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疑释 社会主义部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文汉等编
  • 出 版 社: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4097·36
  • 页数:216 页
图书介绍:

目 录 1

第一章导论 1

1、社会主义一词的由来? 1

2、空想社会主义是怎么一回事? 2

3、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4

4、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方法是什么? 6

5、社会主义有哪些特征? 8

6、为什么要把不发达社会主义同过渡时期明确地区分开来,并把它同发达的社会主义一起划入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呢? 9

7、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 11

8、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 12

9、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有哪些? 14

10、如何从根本上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7

11、 “一国两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一构想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 20

第二章社会主义公有制 21

1、既然说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为什么还要经过革命? 21

2、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根本前提,这个观点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否矛盾? 21

3、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与杜林鼓吹的“暴力产生私有制”有何不同? 23

4、过渡时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4

5、既然我国现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是否可以说我国还不具备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 25

6、为什么说在过渡时期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28

7、为什么我国能够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 29

8、现阶段我国是一种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其客观依据是什么? 31

9、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它有哪些特征? 32

10、怎样正确认识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 33

11、为什么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合作制经济的进一步完善? 34

12、“包产到户”会助长个人主义吗? 35

13、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36

14、土地转包集中与土地兼并有何不同? 37

1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会不会妨碍农业现代化? 37

16、现阶段我国为什么还要保存个体经济? 39

17、我国现阶段的个体经济与旧社会的个体经济有什么不同? 41

18、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股份公司的性质? 43

19、如何看待股金分红? 44

第三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和 46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 46

1、生产目的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46

2、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48

3、国家行政管理需要、国防需要、援外需要以及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49

4、满足人们需要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福利经济有何不同? 50

5、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需要满足的程度取决于哪些因素? 50

6、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目的是什么?它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怎样的关系? 53

7、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何重大意义?其途径是什么? 54

8、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实现的? 56

9、为什么说国家利益、集体(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统一利益的三种形态?如何处理好这三个方面的关系? 57

10、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60

第四章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62

1、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能夠实行计划经济? 62

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有哪些经济规律调节着生产的发展? 63

3、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什么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 64

4、为什么说承认我国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理论上一个重大的突破? 66

5、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存在商品生产的原因是什么? 69

7、为什么说技术是商品? 70

6、为什么说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70

8、社会主义商品的二因素与资本主义商品的二因素的异同是什么? 71

9、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怎样引起的?它和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有何区别? 73

10、什么是交换?商品交换和非商品交换的本质差别是什么? 74

11、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究竟是属于经济基础方面的问题?还是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75

1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否存在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 76

1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生产会不会产生资本主义? 79

14、我国农业经济由自给性、半自给性生产向商品性生产转化的深远意义是什么? 80

15、国营企业同国家职工之间的交换关系的实质是什么? 82

16、什么是商品的供求关系?商品供求关系和商品价格变动之间有什么关系? 83

17、价值规律的作用和供求规律是否是一回事? 85

第五章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 87

1、为什么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计划经济和发展商品经济是统一的? 87

2、指命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的同异之处是什么? 88

3、指令性计划怎样利用价值规律? 89

4、社会主义市场调节的内容、特点和意义是什么? 90

5、市场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区别是什么? 90

6、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为什么要允许竞争?它和资本主义竞争有何区别? 92

7、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竞争和计划为什么能够统一?其统一性表现在哪里? 94

8、竞争和竞赛的区别是什么? 95

1、什么是管理科学化?如何实现管理科学化? 96

第六章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 96

2、什么是管理民主化?如何实现管理民主化? 98

3、为什么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反映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 99

4、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特色”都有哪些? 101

5、为什么说增强企业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103

6、全民所有制企业相对独立性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03

7、政企职责分开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05

8、政社分设有什么优越性? 106

9、什么是厂长(经理)负责制?它同民主制有无矛盾? 108

10、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下,所有权同经营权为什么可以适当分离? 109

11、国营小型企业实行集体承包、个人承包、租赁经营,会不会改变国营企业的全民所有制性质? 110

12、在城市各业中,为什么强调建筑业要首先进行全行业改革?怎样改革? 111

13、在经济管理中为什么必须把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结合起来? 112

14、经济合同有哪些作用? 115

15、为什么要加强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 117

第七章社会主义的责任制和经济核算制 119

1、责任制是不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范畴? 119

2、经济责任制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120

3、何谓经济机制?经济机制和经济范畴是不是一回事? 121

4、经济核算和经济核算制有何不同? 122

5、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区别是什么?如何衡量经济效益? 123

7、什么是利润留成?利润留成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124

6、什么是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二者的关系如何? 124

8、什么是利改税?它有什么优越性? 125

9、利改税与承包经济责任制有何不同? 126

10、社会主义利润和资本主义利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127

第八章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 129

1、什么是市场?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的含义是什么? 129

2、技术市场包括的内容都有哪些?它的作用是什么? 131

3、为什么要开辟生产资料市场?它都有哪些形式? 132

4、什么是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客观必然性是什么? 133

5、什么是服务消费?发展服务消费生产有什么意义? 134

7、为什么说商业流通领域的改革势在必行?怎样改革? 135

6、什么是消费社会化?如何实现消费社会化? 135

8、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特点和渠道是什么? 136

9、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流通的规律是什么? 138

10、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利息和资本主义的利息有何不同? 139

11、什么是价格体系?当前我国价格体系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40

12、什么是“剪刀差”?建国后“剪刀差”有何变化? 141

13、为什么说价格体系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 144

14、改革价格体系同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有无矛盾? 145

15、在改革价格体系过程中,一些商品价格上涨,这同通货膨胀造成的物价上涨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146

1、按劳分配思想的由来和发展是怎样的? 148

第九章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 148

2、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学说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有何区别? 150

3、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个人消费品为什么必须实行按劳分配? 151

4、按劳分配规律的特点和要求是什么?如何表述这一规律? 152

5、如何理解按劳分配的“劳”? 153

6、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仍然主要是个人谋生手段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 155

7、怎样理解“对不同等的人按不等量的(事实上是不等量的)劳动给予等量产品的‘资产阶级权利’”? 156

8、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权利有何不同? 157

9、按劳分配有无消极作用? 158

10、我国现在存在的贫富差别情况会不会导致两极分化? 159

11、奖金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超限额奖金税? 160

12、巴黎公社的分配政策是什么?它与按劳分配是怎样的关系? 161

13、按劳分配规律对非物质生产部门是否发生作用? 163

14、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与坚持按劳分配相矛盾吗? 164

15、社会主义工资和资本主义工资有何区别? 165

16、如何克服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弊病? 167

17、浮动工资的特点是什么? 167

18、包干分配是不是按劳分配? 168

19、按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是一种承包责任制,还是实现按劳分配的一种工资形式? 169

20、在社会主义时期,平均主义为什么是一种落后的反动的思潮? 169

1、社会主义再生产的本质和特点是什么? 171

第十章社会主义再生产 171

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正确处理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172

3、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如何正确处理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含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174

4、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175

5、如何正确处理速度与比例的关系? 177

6、经济建设为什么要和国力相适应? 178

7、为什么说“基数大,速度低”的论调是错误的? 179

8、为什么要把国民收入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 181

9、社会主义的剩余劳动与资本主义的剩余劳动有何区别? 183

10、如何理解积累和消费的辩证关系? 185

12、什么是劳动积累?劳动积累和资金积累有何不同?(188 ) 186

11、什么是社会主义积累率?如何确定积累率? 186

13、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是什么关系? 189

14、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是什么? 190

15、如何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工作? 191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194

1、为什么要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194

2、社会主义对外贸易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196

3、引进技术的意义何在? 198

4、马克思主义者如何看待利用外资?我国在利用外资中应坚持什么原则? 199

5、补偿贸易的利与弊是什么? 201

6、来料加工和来样加工有何不同? 202

7、为什么要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203

8、我国的经济特区“特”在哪里? 204

9、允许外国资本家在我国开办独资企业,会不会影响我国的主权? 205

第十二章 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 206

1、共产主义制度、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运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06

2、怎样理解共产主义首先是一种运动? 208

3、怎样理解“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209

4、阶级消灭、国家消亡的条件是什么? 210

5、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211

6、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