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1
(一) 两类构造叠加现象 复合叠加和联合叠加 1
(二) 沉积岩区构造分析刍议 2
(三) 研究思路和主要成果 4
二、构造复合叠加的基本原理和叠加方式 5
(一) 概述 5
(二) 构造复合叠加的基本原理 6
(三) 构造复合叠加的主要机制 8
三、纵弯褶皱复合叠加作用 15
(一) 概述及研究现状 15
(二) 纵弯褶皱的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 18
(三) 正纵弯叠加褶皱时早期褶皱的迁移 20
(四) 正纵弯叠加褶皱的基本类型 26
(五) 正纵弯叠加褶皱的力学模拟 32
(六) 纵弯叠加褶皱作用的一般性问题 34
(七) 小结 41
四、联合构造及其构造应力场的叠加分析 43
(一) 联合构造的意义和研究状况 43
(二) 联合构造型式和控制线分析法 44
(三) 关于构造力的联合作用问题 47
(四) 应力状态的叠加和应力场的叠加 48
(五) 直线型联合构造与均匀叠加应力场 59
(六) 弧形联合构造与非均匀叠加应力场 62
(七) 联合双弧和网眼状联合弧系 66
(八) 三角形联合弧系及其构造应力场分析 73
(九) 构造的生长扩展与构造联合和构造复合的统一模式 79
五、叠加褶皱地区先存节理产状的变化规律与恢复 83
(一) 问题的提出 83
(二) 早期褶皱过程中先存节理产状变化 84
(三) 叠加褶皱对先存节理产状的改造 85
(四) 两期纵弯褶皱叠加时先存节理产状的恢复 93
(五) 断层面在叠加褶皱过程中的产状变化 99
(六) 川东北叠加褶皱地区先存节理产状的恢复 100
六、区域构造组合和构造应力场的遥感图像解析法 106
(一) 理论依据与主要特点 106
(二) 研究步骤与程序 108
(三) 实例分析 109
(四) 结论和讨论 116
七、川东北地区纵弯叠加褶皱的类型及构造应力场分析 119
(一) 构造分带与分期 119
(二) 复合叠加褶皱的类型和特征 122
(三) 区域构造应力场概论 135
(四) 各区段构造应力场分析 138
(五) 有限应变分析 145
(六) 构造组合叠加对含油气构造的控制 150
八、川南环套三角形构造格局及其对气田分布的控制作用 152
(一) 直角三角形块体及其边界断裂 152
(二) 直角三角形联合构造格局 155
(三) 行列状复合构造格局 157
(四) 节理组系与局部构造应力场 159
(五) 区域构造应力场与联合—复合构造的发展 165
(六) 川南气田的环套三角形分布规律 168
九、四川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变形及其组合叠加规律 172
(一) 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及其对盆地隆拗的控制作用 172
(二) 构造组合格局和构造叠加作用 178
(三) 褶皱机制、分层变形与滑脱作用 187
(四) 基底断裂对盆地构造变形的控制作用 195
(五) 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形的运移扩展 196
(六) 全盆地构造应力场刍析 197
(七) 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动对古构造的继承和改造 199
(八) 联合—复合叠加对含油气构造的控制 201
十、金佛山地区菱形—弧形叠加构造特征 204
(一) 概述 204
(二) 地层简介及岩性组合 205
(三) 金佛山联合构造的基本特征 206
(四) 金佛山地区的南北向和北东向构造 211
(五) 南北向构造变形剖面上的不协调性 213
(六) 构造复合的相对先后顺序 214
(七) 节理系统及有关构造应力场 221
(八) 构造变形时期及边界条件 225
(九) 小结 226
十一、郎岱三角形构造型式及其形成机制 228
(一) 褶皱断层组合及其竞争生长 228
(二) 节理组合及相关的构造应力场 230
(三) 数学模拟和物理模拟 232
(四) 古构造背景 235
十二、贵州中西部构造格局及其形成和演化 237
(一) 象限联合构造格局分析 237
(二) 复合叠加构造格局分析 244
(三) 区域构造格架的演化及构造动力作用方式的转变 248
十三、构造联合的控岩控矿作用 253
(一) 直线形联合构造与雁行矿脉型式 253
(二) 弧形联合构造控矿 254
(三) 复杂联合弧系控岩控矿 256
十四、构造复合的控岩控矿作用 262
(一) 复合叠加褶皱及其控岩控矿 262
(二) 复合叠加断裂及其控岩控矿 265
(三) 大型构造带的复合及其控矿作用 275
(四) 构造叠加与成矿叠加 276
英文目录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