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总论 3
第一章 概念与分类 3
第二章 起源与发展 7
第三章 机制与效应 11
第一节 治疗机制 11
一、物理刺激作用 11
二、药物治疗作用 13
三、经-穴治疗作用 15
第二节 治疗效应 17
一、速效效应 18
二、续效效应 19
三、后续效应 20
第四章 作用和特点 22
第一节 治疗作用 22
一、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22
二、扶助正气,祛除病邪 23
三、调和阴阳,协调脏腑 24
第二节 主要特点 26
一、针药并用,相得益彰 26
二、疗效确切,见效迅速 26
三、用药量少,选穴求精 27
四、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 28
第五章 取穴与配穴 29
第一节 取穴方法 29
一、局部取穴法 29
二、循经取穴法 30
三、辨证取穴法 30
四、阳性反应取穴法 30
五、特定穴取穴法 31
六、神经取穴法 31
七、经验取穴法 31
一、本经配穴法 32
八、全息取穴法 32
第二节 配穴方法 32
二、异经配穴法 33
三、前后配穴法 33
四、上下配穴法 33
五、左右配穴法 33
六、表里配穴法 34
七、远近配穴法 34
第六章 治疗原则与增效因素 35
第一节 治疗原则 35
一、清热与温寒 35
二、补虚与泻实 36
三、局部与整体 37
四、治标与治本 37
第二节 增效因素 38
五、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38
一、辨证 39
二、选穴 39
三、针感及补泻方法 39
四、选药 39
五、体质因素 40
第七章 药物选择与用药原则 41
一、药物选择 41
二、用药原则 44
第八章 注射原则与药物剂量 46
一、注射原则 46
二、用药剂量 47
第九章 针前准备与操作方法 48
第一节 针前准备 48
一、用具 48
三、抽药方法 50
二、体位 50
四、定位方法 53
五、消毒方法 54
六、调神方法 54
第二节 操作方法 55
一、持针方法 55
二、押手方法 56
三、进针方法 58
四、针向方法 58
五、深浅方法 60
六、得气方法 61
七、基本刺激手法 64
八、辨气法 65
九、补泻方法 67
十、注药方法 71
十一、分类注射法 72
十二、出针方法 74
十三、治疗频率与疗程 75
第十章 异常反应与防治办法 76
一、晕针 76
二、弯针 77
三、断针 77
四、出血 78
五、神经损伤 79
六、感染 80
七、气胸 80
八、过敏 81
九、疼痛 82
【附】意外事故防治综述 83
一、常见意外事故 83
三、预防 85
二、事故原因分析 85
第十一章 适应证、禁忌证与注意事项 87
第十二章 常用腧穴与常用药物 90
第一节 常用腧穴 90
一、经穴 90
二、经外奇穴 112
三、微针穴 114
第二节 常用药物 120
一、西药制剂 120
二、中药制剂 126
下篇 各论 135
第十三章 传染性疾病 135
第一节 感冒 135
第二节 流行性腮腺炎 137
第三节 肺结核 139
第四节 百日咳 141
第五节 疟疾 144
第六节 病毒性肝炎 146
第七节 乙型肝炎 148
第八节 细菌性痢疾 152
第十四章 内科疾病 156
第一节 呼吸疾病 156
一、支气管炎 156
二、支气管哮喘 159
三、支气管扩张 162
四、肺炎 164
第二节 心血管及血液系统疾病 167
一、冠心病 167
二、心律失常 169
三、心肌炎 173
四、心脏神经官能症 175
五、高血压病 177
六、白细胞减少症 180
七、贫血 183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 185
一、膈肌痉挛 185
二、呕吐 188
三、化疗呕吐 192
四、慢性胃炎 195
五、消化性溃疡 198
六、胃下垂 200
七、胃肠神经官能症 203
八、肠炎 206
九、急性胃肠炎 209
十、肠激惹综合征 211
十一、便秘 213
第四节 精神疾病 216
一、失眠 216
二、神经衰弱 219
三、癫痫 221
四、精神分裂症 224
第五节 神经疾患 227
一、面神经麻痹 227
二、面肌痉挛 231
三、中风后遗症 234
四、老年性痴呆 238
五、头痛 241
六、枕神经痛 245
七、三叉神经痛 248
八、肋间神经痛 250
九、臂丛及周围神经麻痹 253
十、坐骨神经痛 255
十一、股外侧皮神经炎 259
十二、排总神经麻痹 261
十三、周围神经炎 263
十四、不安腿综合征 267
第六节 泌尿生殖疾病 270
一、慢性肾炎 270
二、肾盂肾炎 272
三、阳痿 274
第七节 内分泌代谢疾病 277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77
二、糖尿病 280
第十五章 外科疾病 284
第一节 骨科疾病 284
一、颈椎病 284
二、落枕 288
三、颈、肩、背筋膜炎 290
四、肱二头肌肌腱炎 294
五、肩周炎 296
六、肱骨外上髁炎 299
七、肋软骨炎 302
八、腰肌劳损 305
九、臀上皮神经损伤 308
十、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310
十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314
十二、增生性脊柱炎 318
十三、梨状肌损伤 321
十四、膝关节炎 325
十五、风湿性关节炎 328
十六、类风湿性关节炎 331
十七、足跟痛 335
第二节 普通外科疾病 338
一、胆囊炎 338
二、胆绞痛 340
三、阑尾炎 344
四、胆管蛔虫病 346
五、鞘膜积液 350
六、肛裂 353
七、痔 355
八、直肠脱垂 358
九、瘢痕疙瘩 362
十、腱鞘囊肿 364
第三节 泌尿外科疾病 366
一、前列腺炎 366
二、泌尿道结石 369
三、肾绞痛 373
第十六章 妇科疾病 377
一、功能性子宫出血 377
二、痛经 380
三、盆腔炎 383
四、急性乳腺炎 386
五、乳腺增生病 390
六、更年期综合征 393
七、妊娠呕吐 395
八、子宫收缩乏力 398
九、产后尿潴留 400
十、不孕症 403
十一、外阴瘙痒 405
十二、外阴白色病变 407
第十七章 儿科疾病 411
一、小儿支气管炎 411
二、小儿哮喘 414
三、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417
四、小儿肺炎 420
五、小儿厌食 422
六、小儿腹泻 424
七、小儿遗尿 428
八、小儿脑瘫 431
九、小儿麻痹后遗症 436
第十八章 皮肤科疾病 440
一、银屑病 440
二、荨麻疹 443
三、皮肤瘙痒症 446
四、疣 449
五、带状疱疹 453
六、神经性皮炎 456
七、湿疹 460
八、痤疮 463
九、黄褐斑 466
十、斑秃 469
十一、鸡眼 472
第十九章 五官科疾病 476
一、麦粒肿 476
二、结膜炎 479
三、近视 481
四、视神经萎缩 484
五、角膜炎 486
六、鼻炎 488
七、过敏性鼻炎 492
八、化脓性中耳炎 495
九、耳鸣、耳聋 498
十、内耳眩晕症 501
十一、复发性口疮 505
十二、牙痛 507
十三、喉炎 509
十四、咽部异感症 511
十五、咽炎 513
十六、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516
附录 各部位穴位分布图 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