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室内土工试验 3
第一章 概论 3
第二章 土的工程分类 6
第一节 目的和适用范围 6
第二节 一般要求 8
第三节 土的分类 11
第四节 土的简易鉴别和描述 15
第三章 土样和试样制备 18
第一节 目的和适用范围 18
第二节 试样制备 18
第三节 试样饱和 20
第四章 含水率及界限含水率试验 23
第一节 含水率试验 23
第二节 界限含水率试验 26
第五章 密度试验 34
第六章 比重试验 37
第七章 颗粒分析试验 41
第八章 相对密度试验 50
第一节 定义和目的 50
第二节 最大孔隙比试验 50
第三节 最小孔隙比试验 51
第四节 试验方法的比较 52
第九章 击实试验 54
第十章 承载比试验 59
第十一章 回弹模量试验 62
第十二章 渗透试验 65
第十三章 固结试验 70
第一节 试验原理与目的 70
第二节 试验方法 73
第三节 影响试验的几个因素 81
第十四章 三轴压缩试验 86
第一节 目的和试验类型 86
第二节 仪器设备 89
第三节 试样制备和饱和 92
第四节 试验步骤 94
第五节 三轴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98
第六节 特殊三轴仪介绍 99
第七节 非饱和土孔隙压力的测定 102
第十五章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104
第十六章 直接剪切试验 106
第十七章 反复直接剪切试验 111
第十八章 无粘性土休止角试验 115
第十九章 毛管水上升高度试验 118
第二十章 土的化学性试验 121
第一节 概述 121
第二节 易溶盐测定 122
第三节 中溶盐测定 132
第四节 难溶盐测定 134
第五节 有机质测定 136
第六节 酸碱度测定 137
第二十一章 土的矿物组成试验 139
附录 144
附录A试验资料的整理与试验报告 144
附录B土样的要求与管理 145
附录C室内土工仪器通用要求 147
附录DDuncanE、μ模型参数的整理 148
附录EDuncanE、B模型参数的整理 150
参考文献 153
第二篇 土动力特性试验 157
第一章 概论 157
第一节 动荷载 157
第二节 常用的土动力指标 157
第三节 测定动力指标的试验方法 159
第二章 动三轴试验 164
第一节 试验原理 164
第二节 试验设备 164
第三节 试验操作要点 165
第四节 资料整理 167
第五节 记录表格 174
第六节 有关问题 175
第三章 动单剪试验 177
第一节 试验原理 177
第二节 试验设备 177
第三节 试验操作要点 177
第四节 资料整理 178
第五节 记录表格 180
第四章 共振柱试验 182
第一节 试验原理 182
第二节 试验设备 182
第三节 试验操作要点 183
第四节 资料整理 184
第五节 记录表格 188
参考文献 189
第三篇 土工合成材料 193
第一章 概论 193
第一节 简介 193
第二节 土工合成材料的原材料、产品种类及功能 193
第三节 土工合成材料的试验内容 195
第二章 物理和力学特性试验 197
第一节 土工合成材料试验的共同规定 197
第二节 物理性能指标试验 198
第三节 力学性能指标试验 201
第三章 水力特性试验 210
第一节 水力特性试验项目 210
第二节 孔径试验 210
第三节 渗透试验 215
第四章 土与土工合成材料界面摩擦试验 223
第一节 土与土工合成材料相互作用试验 223
第二节 界面摩擦试验 223
第五章 复合型和特种土工合成材料试验 228
第一节 两种复合型土工合成材料——塑料排水板和软式透水管的试验 228
第二节 特种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土工网及土工带的试验 231
参考文献 238
第四篇 原位测试 241
第一章 概论 241
第一节 概述 241
第二节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比较 241
第三节 常用的原位测试方法及其适用性 242
第二章 载荷试验 245
第一节 平板载荷试验 245
第二节 螺旋板载荷试验 248
第三章 静力触探 251
第一节 概述 251
第二节 主要设备及探头的标定 251
第三节 现场试验操作 254
第四节 测定的影响因素 255
第五节 试验成果的应用 257
第四章 十字板剪切试验 268
第一节 概述 268
第二节 十字板剪切试验设备 268
第三节 试验的技术要求 270
第四节 试验原理 270
第五节 影响因素及实际应用的综合考虑 271
第六节 成果应用 275
第五章 标准贯入试验 282
第一节 概述 282
第二节 试验设备及操作技术要点 282
第三节 成果的校正 284
第四节 标准贯入试验的应用 285
第六章 动力触探试验 289
第一节 概述 289
第二节 设备及技术要求 289
第三节 影响成果的主要因素 290
第四节 成果的应用 292
第七章 旁压试验 295
第一节 概述 295
第二节 仪器设备 295
第三节 一般技术要求 297
第四节 试验资料整理与特征值的选定 298
第五节 影响成果和精度的主要因素 301
第六节 成果的应用 302
第八章 波速测试 305
第一节 跨孔法 305
第二节 单孔法 308
第三节 面波法(又称稳态振动法) 308
参考文献 310
第五篇 离心模型试验 315
第一章 概论 315
第一节 模型试验的意义 315
第二节 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的发展简史 316
第三节 离心模型的试验原理与特点 320
第二章 相似原理与相似条件 324
第一节 相似的概念 324
第二节 相似定理 325
第三节 量纲分析方法 326
第四节 根据基本方程推导相似条件的方法 328
第三章 离心模型的主要试验设备 333
第一节 土工离心机 333
第二节 离心模型测试系统 334
第三节 离心模型试验配套设备装置 339
第四章 离心模型试验模拟技术 346
第一节 模型土样的制备 346
第二节 粒径效应与几何尺寸效应问题 349
第三节 边界效应 350
第四节 离心模型试验的误差与精度问题 351
第五节 模型的模拟 353
第六节 土石坝填筑变形的离心模拟方法 354
第五章 应用举例 358
参考文献 370
第六篇 土工原型观测 375
第一章 概论 375
第一节 土工原型观测的必要性 375
第二节 土工原型观测技术的发展 375
第三节 土工原型观测的主要内容 376
第二章 表面变形观测 378
第一节 观测目的和一般要求 378
第二节 测点、工作基点及基准点的设置 378
第三节 观测方法与精度要求 380
第四节 资料整理与分析 382
第三章 内部沉降观测 385
第一节 目的和一般要求 385
第二节 观测仪器及安装埋设 385
第三节 观测方法与精度要求 392
第四节 资料整理及分析 394
第四章 内部水平位移观测 397
第一节 目的和一般要求 397
第二节 观测仪器与安装埋设 397
第三节 观测方法与精度要求 404
第四节 资料整理与分析 407
第五章 孔隙水压力观测 409
第一节 目的和一般要求 409
第二节 观测仪器与安装埋设 409
第三节 观测方法与精度要求 414
第四节 资料整理及分析 415
第六章 土压力观测 417
第一节 土中土压力观测 417
第二节 接触土压力观测 420
第七章 土工原型观测自动化 423
第一节 目的和一般要求 423
第二节 水管式沉降仪等目测仪器的自动化改造 423
第三节 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424
第四节 自动化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 425
第八章 工程实例 427
第一节 鲁布革心墙堆石坝原型观测简介 427
第二节 莆田北洋海堤试验段现场测试简介 433
参考文献 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