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学新技术方法与细胞学进展的关系 张作干 1
一、绪言 1
二、机械分离法 3
1.显微操作器与细胞核及细胞质关系的研究 3
2.超速离心法及超微分析法与细胞含份的定位 5
三、组织培养 11
四、细胞化学及组织化学 13
1.定义及特点 13
2.组织化学染色法的种类 15
3.历史的回顾 18
4.现状的简单介绍 19
五、冰冻干燥法、冰冻替换法、冰冻融解法及恒冷器冰冻切片法 23
1.冰冻干燥法、冰冻替换法及冰冻融解法 23
2.恒冷器 26
六、物理学方法 27
1.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自摄术与DNA、RNA的合成 27
2.紫外光显微光柱及X线显微光柱与细胞核及核仁 29
3.暗视野显微镜及显微烧灰法与矿物质 30
4.相差显微镜与活细胞的观察 35
5.干扰显微镜与干量的测定 37
6.萤光显微镜与萤光抗体 38
7.偏光显微镜与分子排列 42
8.细胞光度计及紫外光显微镜与核酸 45
9.X线显微镜与定量分析 48
10.电子显微镜 54
七、结束语 71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李肇特 99
一、细胞核的结构 99
二、核膜 101
三、核仁 103
四、细胞核的化学 105
五、细胞核的机能 107
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分化及其相互作用 薛社普 111
一、绪言 111
二、细胞质及核的微细结构的分化 112
1.细胞质的微细结构的分化 112
2.细胞核的超微结构的分化 116
三、细胞质及细胞核的化学分化 117
1.核酸的合成与细胞分化 117
2.蛋白质的合成与细胞分化 122
3.酶的合成与细胞分化 124
四、细胞核与细胞质在分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126
二、线粒体的形态与结构 144
线粒体的生物化学 于树玉 144
一、引言 144
三、线粒体的分离 145
四、线粒体的化学成分 147
1.化学元素 147
2.蛋白质 148
3.脂质 148
4.核酸 148
5.维生素 150
6.辅酶 150
五、线粒体的代谢机能 151
1.三羧酸循环 152
2.电子传递体系(呼吸链) 156
3.氧化磷酸化 159
4.脂质代谢 166
5.氨基酸的代谢 169
6.尿素的生成 170
7.嘧啶核苷酸的生成 171
8.其他 172
六、线粒体结构与机能的关系 174
1.线粒体中酶的布局 174
2.理化因素对线粒体的结构与机能的影响 176
3.病理状态下线粒体的结构与机能的变化 178
细胞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其机制 刘培楠 195
一、绪言 195
1.近年来蛋白质合成的发展与研究技术进步的关系 195
2.氨基酸的并合作用 197
3.蛋白质合成的比较生物化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197
1.核糖核酸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 198
二、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位与核酸分布的关系 198
2.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主要部位 200
3.细胞质中蛋白质合成的结构 204
三、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和机制 207
1.氨基酸的活化 207
2.溶性核糖核酸的形成和活化氨基酸的酯化 210
3.氨基酸经sRNA的转运到达核朊微粒的过程 213
4.并合后肽链的转移 217
5.蛋白质合成的后阶段与磷脂的作用 217
四、模板学说 219
五、其他细胞结构中的蛋白质合成 221
1.线粒体 221
2.细胞核 221
3.细胞膜 223
1.脱氧核糖核酸对氨基酸并合作用的影响 224
六、脱氧核糖核酸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224
2.脱氧核糖核酸的相对稳定性与其合成 225
3.脱氧核糖核酸在核糖核酸合成中的指导作用 228
4.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与蛋白质合成三者间的关系 228
细胞结构与代谢调节 李士谔 238
一、绪言 238
二、细胞结构 238
三、酶在细胞内的布局 239
1.细胞核 240
2.线粒体 244
3.微粒体 245
4.上清部分 246
四、核对于细胞代谢的控制 247
1.核内RNA的合成以及核与浆的关系问题 247
2.核内蛋白质生物合成 248
3.DNA与RNA的关系问题 249
五、线粒体的代谢调节 250
1.呼吸的控制 250
2.巴斯德效应 253
六、微粒体与代谢调节 254
1.主动运输 254
2.蛋白质的合成与转移 256
七、结语 257
细胞遗传学的现况和展望 李汝祺 261
一、绪言 261
二、染色体与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关系 262
三、遗传信息的传递 266
四、基因的内部结构 269
五、细胞遗传学的展望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