制建设相对滞后 171
三、艺术人才在市场竞争中合理流动、优胜劣汰,仍然困难重重 173
四、体现艺术人才劳动价值的按劳分配制度,尚难形成 175
五、艺术生产经费不足是困扰艺术院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176
六、改革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尚未优化 177
第二节 突破难点,深化改革 182
一、深化改革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83
二、积极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建立长期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 187
三、进一步加强艺术设施建设,改善艺术生产的条件 190
五、加强党的领导,保证艺术表演团体改革和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191
四、努力提高文艺队伍的整体素质 191
第七章 艺术表演团体管理模式构想 194
第一节 调整结构和理顺关系 196
建国以来,上海对剧团管理关系作过几次大 196
调整 196
第二节 构想未来剧团管理模式的社会背景和选择条件 198
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 198
二、国民经济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 198
五、政府机构改革,实行“小政府、大社会” 199
四、文化形态分类,文化市场兴起 199
模式 199
地位 199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 199
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00
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使国家各个方面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200
第三节 剧团管理模式构想之一:以政府主导为龙头,统一管理,分散决策 201
一、规划发展,调整布局 202
二、分类指导,立法管理 202
三、投资艺术,统筹集资 203
五、立法建章,依法治文 204
四、考核培训,职业保障 204
第四节 剧团管理模式构想之二:以剧团分类为支点,完善制度,优化结构 205
一、独立法人,自主经营的原则 206
二、以艺为主,分离社会职能的原则 206
三、民主决策,按劳分配的原则 207
四、企业化管理,经济核算的原则 207
五、实行聘用制,演员自由职业化原则 208
第五节 剧团管理模式构想之三:实行股份制 209
经营 209
一、艺术表演团体实行股份制的形式和优点 209
二、艺术院团实行股份制的有利形势和难点 210
第八章 国外艺术表演团体管理体制 212
第一节 艺术表演团体的领导和管理 213
第二节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组织管理 215
第三节 活跃流动又充分竞争的人才制度 217
一、严格考核、公正选拔、全员聘用 217
二、全面推行经纪人制度 219
三、人才引用打破国界,走向国际化 220
第四节 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艺术生产 222
一、常年不断的演出季 222
二、详尽周到的演出安排 223
三、根据不同观众需求排演节目 224
四、灵活多样的广告宣传 225
五、注重艺术质量的提高 226
第五节 艺术表演团体的立法和经济政策 227
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艺术表演团体的划分 227
二、艺术表演团体的若干等级 228
三、艺术表演团体的经费来源 229
四、按劳付酬、拉开档次的分配制度 232
五、严密细致的管理规章制度 233
六、维护和保障艺术家权益的工会组织 236
后 记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