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宅的含义 1
二、住宅设计要点 1
第一章 住宅设计总体概念 1
第一节 住宅建筑总论 1
三、住宅功能空间组合关系 2
四、住宅分类 3
二、套型设计与套型模式 4
一、套型 4
第二节 套型概念 4
三、套型模式的发展变化 5
四、住宅套型面积标准 6
(一)确立起居室(厅)在住宅构成中的地位,提高居住空间配套水平 10
五、居住空间配套水平和使用面积标准 10
(二)适度提高居住空间使用面积标准的低限值 11
(三)提倡“大厅小卧”的设计方向 13
(二)改善厨房、卫生间的平面布置与设备配置 15
(一)增强套型的使用功能 15
六、住宅设计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15
(六)考虑气候与习俗的地方特点 16
(五)注意节约土地与节约能源 16
(三)提高内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 16
(四)扩大住宅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16
(十)加大住宅的科技含量 17
(九)重视室内物理环境的完善 17
(七)加强住宅设计的超前意识 17
(八)引入居民参与设计的概念 17
一、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 18
第三节 新住宅设计 18
(一)适应居住条件改善的需要,适度提高标准 19
(二)体现节约资源的思想 20
(三)规范条文更科学严谨 21
(四)增强了规范条文的可操作性 22
(五)强调各专业综合协调 23
(六)强调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 24
二、新世纪住宅功能结构 25
三、新世纪的住宅模式 26
一、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31
第四节 住宅设计相关规范 31
二、国家住宅设计规范 47
三、辽宁省城市住宅建设标准(DBJ 05—8—96) 60
四、住宅设计一览表 65
五、北京市住宅设计中使用面积系数规定 66
六、北京市“九五”住宅建设标准 67
七、北京市住宅电气设计通用标准 71
九、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城市示范小区规划设计导则(修改稿) 73
八、北京市住宅电气设计基本标准 73
(一)基本模数和导出模数 84
一、模数 84
第二章 住宅平面设计 84
第一节 建筑统一模数制 84
(三)模数数列 85
(二)导出模数基数 85
(一)模数化网格 87
二、模数协调 87
(四)模效数列的适用范围 87
(三)几种空间 88
(二)定位轴线和定位线 88
(四)几种尺寸 89
二、各房间设计要点 91
一、住宅套型 91
第二节 住宅平面设计 91
三、单元平面设计实例 94
四、单元组合 102
一、多层住宅 105
第三节 其他平面实例分析 105
二、跃层住宅 113
三、高层住宅 133
二、建筑的内容与形式 142
一、建筑艺术的特点 142
第三章 住宅造型及剖面设计 142
第一节 住宅的造型与美观 142
(一)建筑外部体形的组合 143
三、建筑艺术的创作必须遵循形式美的构图规律 143
(二)建筑外形构图 144
四、住宅的美观 146
一、建筑体型的形成 157
第二节 建筑体型 157
(二)复杂平面与简单立面的组合 159
(一)简单平面与简单立面的组合 159
二、建筑体型的变化 159
(三)简单平面与复杂立面的组合 160
(四)复杂平面与复杂立面的组合 161
四、体量的联系与交接 162
三、体型的转折与转角处理 162
第三节 建筑立面设计 164
(一)反映建筑功能要求和建筑类型的特征 165
一、建筑立面设计的原则与要求 165
(二)结合材料性能、结构构造和施工技术的特点 166
(三)适应基地环境和规划的群体布置 167
(四)符合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规律 168
(一)整体构图 176
二、建筑立面处理的方法 176
(二)虚实、色彩、质感对比 178
(三)重点处理 180
一、房屋层数的确定 181
第四节 建筑剖面设计 181
(四)细部处理 181
二、建筑物的剖面组合方式 182
(三)错层 183
(二)多层与高层 183
(一)单层 183
(五)跃层 184
(四)夹层 184
三、建筑剖面组合与结构的关系 185
(二)考虑构件的合理布置 186
(一)考虑荷载的合理分布 186
(三)合理考虑大小房间的组合 187
四、建筑空间利用 188
二、建筑气候 190
一、气候 190
第四章 建筑气候设计与热工设计 190
第一节 概述 190
一、日照 191
第二节 日照与太阳辐射 191
(一)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规律 192
(二)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确定 199
(三)地方时与标准时 202
(四)时区的划分 203
(一)太阳辐射的质量和数量 205
二、太阳辐射 205
(二)太阳辐射强度的确定 211
(一)大气环流 215
一、风的成因与分类 215
第三节 风 215
二、风的特性 216
(三)地方风 216
(二)季风 216
三、夏季风的特点 219
一、气温 220
第四节 气温、气湿与降水 220
二、气 湿 223
三、降 水 224
一、建筑环境 226
第五节 建筑环境与气候设计 226
二、气候设计 227
第六节 我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230
二、冬季保温设计要求 231
一、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对建筑的基本要求 231
三、夏季防热设计要求 232
二、城市型住宅的变迁(对基地) 234
一、考察集合住宅的3个视点 234
第五章 多层住宅设计及实例分析 234
第一节 集合住宅的居住现状 234
三、适应生活方式的设计(对人) 235
四、人、街道、地球的时空(对时间) 236
一、住宅的流通价值和积累价值 237
第二节 从社会发展看多层住宅 237
(三)住宅应向体现居住者个性的方向发展 238
(二)住宅与城市建设的相关发展 238
(一)住宅应向标准化发展 238
二、生态环境与集合住宅 239
(二)有效地利用能源 240
(一)确保生态环境 240
三、创建适宜儿童健康成长的居住环境 241
(三)不宜再利用的废物、废弃物的处理 241
一、高槻·阿武山1号街 243
第三节 工程实例分析 243
二、成城大街公园西侧 245
三、诺巴别墅 248
(四)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 250
第二节 住宅平面类型 252
第六章 高层、超高层住宅设计及实例分析 252
第一节 用地类型 252
第三节 高层、超高层住宅的策划、规划和设计过程 253
一、策划 254
(二)结构规划 255
(一)选址研究 255
(二)街区建设计划 255
(三)商业策划 255
二、规划 255
(一)构思规划 255
(三)基本构想 256
三、设计 256
四、策划、规划、设计的程序 256
(一)作业程序和工期 256
(二)性能委托制度 256
第四节 防灾、避难设计 257
第五节 工程实例分析 260
一、纲町花园公寓 260
二、广州市流花湖畔豪庭嘉和苑 263
三、广州河南侨宏大厦 265
四、广州人民北路越富大厦 267
五、广州东山锦城花园 269
六、恒城大厦(广州天河) 271
七、名雅苑(广州天河) 273
八、荟雅苑(广州天河) 275
九、嘉怡苑(广州天河) 277
十、可逸名庭(广州市河南) 278
第七章 小高层住宅设计及实例分析 281
第一节 小高层住宅平面设计 281
一、住宅选型 281
二、住宅平面设计 282
第二节 小高层住宅的设计特点 283
三、住宅平面转型设计 283
第三节 小高层住宅的消防设计 285
一、室内消防给水管道的设置 286
二、消火栓箱位置的确定 286
第四节 小高层住宅实例 287
一、户型实型 287
二、北京万泉新新家园小高层住宅 323
三、深圳小高层住宅 325
四、上海天宝路49号小高层住宅 328
第八章 住宅类型及实例 338
第一节 多层独立单元式住宅 338
第二节 中高层住宅 339
第三节 高层独立单元式住宅 352
第四节 高层走廊式住宅 383
第五节 跃层跃廊式住宅 399
第六节 台阶式住宅 440
第七节 混合式住宅 452
第八节 其他类型住宅 462
一、青年住宅 462
二、“两代居”住宅 464
三、老人住宅 466
四、复式住宅 470
第九章 各地住宅小区工程实例 493
一、厦门湖里住宅小区住宅 493
二、沈阳混凝土砌块大开间住宅 512
三、宁波市联丰新村C型住宅 513
四、石家庄联盟住宅小区住宅 515
五、无锡太湖花园住宅 529
六、深圳万科城市花园住宅 552
七、上海三林苑住宅小区住宅 558
八、沈阳金穗园住宅 564
九、深圳中海华庭小高层住宅 568
十、厦门前埔居住区住宅 569
十一、厦门康乐新村住宅 576
十二、南京樱驼村住宅 580
十三、四川成都市岷江小区住宅 586
十四、北京燕化星城住宅区 590
十五、天津安华里小区 597
第十章 建筑结构体系 607
第一节 砌体混合结构 607
一、设计原则 607
二、房屋的静力计算规定 608
(一)刚性方案房屋横墙的要求 608
(二)刚性方案多层房屋的静力计算规定 608
(三)墙柱的计算高度与计算截面 610
三、受压构件 612
四、受剪构件 612
五、局部受压 614
(一)横墙布置要求 618
(二)一般要求 618
六、多层砌体住宅抗震验算 618
(三)计算方法 619
(四)质点及其取值 620
(五)楼层水平地震剪力 620
(六)地震剪力在墙体上的分配 621
(七)墙体侧移刚度 621
(八)砌体抗震强度设计值 625
七、网状配筋砌体 627
(一)适用范围 627
(二)网状配筋砌体的形式及构造 627
(三)计算方法 628
(一)适用范围 629
(二)组合砖砌体截面类型及构造 629
八、组合砖砌体 629
(三)承载力计算 631
九、底层框架砖房设计计算与构造 634
(一)结构布置 634
(二)计算要点 636
(三)底层抗震墙抗震强度验算 638
(四)底层框架变形验算 639
(五)构造措施 639
(六)实例一 640
(七)实例二 642
十、过梁、墙梁、挑梁 642
(一)过梁 642
(二)墙梁 646
(三)挑梁 651
(一)墙柱高厚比 656
十一、砌体结构住宅的构造 656
(二)一般构造要求 658
(三)墙、柱与楼、屋面的连接 661
(四)防止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661
十二、多层砖房抗震构造 667
(一)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667
(二)构造柱构造要求 668
(三)钢筋混凝土板底圈梁 675
(四)钢筋混凝土高低圈梁 675
(五)后砌隔墙的连接及坡屋面示意 679
十三、KPl型多孔砖住宅 683
(一)一般要求 683
(二)构造柱设置(8度设防、7层) 685
十四、混凝土空心小型砌块住宅 688
第二节 框架结构 698
一、结构布置 698
二、内力与位移计算 700
(一)基本原则 700
(二)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的近似计算——分层法 700
(三)水平力作用下的简化计算——D值法 701
三、框架柱构造 713
四、框架梁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 719
(一)框架梁截面设计 719
(二)框架梁配筋构造 723
(三)框架节点设计 724
(一)基本原则 727
(二)异形柱截面设计 727
五、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 727
(三)构造要求 730
六、一般梁构造 732
(一)梁的截面尺寸 732
(二)梁的纵筋构造 733
(三)梁的箍筋构造 735
(四)梁上孔洞加固 737
(五)悬臂梁构造 738
(六)连续梁的支托(加腋) 739
(七)梁的纵向构造钢筋 739
(八)梁的附加横向钢筋 740
(九)梁折角处配筋 743
七、深梁设计 744
(一)平面布置 746
一、结构布置 746
第三节 剪力墙结构 746
(二)竖向布置 748
二、内力和位移计算 751
(一)一般规定 751
(二)剪力墙类型的判别 751
(三)等效刚度的计算 753
(四)整体墙内力和位移计算 755
(五)整体小开口墙内力和位移计算 755
(六)联肢墙内力和位移计算 755
(七)壁式框架计算 761
(八)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的计算 762
三、截面设计 765
(一)一般要求 765
(二)剪力墙墙肢的设计 766
(三)连梁设计计算 769
四、剪力墙结构构造 770
(一)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 776
五、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 776
(二)工程实例 779
(三)工程实例 781
六、大开间及短肢剪力墙结构 781
(一)大开间剪力墙结构 781
(二)短肢剪力墙结构 781
(一)结构布置 784
第四节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 784
一、结构布置 784
(二)剪力墙合理数量的确定 785
(三)工程实例 786
二、内力和位移计算 789
三、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 796
一、结构体系分类 799
第十一章 住宅结构体系 799
第一节 楼(屋)盖结构体系 799
二、楼(屋)盖体系 801
第二节 结构平面布置 804
二、高层住宅结构体系平面布置 805
一、多层砌体房屋结构平面布置应要求 805
三、住宅平面内的质量分布和抗侧力构件的布置 807
四、剪力墙住宅结构布置 808
一、住宅建筑立面设计要求 810
五、抗震墙之间无大洞的楼(屋)盖长宽比限值 810
第三节 结构立面布置 810
二、住宅结构竖向布置 812
一、对称性 814
第四节 结构布置 814
二、连续性 816
三、周边作用 817
五、多道防御 818
四、角部构件 818
第五节 三缝设置 820
一、墙体类型 825
第十二章 墙体构造设计 825
第一节 墙体类型及设计要求 825
(一)墙体承重方案 826
二、墙体的设计要求 826
(三)功能方面的要求 828
(二)结构及抗震要求 828
第二节 砖墙构造 831
一、砖墙材料 832
三、砖墙的尺度 833
二、砖墙的组砌方式 833
(一)墙脚构造 835
四、砖墙的细部构造 835
(二)门窗洞口构造 837
(三)墙身加固措施 840
(四)墙体变形缝构造 842
第三节 砌块墙构造 844
一、砌块的类型与规格 845
二、砌块墙的组砌与构造特点 846
一、块材式隔墙 848
第十三章 隔墙与隔断构造设计 848
第一节 概述 848
第二节 隔墙 848
二、立筋式隔墙 850
三、板材式隔墙 853
四、活动式隔墙 855
一、木框玻璃隔断 857
第三节 隔断 857
三、玻璃砖隔断 858
二、铝合金花饰玻璃隔断 858
四、博古架式木隔断 860
五、家具式隔断 861
(三)砂土 862
第十四章 地基基础与地下室构造设计 862
第一节 地基 862
一、地基土 862
(一)岩石 862
(二)碎石土 862
二、加固地基 863
(四)粉土 863
(五)粘性土 863
(六)人工填土 863
(二)夯实法加固地基 864
(一)置换法加固地基 864
(一)桩身 865
(三)挤密法加固地基 865
三、桩基础 865
(二)承台 866
一、按基础的形式分类 867
第二节 基础的类型 867
第三节 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 869
二、按基础的材料和基础的传力情况分类 869
一、地下室防潮构造 870
二、地下室防水 871
一、室内地面的组成与要求 875
第十五章 楼地面构造设计 875
第一节 概 述 875
二、楼面的组成与要求 876
三、庭院地面的组成与要求 878
一、楼板的结构类型 879
第二节 楼板的类型及选择 879
二、楼板的施工方式 880
一、常用室内地面类型与选择 881
第三节 室内楼地面 881
二、楼地面细部构造 883
三、踢脚 892
一、庭院地面形式与构造 893
四、楼地面变形缝 893
第四节 庭院地面 893
三、庭院坡道 897
二、庭院台阶 897
(二)结构安全、可靠 901
第十六章 屋面构造设计 901
第一节 屋面设计 901
一、屋面的设计要求 901
(一)防水可靠、排水迅速 901
(一)根据屋顶坡度的不同分 902
二、屋面防漏的途径 902
三、屋顶的类型 902
四、屋顶的坡度 903
(二)根据防水材料的不同分 903
(一)防水层 904
第二节 平屋顶的组成和排水 904
一、平屋顶的组成 904
二、平屋顶屋面坡度的形成 905
(二)保温(隔热)层 905
(三)承重结构层 905
(二)搁置找坡 906
(一)垫置找坡 906
(一)无组织排水 907
三、平屋顶的屋面排水方式 907
(二)有组织排水 908
第三节 平屋顶刚性防水屋面 910
(二)细石混凝土 911
一、刚性防水材料 911
(一)防水砂浆 911
二、防止刚性防水层开裂的措施 912
(三)微膨胀混凝土 912
(一)分仓缝的设置与构造 913
(二)浮筑式刚性防水层 914
(二)出檐 915
三、刚性防水屋面的其他构造 915
(一)泛水 915
(三)变形缝 916
第四节 平屋顶柔性防水屋面 917
(三)防水面层 918
一、油毡防水层的组成与构造 918
(一)基层 918
(二)蒸汽扩散层 918
(四)防水层保护层 920
(一)泛水的构造 921
二、油毡防水屋面的其他构造 921
(二)檐口防水构造 922
(三)变形缝防水构造 924
(四)雨水口构造 925
(六)管道出顶处防水构造 926
(五)屋面上人孔防水构造 926
(一)找平层 927
第五节 拒水粉防水屋面构造 927
一、拒水粉防水屋面的组成 927
(三)压面层 928
(二)防水层与覆盖层 928
(五)变形缝 929
二、拒水粉防水屋面的构造 929
(一)泛水的构造 929
(二)分仓缝的构造 929
(三)檐口的构造 929
(四)管道出顶及雨水口的构造 929
(一)保温层 932
第六节 平屋顶的保温与隔热构造 932
一、平屋顶的保温构造 932
(三)透气层 933
(二)隔汽层 933
二、平屋顶的隔热构造 934
(二)通风层隔热屋面 935
(一)实体材料隔热屋面 935
(一)坡屋顶的形式 936
(三)反射降温屋面 936
第七节 坡屋顶构造 936
一、坡屋顶的形式与组成 936
(二)坡屋顶的组成 937
(一)檩式结构 938
二、坡屋顶的结构类型 938
(二)椽式结构 941
(一)平瓦屋面 942
三、屋面构造 942
(三)钢筋混凝土坡屋面 945
(二)小青瓦屋面 945
(一)纵墙挑檐 946
四、坡屋面的其他构造 946
(二)檐沟 948
(三)山墙檐口 951
(四)烟囱泛水 953
(一)顶棚 954
(五)屋脊 954
五、坡屋顶的顶棚与保温、隔热 954
(三)坡屋顶的隔热与通风 955
(二)坡屋顶的保温 955
(二)平台 958
第十七章 楼梯与电梯构造设计 958
第一节 楼梯的组成、尺度、设计和种类 958
一、楼梯的组成 958
(一)楼梯段 958
(一)楼梯段宽度 959
(三)栏杆扶手 959
二、楼梯各组成部分的尺寸 959
(三)楼梯坡度与踏步尺寸 960
(二)楼梯平台宽度 960
(四)楼梯的净空高度 961
三、楼梯设计 962
(五)扶手高度 962
四、楼梯的种类 963
(一)栏杆和栏板 965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细部构造 965
一、踏步 965
二、栏杆、栏板和扶手 965
(二)扶手 967
第三节 电 梯 968
第一节 阳台的结构类型 972
第十八章 阳台与雨篷构造设计 972
一、栏板与栏杆 974
第二节 阳台栏板(杆)与阳台排水 974
第三节 雨篷 976
二、阳台排水 976
(一)门的形式 978
第十九章 门窗构造设计 978
第一节 门窗的形式与尺度 978
一、门的形式与尺度 978
(二)门的尺度 981
(一)窗的形式 982
二、窗的形式与尺度 982
(一)平开门的组成 984
(二)窗的尺度 984
第二节 木门窗构造 984
一、平开门的构造 984
(二)门框 985
(三)门扇 987
二、平开窗的构造 988
(一)窗框 989
(三)常用平开窗 991
(二)窗扇 991
(一)实腹式 993
第三节 钢门窗构造 993
一、钢门窗料 993
(一)实腹式基本钢门窗 994
(二)空腹式 994
二、基本钢门窗 994
四、彩板门窗 996
(二)空腹式基本钢门窗 996
三、组合式钢门窗 996
一、铝合金门窗 997
第四节 铝合金及塑料门窗 997
二、塑料门窗 1003
(二)塑料窗 1005
(一)塑料门 1005
(三)塑料连窗门 1006
一、特色门窗洞的形式和工艺 1007
第五节 特色装饰门窗 1007
二、特色门窗扇的形式与构造 1010
一、遮阳板 1014
第六节 门窗附属设施 1014
二、窗帘悬挂设施 1016
三、门窗护栏 1017
(一)体波 1024
第二十章 抗震设计原则 1024
第一节 构造地震 1024
第二节 地震波、震级和地震烈度 1024
一、地震波 1024
(二)面波 1025
三、地震烈度和烈度表 1026
二、震级 1026
一、基本烈度和烈度区划图 1029
四、烈度衰减规律和等震线 1029
第三节 基本烈度、近震和远震 1029
二、设计近震和设计远震 1031
一、建筑重要性分类 1033
第四节 建筑分类、建筑设防标准及设防目标 1033
(一)抗震设防目标 1034
二、抗震设防标准 1034
三、抗震设防目标、“小震”和“大震” 1034
(二)小震和大震的定义及其取值 1035
(一)地裂缝 1037
第五节 地震的破坏现象 1037
一、地表的破坏现象 1037
(一)结构丧失整体性 1038
(二)喷砂冒水 1038
(三)地面下沉(震陷) 1038
(四)河岸、陡坡滑坡 1038
二、建筑物的破坏 1038
(三)地基失效 1039
(二)承重结构强度不足引起破坏 1039
第六节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1040
三、次生灾害 1040
二、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平面和立面 1041
一、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地基和基础 1041
四、处理好非承重结构构件和主体结构的关系 1042
三、选择技术上、经济上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 1042
五、注意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质量 1043
一、概 述 1044
六、小 结 1044
第七节 多层砌体房屋 1044
(一)墙体的破坏 1045
二、震害及其分析 1045
(二)墙体转角处的破坏 1046
(六)突出屋面的屋顶间等附属结构的破坏 1047
(三)楼梯间墙体的破坏 1047
(四)内外墙连接处的破坏 1047
(五)楼盖预制板的破坏 1047
(一)房屋高度的限制 1048
三、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1048
(三)抗震横墙间距的限制 1049
(二)房屋最大高宽比的限制 1049
(五)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 1050
(四)房屋局部尺寸的限制 1050
(二)楼层地震剪力及其在各墙上的分配 1051
四、多层砌体房屋抗震验算 1051
(一)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 1051
(一)多层砖房抗震构造措施 1054
五、抗震构造措施 1054
(二)多层砌块房屋构造措施 1060
一、概 述 1064
第八节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 1064
(一)框架梁、柱的震害 1065
二、震害及其分析 1065
(三)地基和其他原因造成的震害 1066
(二)填充墙的震害 1066
(二)区分结构抗震等级 1067
三、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1067
(一)房屋最大适用高度 1067
(三)区分规则结构与不规则结构 1068
四、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 1069
(四)结构布置 1069
(一)梁、柱端部箍筋的配置 1070
五、抗震构造措施 1070
(三)小结 1073
(二)钢筋接头和锚固 1073
一、震害及其分析 1075
第九节 底层框架和多层内框架砖房 1075
(一)横墙的破坏 1076
(一)房屋总高度和层数的限制: 1077
(二)纵墙(壁柱)的破坏 1077
(三)钢筋混凝土内柱的破坏 1077
(四)梁的破坏 1077
(五)墙角的破坏 1077
二、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1077
(四)底层框架砖房的框架和内框架抗震等级的划分 1078
(二)底层侧移刚度的限制 1078
(三)抗震墙间距的限制 1078
(一)地震作用及层间地震剪力的计算 1079
三、房屋抗震验算 1079
(三)房屋墙体局部尺寸及梁的搁置长度要求 1080
(二)底层框架砖房抗震承载力的验算 1080
四、抗震构造措施 1080
(一)构造柱的设置 1080
(二)楼盖、屋盖构造要求 1080
第一节 建筑工业化的意义和途径 1081
第二十一章 建筑工业化 1081
第二节 大板建筑 1082
(四)部分梁柱承重 1083
一、大板建筑的结构类型 1083
(一)横向墙板承重 1083
(二)纵向墙板承重 1083
(三)双向墙板承重 1083
(一)实腹平板 1084
二、承重内墙板的类型与构造 1084
三、外墙板的类型及构造 1085
(二)空心墙板 1085
(二)复合材料外墙板 1086
(一)单一材料外墙板 1086
(一)楼板的结构形式 1087
四、楼板的构造 1087
五、屋面板构造 1089
(二)楼板的面层 1089
(二)楼板与墙板的连接 1090
六、大板的节点构造 1090
(一)内墙板的连接 1090
(三)外墙板的连接构造 1092
(一)梁板柱框架 1095
第三节 框架轻板建筑 1095
一、结构类型 1095
(二)板柱框架 1096
二、楼板 1097
(二)内墙板 1098
三、墙板 1098
(一)外墙板 1098
一、开敞式客厅 1100
第二十二章 客厅、起居室装饰设计 1100
第一节 客 厅 1100
二、独立式客厅 1109
三、兼用型小客厅 1110
第二节 起居室 1125
一、综合起居室 1126
二、独立起居室 1128
三、起居室的常用布局 1143
第二十三章 卧室装饰设计 1145
第一节 主卧室(有卫生间、无卫生间) 1147
第二节 老人卧室(双亲、孤寡) 1166
第三节 儿童、青少年卧室 1169
第四节 客人卧室 1183
第五节 卧室的常用布局 1191
(一)我国住宅厨房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1193
第二十四章 厨房设计 1193
第一节 厨房在住宅中的功能与空间位置关系 1193
一、我国住宅厨房功能的发展 1193
(二)住宅厨房功能的演变 1194
(一)厨房在住宅中的空间位置关系 1195
二、厨房在住宅平面中的位置 1195
(二)厨房在住宅中的动线关系 1196
(四)厨房的几种不合理布局 1197
(三)厨房在住宅中的常见位置 1197
(一)独立式厨房(K型厨房) 1198
三、厨房与就餐空间的关系 1198
(二)餐室厨房(DK型厨房) 1200
(四)厨房与就餐空间的灵活布局 1202
(三)开敞式厨房(LDH型厨房) 1202
(一)住宅厨房与洗衣间(家务室)的关系 1203
四、厨房与洗衣间及工人房的关系 1203
(二)住宅厨房与工人房的关系 1204
(一)我国厨房服务阳台的使用情况 1207
五、厨房与服务阳台的关系 1207
(三)厨房门与服务阳台门的位置关系 1209
(二)厨房与服务阳台的空间位置关系 1209
(一)对厨房服务阳台改为厨房操作间的分析 1210
六、对服务阳台改为厨房操作间的分析与建议 1210
(二)对服务阳台设计的建议 1211
(一)基本空间的组成 1214
第二节 厨房空间的平面设计 1214
一、厨房的内部空间组成 1214
(二)附加空间的组成 1215
(二)厨房空间的操作动线设计 1216
二、住宅厨房的操作流程及人体工程学 1216
(一)厨房的基本操作流程 1216
(三)厨房主要设备间的关系 1217
(四)厨房空间的人体工程学 1218
三、住宅厨房空间平面布置形式 1219
(一)单列型 1220
(三)L型 1222
(二)双列型 1222
(四)U型 1223
四、厨房主要设备的布置要点 1224
(五)岛式 1224
(一)厨房的基本设备尺寸 1230
五、厨房操作台面的尺寸 1230
(二)厨房基本操作台面尺寸 1231
(三)厨房操作台面不同深度值的比较 1234
六、厨房面积标准建议及系列平面设计 1235
(三)舒适型厨房面积 1236
(一)经济型厨房面积 1236
(二)小康型厨房面积 1236
(一)厨房通风换气的方式 1240
第三节 住宅厨房的技术、设备与环境质量 1240
一、厨房的通风与排烟换气 1240
(二)厨房的排烟换气设备 1241
(三)厨房的烟道设计 1242
(一)厨房的采光设计 1245
二、厨房的采光与照明 1245
(二)厨房的照明设计 1248
(一)厨房温度调节设备的位置 1249
三、厨房的温度调节 1249
(二)厨房温度调节设备的形式 1250
(二)厨房垃圾的存放方式 1252
四、厨房的垃圾处理 1252
(一)厨房垃圾的管理 1252
(二)厨房管线的布置方法 1255
五、厨房的管线布置 1255
(一)厨房的管线设备种类 1255
(三)三表的位置设计 1256
(一)厨房电器设备的种类 1257
六、厨房的电器设备 1257
七、厨房的水池与水龙头 1258
(二)厨房电器设备的位置设计 1258
(三)厨房电源插座的位置设计 1258
(一)厨房的水池 1259
(二)厨房的水龙头 1263
(一)地面材料 1265
第四节 厨房空间的装饰与装修 1265
一、厨房装饰材料 1265
(二)墙面材料 1267
(三)顶棚材料 1269
(四)操作台面材料 1270
(五)组合柜体材料 1271
二、厨房装修色彩 1272
(一)我国住宅卫生间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1275
第二十五章 卫生间设计 1275
第一节 卫生间在住宅中的功能与空间位置关系 1275
一、我国住宅卫生空间功能的发展 1275
(二)住宅卫生空间的概念 1276
(三)卫生空间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 1277
(二)卫生空间在住宅中的布局 1278
二、卫生空间在住宅平面中的位置关系 1278
(一)卫生空间在住宅中的空间位置要求 1278
(三)住宅中的卫生间数量 1279
(四)住宅卫生间常见的几种不合理布局 1282
(一)住宅卫生空间的空间组成 1284
第二节 住宅卫生空间平面设计原理 1284
一、住宅卫生空间的空间组成及使用要求 1284
(二)住宅卫生空间的使用要求 1285
(三)家庭成员的人数及家庭结构的影响 1289
二、影响住宅卫生空间平面设计的因素 1289
(一)生活习惯及气候条件的影响 1289
(二)经济条件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1289
(五)对卫生空间认识的影响 1290
(四)新型设备对卫生空间的影响 1290
三、住宅卫生空间的人体行为尺度 1291
(一)浴室空间的设备尺寸 1294
四、住宅卫生空间的基本设备尺寸 1294
(二)厕所的设备尺寸 1297
(三)洗脸化妆室的设备尺寸 1299
(二)集中型 1302
五、住宅卫生空间的基本布局形式 1302
(一)分设型 1302
(三)前室型 1303
(一)住宅卫生空间的低限尺寸 1304
六、住宅卫生空间的低限尺寸及系列平面设计 1304
(二)卫生空间大小的舒适度比较 1307
(三)住宅卫生间系列平面设计 1309
(二)住宅中双卫生间的设置形式 1311
第三节 住宅卫生空间平面设计方法 1311
一、住宅中的双卫生间设计 1311
(一)个人卫生行为对双卫生间设置的影响 1311
二、不同性质的卫生间设计 1313
(二)客人用卫生间 1314
(一)卧室内套设卫生间 1314
(四)残疾人使用的卫生间 1315
(三)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 1315
(一)洗衣空间设计 1317
三、住宅卫生空间的其他功能空间设计 1317
(二)清洁空间的设计 1321
(三)卫生空间的扩展空间设计 1323
(一)换气的目的与换气量 1324
第四节 住宅卫生空间的环境设计 1324
一、卫生空间的通风换气 1324
(二)通风换气的形式 1325
(三)进风口的设置 1326
(四)窗与换气扇的位置及形式 1327
(五)通风道的设置 1328
(二)卫生空间的管线布置要求及方法 1329
二、卫生空间的管线设计 1329
(一)卫生空间的管线设备 1329
(一)卫生空间内部装修材料的选择要点 1331
第五节 卫生空间的装饰与装修。 1331
一、卫生空间的装修材料选择 1331
(二)卫生空间设备材料的选择要点 1333
(三)不同材料的交接处理及其他 1335
二、卫生空间的色彩设计 1337
三、卫生空间的装饰 1340
(一)门窗 1341
四、卫生空间的其他新型设备 1341
(二)水龙头 1342
(三)卫生空间中的小配件 1344
第一节 厨房、开水房 1347
第二十六章 住宅中的无障碍设计 1347
第二节 厕所、洗脸间 1351
第三节 浴室、淋浴间 1357
第四节 居室 1366
二、光泽 1375
第二十七章 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质 1375
第一节 材料的装饰性 1375
一、颜色 1375
五、形状和尺寸 1376
三、透明性 1376
四、表面组织 1376
一、材料的密度及表观密度 1377
第二节 材料的物理性质 1377
三、材料的吸声性能 1378
二、材料的孔隙率 1378
一、材料的强度 1379
第三节 材料的力学性质 1379
二、材料的弹性和塑性 1380
四、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1381
三、材料的脆性和韧性 1381
二、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 1382
第四节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1382
一、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 1382
三、材料的抗渗性和抗冻性 1383
二、材料的热工性能 1384
第五节 材料的其他性质 1384
一、材料的耐久性 1384
四、材料的防火性 1385
三、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 1385
第一节 色彩概论 1387
第二十八章 住宅室内色彩 1387
第二节 色彩效果与特性 1397
第三节 色彩调和与色彩调节 1406
第四节 色彩变化规律 1413
第五节 色彩的应用规律与约束性 1415
第六节 色彩与人类情感的关系 1416
第七节 色彩在住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1422
一、木材的物理特性 1441
第二十九章 木 材 1441
第一节 木材的基本特性 1441
二、木材的力学特性 1443
一、木材的分类 1444
第二节 木材的分类与结构特征 1444
二、木材的结构特征 1446
三、常用树种的性能特征与用途 1447
一、木材的干燥 1451
第三节 木材的干燥与防腐、防蛀、防火处理 1451
第四节 木材的连接方式 1452
二、木材的防腐、防蛀、防火处理 1452
第五节 人造板材 1455
一、胶合板 1456
二、细木工板 1457
四、刨花板 1458
三、刨切薄木贴面板 1458
五、纤维板 1459
七、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 1460
六、中密度纤维板 1460
八、水泥刨花板 1461
一、实木地板 1462
第六节 木质地板 1462
三、软木地板 1464
二、实木拼花地板 1464
四、超强木质复合地板 1465
一、天然石材的分类 1471
第三十章 石 材 1471
第一节 天然石材 1471
二、常用天然石材的种类、规格与性能特征 1472
三、大理石、花岗石饰面板的应用与技术要求 1479
一、文化石的分类 1490
第二节 文化石 1490
二、文化石的应用与技术要求 1492
一、人造大理石、花岗石 1494
第三节 人造饰面石材 1494
二、水磨石 1496
一、按冶炼方法分类 1500
第三十一章 建筑钢材 1500
第一节 钢的分类 1500
三、按质量分类 1501
二、按化学成分分类 1501
(一)碳素钢 1501
(二)合金钢 1501
(一)拉伸性能 1502
四、按用途分类 1502
第二节 建筑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能 1502
一、力学性能 1502
(二)焊接性能 1504
(二)冲击韧性 1504
二、工艺性能 1504
(一)冷弯性能 1504
第三节 钢材的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1505
第四节 建筑钢材的技术标准与选用 1506
(一)碳素结构钢 1507
一、钢结构用钢材 1507
(二)低合金结构钢 1509
(一)热轧钢筋 1511
二、钢筋与钢丝 1511
(三)冷拔低碳钢丝 1513
(二)热处理钢筋 1513
(四)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及钢绞线 1514
(一)建筑石灰的生产 1515
第三十二章 无机胶凝材料 1515
第一节 气硬性胶凝材料 1515
一、建筑石灰 1515
(三)建筑石灰的硬化 1516
(二)建筑石灰的熟化 1516
(四)石灰的技术指标 1517
(一)建筑用石膏的品种和生产 1518
(五)石灰的技术性质 1518
(六)建筑石灰的应用 1518
二、建筑石膏 1518
(二)建筑石膏的凝结硬化 1519
(四)石膏建筑装饰制品 1520
(三)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 1520
(一)通用水泥的名称、定义 1523
第二节 水硬性胶凝材料 1523
一、通用水泥 1523
(二)通用水泥的生产 1524
(三)通用水泥的凝结与硬化 1525
(四)通用水泥的技术性质 1526
(五)通用水泥的质量验收 1530
(六)通用水泥的保管贮存 1531
(一)白水泥 1532
二、装饰水泥 1532
(二)彩色水泥 1533
第三十三章 混凝土类材料 1535
(一)水泥 1536
第一节 普通混凝土 1536
一、普通砼组成 1536
(二)普通砂 1537
(三)碎石或卵石 1538
(一)砼施工和易性 1539
(四)水(拌制和养护用水) 1539
二、普通砼性质 1539
(二)硬化后砼强度 1540
三、普通砼配合比设计 1542
(三)混凝土耐久性 1542
(二)设计过程中的三大参数 1543
(一)砼配合比设计基本要求 1543
(三)普通砼设计原理和步骤 1544
一、分类 1545
第二节 装饰混凝土 1545
(二)色彩 1547
二、对装饰砼饰面质量要求 1547
(一)线型与质感 1547
(一)成型质感的模具 1548
(三)耐久性 1548
三、装饰砼的模具、脱模剂和缓凝剂 1548
第三节 彩色混凝土 1549
(二)脱模剂 1549
(三)缓凝剂 1549
四、装饰砼的应用 1549
(二)砌筑砂浆技术性质 1550
第四节 建筑砂浆 1550
一、砌筑砂浆 1550
(一)砌筑砂浆组成材料 1550
二、抹面砂浆(抹灰砂浆) 1551
(三)砌筑砂浆的应用 1551
(一)抹面砂浆组成 1552
(三)一般抹灰配比 1553
(二)一般抹灰要求 1553
三、防水砂浆(刚性防水) 1554
一、塑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1555
第三十四章 建筑塑料 1555
第一节 塑料简介 1555
三、塑料的特性 1556
二、塑料的分类 1556
(一)按使用性能和用途分类 1556
(二)按塑料的热性能分类 1556
(一)树脂的分类 1558
第二节 塑料的组成 1558
一、树脂 1558
(三)合成树脂的分子结构 1559
(二)合成树脂的合成方法 1559
二、填充料 1560
六、着色剂 1561
三、增塑剂 1561
四、固化剂 1561
五、稳定剂 1561
(一)非晶态塑料 1562
第三节 塑料的物理状态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1562
一、塑料的物理状态 1562
(二)结晶态塑料 1563
(三)化学性能 1564
二、高聚物的物理状态对性能的影响 1564
(一)热性能 1564
(二)机械性能 1564
一、热塑性塑料 1565
第四节 常用建筑塑料 1565
二、热固性塑料 1573
(二)塑料地板的分类 1579
第五节 常用建筑塑料制品 1579
一、塑料地板 1579
(一)塑料地板的特点 1579
(三)聚氯乙烯(PVC)塑料地板 1580
(六)塑料地板专用胶粘剂 1582
(四)国产的PVC塑料地板品种、规格与性能 1582
(五)塑料地板的选用 1582
(一)塑料壁纸的特点 1583
二、塑料壁纸 1583
(二)塑料壁纸的分类 1584
(三)壁纸的规格和技术要求 1585
(一)塑料贴面装饰板 1586
三、塑料装饰板 1586
(三)PVC塑料装饰板 1587
(二)覆塑装饰板 1587
(五)有机玻璃板材 1588
(四)PVC透明塑料板 1588
(一)概述 1590
四、塑料门窗 1590
(二)塑料窗的结构、型材及组装 1591
(三)塑料门的种类及结构形式 1592
(四)国产塑料门窗的规格、性能 1593
(一)概述 1595
五、建筑用塑料管道 1595
(二)常用塑料管 1596
六、玻璃钢建筑制品 1599
(一)不锈钢的一般特性 1601
第三十五章 金属装饰材料 1601
第一节 建筑装饰用钢材制品 1601
一、不锈钢及其制品 1601
二、彩色涂层钢板 1602
(二)普通不锈钢装饰制品 1602
(三)彩色不锈钢板 1602
五、钢门帘板 1603
三、塑料复合钢板 1603
四、彩色压型钢板 1603
六、轻钢龙骨 1604
第二节 铝和铝合金 1605
二、铝合金及其性质和应用 1606
一、铝的特性 1606
(二)铝合金的应用 1607
(一)铝合金的一般性质 1607
(一)阳极氧化处理 1608
三、铝合金的分类及牌号 1608
四、铝合金的表面处理。 1608
(二)表面着色处理 1609
(一)铝合金门窗 1610
五、建筑装饰铝合金制品 1610
(二)铝合金装饰板 1614
(三)吊顶龙骨 1616
(五)铝粉 1617
(四)铝箔 1617
一、铜及其应用 1619
第三节 铜和铜合金 1619
(一)黄铜 1620
二、铜合金及其应用 1620
(二)青铜 1622
第一节 概述 1623
第三十六章 陶瓷装饰材料 1623
一、内墙面砖的特性 1626
第二节 内墙面砖 1626
三、内墙釉面砖的性能指标 1627
三、内墙釉面砖的种类和规格 1627
一、外墙釉面砖 1630
四、内墙釉面砖的适用范围及使用要点 1630
第三节 外墙面砖 1630
三、仿花岗岩瓷砖 1631
二、劈离砖 1631
四、陶瓷艺术砖 1632
一、陶瓷锦砖的特点 1633
五、金属陶瓷面砖 1633
第四节 陶瓷锦砖 1633
三、陶瓷锦砖的规格及性能指标 1634
二、陶瓷锦砖的生产 1634
四、陶瓷锦砖的适用范围及使用注意点 1635
第五节 陶瓷地面砖 1636
第六节 建筑琉璃制品 1638
二、按增强纤维的种类分类 1641
第三十七章 复合材料 1641
第一节 复合材料的分类 1641
一、按增强材料的形态分类 1641
五、按加工方法分类 1642
三、按基体材料分类 1642
四、按材料的作用分类 1642
一、塑铝复合板 1643
第二节 复合材料与应用 1643
三、氟碳喷涂单层铝板 1644
二、蜂窝芯铝合金复合板 1644
四、UAC轻质复合墙板 1646
五、防静电活动复合地板 1647
二、按化学组成分类 1651
第三十八章 纳米材料 1651
第一节 纳米材料的分类 1651
一、按结构分类 1651
三、光学性能 1652
三、按应用范围分类 1652
第二节 纳米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1652
一、高力学性能 1652
二、热学性能 1652
二、纳米涂料 1653
四、光催化功能 1653
第三节 纳米材料的其他应用 1653
一、纳米塑料 1653
三、纳米黏合剂和密封胶 1654
一、纺织纤维的种类 1655
第三十九章 常用软质材料的种类、性能与用途 1655
第一节 纺织物 1655
二、纺织物的物理指标与性能 1659
三、纺织物的组织结构 1663
四、常用纺织物的种类、特性与选择 1664
五、纺织物的鉴别方法 1671
第二节 皮革 1672
二、人造革与合成革 1673
一、天然皮革 1673
一、地毯 1675
第三节 地面软质铺装材料 1675
二、塑料地板与橡胶地板 1682
三、油毡地板 1684
一、墙纸的分类 1685
第四节 墙纸(布) 1685
二、墙纸(布)与黏结剂 1691
一、涂料的组成 1692
第四十章 涂料 1692
第一节 涂料的组成与作用 1692
二、涂料的代号 1694
一、涂料的分类 1695
三、涂料的功能作用 1695
第二节 涂料的分类与性能 1695
二、涂料的性能与比较 1697
一、清漆 1700
第三节 常用涂料的特性与用途 1700
二、磁漆 1703
三、特种涂料 1705
五、新型环保涂料 1709
四、氟碳涂料 1709
六、黏结涂料 1712
一、涂料在金属材料上的应用 1716
第四节 涂料的应用与技术要求 1716
二、涂料在非金属材料上的应用 1717
第五节 外墙涂料 1722
第六节 内墙涂料 1734
第七节 地面涂料 1740
二、胶粘剂的分类 1746
第四十一章 胶粘剂 1746
第一节 胶粘剂的组成及分类 1746
一、胶粘剂的组成 1746
一、胶粘剂的主要性能 1748
第二节 胶粘剂的主要性能及胶结方式 1748
一、墙纸、墙布用胶粘剂 1749
二、胶粘剂的胶结机理及使用要点 1749
第三节 常用胶粘剂 1749
二、塑料地板胶粘剂 1750
四、环氧树脂类 1752
三、聚氨酯类 1752
五、专用胶粘剂 1753
六、多用途胶粘剂 1755
一、门锁类 1757
第四十二章 装饰五金配件 1757
第一节 门窗五金配件 1757
三、定门器及闭门器 1761
二、门拉手及执手 1761
四、合页及插销 1766
一、洗面器配件 1767
第二节 卫生洁具五金配件 1767
二、淋浴器配件 1768
三、浴盆配件 1769
五、便器配件 1771
四、净身器配件 1771
七、卫生洁具小配件 1772
六、其他类 1772
一、螺栓 1773
第三节 固定用五金配件 1773
三、螺钉 1774
二、螺柱 1774
一、石油沥青 1776
第四十三章 防水材料 1776
第一节 沥青 1776
(一)技术性质 1777
(二)石油沥青的标准与选用 1778
二、煤沥青 1780
(一)浸渍卷材 1781
第二节 沥青防水制品 1781
一、沥青防水卷材 1781
(二)辊压卷材 1782
(一)冷底子油 1783
二、冷底子油与沥青胶 1783
(二)沥青胶 1784
三、乳化沥青 1787
四、沥青嵌缝油膏 1788
一、沥青基的防水材料 1789
第三节 新型防水材料 1789
三、粉状防水材料 1790
二、橡胶基和树脂基防水材料 1790
一、导热性 1791
第四十四章 绝热材料 1791
第一节 材料的导热性与热容量 1791
二、热容量 1792
(一)石棉及制品 1793
第二节 无机绝热材料 1793
一、纤维状材料 1793
(二)膨胀蛭石及其制品 1794
(二)矿渣棉及其制品 1794
(三)岩棉及其制品 1794
(四)玻璃棉及制品 1794
二、颗粒状材料 1794
(一)膨胀珍珠岩及其制品 1794
第三节 有机绝热材料 1795
三、多孔材料 1795
(一)泡沫混凝土及加气混凝土 1795
(二)泡沫玻璃 1795
(三)微孔硅酸钙制品 1795
五、泡沫塑料 1796
一、软木板 1796
二、木丝板 1796
三、毛毡 1796
四、轻质钙塑板 1796
二、装饰工程施工顺序 1798
第四十五章 抹灰工程 1798
第一节 概述 1798
一、装饰材料质量要求 1798
一、分类 1799
三、施工的环境温度 1799
第二节 一般抹灰 1799
三、基层表面处理 1800
二、材料准备 1800
四、施工要点 1801
一、水刷石面层施工 1802
五、质量验收 1802
第三节 装饰抹灰 1802
四、斩假石面层施工 1803
二、水磨石面层施工 1803
三、干粘石面层施工 1803
(三)弹涂 1804
五、喷涂、滚涂、弹涂面层施工 1804
(一)喷涂 1804
(二)滚涂 1804
一、施工前准备 1806
第四十六章 贴面装饰施工 1806
第一节 石材饰面板的施工工艺 1806
二、大理石饰面安装工艺 1807
第二节 饰面砖镶贴工艺 1812
三、施工质量缺陷及其防治措施 1812
一、排砖形式及构造 1813
二、施工前准备 1814
三、釉面砖镶贴工艺 1815
四、外墙饰面砖镶贴工艺 1819
五、陶瓷锦砖和玻璃马赛克镶贴工艺 1820
第三节 饰面工程的安全技术 1823
(一)装饰涂层的基本构造 1824
第四十七章 涂料装饰施工 1824
第一节 概述 1824
(二)装饰涂层的施涂方法 1825
第二节 砼基层和抹灰基层的施涂方法 1827
二、基层处理 1828
一、施工前准备 1828
(一)材料准备 1828
(二)机具准备 1828
五、复层涂料的施工 1829
三、薄涂料的施工 1829
四、厚涂料的施工 1829
(二)万彩壁内墙涂料施工 1830
六、介绍几种新材料的施工 1830
(一)多彩内墙涂料(多彩喷涂)施工 1830
(三)幻彩涂料施工 1832
(一)材料准备 1833
第三节 木料基层的施涂方法 1833
一、施工前准备 1833
二、木料基层的施涂方法 1834
(二)机具准备 1834
(四)打蜡工艺 1835
三、木料基层的施涂施工要点 1835
(一)基层处理 1835
(二)着色润粉 1835
(三)抛光工艺 1835
(二)机具准备 1836
(五)施工注意事项 1836
第四节 金属基层的施涂方法 1836
一、施工前准备 1836
(一)材料准备 1836
一、套色漏花涂饰 1837
二、金属表面的施涂方法 1837
三、金属表面的施涂施工要点 1837
第五节 美术涂饰层的施涂方法 1837
五、涂饰鸡皮皱面层 1838
二、滚花涂饰 1838
三、仿木纹涂饰 1838
四、仿石纹涂饰 1838
第六节 涂料饰面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839
六、涂饰拉毛面层 1839
第四十八章 裱糊面装饰施工 1841
(一)材料准备 1843
第一节 裱糊面施工 1843
一、塑料墙纸裱糊的准备工作 1843
二、塑料墙纸裱糊的主要工序 1847
(二)工具准备 1847
(一)基层处理 1848
三、塑料墙纸裱糊的操作要点 1848
(三)裱糊操作 1849
(二)涂刷底胶 1849
第二节 裱糊工程主要质量通病及处理方法 1855
第三节 塑料墙纸裱糊的工程验收 1856
第四节 塑料墙纸裱糊的安全技术 1857
二、石材门套 1859
第四十九章 门窗装饰设计 1859
第一节 门套 1859
一、木质门套 1859
四、欧式古典风格门套及门头 1861
三、高分子材料门套 1861
一、住宅常用门扇的开启方式 1863
第二节 门扇 1863
三、门框节点 1865
二、门框形式 1865
五、木质门 1866
四、防盗门 1866
六、几种常用木门比较 1868
七、几种常用的不同风格的木(竹)门扇式样 1869
八、铝合金门扇节点详图 1872
九、U—PVC塑料门扇节点详图 1874
十、门槛与密封条 1876
一、窗的基本类型 1877
第三节 窗 1877
二、几种常用的不同风格的窗扇形式 1878
三、窗扇构造 1879
第一节 概述 1893
第五十章 柱面装饰设计 1893
一、方柱木质板材饰面 1895
第二节 常用柱面装饰构造 1895
二、方柱玻璃板材饰面 1896
三、圆柱块材饰面 1897
四、圆柱金属板材饰面 1898
一、方柱改圆柱卷材饰面 1899
第三节 改变柱形和包制假柱装饰构造 1899
三、包假柱石材饰面 1900
二、方柱改圆柱块材饰面 1900
四、假柱石膏件饰面 1901
第二节 直接式顶棚的装饰构造 1903
第五十一章 顶棚装饰设计 1903
第一节 概述 1903
三、网架和造型独特的桁架结构的顶棚装饰做法 1904
一、板底平整度较好时的做法 1904
二、板底平整度较差时的做法 1904
一、吊筋 1905
四、中国传统木构架的顶棚装饰做法 1905
第三节 悬吊式顶棚的要求与组成 1905
二、龙骨 1906
三、面层 1908
一、U型轻钢龙骨大型板材吊顶 1909
第四节 悬吊式顶棚的构造做法 1909
二、T型龙骨小型板材吊顶 1911
三、方形金属造型板吊顶 1916
五、开敞式吊顶 1918
四、条形金属造型板吊顶 1918
六、发光顶棚 1920
第五节 悬吊式顶棚的细部构造 1921
一、分级吊顶 1922
三、吊顶灯具设置 1923
二、出挑暗灯槽 1923
四、吊顶检修孔 1926
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北京市家庭装饰工程参考价格 1927
第五十二章 家庭装饰工程实例参考 1927
普通型复式四居室装修主要费用参考表 1930
经济型复式四居室装修价格参考表 1930
豪华型复式四居室装修用料参考表 1931
常用建筑装修做法表 1936
每平方米主要材料消耗表 1940
一、灯具 1942
第五十三章 住宅室内电气设计 1942
第一节 强电设计 1942
二、灯具装饰效果 1945
三、照明设计 1952
一、电话 1968
第二节 弱电设计 1968
三、有线电视 1971
二、Internet 网 1971
四、门铃 1974
五、安全保护系统 1975
六、三表户外远传计量 1977
一、电气线路设计应充分预留发展裕量 1978
第三节 住宅设计中的电气安全 1978
二、住宅电气线路应采用铜线 1980
三、住宅楼和浴室应分别实施总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 1981
四、住宅内应采用TT,TN—C—S或TN—S接地系统 1982
五、住宅内应装设两级漏电保护器 1983
二、燃气计算流量 1985
第五十四章 燃气设计 1985
第一节 总则,计算流量 1985
一、总则 1985
一、燃气供应方式 1987
第二节 供应方式 1987
二、燃气管道水力计算 1988
第三节 居住小区及庭院燃气管道设计 1992
一、引入管 1997
第四节 室内燃气管道设计 1997
二、水平干管 1999
三、立管 2001
四、支管 2004
五、其他 2006
第五节 居民生活用气 2008
一、燃气采暖器 2009
二、燃气快速热水器 2010
第六节 公共建筑用气 2012
一、通风排烟 2015
第七节 通风排烟及安全监控 2015
二、燃气的安全监控 2019
第八节 调压装置 2020
第九节 燃气表 2025
一、综合楼(商业、办公) 2027
第十节 燃气设计参考 2027
二、有设备层的高层住宅 2032
三、无设备层的高层住宅 2035
四、塔式多层住宅 2038
五、底层设有商业网点的单元式多层住宅 2039
六、单元式多层住宅 2042
七、瓶组供应站(强制气化) 2044
二、室内给水系统分类 2048
第五十五章 室内给水排水设计 2048
第一节 给水系统 2048
一、室内给水系统流程 2048
四、用水量标准 2052
三、住宅类型 2052
五、设计流量 2055
六、水头损失计算 2056
一、热水系统分类 2058
第二节 热水系统 2058
二、热水定额及设计流量 2060
三、热水设备 2061
一、排水系统分类 2065
第三节 排水系统 2065
三、空调冷凝水的收集与排放 2069
二、阳台排水 2069
四、建筑雨水 2070
五、厨房 2074
六、卫生间管线设计 2075
一、供暖基本概念 2079
第五十六章 暖通空调设计 2079
第一节 供暖设计 2079
二、供暖设计热负荷 2086
三、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