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企业文化热透视 1
第一节 世界企业文化热 2
一、日本经济崛起之谜 2
二、美国的“文化觉醒” 8
三、儒家文化与亚洲四小龙 16
第二节 中国企业文化热 21
一、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22
二、对外国经验的借鉴 24
三、国家竞争力的启示 26
四、对企业传统的扬弃 29
五、面对市场的企业文化运作 31
第一节 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第一次飞跃 37
第二章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企业管理的软化趋势 37
第二节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第二次飞跃 39
一、温饱问题的解决与“经济人”假设的困境 39
二、脑力劳动比重的增加与“外部控制”方式的局限 41
三、服务致胜时代的到来与“理性管理”的没落 41
四、战略管理的崛起与企业哲学的导航功能 43
五、分权管理的发展与企业精神的凝聚作用 44
六、网络经济的兴起与虚拟企业的运作 46
第三节 文化管理的特点和标志 48
一、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 48
二、下功夫培育共同价值观 49
三、企业制度与共同价值观协调一致 50
四、管理重点由行为层转到观念层 51
五、实行“育才型”领导 52
六、建立学习型组织 53
七、软管理与硬管理巧妙结合 54
第三章 市场经济与文化竞争力 56
第一节 什么是企业文化 56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56
二、企业文化的结构和内涵 57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63
四、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 66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 66
一、民族文化因素 66
二、制度文化因素 67
三、外来文化因素 68
四、企业传统因素 70
五、个人文化因素 71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中的文化竞争力 72
一、“青蛙”变“王子”的启示 72
二、韦尔奇“奇”在哪里 74
三、从“站着开会”想到的 77
四、同仁堂何以“长生不老” 78
五、“海尔文化”出奇迹 82
第四节 文化竞争力的理性思考 85
一、企业理念与市场竞争 85
二、管理理念与工作效率 87
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凝聚力 90
四、企业道德与持续发展 93
五、企业形象与名牌效应 95
一、什么是企业形象 97
第四章 企业形象策划 97
第一节 企业形象与CI 97
二、CI的概念和内涵 104
三、CI的导入程序与效果评价 110
四、从CI战略到CS战略 112
第二节 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 113
一、传播媒介与企业公共关系 113
二、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在传播媒介上的映像 117
三、CI策划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19
第三节 CI策划的原则 120
一、全方位推进原则 121
二、以公众为中心原则 122
三、实事求是原则 125
四、求异创新原则 127
五、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原则 128
第五章 企业文化精神层设计——MI策划 130
第一节 企业理念的设计原则 130
一、实践性原则 131
二、个异性原则 131
三、持久性原则 132
四、系统性原则 132
第二节 企业理念的来源 132
一、民族文化精华 133
二、先进社会文化 134
三、国外先进企业理念 135
四、我国企业优良传统 136
一、企业愿景的设定 137
第三节 企业理念要素设计 137
二、企业哲学的提炼 141
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145
四、企业宗旨的制定 151
五、企业精神的概括 153
六、企业道德的确定 155
七、企业作风的设计 159
第四节 企业理念设计的科学与艺术 161
一、企业理念的内敛理论 161
二、企业理念的外张理论 164
三、企业理念的表达技巧 167
第五节 中国优秀企业理念的特点 170
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171
一、富强中华的共同理想 171
三、科技兴企的发展思路 172
四、开拓创新的变革精神 172
五、以客为尊的服务态度 173
六、追求卓越的竞争意识 173
七、合法求利的效益观念 174
八、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174
九、唯物辩证的策略思维 175
十、走向世界的战略眼光 175
第六章 企业文化制度层设计——BI策划 177
第一节 企业制度的设计 177
一、企业制度体系及其内容 177
二、企业制度体系的设计原则 178
三、工作制度设计 185
四、责任制度设计 205
五、特殊制度设计 207
第二节 企业风俗的设计 209
一、企业风俗的类型、性质与作用 210
二、企业风俗的影响因素 213
三、设计和培育新的企业风俗 214
四、对现有企业风俗的改造 216
五、优良企业风俗举例 218
第三节 员工行为规范的设计 219
一、员工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 219
二、员工行为规范案例分析 225
三、员工行为规范的设计原则 231
第七章 企业文化物质层设计——VI策划 234
第一节 视觉层是理念层的外化和载体 234
一、企业物质条件是理念层的载体 234
二、企业器物文化是理念层的外化 236
第二节 企业视觉识别的基本要素设计 237
一、企业名称设计 237
二、企业标志设计 241
三、企业标准字设计 248
四、企业标准色设计 254
五、VI辅助要素的设计 258
第三节 企业物质环境的设计 260
一、企业自然环境与建筑布局设计 260
二、厂房设计 264
三、办公室设计 267
四、商店设计 270
第四节 企业产品的造型包装设计 273
一、产品外形包装的价值 273
二、产品造型设计 274
三、产品包装设计 277
第五节 企业文化传播网络的设计 280
一、企业文化传播的正式网络 280
二、企业文化传播正式网络的建设 284
三、企业文化非正式传播网络的建设 287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性质、对象与职能 289
一、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区别 289
第八章 企业公共关系策划 289
二、公共关系的对象 292
三、公共关系的职能 294
第二节 公共关系活动的原则 299
一、实事求是原则 299
二、双向沟通原则 300
三、共同受益原则 302
四、系统性原则 303
五、平衡性原则 305
六、有效性原则 307
第三节 公共关系战略的实施程序 310
一、公共关系调查 310
二、公共关系策划 313
三、公共关系计划的实施 317
四、公共关系结果的评估 320
一、传播媒介 322
第四节 传播媒介与企业公共关系战略的实施 322
二、企业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关系 325
三、与新闻界交往的方法与艺术 326
第五节 企业公共关系战略的实施艺术 328
一、与顾客的关系 328
二、与经销商的关系 329
三、与供应商的关系 330
四、与社区的关系 331
五、与政府的关系 331
六、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关系 332
第九章 名牌战略与企业形象塑造 334
一、品牌 335
第一节 名牌与名牌文化 335
二、名牌 339
三、名牌文化 343
第二节 企业形象与企业竞争力 347
一、产品竞争力 347
二、名牌效应与竞争力 348
第三节 中国企业的名牌战略与企业形象塑造 350
一、“森达”的大名牌战略 351
二、国际市场上打出的“海尔”牌 352
三、科龙集团多品牌闯世界 353
四、“一致”从品牌到名牌 355
五、康力名牌与康力文化 356
六、从谷底飞出的雪驰名牌 358
七、对中国企业名牌战略的思考 359
第四节 企业兼并中的文化融合与形象扩张 362
一、企业兼并中的无形资产重组 363
二、企业兼并中的文化融合 365
三、企业兼并中的形象扩张 370
第十章 迎接中国第二次企业文化热潮 372
第一节 回首第一次企业文化热 372
一、经济领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73
二、企业改革的推动力和润滑剂 376
三、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结合点 377
第二节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378
一、企业竞争力三要素 379
二、文化力日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80
一、变调的人财物大合唱 382
第三节 人才争夺激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热 382
二、人才是最稀缺的第一资源 385
三、中国加入WTO后的人才争夺战 387
第四节 中国企业文化的变革 389
一、企业文化变革的必然性和迫切性 390
二、企业文化变革的原则 392
三、企业文化变革四要素 396
四、典范转移、制度创新与国有企业的文化变革 400
第五节 对第二次企业文化热的展望 402
一、经济“入世”与文化“入世” 402
二、从“利润导向”到“诚信导向” 404
结束语 408
主要参考文献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