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的经济学巨著最初预定的理论体系和采用的方法 1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产生的历史过程 5
(一)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动因 5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斗争的历史过程 11
三、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经典表述 19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9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8
(三)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32
(四)考察社会变革不能以意识为根据,要从生产方式的现存矛盾中寻求根源 35
(五)资产阶级社会是最后一个对抗形式的社会 39
四、诚实探讨,不畏艰险,攀登科学高峰 42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产生是马克思多年诚实探讨的结果 42
(二)不怕艰难险阻,勇攀科学高峰 44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46
(一)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批判所谓孤立的个人的观点 46
第一节 生产 46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 55
二、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侈谈生产的一般条件的错误 60
(一)揭露庸俗经济学侈谈生产的一般条件的形而上学观点 60
(二)批判所谓生产受自然规律支配、分配受社会规律支配的谬论 62
(三)批判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司法、警察制度说成是生产的一般条件的谬论 64
第二节 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 69
一、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对四个环节的浅薄看法 70
(一)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本身的规定、作用、地位的肤浅认识 70
(二)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说明四个环节表面联系“三段论法”的实质 71
二、对四个环节更加庸俗的两种观点 72
(a)生产和消费 74
(一)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 74
(二)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同一性关系的概括 80
(三)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性。生产决定消费 83
(一)生产的结构决定分配的结构 86
(b)生产和分配 86
(二)生产条件的分配属于生产本身,它决定产品的分配 91
(三)生产条件的分配是一定历史生产的产物,是由生产方式、归根到底由生产力决定的 96
(c)最后,交换和流通 100
(一)生产和交换的关系。生产决定交换 100
(二)对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总结 104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108
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方法论 109
(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建立政治经济学科学理论体系的正确方法 109
(二)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方法论 116
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进程同现实历史发展过程基本相符 119
(一)经济范畴中的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性 119
(二)作为经济关系在理论上表现的经济范畴是历史关系的产物 125
(三)解剖资产阶级经济为解剖古代经济提供了钥匙 131
三、运用经济范畴建立科学理论体系必须时刻把握住研究的主体 134
第四节 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国家形式和意识形式同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关系。法的关系。家庭关系 144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不该忘记的各点 145
(一)某些经济关系在军队中比在社会中发展得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在军队中特别明显 145
(二)应注意研究历来的观念的历史编纂同现实的历史编纂法的关系等问题 147
(三)应注意研究非原生的生产关系的第级和第三级的生产关系等问题 148
(四)应注意研究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自然唯物主义的关系 148
(五)应注意研究生产力(生产资料)的概念和生产关系的概念的辩证法 149
(六)应注意研究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150
(七)应注意研究必然和偶然的辩证关系 151
(八)应注意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的自然规定性等关系 152
二、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153
(一)艺术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物质生产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153
(二)艺术生产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是由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所决定 154
(三)希腊艺术具有永久魅力是因为它反映了人类向往儿童时代完美纯真的天性 156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注释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