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5
第一编 地理 51
第一章 地理位置 51
第二章 建置沿革 51
第三章 行政区划 52
第一节 清代区划 52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区划 53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区划 56
第四章 城镇乡村 60
第一节 县城 60
第二节 乡镇 62
第三节 村庄 65
第一节 地质 80
第五章 自然地理 80
第二节 地貌 82
第三节 气候 83
第四节 水文 90
第五节 土壤 96
第六节 野生植物、动物 103
第六章 自然灾害 104
第二编 人口 108
第一章 人口民族 108
第一节 人口数量 108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09
第三节 人口构成 109
第二章 计划生育 113
第一节 节制生育 113
第二节 技术服务 115
第三节 管理机构 116
第三编 经济 118
第一章 农业 118
第一节 生产关系变革 118
第二节 农业生产 121
第三节 经营管理 135
第二章 林业 137
第一节 植树造林 137
第二节 栽培技术 144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146
第四节 经营管理 147
第三章 畜牧 148
第一节 畜牧资源 148
第二节 畜禽养殖 149
第三节 疫病防治 153
第四节 畜牧管理 154
第四章 水利 155
第一节 水利工程 155
第二节 农田灌溉 161
第三节 提水工具 165
第四节 水利管理 166
第五章 能源 170
第一节 电力 170
第二节 开发能源 177
第六章 工业 177
第一节 经营体制 178
第二节 主要门类 184
第三节 经营管理 192
第四节 管理机构 193
第一节 经营体制 194
第七章 商业 194
第二节 生产资料购销 209
第三节 生活资料购销 212
第四节 农副土特产品收购 215
第五节 饮食服务 219
第六节 经营管理 222
第八章 对外贸易 223
第一节 发展概况 223
第二节 出口商品 223
第三节 管理机构 226
第九章 物资供应 227
第一节 统配物资经营 227
第二节 市场调剂与议购议销 227
第三节 经营管理 228
第十章 粮食 229
第一节 粮油购销 230
第二节 粮油加工 236
第三节 饲料加工 236
第四节 粮油储运 237
第五节 管理机构 239
第十一章 经济综合管理 241
第一节 计划 241
第二节 统计 243
第三节 审计 244
第四节 工商行政管理 245
第五节 计量 253
第六节 物价 255
第十二章 交通运输 260
第一节 道路 260
第二节 桥涵 262
第三节 车辆 264
第四节 运输 266
第五节 水上交通 268
第六节 管理机构 269
第十三章 邮政电讯 272
第一节 邮政 272
第二节 电讯 274
第三节 管理机构 275
第十四章 财政税务 275
第一节 财税体制 276
第二节 财政收入 278
第三节 财政支出 287
第四节 财税管理 291
第十五章 金融 293
第五节 管理机构 293
第一节 货币 294
第二节 金融机构 299
第三节 借贷 301
第四节 储蓄 305
第五节 债券 306
第六节 保险 307
第十六章 城乡建设 310
第一节 城镇 310
第二节 乡村 316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317
第四节 建筑业 320
第五节 环境保护 322
第一节 组织的创建与发展 32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323
第四编 政治 323
第二节 组织活动 326
第三节 组织系统 343
第四节 代表大会 345
第五节 纪律检查 349
第六节 统战工作 349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350
第一节 组织沿革 350
第二节 组织活动 351
第三章 群众团体 352
第一节 工人组织 353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354
第三节 妇女组织 357
第四节 农民组织 359
第五节 工商业组织 360
第六节 科技工作者组织 361
第四章 人民代表大会 361
第一节 代表选举 361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362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及领导人 367
第四节 提案办理 369
第五章 政府 370
第一节 县级政府 370
第二节 基层政权 383
第三节 信访 383
第六章 人民政协 384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 385
第三节 提案办理及调查视察 386
第二节 工作机构及工作组 386
第七章 公安司法 388
第一节 公安 388
第二节 检察 393
第三节 审判 394
第四节 司法行政 397
第八章 劳动人事 399
第一节 干部 399
第二节 工人 404
第三节 工资奖金 405
第四节 劳保福利 410
第五节 劳动就业 411
第九章 民政 412
第一节 拥军优属 412
第二节 安置工作 415
第三节 社会救济 416
第四节 婚丧管理 418
第五编 军事 419
第一章 军事机构及武装 419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地方武装 419
第二节 人民武装 420
第三节 民兵 424
第二章 兵制 428
第一节 民国时期兵制 428
第二节 人民武装兵制 428
第三章 战事 431
附:日军暴行 442
第六编 文化 448
第一章 教育 448
第一节 幼儿教育 449
第二节 普通教育 450
第三节 职业教育 456
第四节 业余教育 457
第五节 教学研究 458
第六节 教师队伍 459
第七节 教育经费 462
第八节 勤工俭学 464
第九节 教育行政 464
第二章 科技 465
第一节 科技组织 466
第二节 科技队伍 467
第三节 科研成果 470
第四节 科技普及 475
第三章 文化艺术 480
第一节 文化设施 480
第二节 文艺团体 483
第三节 文艺创作 487
第四节 广播电视 492
第五节 报刊通讯 495
第六节 文物古迹 498
第四章 卫生 501
第一节 医疗机构 501
第二节 医疗队伍 509
第三节 卫生保健 510
第四节 医药 516
第五节 医政管理 520
第六节 医疗成果 523
第五章 体育 524
第一节 学校体育 525
第二节 职工体育 526
第三节 民间体育 527
第四节 体育比赛 528
第七编 民情 532
第一章 人民生活 532
第一节 农民生活 532
第二节 职工生活 535
第二章 家庭姓氏 536
第一节 家庭 536
第二节 姓氏 537
第三章 风俗 538
第一节 生活习俗 538
第二节 礼仪习俗 542
第三节 岁时习俗 546
第四节 其它习俗 549
第五节 社会新风 552
第二节 伊斯兰教 553
第四章 宗教 553
第一节 天主教 553
第五章 方言 554
第一节 语音分析 554
第二节 词汇 566
第三节 语法特点 577
第八编 人物 582
第一章 人物传记 582
第二章 烈士英名录 624
附记 640
一、旧志概述 640
二、旧志序言 641
三、与深泽古迹有关的诗文 644
本志编修始末 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