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燃料和润滑剂》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滨友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64001410
  • 页数:38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介绍了汽车用油知识。

第一章 石油资源与石油炼制 1

1.1 石油资源 1

1.1.1 我国的石油资源 1

1.1.2 石油的化学组成 2

1.1.3 原油的种类与分类 7

1.2 石油炼制 9

1.2.1 石油炼制的原理与流程 9

1.2.2 原油的常减压蒸馏 9

1.2.3 轻质燃料油的生产工艺 13

1.2.4 润滑油生产工艺 31

第二章 汽油 液化石油气 天然气 45

2.1 主要性质和组成 45

2.2 汽油燃烧性能 49

2.2.1 爆震 49

2.2.2 实验室辛烷值 50

2.2.3 道路辛烷值 51

2.2.4 抗爆剂 53

2.2.5 辛烷值的要求值 53

2.2.6 爆震以外的异常燃烧 54

2.3 汽油挥发性 55

2.3.1 启动性能和气阻形成倾向 55

2.3.2 发动机的暖机性和加速性能 55

2.3.3 发动机的磨损和运转经济性 56

2.4 燃料的经济性 56

2.4.1 辛烷值的影响 56

2.4.2 除辛烷值以外汽油其他性能的影响 57

2.5 汽油的氧化安定性 58

2.5.1 储存安定性 58

2.5.2 进气系统中的沉积物 58

2.6.1 汽车排气污染物的危害 61

2.6 排气 61

2.6.2 汽油性质和组成对排放的影响 62

2.6.3 国内外减少汽车排气污染的措施及清洁燃料的发展趋势 64

2.7 液化石油气 69

2.7.1 液化石油气(LPG)的性质 69

2.7.2 LPG的动力性能 71

2.7.3 LPG汽车与汽油车的排放比较 72

2.7.4 LPG车燃料经济性 73

2.8 天然气 73

2.8.1 天然气的性质 73

2.8.2 天然气汽车燃料的辛烷值与动力性 76

2.8.3 天然气的安全性、清净性和经济性 77

2.9 醇醚混合汽油 77

2.9.1 辛烷值 78

2.9.3 燃料消耗和排放 79

2.9.2 挥发性 79

第三章 轻柴油 80

3.1 主要性质及组成 80

3.2 着火性能 83

3.2.1 柴油发动机的燃烧与爆震 83

3.2.2 十六烷值和十六烷值指数 84

3.2.3 十六烷值改进剂 85

3.3 运转性、可靠性 86

3.3.1 低温启动性 86

3.3.2 低温流动性 87

3.3.3 粘度 87

3.3.4 硫含量 88

3.4 安定性 89

3.5 排放 91

3.5.1 柴油机的排放污染物 91

3.5.2 柴油性质对排放的影响 92

3.5.3 排气法规 93

3.6 燃料经济性 95

第四章 发动机油 96

4.1 发动机油作用 96

4.1.1 润滑与减摩作用 96

4.1.2 冷却作用 97

4.1.3 密封作用 98

4.1.4 清洗作用 98

4.1.5 防锈和抗腐蚀作用 99

4.2 发动机油分类 100

4.2.1 发动机油的使用分类 100

4.2.2 发动机油的粘度分类 100

4.2.3 发动机油的质量分类 101

4.3.1 基础油 108

4.3 发动机油的组成 108

4.3.2 发动机油添加剂 114

4.4 发动机油的性能要求 121

4.4.1 粘度和粘温性 121

4.4.2 流变性和泵送性 122

4.4.3 清净分散性 124

4.4.4 抗氧化性能 125

4.4.5 抗磨性能 126

4.4.6 减磨性能 126

4.5 发动机润滑油的选用和换油期 127

4.5.1 选用原则 127

4.5.2 换油期和换油指标 132

4.5.3 影响换油期的主要因素 137

4.5.4 换油期的判别方法 138

4.5.5 正确的换油方法 139

4.6.1 汽油机油润滑 140

4.6 汽油机油 140

4.6.2 汽油机油的组成及性能要求 143

4.6.3 汽油机油品种及评定项目 150

4.7 柴油机油 166

4.7.1 柴油机润滑 166

4.7.2 柴油机油组成及性能要求 167

4.7.3 柴油机油品种及模拟评定 173

4.8 二冲程汽油机油 189

4.8.1 二冲程汽油机工作及润滑方式 189

4.8.2 二冲程汽油机油的组成及性能要求 191

4.8.3 品种,规格及台架试验 194

第五章 车辆齿轮油 201

5.1 齿轮和齿轮润滑油简介 201

5.1.1 齿轮 201

5.1.2 齿轮润滑 201

5.2.1 国外车辆齿轮油及其添加剂发展趋势 202

5.2 车辆齿轮油及其添加剂发展概况 202

5.2.2 国内车辆齿轮油及其添加剂现状 204

5.2.3 国内车辆齿轮油及其添加剂领域的研究方向 205

5.3 车辆齿轮油的分类及规格 206

5.3.1 车辆齿轮油使用分类 206

5.3.2 车辆齿轮油粘度分类 207

5.3.3 车辆齿轮油的规格 208

5.4 车辆齿轮油的组成 210

5.4.1 车辆齿轮油基础油 210

5.4.2 车辆齿轮油添加剂 211

5.5 车辆齿轮油性质 214

5.5.1 车辆齿轮油的流变性 214

5.5.2 车辆齿轮油的极压抗磨性 214

5.5.3 车辆齿轮油的热氧化安定性 214

5.6 车辆齿轮油的应用 215

5.5.7 车辆齿轮油的密封适应性 215

5.6.1 车辆齿轮油的选用 215

5.5.5 车辆齿轮油的抗泡性 215

5.5.4 车辆齿轮油的防锈防腐性 215

5.5.6 车辆齿轮油的贮存稳定性及相容性 215

5.6.2 车辆齿轮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217

第六章 汽车自动传动液 219

6.1 简介 219

6.2 汽车自动传动液的作用及性能要求 219

6.2.1 汽车自动传动液的作用 219

6.2.2 汽车自动传动液的性能要求 219

6.3 汽车自动传动液的分类 221

6.4 汽车自动传动液的规格标准 222

6.4.1 通用汽车公司的自动变速箱传动液Dexron规格 222

6.4.2 福特汽车公司的自动变速箱传动液Mercon规格 222

6.4.3 埃里逊公司重负荷传动液Allison C规格 222

6.4.4 卡特皮勒(Caterpilar)公司的分动箱传动液TO规格 223

6.5.1 基础油 226

6.5 汽车自动传动液的组成 226

6.5.2 稠化剂 231

6.5.3 功能添加剂 232

6.6 汽车自动传动液的性能评定 234

6.6.1 主要理化性能评定 234

6.6.2 台架评定 235

6.7 汽车自动传动液的选用 237

第七章 润滑脂 238

7.1 润滑脂的概念 238

7.1.1 脂的定义和结构概述 238

7.1.2 润滑脂的组成 239

7.2 脂的特征 249

7.2.1 脂的流动性质 249

7.2.2 脂的稠度性质及温度性质 250

7.2.3 脂的润滑作用 251

7.2.4 脂的优缺点 252

7.3 脂的分类 253

7.3.1 脂的旧分类 253

7.3.2 脂的新分类 254

7.4 润滑脂的制造方法简介 255

7.4.1 皂基脂制造方法举例 255

7.4.2 非皂基脂制造方法举例 256

7.5 润滑脂的试验方法 256

7.5.1 一般理化试验 256

7.5.2 性能试验 257

7.6 汽车用润滑脂 258

7.6.1 底盘用脂 258

7.6.2 轮毂轴用脂 258

第八章 特种液体 261

8.1 制动液 261

8.1.1 概述 261

8.1.2 制动液的性能要求 263

8.1.3 制动液的分类和规格标准 264

8.1.4 制动液组成及其作用 266

8.1.5 制动液的试验方法 272

8.1.6 制动液的使用 274

8.2 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 277

8.2.1 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的产生与发展 277

8.2.2 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标准和试验方法 281

8.2.3 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284

第九章 金属加工润滑技术 287

9.1 金属成型加工中的润滑 287

9.1.1 锻压加工 287

9.1.2 挤压加工 288

9.1.3 棒和线材拉拔 289

9.1.4 板材成型加工 289

9.2 金属有屑加工润滑 291

9.2.1 切削加工 292

9.2.2 磨削加工 294

9.3 润滑与表面质量的关系 296

9.3.1 表面物理特性 296

9.3.2 表面化学特性 296

9.3.3 表面结构 297

9.3.4 零件加工前的表面处理 298

9.3.5 表面涂层处理 299

9.4 金属加工润滑原理 299

9.4.1 摩擦 299

9.4.2 磨损 301

9.4.3 润滑作用机理 302

9.4.4 润滑剂物理特性的作用 303

9.5 金属加工润滑剂的化学特性 304

9.5.1 水基液体 305

9.5.2 油溶性体系 311

9.5.3 悬浮液、膏状物、固体润滑剂和涂层 312

9.5.4 添加剂 314

9.6 金属加工润滑剂的筛选 319

9.6.1 润滑剂模拟性能试验方法 319

9.6.2 润滑剂模拟台架试验 320

9.7 金属加工润滑剂的应用技术 322

9.8 金属加工润滑剂质量控制方法 324

9.9 金属加工润滑剂毒性及微生物概念 332

9.9.1 金属加工润滑剂的毒性概念 333

9.9.2 切削液中的微生物概念 335

9.10 润滑剂的净化、再生和排放 338

9.10.1 净化处理 340

9.10.2 换液、再生和循环利用 343

9.10.3 排放处理 346

9.11 金属成型加工润滑剂的选择 346

9.11.1 锻压加工 347

9.11.2 挤压 348

9.11.3 棒材、管材和线材拉拔 349

9.11.4 板材成型加工 350

9.11.5 金属塑性加工润滑剂的调配 355

9.11.6 常用的塑性加工润滑剂调配实例 356

9.12 金属有屑加工润滑剂选用 357

9.12.1 金属切削加工 358

9.12.2 金属磨削加工 359

9.12.3 常用金属有屑加工润滑剂调配技术 360

第十章 淬火介质 364

10.1 淬火介质的作用原理 364

10.2 淬火介质类型 366

10.2.1 淬火介质的分类 366

10.2.2 对淬火介质的要求 367

10.2.3 水淬火介质 367

10.2.4 水溶性聚合物淬火介质 368

10.2.5 淬火油 370

10.3.2 根据淬火零件结构的特点选用 376

10.3.3 淬火油的选用原则 376

10.3.1 根据零件的材质和淬透性选用 376

10.3 淬火介质的选用 376

10.3.4 水溶性淬火介质的选用原则 377

10.4 淬火介质的试验 377

10.4.1 硬度试验 377

10.4.2 按冷却曲线评定 377

10.4.3 开裂试验 378

10.4.4 变形试验 378

10.4.5 热氧化安定性试验 379

10.5 淬火介质的使用管理 379

10.5.1 淬火介质使用中的化学变化 379

10.5.2 淬火介质的管理 380

10.5.3 系统的清理 383

10.6 环保、安全和健康管理 383

10.7 淬火介质的发展趋势 384

主要参考文献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