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西汉之文学 1
第一节 西汉之社会状况 2
一经济之恢复与发展 2
二阶级矛盾之激化 5
三学术思想之演变 9
第二节 赋之勃兴 17
一文赋作家贾谊、枚乘、司马相如、王褒、扬雄 17
二骚赋作家庄忌、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 49
第三节 前期之散文 57
一陆贾 58
二贾谊 59
三贾山 69
四?错 72
五淮南王刘安 79
一司马遷生平之事迹 88
第四节 承前启後之司马遷散文 88
二《史记》体例之渊源 91
三《史记》之论述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99
四《史记》揭露武帝时代之社会矛盾 111
五《史记》之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理 118
六《史记》之文直、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124
七《史记》以写人物为中心 137
第五节 後期之散文 146
一董仲舒 147
二桓宽 155
三刘向 161
四刘歆 170
五贡禹 175
六谷永 180
七鲍宣 184
第六节 辞赋与散文汇合,骈文之产生 186
第七节 乐府与诗 205
一诗 206
二乐府 210
二汉诗辨伪 226
四五言、七言诗之起源 233
第八章 东汉之文学 246
第一节 东汉之社会状况 246
一经济之恢复与发展 246
二社会矛盾之加深 250
三学术思想之发展与学术、文学分途 253
第二节 赋之流变 258
一杜笃、班固、张衡之京都赋 258
二班彪、班昭、蔡邕之纪行赋 268
三班固、张衡、赵壹之情理赋 273
第三节 骈文 279
第四节 语体散文之兴起 290
一桓谭 290
二王充 295
三崔寔 307
四王符 310
五仲长统 317
第五节 班固及其他史家之散文 323
一班固之家世、生平与思想 323
二《汉书》之编撰及其在体例上封《史记》之因革 330
三《汉书》之实录精神及其重时、势之观点 336
四《汉书》之长於叙事、善於傅人、工於属辞 344
五其他史家之散文 357
第六节 乐府 363
一相和歌辞 363
二杂曲歌辞 379
三杂歌谣辞 385
第七节 古诗 391
一古诗十九首 391
二《悲愤诗》与《焦仲卿妻》 403
三其他文人古诗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