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资产负债管理的金融风险 1
第四节 关于OBPI战路实务上的各种问题10 1
第一节 导言 3
第一章 预定利率与最佳风险资产匹配及金融风险 3
第二节 寿险公司的运营 4
1.模式的设定 4
2.寿险公司在不同时点的预算限制 5
3.红利期望效用的最大化 8
4.最佳风险资产匹配比率 9
第三节 制定预定利率导致金融风险增大 10
1.预定利率对资金运用的影响 10
2.红利分配时间模型对资金运用的影响 10
3.预定利率的期权特征 11
第四节 结论 11
1.寿险公司的ALM历史 13
第一节 导言 13
第二节 寿险公司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现状及其问题 13
第二章 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风险管理 13
2.日本典型寿险公司的现状 14
3.从资产研究到盈余研究 17
4.寿险公司ALM和年金ALM 18
第三节 目标的方向性与预期盈余的有效性 19
1.保费资产的必要条件 19
2.变额保险的有效性 19
第十一章 寿险公司的企业形态与风险1 19
3.投资策略的确定 20
4.退保风险的量化和控制 21
5.市价会计的引进问题 22
第四节 结论 22
第三章 寿险公司的最佳投资方式与风险、收益及难题 24
第一节 导言 24
第二节 寿险公司的相对风险规避度 26
第三节 寿险公司最佳投资方式的理论研究 28
第四节 寿险公司的最佳投资方式与风险、收益及难题 30
第五节 结论 32
第四章 资产、产品、红利、资本的综合管理与战略性资产匹配 33
第一节 导言 33
第二节 资产运用与LDC 33
1.ALDC的综合管理 33
2.资产运用与资本(风险资本) 34
3.资产运用与预定利率 34
4.资产运用与利差分红 35
1.委托投资目的 36
第三节 寿险投保人的委托投资目的 36
2.寿险投保人的委托投资目的 37
第四节 根据IP=RP比率制定战略性资产匹配 38
1.免疫投资组合(IP) 38
2.风险投资组合(RP) 38
4.ALDC综合管理下的IP=RP率 39
3.IP=RP的最佳比率 39
第五节 结论 43
1.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情况 44
第五章 引进外部负债的目的及其对金融风险的影响 44
第二节 寿险公司的外部负债 44
第一节 导言 44
2.引进外部负债的许可和现状 45
1.目的 46
第三节 引进外部负债的目的及其对收支的影响 46
2.资金用途 47
3.引进条件 49
4.收支 51
5.短期观点的评价 52
第四节 盈余、亏损、研究(SSA) 52
1.模式的符号、公式及前提 52
2.结果——1998年末的投资组合 53
3.长期观点的评价 56
第五节 结论 56
第二篇 资产的金融风险 57
第六章 寿险公司的战略性资产匹配 59
第一节 导言 59
第二节 一般性资产配置方法 59
1.平均分散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59
第三节 用于战略性资产匹配的资产配置方法 60
2.Black和Litterman模型 60
1.战略性资产匹配的最佳模型 61
2.应用案例 63
第四节 结论 68
目录第一节 导言 70
第七章 日本股票收益率的可预测性 70
第二节 仅凭以往数据不能预测股票盈利 71
1.数据 72
2.验证结果 72
第三节 宏观经济变量不能说明股票收益率 78
1.数据 78
2.推算结果 79
第四节 结论 82
第八章 寿险公司的国际分散投资和股价的国际联动 84
第一节 导言 84
第二节 先行研究 85
第三节 模式 86
第四节 实证分析 87
1.数据 87
2.股价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 89
3.VECM的预测 90
第五节 结论 94
1.资产配置方法在架构中的位置 95
第一节 导言 95
第九章 国际分散投资中保证最低价值战略 95
第二节 理论架构 95
2.前提条件和基本假设 96
3.投资组合中的各种资产、汇率的选择评估方式 98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与模拟演示 98
1.发散性推测方法 99
2.中和汇率变动影响的条件 99
3.其他前提条件与模拟方法 100
4.模拟操作结果 100
3.利率固定假设、发散性固定假设 101
2.rollover与floor的问题 101
1.交易频率、不平衡幅度(间隔)的问题 101
4.对数正态分布的假设 102
1.交易频率问题 102
2.rollover的问题 102
3.利率固定假设、发散性固定假设 102
第五节 实际运用方法 102
4.金额比固定假设及复合因素模型假设 103
5.正态分布的假设 104
第六节 结论 105
第十章 投资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 106
第一节 导言 106
第二节 信用风险管理的本质 106
第三节 必要的功能、方法 107
1.信用风险管理方针的制定 107
2.公司内部信用等级的加强、充实 108
3.信用风险的量化 109
4.投资限制范围的设定 109
5.资产的自查 111
6.偿还、抵押 113
7.公布决算 114
第四节 结论 115
第三篇 经营、组织的金融风险 117
第一节 导言 119
第二节 股份公司与相互公司的比较 120
2.代理问题与企业形态 122
第三节 从整体战略观点考察企业形态 122
1.代理问题 122
第四节 寿险公司的企业形态与企业行为 124
1.关于股份制寿险公司运作的探讨课题 124
2.寿险公司的“投保人红利” 126
3.关于相互制寿险公司运作的探讨课题 126
第五节 结论 127
第十二章 支付保证基金的出资决定方法 128
第一节 导言 128
第二节 寿险公司的风险选择:无支付保证基金的情况 129
1.模型概要 129
2.寿险公司的资产运用:信息完全的情况 130
3.寿险公司的资产运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 131
第三节 寿险公司的风险选择:有支付保证基金的情况 132
1.固定的出资情况 133
2.风险可变性的出资情况 134
3.相关情况 136
第四节 结论 137
第十三章 金融风险管理机制的方向 139
第一节 导言 139
第二节 强化风险管理的背景 139
1.不良事件的相继暴露 139
2.金融环境的变化与竞争激化 139
1.风险管理过程的确立 140
2.综合性风险管理 140
3.监管当局的要求、市场压力 140
第三节 应有的风险管理机制 140
3.确保内部制约机制 141
第四节 风险管理机制的构筑 141
1.风险政策的制定 141
2.必要的功能选择 142
3.组织机构及其选择 143
4.确保内部监督功能 145
5.遵纪守法方面的注意事项 145
第五节 结论 147
第二节 边际偿付能力规定的现状 149
第一节 导言 149
第十四章 边际偿付能力的课题及改善方向 149
第三节 边际偿付能力规定的课题及其改善方向 151
1.风险评估额(分母) 151
2.边际偿付能力(分子) 154
3.其他课题 155
第四节 结论 155
第十五章 金融风险与巨额损失案例 156
第一节 导言 156
第二节 风险的概念 156
1.风险 156
第三节 金融风险的分类 157
2.金融风险 157
第四节 与金融服务有关的巨额损失 159
1.最近的案例 159
2.风险与损失之间的关系 162
第五节 风险概念的多面性 163
1.可知、不可知 163
2.认识、认知 163
3.风险的变化 163
4.市场化的进展 163
5.成本 164
第六节 结论 164
作者一览 165
参考文献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