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现代中国史研究“正统观念”的源起及其反思 1
一、“国民史学观”的兴起与现代国家的创构 1
二、社会史的表述方式与世界体系的关联性 7
三、美国中国学思潮中的“世界观念”与国内史学的关系 13
四、中国史学的传统渊源:“正统观”与现代意识的悖论关系 20
五、起源神话的迷思:现代意识的陷阱 29
六、“复原论”的魔影:实证主义的误区 33
七、克服“正统观”束缚的可能性:一种推测 37
第二章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思想史问题意识的演变 46
一、启蒙话语与“心理主义”解释传统的复归 46
二、传统如何被创造性地转化? 57
三、超越“激进”与“保守”的二元对立框架 63
四、中国思想史研究与“现代性”问题 68
五、由西徂东:“理论旅行”的现代性意义 79
第三章 “市民社会”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史研究 90
一、“国家—社会”的对峙框架与地方史研究的兴起 90
二、“公共领域”概念与中国经验 100
三、“韦伯式圈套”与中国城市史研究 107
四、冲突与控制:汉口的近代化模式 110
五、对“汉口模式”的批评与反批评 114
六、“市民社会”概念在中国史研究中的适用限度 119
七、“市民社会”研究在中国的前景 124
第四章 从“士绅支配”到“地方自治”:基层社会研究的范式转变 130
一、士绅理论:从“身份论”到“支配模式” 130
二、村落共同体的功能演变与地方组织诠释的多义性 143
三、从结构功能分析到社区史研究 148
第五章 “中层理论”的建构与中国史问题意识的累积和突破 174
一、“中层理论”的诠说与合理移用 174
二、“现代化叙事”果真取代“革命史叙事”了吗? 177
三、黄宗智的“过密化”概念对“中层理论”建构的导向意义 181
四、“儒学地域化”概念:知识社会学建构的得与失 191
五、“儒学地域化”概念在西方中国学脉络中的定位 197
六、建构中国式“中层理论”解释的多重资源 204
第六章 身处后现代思潮中的我们:历史如何重新书写? 211
一、从“后现代”到“后殖民”:中国语境下的差异与选择 211
二、后现代方法在中国史研究中的具体实践 220
三、“现代叙事”与“后现代叙事”之争:若干研究问题的辨析 228
四、后现代研究取向的自我调整和发展 234
五、“常识性批判”:立场与方法如何区分? 242
主要参考文献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