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一、国外肉牛生产现状 2
二、国内肉牛业概况 7
第一章 我国主要黄牛品种 11
一、秦川牛 11
二、南阳牛 14
三、鲁西牛 16
四、晋南牛 18
五、延边牛 20
六、蒙古牛 22
七、华南牛 24
一、夏洛来牛 26
第二章 引进的主要肉牛品种 26
二、利木赞牛 28
三、西门塔尔牛 30
四、皮埃蒙特牛 31
五、劳莱思牛 33
六、丹麦红牛 33
七、短角牛 34
八、安格斯牛 36
九、海福特牛 37
十、婆罗门牛 38
十一、抗旱王牛 39
十二、圣塔·格特鲁迪斯牛 39
第三章 肉牛的消化特点 41
一、牛消化道的结构特征 42
三、肉牛的采食与反刍 45
二、犊牛的胃 45
四、瘤胃微生物 47
五、瘤胃内环境 50
六、瘤胃的发酵过程 53
七、瘤胃的发酵调控 60
八、真胃和小肠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 64
第四章 肉牛的精饲料及其加工利用 66
一、饲料的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66
二、饲料的分类 78
三、能量饲料 80
四、蛋白质饲料 84
五、精饲料的加工方法 91
第五章 肉牛的粗饲料及其加工利用 96
一、干草 96
二、农作物秸秆的加工调制 104
三、青贮饲料 117
第六章 肉牛的饲料补充料 132
一、肉牛用精料补充料 132
二、肉牛用蛋白质补充料 139
三、氨基酸营养问题 141
四、矿物质(无机盐)补充料 142
五、维生素补充料 142
六、肉牛用预混料 142
七、肉牛增重剂 146
第七章 肉牛饲养技术 149
一、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 149
二、犊牛的饲养管理 152
三、生长牛的饲养管理 153
四、架子牛快速肥育技术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