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Ⅰ 总论篇 3
第一章 社会学的性质和对象 3
一、从“社会物理学”到社会学——社会学在科学分类中的地位 3
孔德与圣西门 4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7
二、从“百科全书”到“剩余科学”——社会学在自身发展中的地位 9
变化中的社会学 9
变化的几个阶段 11
三、社会学的对象 12
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 12
社会现象与社会学现象 14
四、“行为—关系—制度” 18
问题的提出 18
对行为、关系、制度的界定 19
“行—关—制”的固定化趋势 21
“固定化”与社会进化 22
五、社会学的相关学科 24
第二章 社会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 30
一、社会学的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方法论 30
社会学科学研究方法论 30
社会学人文研究方法论 33
当前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倾向 41
二、社会学研究的几个层面 43
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 44
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和认识论 46
社会学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 47
三、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49
社会调查的历史 49
社会学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49
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 52
四、社会学的功能 53
第三章 社会与社会要素 58
一、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 58
二、劳动:“身外自然”与“自身自然” 61
劳动的定义 61
特殊的“自然力” 62
劳动在社会性质上的变化 62
分工的功与过 66
三、环境: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 68
地理位置 70
气候 70
资源 71
对自然环境评价上的分歧 71
人与环境 72
四、人口问题上的冲突 74
人口问题的由来 74
对人口问题的两种结论 76
人口规模及其增长 78
中国人口现状和发展趋势 79
五、回到“行—关—制”:对社会要素的再认识 84
六、社会的基本单位 86
社会单位与“社会学单位” 86
血缘与地缘单位 88
关于“业缘”单位 89
Ⅱ 行为篇 95
第四章 行为概述 95
一、行为研究的领域及意义 95
行为研究的意义:必要性与可能性 96
社会行为的类别 97
二、社会行为的主要理论 99
马克斯·韦伯对社会行为理论的贡献 100
帕雷托在社会行为理论上的建树 102
帕森斯的行动理论 103
社会行为与非社会行为 106
三、对几个基本概念的再认识 106
社会行为与个人行为 107
第五章 社会化与行为导向 109
一、社会化过程综述 109
社会化的涵义 109
社会化的种类、内容和途径 113
二、行为导向的特殊意义——儿童时期基本社会化 115
家庭在个人早期社会化中的特殊地位 116
父母亲对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意义 116
三、从他人导向到自我导向——青少年社会化的艰苦历程 118
从学校到同龄群体 118
“青春期”问题 121
四、自我导向的不断校正——中老年继续社会化 123
“中年危机” 123
代沟和双向社会化 125
老年人的社会化 125
五、社会化研究中若干值得探讨的问题 127
“社会化程度”的衡量标准 128
关于“已过分社会化”的概念 129
关于“反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131
六、人性与个性——关于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132
人性分类 133
阶级分类 135
个性分类 136
社会化与个性发展 138
第六章 角色与互动 140
一、角色的涵义和实质 140
二、角色的结构 142
角色结构的行为层面 142
角色行为的直接体现:角色扮演 143
角色丛——角色体现的社会关系 144
角色分类 145
角色冲突——角色的内外关系 146
三、角色与互动——角色关系的制度化过程 148
互动的涵义与实质 149
互动的基本要素 149
互动的类型 150
互动的方式 152
行为模式与规范模式 154
第七章 失范与越轨行为 156
一、规范与失范 156
二、越轨行为 160
三、违法与犯罪 163
四、越轨行为的表现形式 166
五、越轨行为的时代特征 169
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的区别 174
六、社会的非理性行为 174
非理性行为的特点和功能 175
Ⅲ 关系篇 181
第八章 关系概述 181
一、从行为到关系 181
二、行为主导与关系主导 184
三、社会关系的结构与类型 188
行为模式:关系研究的切入点 188
社会关系的基本类型 189
四、变革中的关系格局与社会结构 192
儒家伦理与家国结构 192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群体本位与个人本位 194
等级关系与关系等级 196
第九章 社会关系的群体层面 200
一、血缘群体:氏族与家庭 200
婚姻关系的最终确立与真正意义的家庭诞生 200
家庭的含义与现代家庭结构及其变迁 202
东西方家庭结构的比较 209
家庭的未来 211
二、地缘群体:城乡社区与国家 214
社区的本来含义及其演变 214
农村社区及其变迁 217
城市、城市社区和城市化 221
从国家到社会 234
三、业缘群体:团体与组织 235
团体分类的相关因素分折 235
团体和组织的分界 241
组织的基本特征 242
“家长制”与“科层制”结构分析 243
组织的生命周期 247
产业关系以及当前中国艰难的产业组织改革 249
第十章 社会关系的社会层面——社会结构层面 251
一、什么是社会结构 251
经典的论述:马克思的提法 252
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论的几个阶段 253
社会结构的单位、要素与性质界定 255
社会结构的共性与个性 258
二、社会的阶级结构 263
阶级的含义及其发展 264
我国阶级结构的特点和现状 268
三、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分层 278
四、社会分层的“三阶段律” 282
Ⅳ 制度篇 287
第十一章 制度概述 287
一、制度的起源与本质 287
什么是制度 287
制度的起源 290
制度的要素 293
二、制度的功能 296
显功能与潜功能 297
正功能与负功能 297
整合功能与区分功能 298
导向功能与传递功能 299
“需要”悖论 300
三、制度生命周期与制度功能失调 302
四、社会的制度化过程 303
制度化过程是社会过程的核心 303
两种意义上的“社会化” 304
第十二章 文化与制度 306
一、文化综述 306
文化的性质界定 307
文化与社会 310
文化的分类 311
文化的特征和结构 315
主文化与副文化 319
反文化 319
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 321
二、制度性文化:人类文明的最高体现 322
文化的核心要素 323
制度性文化的功能 324
三、文化过程 326
文化的三种过程 327
文化与文明 329
第十三章 制度分论 332
一、经济—社会制度 332
经济制度规范的内容 332
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 334
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335
二、政治制度 337
政治制度规范的内容 338
当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338
家庭制度的演变 340
三、家庭制度(婚姻制度) 340
家庭制度的功能发展趋向 342
四、宗教制度 344
五、法律制度 348
社会控制和法律制度 348
社会关系和法律制度 349
社会组织和法律制度 350
六、教育制度 351
第十四章 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 354
一、社会问题的界定 354
社会问题的要件 354
社会问题的特征 355
社会问题的研究视角 357
二、社会问题的研究观点 358
社会病理学观点 358
社会解组观点 359
价值冲突观点 360
偏差行为观点 362
标签论观点 363
三、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 365
结构性社会问题 365
跨时空性社会问题 366
伴生性社会问题 367
失范性社会问题 368
过程性社会问题 369
四、社会控制与社会管理 371
控制与社会控制 371
“控制”的等级类型 373
社会控制手段的演变 374
行为的“非预期结果” 377
Ⅴ 发展篇 381
第十五章 发展概述 381
社会变迁的原因 382
一、社会变迁的涵义和原因 382
社会变迁的涵义 382
二、几个与社会变迁相关的概念 384
三、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 386
四、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发展 389
关于社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389
社会结构转型规定和制约社会发展的走向 391
现化社会结构中变革主体的存在形态及其功能变化 392
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特点及其对现代化的意义 393
第十六章 社会发展和社会现代化 395
一、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 395
现代化的界定及基本共识 395
西方现代化进程与社会发展 396
二、资本主义现代化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影响 404
现代化的第一阶段模式和第二阶段模式 404
现代化的“变革类型”与“回应变革类型” 405
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道路 406
三、西方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理论 408
经典社会学家的论述 408
罗斯托的社会发展学说 409
弗兰克的“不发达的发展”说和桑托斯的“新依附性”论 412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414
“以人为尺度的发展”——探讨人类需要的发展理论 417
四、社会现代化和社会指标体系 419
社会指标体系的涵义、研究历史与作用 419
中国社会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建立 422
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427
中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428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430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几个需要澄清的问题 431
后记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