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生物工程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
一、生物工程的由来 1
二、生物工程的基本概念 1
三、生物工程的主要成就和发展动向 2
第二节 细胞工程的兴起和成就 4
一、细胞工程的兴起和基本内容 4
二、细胞工程的主要成就 6
第二章 植物细胞培养 9
第一节 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 9
一、初级及次级代谢物的生产 9
二、生物转化 9
三、天然植物食用色素的生产 9
第二节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发展 10
第三节 组织培养中常用的术语 12
第四节 植物细胞培养实验室设备 13
一、无菌操作的工具 13
二、培养容器 13
三、培养室设备 14
第五节 植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 14
一、植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组成 15
二、培养基的制备 16
第六节 实验材料的选择和消毒 19
一、材料的选择 19
二、材料消毒 19
第七节 外植体的切取和培养 21
一、外植体的切取 21
二、培养方法 21
三、培养条件 22
二、愈伤组织的形成 24
一、愈伤组织的诱导 24
第八节 愈伤组织培养 24
三、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形态 26
第九节 悬浮细胞培养 27
一、悬浮细胞的起始培养 27
二、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方法 28
第十节 单细胞培养 30
一、看护培养技术 30
二、平板培养技术 30
三、微室培养 31
四、影响细胞生长的因子 31
五、单细胞无性系之间的差异 31
第十一节 器官培养 32
一、离体根的培养 32
三、叶培养 33
二、茎尖培养 33
四、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 34
第十二节 胚胎培养 35
第三章 动物细胞培养 36
第一节 动物细胞培养概论 36
第二节 体外细胞培养 38
一、动物细胞在体内、外的差异和分化 38
二、动物细胞的特点 40
三、体外培养动物细胞类型 40
四、细胞周期 42
五、细胞生存条件 43
第三节 动物细胞培养液 45
一、培养液的成分及性质 45
二、培养液的类型 47
三、其他常用液 60
二、分离 62
一、取材 62
第四节 动物细胞及组织培养 62
三、细胞计数 63
四、常用培养法 64
五、细胞系与克隆株 70
六、细胞的常规检查 72
七、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 74
第四章 细胞融合 77
第一节 细胞融合技术的建立和发展 77
一、细胞融合的概念和意义 77
二、细胞融合技术的建立和发展 77
第二节 动物细胞融合和体细胞杂交 79
一、促进细胞融合的方法 79
二、杂种细胞的选择 84
三、细胞杂交的应用 85
四、杂交瘤技术 87
五、人的单克隆抗体 95
六、杂交瘤细胞的冷冻保存 97
第三节 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和体细胞杂交 97
一、原生质体的制备 98
二、原生质体的活力鉴定 99
三、原生质体的培养 100
四、原生质体融合 102
五、原生质体融合研究的扩展 105
第四节 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 106
一、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意义 106
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108
三、原生质体融合与融合体的检出 111
四、分离子与杂种性质测定 113
五、灭活原生质体融合 113
六、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实例 115
七、微生物原生质体的应用 118
第五章 细胞拆合 120
第一节 细胞拆合技术与细胞重组 120
一、细胞拆合技术的发展概况 120
二、细胞拆合与重组的概念和意义 120
第二节 细胞拆合的方法 121
一、物理拆合法 121
二、化学拆合法 122
第三节 各种重组细胞的制备 124
一、去核细胞(胞质体)的制备 124
二、核体的制备 125
三、微核体的制备 125
四、植物细胞核和无核原生质体的制备 126
五、去核细胞的性质 126
二、植物的细胞重组 127
一、动物的细胞重组及细胞质杂交 127
第四节 细胞的重组及其技术关键 127
三、向动物细胞内引入微核体 128
四、微生物的细胞核与原生质体融合 128
五、细胞器与完整细胞的融合 128
六、生物大分子引入完整细胞 129
第六章 向细胞内引入高分子物质 130
第一节 红细胞血影法 130
一、红细胞血影的制备和封入物质 130
二、红细胞血影和培养细胞融合 132
第二节 脂质体法 133
一、脂质体的制备 134
二、脂质体在核酸传递中的应用 134
第三节 脂质体在医药行业的应用 135
一、热敏脂质体——一种新型热靶向药物载体 135
二、热敏脂质体的应用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