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官法纪风纪及素质教育全书》PDF下载

  • 购买积分:5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本书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800783391
  • 页数:2315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编 1

概述 3

第一章法官制度概论 3

第一节法官制度与法官法 3

一、新中国法官制度的历史发展 3

二、法官制度概述 5

第二节法官法的制定 6

一、制定法官法的必要性 6

二、起草法官法的指导思想和立法过程 6

第三节法官法的基本原则及其适用 9

一、法官法的基本原则 9

二、法官法的特点 12

三、法官的概念和法官法的适用范围 13

四、法官法的实施 15

第四节人民法院组织制度概说 17

一、人民法院的性质和任务 17

二、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和职权 19

三、人民法院的审判机构 22

四、人民法院的审判组织 24

五、人民法院的审判原则 25

六、人民法院的审判制度 27

第五节法官的职责 29

一、法官职责的概念 29

二、法官职责的范围 30

三、院、庭长的职责 31

第六节法官的义务和权利 33

一、法官的义务和权利概述 33

二、国际文件中有关法官义务、权利的规定 35

三、法官的义务 36

四、法官的权利 38

第七节法官的条件 40

一、明确法官的条件的重要意义 40

二、我国过去关于法官条件的规定 41

三、外国关于法官条件的规定介绍 43

四、我国担任法官的条件 44

第八节法官的考试 48

一、法官考试的概念 48

二、外国法官考试的规定简介 49

三、对初任法官实行公开考试的重要性 51

四、法官考试的原则 52

五、法官考试的内容和方式 53

六、法官考试的程序 55

七、对初任法官的全面考核 56

第九节法官的任免 57

一、法官任免的概念 57

二、外国法官任免的规定简介 59

三、我国法官任免的原则 62

四、法官任免的权限和程序 64

第十节法官的回避 67

一、法官回避概述 67

二、法官的任职回避 69

三、法官的公务回避 71

四、法官的地区回避 72

第十一节法官的等级 73

一、法官等级的概念 73

二、建立法官等级制度的重要意义 74

三、法官等级的编制、评定和晋升 75

第十二节法官的奖励 76

一、法官奖励的概念 76

二、我国法官奖励制度的发展概况 78

三、法官奖励的原则 79

四、法官奖励的标准和条件 81

五、法官奖励的权限和程序 83

一、法官惩戒的概念 85

第十三节法官的惩戒 85

二、外国法官的纪律和惩戒简介 87

三、我国法官惩戒的原则 90

四、法官惩戒的条件和界限 91

五、法官惩戒的种类和方式 92

六、法官处分的权限和程序 93

第十四节法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 97

一、工资的概念 97

二、我国法官工资制度的发展概况 98

三、外国法官的工资制度简介 101

四、我国法官的工资制度 103

五、我国法官的保险和福利 107

一、法官辞职、辞退的概念 108

第十五节法官的辞职和辞退 108

二、建立法官辞职、辞退制度的意义 110

三、法官的辞职 112

四、法官的辞退 113

第十六节法官的退休 116

一、法官退休的概念 116

二、建立法官退休制度的必要性 116

三、外国法官退休制度概况 117

四、我国法官的退休制度 118

第十七节法官的申诉和控告 119

一、法官申诉、控告概述 119

二、法官申诉的条件和程序 121

三、法官控告的条件和程序 124

一、法官素质的概念和要求 127

第二章法官素质教育概述 127

第一节法官素质概述 127

二、法官素质主要内容 128

第二节 法官素质的保障——法官考核制度 132

一、法官考核概述 132

二、法官考核的原则 134

三、法官考核的内容 135

四、法官考核的程序和结果 136

五、考核的结果和运用 137

第三节法官素质教育的基本方式—法官培训 138

一、法官培训的概念 138

二、我国法官培训的发展概况 139

三、外国的法官培训简介 140

四、我国法官培训的原则 142

五、法官培训的种类、内容和方法 144

六、法官培训的机构 147

第四节法官考评委员会 148

一、法官考评委员会概述 148

二、法官考评委员会的职责 149

三、法官考评委员会的设置和组成 150

第二编 153

第三章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概论 153

第一节思想和思想政治基本原理 153

一、思想与思想活动 153

二、思想的实质 154

三、思想品德系统 157

四、工作单位的状况与人的思想活动 158

五、家庭对思想的影响 160

六、社会实践与思想 161

七、人的正确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63

八、思想政治工作 166

第二节法官思想政治概述 167

一、政治素质的概念 167

二、明确认识法官政治素质的意义 169

第四章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171

第一节 法官应具有的党的基本理论知识 171

一、全面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 171

二、牢固树立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的观念 173

三、四项基本原则 174

四、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79

五、改革、开放、搞活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81

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82

七、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183

八、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186

九、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富强 187

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188

十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89

十二、实事求是地比较中国和外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192

十三、社会主义前景广阔 194

十四、改革是社会主义自身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 196

十五、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完善 197

十六、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198

十七、人民民主专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200

十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03

十九、中国决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政治 205

二十、中国共产党具有巨大的凝聚力 206

二十一、党在自我完善中前进 209

二十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 212

二十三、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15

二十四、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16

第二节法官应具有的崇高理想和人生观 217

一、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217

二、人生观 219

三、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 220

四、人生哲学 221

五、人生价值 221

六、摒弃非无产阶级人生观 222

七、苦乐观 225

八、审美观 226

九、幸福观 226

十、生死观 227

十一、公私观 228

十二、荣辱观 228

十三、恋爱观 229

十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 229

第三节 法官应具有的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思想素质 231

一、爱国主义 231

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 234

三、爱国主义教育 237

四、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239

五、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41

六、气节与国格 244

七、“球籍”问题 245

八、爱国主义是通向共产主义的阶梯 246

九、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247

十、集体主义教育 247

十一、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 249

十二、物质利益原则与集体主义 251

十三、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253

十四、摒弃极端个人主义与合理利己主义 255

十五、共产党员要自觉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255

十六、共产党员要有自我牺牲精神 258

一、日常性思想政治教育 259

第四节 法官应具有的日常性思想政治素质 259

二、艰苦奋斗精神 264

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68

四、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269

五、国情教育 274

六、现阶段我国面临的基本问题 276

七、又红又专思想 283

第五节 法官应具有的专业性的思想政治素质 284

一、严格维护宪法的尊严 284

二、法官应当忠于审判事业 285

三、法官应秉公执法、坚持原则 286

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 287

一、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 289

第一节法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途径 289

第五章法官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289

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牢固树立阶级斗争观念和专政意识 290

三、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服从,服务于党的总任务,总目标的自学性 291

四、强化自己的立场、观点、方法修养 291

五、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 291

第二节 法官思想政治素质培训的基本原则 292

一、坚持党性原则 292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293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法纪规范相结合的原则 294

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95

五、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经济、业务工作一道去做的原则 297

六、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 298

七、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299

第三编 305

第六章 法官道德素质教育 305

第一节法官的基本道德素质和知识 305

一、共产主义道德 305

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306

三、正确的劳动态度教育 309

四、美德 310

五、社会公德的培养 311

六、移风易俗教育 312

七、职业道德 313

八、职业道德建设 317

九、爱情道德教育 319

十、婚姻道德教育 321

十一、家庭道德教育 322

十二、社会主义生育道德教育 324

十三、妇女地位教育 325

十四、美好家庭模式 326

十五、影响家庭幸福的观念 327

十六、亲友道德 327

十七、邻里道德 328

第二节法官道德素质及培养 328

一、法官道德概述 328

二、法官道德素质的内容 331

三、法官道德素质的培养 336

一、政治纪律 347

第一节法官纪律的基本规定 347

第七章法官纪律教育 347

二、工作纪律 348

三、廉政纪律 350

四、社会公德方面的纪律 351

第二节法官违反纪律的责任 351

一、法官承担违纪责任的条件 351

二、法官行政处分的种类 352

第三节法官违反纪律的惩处原则 353

一、坚持惩处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353

二、坚持惩处与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354

三、坚持惩处公平得当的原则 354

四、坚持惩处及时公开的原则 354

一、法官法律责任的涵义及特征 355

第八章法官的法律责任及监督 355

第一节法官的法律责任 355

二、法官承担法律责任的基本原则 357

三、法官违法行为的种类 357

五、法官法律责任追究的涵义 363

四、法官法律责任的种类 364

六、法官行政责任的追究 365

七、法官刑事责任的追究 368

第二节法官的监督 376

一、法官监督的涵义 376

二、法官监督的主体、对象和范围 380

三、法官监督的原则与方式 381

四、法官监督体系 383

五、法官监督的职能 391

第四篇 402

第九章 刑事审判业务(上)——刑事程序业务 402

第一节刑事审判概述 402

一、刑事审判的概念 402

二、刑事审判的特征 402

三、刑事审判模式 403

四、刑事审判组织 404

五、刑事判决、裁定、决定 406

第二节刑事审判的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407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407

二、刑事诉讼法的制定根据 408

三、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409

四、刑事诉讼法的功能 410

第三节刑事回避制度 411

一、回避制度的概念和意义 411

二、适用回避的理由和人员 412

三、回避的程序 413

第四节关于管辖 414

一、管辖的概念和意义 414

二、审判管辖 417

第五节第一审程序 420

一、关于审判组织 420

二、第一审程序概述 423

三、对公诉案件程序上的审查 424

四、审判前的准备工作 426

五、法庭审理 427

六、延期审理、中止审理和审理案件的期限 434

七、法庭审判笔录 435

八、判决、裁定和决定 436

九、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437

十、简易程序 440

第六节附带民事诉讼 444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意义 444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446

三、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和审理 451

第七节第二审程序 457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任务和意义 457

二、上诉、抗诉的提起 458

三、第二审法院的审判程序 463

四、上诉不加刑原则 468

第八节死刑复核程序 470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470

二、死刑的核准权 471

三、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 472

四、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案件的复核 474

第九节审判监督程序 475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475

二、再审的提起 477

三、重新审判 481

第十节执行程序 484

一、执行的概念和意义 484

二、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486

三、执行中的刑罚变更程序 493

第十一节刑事司法解释程序 503

一、刑事司法解释程序的概念与意义 503

二、司法解释的原则 504

三、司法解释程序 506

四、批复后的工作 510

第十二节少年刑事案件的审判程序 510

一、概念 511

二、历史发展概况 512

三、审判原则 514

四、审判程序 516

第十三节涉外案件的特别程序 521

一、概念 521

二、基本原则 522

三、涉外案件审判程序中的特别规定 526

四、涉外案件的审核程序 528

五、司法协助 529

六、送达 531

第十四节强制医疗措施程序 533

一、强制医疗程序概述 533

二、强制医疗程序的原则 535

三、强制医疗程序的提起 538

四、法庭审判 540

五、评议、宣判 542

六、交付执行与变更撤销 544

二、赃款赃物的移送程序 545

一、赃款赃物的概念 545

第十五节赃款赃物的扣押与处理程序 545

三、赃款赃物的确定 546

四、扣押物品的处理 548

第十六节审判卷宗的形成程序 550

一、审判卷宗概述 550

二、立卷原则 551

三、诉讼文书材料的排列顺序 552

四、立卷程序 553

第十章刑事审判业务(下)——刑事实体业务(定罪量刑适用) 556

第一节危害国家安全罪 556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 556

二、危害国家安全罪重点犯罪 557

三、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其他犯罪 563

第二节危害公共安全罪 565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565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重点犯罪 567

三、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其他犯罪 576

第三节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583

一、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概述 583

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重点犯罪 584

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其他犯罪 600

第四节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622

一、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概述 622

二、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重点犯罪 623

三、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其他犯罪 635

一、侵犯财产罪概述 640

第五节侵犯财产罪 640

二、侵犯财产罪的重点犯罪 641

三、锓犯财产罪的其他犯罪 646

第六节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648

一、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概述 648

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重点犯罪 650

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其他犯罪 662

第七节危害国防利益罪 682

一、危害国防利益罪概述 683

二、危害国防利益罪的重点犯罪 685

三、危害国防利益罪的其他犯罪 689

第八节贪污贿赂罪 689

一、贪污贿赂罪概述 689

二、贪污贿赂罪的重点犯罪 690

三、贪污贿赂罪的其他犯罪 695

第九节渎职罪 696

一、渎职罪概述 696

二、渎职罪的重点犯罪 697

三、渎职罪的其他犯罪 702

第十节军人违反职责罪 707

一、军人违反职责罪概述 707

二、军人违反职责罪的重点犯罪 708

四、第三人 710

三、军人违反职责罪的其他犯罪 713

第十一章 民事审判业务 718

第一节民事诉讼概述 718

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718

二、诉权和诉 725

三、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和适用范围 730

四、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736

第二节管辖 747

一、管辖概述 747

二、级别管辖 749

三、地域管辖 752

四、管辖权的异议与移送管辖 758

五、指定管辖和管辖权的转移 759

第三节民事诉讼当事人 761

一、当事人概述 761

二、其他组织 766

三、共同诉讼人 767

五、诉讼代表人 775

第四节审判组织 777

一、审判组织概述 777

二、审判组织与庭长、院长和审判委员会的关系 780

第五节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782

一、财产保全 782

二、先予执行 786

第六节 审判中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788

一、对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概述 788

二、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和种类 789

三、强制措施的种类及其适用 791

四、民事诉讼的刑法保护 794

第七节普通程序 795

一、普通程序的法定阶段 795

二、反诉和诉的合并与分离 805

三、诉讼请求的放弃、变更和增加 808

四、撤诉与缺席判决 810

五、延期审理、诉讼中止和终结 813

六、民事判决、裁定和决定 815

第八节简易程序 820

一、简易程序的概述 820

二、简易程序的具体规定 822

第九节第二审程序 824

一、第二审程序概述 824

二、上诉的条件和程序 825

三、上诉案件的审理 829

一、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834

第十节 审判监督程序 834

二、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 836

三、当事人申请再审 837

四、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 839

五、再审案件的审理 842

第十一节特别程序 844

一、特别程序概述 844

二、选民资格案件 845

三、宣告公民失综和宣告公民死亡案件 846

四、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850

五、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851

第十二节督促程序 853

一、督促程序概述 853

二、支付令的申请和审查 855

三、对支付令的异议 857

第十三节公示催告程序 858

一、公示催告程序概述 858

二、公示催告申请的提起和受理 861

三、公示催告案件的审理 863

第十四节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 866

一、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概述 866

二、破产案件的申请和受理 868

三、债权人会议与和解 870

四、破产宣告与破产清算 872

第十五节执行程序 875

一、执行程序概述 875

二、执行的原则 876

三、执行程序的一般规定 878

四、执行的阶段 884

五、执行措施 887

六、执行阻却 895

第十六节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897

一、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概述 897

二、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一般原则 899

三、涉外民事诉讼的管辖 902

四、涉外民事诉讼的送达、期间 906

五、涉外财产保全 910

六、司法协助 911

一、行政审判的主要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 916

第一节行政审判业务概述 916

第十二章行政审判业务 916

二、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 924

三、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 930

第二节 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 933

一、确立受案范围的指导思想 933

二、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 935

三、不属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 939

第三节行政诉讼管辖 940

一、管辖概述 940

二、级别管辖 941

三、地域管辖 943

四、裁定管辖 945

一、当事人 948

第五节行政诉讼参加人 948

二、原告和被告 950

三、共同诉讼人 955

四、第三人 957

五、诉讼代理人 962

第六节行政诉讼强制措施 964

一、行政诉讼强制措施概述 964

二、采取强制措施必的要性与可能性 966

三、妨害行政诉讼行为的构成与种类 967

四、强制措施的种类与适用 968

第七节行政诉讼的期间、送达与诉讼费用 970

一、期间 970

二、送达 975

三、诉讼费用 980

第八节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 991

一、诉权与诉概述 991

二、起诉 993

三、受理 997

第九节第一审程序 1002

一、审理前的准备 1003

二、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1004

三、开庭审理 1006

四、撤诉和缺席判决 1010

五、延期审理、延长审限、诉讼中止和终结 1012

六、对案件的审查 1014

七、裁判 1019

八、移送与司法建议 1025

第十节第二审程序 1027

一、第二审程序概述 1027

二、上诉的提起、受理和撤回 1028

三、上诉案件的审理和裁判 1031

第十一节审判监督程序 1035

一、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1035

二、再审的提起 1037

三、再审案件的审判 1040

第十二节行政侵权赔偿责任 1042

一、行政侵权赔偿责任概述 1042

二、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1042

三、赔偿主体与追偿 1049

五、行政赔偿诉讼 1054

第十三节行政案件执行程序 1059

一、概述 1059

二、执行的主体和范围 1062

三、执行条件和执行根据 1065

四、执行程序的提起与执行准备 1067

五、适用执行措施的程序 1070

六、执行的中止、延期、终结与和解 1076

七、执行回转和再执行 1080

第十四节涉外行政诉讼 1081

一、涉外行政诉讼概述 1081

二、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 1082

三、送达期间 1084

第一节经济诉讼概述 1086

一、经济纠纷与经济诉讼 1086

第十三章 经济审判业务 1086

二、经济审判及其机构 1089

三、经济诉讼的受案范围 1090

第二节经济诉讼管辖 1094

一、经济诉讼管辖概述 1094

二、级别管辖 1095

三、地域管辖 1096

四、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和管辖权的转移 1104

第三节经济诉讼参加人 1106

一、当事人 1106

二、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1109

三、共同诉讼人 1112

四、第三人 1117

五、诉讼代理人 1119

第四节经济纠纷案件审理中的有关具体问题 1122

一、起诉的条件 1122

二、案件的受理 1123

三、诉讼当事人的确定 1125

四、法院调解 1127

第五节经济审判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128

一、坚持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 1129

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1130

三、依法进行调解 1130

四、牢固地树立全局观念坚决反对地方保护主义 1132

五、秉公执法严肃执法 1132

第六节经济案件破产程序 1133

一、经济案件破产概述 1133

二、破产的申请和受理 1135

三、债权人会议 1136

四、和解和整顿 1137

五、破产宣告 1137

六、破产清算 1139

七、破产程序的中止和终结 1144

八、破产责任 1145

第七节 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 1146

一、督促程序 1146

二、公示催告程序 1151

第八节经济诉讼的执行程序 1156

一、经济诉讼的执行程序概述 1156

二、执行的原则 1159

三、执行法律关系 1161

四、执行根据 1163

五、执行的开始 1167

六、执行措施 1168

七、执行阻却和执行回转 1172

第九节涉外经济诉讼程序 1177

一、涉外经济诉讼程序概述 1177

二、涉外经济诉讼的基本原则 1181

三、涉外经济案件的管辖 1184

四、送达、期间与财产保全 1188

五、涉外经济诉讼中的司法协助 1192

第一节法官司法文书概述 1195

一、概念及特征 1195

第十四章法官司法文书写作业务 1195

二、法官司法文书的作用 1197

三、法院诉讼文书的种类 1199

四、制作法院诉讼文书的基本要求 1200

五、我国法院诉讼文书的概况及其改进的基本原则 1202

第二节刑事裁判文书概论 1209

第三节刑事裁判文书的制作要求 1211

第四节刑事判决书 1229

第五节刑事裁定书 1258

第六节刑事调解书 1278

第七节民事裁判文书 1281

第八节民事判决书 1286

第九节民事裁定书 1313

第十节 民事调解书 1337

第十一节行政裁判文书概论 1341

第十二节行政判决书 1346

第十三节行政裁定书和行政赔偿调解书 1357

第十四节 涉外民事案件专用文书 1366

第十五节海事案件专用文书 1375

第十六节决定、命令、公告和布告 1392

第十七节通知书 1409

第十八节书函和证票 1427

第十九节笔录 1436

第二十节案件审理报告 1447

第二十一节法院诉讼文书管理 1463

第二十二节 与法官司法文书相关的法律文书 1469

一、概说 1469

二、起诉状 1470

三、答辩状和反诉状 1474

四、上诉状 1475

五、申请书和申诉书 1477

六、其他书状 1479

第一节法律逻辑概述 1483

第十五章 法官的法律逻辑素质 1483

一、法律逻辑的性质 1483

第五编 1483

二、掌握法律逻辑的意义 1485

第二节概念 1488

一、概念概述 1488

二、概念的种类 1491

三、概念间的关系 1493

四、概念的概括和限制及在司法工作中的应用 1495

五、概念的划分及在司法工作中的意义 1497

第三节判断 1500

一、判断概述 1500

二、性质判断 1502

三、关系判断 1508

四、联言判断及在司法工作中的运用 1510

五、选言判断及在司法工作中的运用 1513

六、假言判断及在司法工作中的运用 1516

七、负判断和等值判断 1521

八、多重复合判断及其等值判断 1524

九、模态判断 1525

一、推理概述 1530

第四节推理、直接推理 1530

二、直接推理 1533

第五节演绎推理 1536

一、三段论及在审判工作中的应用 1536

二、关系推理 1548

三、联言推理 1551

四、选言推理 1552

五、假言推理 1555

六、二难推理 1561

第六节归纳推理 1564

一、归纳推理概述 1564

二、收集和整理经验材料的方法 1565

三、归纳推理的种类 1569

四、寻求因果联系的方法及在司法工作中的运用 1574

五、概率和统计推理及在司法工作中的运用 1579

第七节类比推理 1583

一、类比推理的特征 1583

二、提高类比推理结论可靠性的方法 1584

三、类比推理的作用 1585

第八节假说 1586

一、假说概述 1586

二、侦查假设 1588

第九节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及在司法工作中的运用 1601

一、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概述 1601

二、同一律 1602

三、矛盾律 1604

四、排中律 1607

五、充足理由律 1609

第十节论证 1611

一、论证概述 1611

二、证明及在司法工作中的运用 1614

三、证明的规则和违反证明规则的逻辑错误 1618

四、反驳的对象和方法及在法庭中的运用 1625

第一节证据的概念和运用证据的指导原则 1633

一、证据的概念 1633

第十六章证据审查的技能 1633

二、运用证据的指导原则 1635

第二节刑事诉讼证明概说 1637

一、证明的概念 1637

二、证明的对象 1638

三、证明的责任 1639

四、证明的要求 1640

第三节证据的分类 1641

第四节证据的种类 1644

一、关于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 1644

二、关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 1648

第五节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与举证责任 1654

一、证明对象 1655

二、举证责任 1656

第六节 民事诉讼活动中的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1657

一、证据收集 1657

二、证据的保全 1658

第七节证据审查技能 1659

一、对证据客观性的审查 1659

二、对证据充分性的审查 1669

三、对证据合法性的审查 1678

第十七章 法官其他机关的必要的技能 1682

第一节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 1682

第二节通信技术 1684

第三节 自动化技术 1688

第四节 医药新技术——法医学前沿 1689

第一节法律语言概述 1691

一、法律语言简介 1691

第十八章法官的法律语言技能 1691

二、法律语言与民族共同语的关系 1693

三、法律语言的特色 1697

第二节法官法律语言的用字技巧 1701

一、法律语言用字的特点 1701

二、法律语言用字的要求 1710

第三节法官法律语言的用词技巧 1719

一、法律语言的词语体系 1719

二、法官法律语言用词的原则 1724

三、法官法律语言用词的规律、特点与技巧 1726

第四节法官法律语言的用句技巧 1753

一、法官法律语言用句的原则 1753

二、法官法律语言用句的一般规律 1758

三、司法语言中病句识别与修改 1771

四、法律语言用句的锤炼 1775

第五节司法语言的表达技巧 1779

一、司法书面语的表达技巧 1780

二、法官口语的表达技巧 1811

第六节 法官法律工作涉及的其他语言问题 1834

一、方言 1835

二、语言识别 1838

三、朗读技巧 1843

第一节法官司法统计概述 1846

一、法官司法统计的概念和历史发展 1846

第十九章 法官司法统计技能 1846

二、法院司法统计的任务 1854

三、法院司法统计的现代化建设 1857

四、司法统计的队伍建设和其他建设 1859

一、司法统计指标的涵义 1862

二、司法统计指标的基本作用 1862

第二节法官司法统计指标和分组 1862

三、司法统计指标的主要分类 1863

四、司法统计指标的设置原则 1864

五、司法统计指标体系 1865

六、司法统计分组 1866

第三节司法统计调查 1867

一、司法统计调查的涵义 1867

二、司法统计调查的种类 1868

三、司法统计调查方案 1870

一、司法统计报表的涵义 1871

二、司法统计报表的种类 1871

第四节司法统计报表 1871

三、司法统计报表的表式 1872

五、司法统计报表的填报纪律 1873

六、法院收结案统计卡片 1873

四、司法统计报表的报送程序 1873

一、司法统计资料整理的涵义 1875

二、司法统计资料汇总上报的组织形式 1875

第五节司法统计资料的整理 1875

三、司法统计资料质量的检查 1876

四、司法统计资料汇总的技术与方法 1876

五、司法统计整理表 1877

六、历史统计资料的整理 1878

第六节 司法统计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1880

一、绝对指标 1881

二、相对指标 1882

三、平均指标 1887

第七节提高认识,做好司法统计分析工作 1893

一、全国法院开展司法统计分析的基本情况 1893

二、充分认识统计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894

三、统计分析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1897

四、深入开展统计分析,提高统计分析的水平 1899

第八节司法统计分析概述 1900

一、司法统计分析的概念 1900

二、司法统计分析的任务和作用 1901

三、司法统计分析遵循的原则 1903

四、司法统计分析的种类和内容 1904

第九节司法统计分析的方法 1913

一、哲学方法 1913

二、一般科学方法 1914

三、特殊科学研究的方法 1917

第十节司法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 1919

一、撰写法院司法统计分析报告的步骤 1919

二、司法统计分析报告的结构 1933

三、司法统计分析报告的语言 1941

四、司法统计分析报告的修改 1945

第十一节 司法统计的相关分析 1947

一、相关分析概述 1947

二、直线单相关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1948

第十二节司法统计预测 1956

一、司法统计预测的概念 1956

三、司法统计分析的基本原则在相关分析中的运用 1956

二、司法统计预测的作用和意义 1957

三、司法统计预测的基本原则 1958

四、司法统计预测的主要内容及规则 1959

五、司法统计预测的步骤 1960

六、司法统计预测的方法 1961

七、司法统计预测分析 1969

第二十章法官的身体素质 1975

第一节法官身体素质概述 1975

第六编 1975

第二节 法官身体素质的培养 1976

第一节 法官心理素质概述 1980

一、心理素质的概念 1980

第二十一章 法官的心理素质 1980

二、法官的心理素质 1981

三、心理素质的分类 1981

第二节有关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1984

第三节 法官心理素质的基本内容 1992

一、法官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 1992

二、法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1994

第四节 法官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2000

一、法官职业心理障碍成因 2000

二、法官职业心理障碍的矫治 2003

法官常用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篇 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07

第七编 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08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1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2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21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21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2167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2170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21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21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 218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21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2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 2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224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22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2257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226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227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2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294

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2294

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赔偿、刑事赔偿办法 23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23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23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2312

四、赔偿的方式与范围 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