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诱惑——从司汤达谈起(读书代序) 1
走向现代文明 8
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思想 10
国有企业改革的两项战略性任务 25
从东南亚金融危机看政府调控的必要与局限 35
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运行 39
市场经济体制对所有制结构的三大要求 69
努力创造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实现条件的制度因素 80
让资本在市场中荡漾 86
扩大需求尤其应关注“改革因素” 90
“企业兼并”须慎行 94
在什么意义上我们才能够说:“2005年深圳将基本实现现代化” 98
建议深入探索深圳与外地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 101
激励创造供给——关于高新技术产业中人力资本的研究报告 103
跨越“九七”——回归后香港经济持续繁荣的两大因素 210
小也会是美好的——澳门经济发展的三大优势 216
充分发挥粤深的“借鉴优势” 尽量吸收香港的“体制资源”——广东和深圳的另一个优势 224
两个检验标准的逻辑统一——对邓小平思维方式的再探索 227
“解放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的神圣地位 233
“希望”之所在——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一课 246
“货币瓦解公社”——邓小平改革理论中的重要一节 254
现实对逻辑的拷问——关于“解放思想”的札记 265
两个“伟大的创举” 275
中国社会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277
走向人类文明 285
来自选择的幸福——《选择经济考察述要》自序 293
《选择经济考察述要》后记 302
理性的浪漫——《苏东斌集》(增订本)自序 304
《社会主义经济学导论》自序 307
《走出贫困》自序 310
《现代政府的经济行为》自序 312
《苏东斌集》自序 315
毕竟走出来了——《当代中国理论经济学主要流派》序 318
胸怀与智慧——《台湾香港公营经济》序 322
“一样的天地”——《台湾经济性特区的发展与转型研究》序 327
实现一场产业革命——《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序 332
未达之志——《转型期的经济与社会》序 337
怎么办?——《教育链》序 343
智慧的痛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探索》(五)读后 355
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记录》读后 363
创新的灵魂又在哪里?——读《决胜21世纪》 365
抄袭的根源 369
附录: 371
思想者——记深圳市宣传文化精品奖获得者苏东斌 陈宏 371
繁荣来自竞争——就中国加入“世贸”与苏东斌教授一席谈 吕延涛 373
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处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苏东斌教授访谈录 亚勇 范永泉 377
苏东斌与经济学主体的研究 杨雪松 381
选择的幸福——评苏东斌著《选择经济考察述要》 何方 393
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刘一伟 396
后记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