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音乐美学的学科概述 1
一、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1
二、具有双重属性的学科 3
三、多角度进行研究的学科 6
第一章 音乐审美实践的历史与发展 9
第一节 史前期音乐审美描述 9
一、与巫术活动紧密联系的原始歌舞 9
二、原始歌舞的审美形态 12
第二节 古代文明期的音乐审美描述 15
一、理性与和谐观念影响下的西方音乐 16
二、理性与和谐观念影响下的中国音乐 19
第三节 近代西方音乐审美描述 22
一、巴罗克时期 23
二、古典主义时期 24
三、浪漫主义时期 26
第四节 近现代中国音乐审美描述 28
一、“乐以通政”的音乐价值观 29
二、西方音乐对中国新音乐的影响 31
三、音乐审美的多元化趋势 33
第二章 音乐美的构成 35
第一节 音乐的形式 35
一、音乐语言 36
二、音乐结构 39
三、音乐的艺术手法 43
第二节 音乐的内容 45
一、歌曲歌剧中的意象和情感内容 47
二、纯器乐中的情感内容 49
三、标题音乐中的写景内容 53
四、标题音乐中的叙事内容 56
五、纯器乐中的形式意味 60
结语 62
一、音乐创作的性质和动因 64
第三章 音乐美的创造 64
第一节 音乐创作 64
二、音乐创作的几种类型 70
三、音乐创作的心理因素 77
四、音乐创作形式技巧的意义 82
第二节 音乐表演 84
一、音乐表演的性质与意义 84
二、音乐表演的条件 87
三、音乐表演心理 88
第三节 音响制作 92
一、音响制作的性质与意义 92
二、音响制作对音乐表演的负面影响 95
第四章 音乐的风格流派与美学范畴 97
第一节 音乐风格 98
一、什么是音乐风格 98
二、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 100
三、音乐风格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103
第二节 音乐流派 106
一、音乐流派的不同情况和研究意义 106
二、音乐流派产生的原因 109
三、音乐风格、音乐流派与艺术思潮之间的关系 111
第三节 音乐的美学范畴 114
一、优美 114
二、崇高 116
三、悲剧性 118
四、喜剧性 120
第五章 音乐欣赏 124
第一节 音乐欣赏的各种方式 124
一、主动型音乐欣赏 125
二、被动型音乐欣赏 127
三、参与型音乐欣赏 129
一、偏爱与反复欣赏 131
第二节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经验 131
二、审美感性经验的主导作用 134
第三节 音乐欣赏的审美过程 136
一、审美感知 137
二、审美体验 138
三、审美启悟 141
第四节 不同侧重的音乐欣赏 143
一、侧重音乐表达内容的欣赏 144
二、侧重纯音乐形式的欣赏 146
三、侧重表演的欣赏 147
四、侧重娱乐的欣赏 149
五、侧重各种功能的欣赏 151
第六章 音乐批评 153
第一节 音乐批评的性质和作用 153
一、音乐批评的二重性 153
二、音乐批评对音乐欣赏和音乐创作的作用 155
三、音乐批评对音乐传播的作用 156
四、音乐批评对音乐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157
第二节 音乐批评的特点 159
一、音乐批评揭示作品内涵的局限性 159
二、音乐批评既有主观色彩又有客观标准 161
三、音乐批评具有不同侧重的类型 162
第三节 音乐批评的模式和方法 165
一、三种主要的批评模式 165
二、音乐批评的方法 168
第四节 音乐批评家 170
一、乐评家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 170
二、乐评家应该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 171
三、乐评家应该具有广泛的学识和文化修养 172
四、乐评家要有对音乐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感性经验 173
五、乐评家应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174
第一节 音乐审美教育的意义与功能 176
第七章 音乐审美教育 176
一、音乐美育能有效地构建审美心理结构 177
二、音乐美育能培养高尚情感 179
三、音乐美育能建造完美的人格 181
第二节 音乐美育的内容 183
一、音乐基础理论与史论知识的教育 184
二、音乐表演技能的训练 185
三、音乐欣赏教育 186
四、音乐创作教育 187
五、音乐艺术活动 188
第三节 音乐美育的基本原则和实施途径 190
一、音乐美育的基本原则 190
二、音乐美育的实施途径 194
第八章 音乐美学思想述评 198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重要美学思想 198
一、关于“和”的美学思想 199
二、“礼乐”与“通政” 201
三、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203
四、李贽的“以自然为美” 205
五、徐上瀛的“溪山琴况” 207
第二节 西方历史上有影响的重要美学思想 208
一、“和谐”说 208
二、“净化”说 211
三、“模仿”说 213
四、“情感”说 215
五、“形式”说 217
附录 221
音乐文化精神之我见 221
论诗与音乐之关系 229
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及人文意义 240
舒曼音乐批评文本读解 247
后记 258
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