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材及其表面处理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祝堂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34513324
  • 页数:593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章 铝材概论 1

§1.1 变形铝合金 1

1.1.1 纯铝 1

1.1.2 铝合金分类及合金元素、杂 6

质在合金中的作用 6

一、铝合金分类 6

二、合金元素和主要杂质对性能的影响 8

三、合金元素和微量元素在铝合金中的作用 12

1.1.3 防锈铝 20

一、Al-Mn及Al-Mn-Mg系防锈铝 20

二、Al-Mg及Al-Mg-Mn系防锈铝 21

1.1.4 硬铝 23

一、硬铝成分 23

二、硬铝的组织与性能 24

一、Al-Mg-Si系锻铝 26

1.1.5 锻铝 26

二、Al-Mg-Si-Cu系锻铝 27

三、Al-Cu-Mg-Fe-Ni系锻铝 28

1.1.6 超硬铝 28

一、Al-Zn-Mg系中强可焊超硬铝 29

二、Al-Zn-Mg-Cu系超硬铝 31

1.1.7 特殊铝 32

1.1.8 轴承铝合金 32

1.1.9 铝合金的时效硬化 33

一、时效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35

二、时效硬化机理 36

§1.2 铸造铝合金 37

1.2.1 Al-Si系铸造铝合金 37

一、Al-Si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37

二、A1-Si合金的变质处理 38

三、稀土元素对Al-S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9

二、ZL202和ZL203合金 40

一、ZL201合金 40

1.2.2 Al-Cu系铸造铝合金 40

三、ZL205合金 41

1.2.3 Al-Mg系铸造铝合金 44

1.2.4 Al-Zn系铸造铝合金 45

§1.3 新的铝合金材料 45

1.3.1 超塑铝合金 45

一、超塑铝合金的成分与性能 46

一、涂料 47

二、超塑性变形机理及其力学特性 47

三、超塑性铝合金的制备 48

四、超塑成形工艺 50

1.3.2 低密度高刚性Al-Li合金 51

一、合金元素在Al-Li合金中的作用 51

二、Al-Li合金成分与性能 53

三、Al-Li合金的应用 56

1.3.3 急冷凝固粉末冶金铝合金 57

一、急冷凝固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57

二、急冷凝固粉末生产法 59

四、急冷凝固铝合金 61

三、急冷凝固粉末的固化与成形 61

1.3.4 铝基复合材料 64

一、纤维强化原理 64

二、复合材料加工工艺 66

三、复合铝材性能 70

1.3.5 新功能铝材 72

一、磁性结合金 72

二、无磁性铝合金 73

三、高孔隙率泡沫铝 73

四、高度耐磨铝合金 73

五、磁盘基片铝合金 74

参考文献 74

第二章 铝材标准与数据 76

§2.1 化学成分 76

2.20.5 易燃细铝粉(GB 2086— 80

2.14.2 工业用纯铝箔(GB 3198— 82

2.18.1 A1-Ti合金线(GB 3129— 82

§2.2 合金组别及热处理状态代号 82

二、铝材的包装标志(GB 3199— 82

2.13.7 钎接用铝合金板(GB 3881— 83

2.13.6 铝及铝合金板材状态、规格、尺寸偏差与力学性能(GB 3880— 83

2.3.1 国际变形铝合金牌号 84

2.15.7 风动工具铝合金管(XX 201— 84

78、XX203—82、Q/Q 214— 84

2.15.8 标枪杆铝管(Q/Q 218— 84

§2.3 国际变形铝合金牌号及其状态代号 84

2.20.6 Al-Mg合金粉(GB 5150— 85

2.3.2 四位数字牌号中的材料状态代号 85

2.17.1 铝合金建筑型材(GB 5237— 85

§2.4 变形铝合金的典型物理性能 91

§2.5 变形铝合金的典型力学性能 93

2.5.1 典型室温力学性能 93

2.5.2 典型低温力学性能 95

2.5.3 典型高温力学性能 98

2.5.4 变形铝合金的蠕变性能 106

2.6.1 铸造铝合金的力学性能 108

§2.6 铸造铝合金的性能 108

数据 110

2.6.2 铸造铝合金的铸造性能及其有关 110

2.6.3 铸造铝合金的物理性能 112

§2.7 变形铝合金的相组成 113

2.6.4 铸造铝合金的铸造方法和应用 113

§2.8 变形铝合金的主要工艺数据 115

二、退火炉 116

一、均匀化退火炉 116

2.9.1 铝材热处理设备 116

§2.9 铝合金的热处理规范 116

三、固溶处理炉 118

四、时效炉 119

2.9.2 变形铝合金热处理规范 119

2.9.3 铸造铝合金热处理规范 125

§2.10 变形铝合金的性能比较和用途 127

§2.11 铝材品种 129

2.12.1 材料(materials) 130

§2.12 标定术语 130

product) 131

2.12.2 未压力加工产品(unwrought 131

product) 132

2.12.3 压力加工产品(wrought 132

processing and treatment) 134

2.12.4 工艺和处理方法(methodsof 134

§2.13 板材技术标准及其标定性能 135

2.13.1 板材技术标准 135

2.13.2 铝及铝合金热轧板(GB 3193— 137

82) 137

2.13.3 铝及铝合金板材尺寸及允许偏差 139

(GB 3194—82) 139

(GB 3617—83) 141

2.13.4 表盘及装饰用铝及铝合金板 141

83) 142

2.13.5 铝及铝合金花纹板(GB 3618— 142

§2.14 箔材技术标准及其标定性能 149

2.14.1 铝及铝合金箔材技术标准 149

2.14.3 铝合金箔(GB 3614—83) 151

2.14.4 电解电容器用铝箔(GB 3615— 152

箔(GB 3618—83) 152

2.14.5 电力和一般有机介质电容器铝 152

83) 152

偏差(GB4436—84) 153

2.15.1 铝及铝合金管材外形尺寸及允许 153

§2.15 管材技术标准及其标定性能 153

4437—84) 160

2.15.2 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GB 160

(GB 6893—86) 161

2.15.3 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拉(轧)制管 161

2.15.4 铝及铝合金焊接管 163

2.15.5 农业灌溉用铝及铝合金管 163

2.15.6 化工用冷拉(轧)铝管 164

§2.16 棒材技术标准及其标定性能 165

六角棒(GB 3191—82) 165

2.16.1 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的合金、状 165

态及标准 165

2.16.2 挤压的铝及铝合金圆棒、方棒及 165

§2.17 型材技术标准及标定性能 169

—82) 169

型材断面尺寸及允许偏差 170

二、断面尺寸允许偏差使用方法 171

三、型材的角度允许偏差 173

四、型材的间隙 173

五、型材的弯曲度 174

六、型材的扭拧度 174

七、型材的波浪度 175

八、型材的长度 175

九、型材端头切斜度 175

十、型材的室温力学性能 175

十一、表面质量 175

2.17.2 工业用铝及铝合金热挤压型材 176

(GB 6892—82) 176

§2.18 线材技术标准及其标定性能 180

2.18.2 导电铝线(GB 3195—82) 180

2.18.3 铆钉用铝及铝合金线材(GB 181

3196—82) 181

二、铆钉线材的力学性能 182

一、铆钉线的直径及允许偏差 182

三、铆钉线铆接试验 183

2.18.4 焊条用铝及铝合金线材 184

(GB 3197—82) 184

§2.19 锻件技术标准及其标定性能 185

2.19.1 纺织经编机盘片用铝合金模锻件 185

(GB 3619—83) 185

2.19.2 锻件的最低室温力学性能 185

三、与模具型腔无关的尺寸偏差 189

二、偏差的规定与使用 189

一、模锻件尺寸分类 189

2.19.3 铝及铝合金模锻件的尺寸偏差及 189

加工余量(GB 8545—87) 189

五、斜向尺寸偏差 190

四、错移 190

六、工艺圆角半径偏差 191

七、模锻斜度偏差 191

八、角度偏差 191

九、凸耳的尺寸偏差 191

十、模锻件翘曲 192

十一、模锻件的残余毛边置 192

十二、顶出器痕迹 192

§2.20 粉材技术标准及标定性能 193

2.20.2 涂料铝粉(GB 2083—80) 193

2.20.1 工业铝粉(GB 2082—80) 193

十三、模锻件单面加工余量 193

2.20.3 发气铝粉(GB 2084—80) 194

2.20.4 易燃铝粉(GB 2085—80) 194

§2.21 裸铝电线技术标准及标定性能 197

2.21.1 圆铝单线(JB 648—67) 197

2.21.3 钢芯铝绞线(JB 649—65) 198

(JB 649—65) 198

2.21.2 HLJ、HL2J、LJ型硬铝绞线 198

(JB 653—68) 199

2.21.4 LBY、LBR、LBBY型铝扁线 199

2.21.5 LMY型铝母线 202

§2.22 铝材理论重量 202

2.22.1 板材的理论重量 203

2.22.2 箔材的理论重量 207

2.22.3 挤压带板的理论重量 208

2.22.4 薄带材的理论重量 209

2.22.5 管材的理论重量 209

2.22.6 圆棒的理论重量 212

2.22.7 车辆型材的重量与断面积 213

2.22.8 建筑型材的重量与断面积 214

§2.23 铝材的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 215

一、铝材的包装(GB3199—82) 215

三、铝材的运输(GB 3199—82) 216

四、铝材的贮存 217

五、铝材的使用 218

§2.24 阳极氧化铝材的维护 218

§2.25 民用铝结构损伤的修补 219

§2.26 铝材及其性能检测的国家标准 220

§2.27 铝材及其性能检测的ISO标准 221

§2.28 铝材阳极氧化的术语与定义 223

参考文献 228

第三章 铝的腐蚀及其控制 229

§3.1 铝及铝合金腐蚀的基本特性 229

3.1.1 大气 229

3.1.2 水 235

3.1.3 土壤 235

3.1.4 食品与化工产品 236

3.1.5 建筑材料 236

3.1.6 温度、压力等 237

§3.2 铝及铝合金腐蚀的基本类型 238

3.2.1 点蚀 238

3.2.2 晶间腐蚀 239

一、剥落腐蚀 242

二、防止或减缓晶间腐蚀措施 243

3.2.3 接触腐蚀 243

一、不同金属的影响 244

二、介质的影响 245

三、涂层和氧化膜的作用 246

3.2.4 缝隙腐蚀 247

四、阴阳极面积比 247

五、接触腐蚀的控制 247

3.2.5 应力腐蚀开裂 248

一、应力腐蚀开裂的基本特点 248

二、应力腐蚀开裂机理 249

三、特性参数 250

四、影响铝合金应力腐蚀开裂性能的因素 250

五、铝合金应力腐蚀开裂的控制 257

§3.3 铝及铝合金腐蚀的控制 258

参考文献 262

§4.1 铝表面处理目的、作用和基本方法 263

第四章 氧化前预处理 263

§4.2 机械处理 265

4.2.1 砂轮研磨 265

4.2.2 抛光 267

4.2.3 喷砂 269

4.2.4 缎面抛光与旋转抛光 272

4.2.5 滚筒抛光 272

§4.3 除油 272

4.3.2 碱液除油 274

四、铬酸溶液 274

三、有机酸溶液 274

二、硫酸溶液 274

一、硝酸溶液 274

4.3.1 酸液除油 274

一、氢氧化钠溶液 275

二、碳酸钠溶液 275

三、偏硅酸钠溶液 275

四、磷酸钠溶液 275

4.3.3 乳液除油溶液 276

4.3.4 溶剂除油 276

4.3.6 超声波除油 278

4.3.5 电解除油 278

4.3.7 铝合金清洗剂及除油方法 279

一、EW型和BEW型水基清洗液 279

二、BW型清洗液 279

三、ESW型清洗液 280

四、S型清洗液 280

§4.4 化学抛光与电解抛光 281

4.4.1 化学抛光 281

一、化学抛光溶液与处理条件 281

二、化学抛光溶液 282

三、金属元素对抛光质量的影响 284

四、各种因素对溶液中产生气体的影响 285

六、无硝酸化学抛光工艺 286

五、化学抛光注意事项 286

4.4.2 电解抛光 287

一、电解抛光溶液 287

二、影响电解抛光的主要因素 288

三、无铬电解抛光 289

§4.5 蚀洗处理 291

§4.6 酸洗处理 291

§4.7 水洗 292

参考文献 292

§5.1 铝及铝合金的表面处理 293

第五章 化学氧化处理 293

§5.2 化学氧化处理 294

§5.3 化学氧化膜结构 294

§5.4 化学氧化处理方法 295

5.4.1 铬酸盐氧化处理法 297

5.4.2 磷酸-铬酸盐氧化处理法 297

5.4.3 磷酸锌氧化处理法 299

5.4.4 γ水铝石(γ-Al2O3·H2O)氧化处理方法 300

5.4.5 碱性铬酸盐氧化处理法 301

5.4.6 化学氧化方法比较 302

参考文献 303

§6.1 氧化膜构造与性能 304

第六章 阳极氧化处理 304

§6.2 硫酸阳极氧化 307

6.2.1 硫酸氧化膜特点 307

6.2.2 阳极氧化工艺流程 309

6.2.3 硫酸氧化处理条件及影响因素 310

6.4.6 使用范围 310

一、硫酸浓度的影响 311

二、铝离子浓度的影响 311

三、溶液温度的影响 312

四、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的影响 312

五、搅拌的影响 313

八、工艺条件对氧化膜性能的影响 314

六、不同铝合金同时电解 314

七、溶液杂质的影响 314

九、硫酸阳极氧化缺陷及其防止方法 315

十、应用范围 315

§6.3 溴酸阳极氧化 315

6.3.1 溴酸氧化膜处理条件 315

6.3.2 溴酸氧化膜性能 317

§6.4 铬酸阳极氧化 318

6.4.1 BS法 318

6.4.4 铬酸阳极氧化条件 319

6.4.2 恒电压法 319

6.4.3 氧化膜性质 319

6.4.5 溶液管理 320

§6.5 草酸阳极氧化 320

6.5.1 草酸阳极氧化膜的特点 321

6.5.2 使用范围 322

§6.6 其他酸阳极氧化 322

6.6.1 硫酰胺酸阳极氧化 322

6.6.2 丙二酸阳极氧化 322

6.6.4 其他有机酸阳极氧化 323

6.6.3 蚁酸阳极氧化 323

6.6.5 磷酸阳极氧化 326

6.6.6 硝酸阳极氧化 328

§6.7 碱性阳极氧化 328

6.7.1 氢氧化钠溶液阳极氧化 328

6.7.2 其他碱性阳极氧化溶液 329

§6.8 硬质阳极氧化法 329

6.8.1 硬质氧化膜性质 331

6.8.2 溶液配制 334

§6.9 瓷质阳极氧化 335

的要求 335

6.8.3 局部硬质阳极氧化的绝缘 335

6.8.4 硬质阳极氧化应用范围及对零件 335

§6.10 高速阳极氧化处理 336

6.10.1 脉冲阳极氧化处理 336

6.10.2 快速阳极氧化法 337

6.10.3 快速连续阳极氧化处理 338

§6.11 电流波形 339

6.11.1 交直流重叠法 339

6.11.2 交流法 339

6.11.4 电流恢复法 340

§6.12 退膜方法 340

6.11.3 脉冲电解法 340

§6.13 阳极氧化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和消除方法 341

6.13.1 硫酸阳极氧化缺陷、产生原因及 341

消除方法 341

6.13.2 铬酸阳极氧化缺陷、产生原因及 342

消除方法 342

6.13.3 草酸阳极氧化缺陷、产生原因及 342

消除方法 342

6.13.4 其他工序常见缺陷 342

6.13.5 黑斑 343

§6.14 挂具和横梁 344

§6.15 阴极与致冷 361

参考文献 362

第七章 着色处理 364

§7.1 自然显色法 364

7.1.1 合金显色法 364

7.1.2 溶液显色法 366

一、有机酸的自然显色 367

二、混合酸自然显色 369

§7.2 吸附着色法 370

7.2.1 吸附着色氧化膜 370

7.2.2 MBV法 370

一、一液浸渍法 371

7.2.3 无机着色 371

二、二液浸渍法 373

三、硫化物作用法 374

四、电泳着色法 375

7.2.4 有机着色 375

一、标准硫酸阳极氧化膜 375

二、有机染料 376

三、染色工艺 377

四、溶液控制及影响因素 377

§7.3 电解着色法 378

五、其他着色法 378

一、硫酸阳极氧化电解浅田法 379

7.3.1 交流电解着色法 379

二、溴酸阳极氧化膜浅田着色法 381

三、磷酸阳极氧化膜浅田着色法 382

四、硫酸交流阳极氧化膜浅田着色法 382

五、电解着色液添加剂 382

7.3.2 直流电解着色法 383

一、住化(Sumaldic)法 383

二、中间处理法 385

三、直流主体着色法 385

二、不完全交流波着色 386

三、可控硅整流(SCR)波形着色 386

7.3.3 特殊波形电解着色法 386

一、交直流叠加波着色 386

四、其他波形着色 387

§7.4 着色处理的主要问题 387

7.4.1 自然显色中的问题 387

7.4.2 吸附着色中的问题 388

7.4.3 电解着色中的问题 389

7.4.4 电解着色的白斑 390

7.5.2 不透明白色氧化膜着色法 392

§7.5 各种着色方法 392

7.5.1 黑色氧化膜着色法 392

7.5.3 绿色氧化膜着色法 393

7.5.4 蓝色氧化膜着色法 393

7.5.5 感光着色法 394

7.5.6 电泳着色法 395

7.5.7 黑色化学气相沉积(CVD)法 395

7.5.8 铝粉着色 396

7.5.9 光干涉电解着色法 396

7.5.10 三次电解着色法 398

§7.6 引进的铝型材氧化着色生产工艺 399

参考文献 402

第八章 封孔处理 403

§8.1 水合封孔 403

8.1.1 沸水封孔 403

8.1.2 蒸汽封孔 406

§8.2 金属盐封孔 408

§8.3 有机物封孔、涂漆封孔和低温封孔 409

8.3.1 有机物封孔 409

8.3.2 涂漆封孔 409

二、低温浸渍封孔法 410

一、电解封孔法(MM法) 410

8.3.3 低温封孔 410

三、其他低温封孔法 411

参考文献 413

第九章 铝合金表面处理的应用 414

§9.1 建筑铝材表面处理 414

§9.2 铸件与压铸件的表面处理 417

§9.3 复合铝材表面处理 418

§9.4 耐热绝缘铝导线表面处理 420

§9.5 PS版铝基板表面处理 421

§9.6 交通设施结构件表面处理 422

§9.7 家用铝制品表面处理 423

§9.8 电解电容器铝箔表面处理 424

§9.9 折叠伞杆表面处理 424

§9.10 铝板彩色绘画处理 425

§9.11 荧光处理 425

§9.12 彩色转印技术 427

§9.13 彩色图案处理方法 427

§9.14 多色电解着色法 428

§9.15 易拉罐表面处理 429

§9.16 铝材木纹着色 430

§9.17 太阳能铝板着色 431

§9.18 散热器表面处理 432

§9.19 照相机部件表面处理 433

§9.20 局部化学氧化处理 434

§9.21 功能氧化膜 434

9.21.1 电子导电膜 434

9.21.2 磁性膜 435

9.21.3 电致发光膜 435

9.21.4 光致发光膜 435

9.21.5 电致显色膜 435

9.21.6 感光影像膜 435

参考文献 436

9.21.7 润滑膜 436

第十章 电镀、搪瓷及其他表面处理法 437

§10.1 电镀 437

10.1.1 电镀工艺流程及影响电镀的主要 437

因素 437

10.1.2 预处理 438

一、除油 438

二、喷砂 439

三、浸锌 439

四、氧化处理 440

六、预镀锌和浸镍处理 441

五、重金属盐溶液处理 441

10.1.3 电镀工艺 442

一、冲击电镀铜 442

二、电镀黄铜 442

三、电镀镉 442

四、电镀铜 443

五、电镀铬 443

六、电镀金 444

七、电镀镍 444

八、电镀银 447

九、电镀锡 448

十、电镀锌 448

10.1.4 压铸件电镀工艺 448

一、工艺流程 448

二、工艺参数与溶液配方 448

三、镀铬层的退除 449

10.1.5 在氧化膜上直接镀铜 449

§10.2 搪瓷 450

10.2.1 预处理 450

10.2.3 焙烧 451

§10.3 钝化处理 451

10.2.2 釉瓷制备与涂覆 451

10.3.1 预处理 452

10.3.2 钝化处理工艺 452

§10.4 陶瓷膜阳极氧化处理 453

10.4.1 陶瓷膜性能 453

10.4.2 陶瓷阳极氧化的应用 453

§10.5 最佳复合涂层处理 454

10.5.1 塔夫拉姆处理工艺 454

10.5.2 塔夫拉姆涂层性能 455

10.5.3 美国塔夫拉姆涂层产品 455

§10.6 离子注入处理 456

参考文献 457

第十一章 有机涂层 458

§11.1 涂料成分及分类 458

11.1.1 涂料分类、命名和代号 458

11.1.2 主要有机涂料介绍 460

一、酚醛漆 460

二、醇酸漆 460

三、氨基漆 460

四、硝基漆 460

五、过氯乙烯漆 460

六、丙烯酸漆 460

11.1.3 涂料的主要品种 463

十、氟树脂 463

七、环氧漆 463

八、聚氨酯漆 463

九、有机硅漆 463

§11.2 涂覆工艺和方法 471

11.2.1 喷涂 471

一、常规空气喷涂 471

二、热喷涂 472

三、高压无空气喷涂 472

11.2.2 静电喷涂 472

二、种类 474

三、注意事项 475

11.2.3 电泳涂漆 475

一、机理 475

二、工艺过程和液体循环流程 476

三、涂漆条件与管理 477

四、装备 478

五、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479

六、漆膜性能比较 480

11.2.4 干粉涂覆法 480

一、静电涂覆法 481

二、静电流态床涂覆法 481

三、流态床涂覆法 482

四、火焰喷涂法 482

五、涂布法 483

六、干粉涂覆工艺 483

一、涂覆原理与特点 484

二、膜层厚度 484

11.2.5 三氯乙烯涂覆法 484

三、涂覆工艺及膜层性能 485

11.2.6 浸渍涂漆 486

11.2.7 卷材辊涂漆 486

三、固化烘烤 487

二、涂漆烘烤 487

11.2.8 各种涂漆法特性的比较 487

一、顶处理 487

二、稀薄剂 489

一、清漆 489

三、颜料 489

11.3.2 铝箔涂漆工艺 489

11.3.1 铝箔涂漆 489

§11.3 铝箔表面处理 489

11.3.3 铝箔压花 490

11.3.4 铝箔涂塑 491

11.4.1 预处理 492

11.4.2 涂料制备 492

§11.4 涂层质量控制 492

一、施工条件 493

二、施工要点 493

11.4.3 涂覆施工 493

11.5.1 预处理 494

11.5.2 底漆 494

§11.5 飞机铝合金结构与零件涂层系统 494

11.5.3 面漆 495

一、内部面漆 495

二、外部面漆 496

§11.6 航空铝合金零件特种涂层 501

11.6.1 叶片抗磨蚀涂层 501

11.6.2 耐油涂层 502

11.6.3 耐热涂层 502

11.6.4 仪表、电器“三防”有机涂层 503

§11.7 舰船铝合金结构与零件涂层系统 504

11.7.1 包覆保护层 504

二、氯丁橡胶浆配方 505

三、氯丁橡胶涂层系统与涂刷工艺 505

一、氯丁橡胶的特性 505

11.7.2 油漆涂层 506

一、概述 506

二、涂刷工艺 507

§11.8 铝合金游泳池涂漆 508

参考文献 508

12.1.1 ISO标准 509

§12.1 阳极氧化膜性能检测 509

一、厚度测量 509

第十二章 阳极氧化膜及涂层性能检测 509

二、封孔质量评价 510

三、颜色和外观 513

四、耐磨性 514

五、抗腐蚀性 517

六、耐光照性与耐紫外光光照性 518

七、反光特性 519

八、氧化膜连续性 522

九、氧化膜单位面积重量(表面密度) 522

十、击穿电势检查法 523

十一、断裂性试验(ISO 3211—1973) 523

12.1.2 其他性能检测法和质量标准 524

一、性能检测 524

二、质量标准 525

§12.2 涂层性能检测 527

第十三章 阳极氧化溶液分析与控制 529

§13.1 浸洗溶液的分析与控制 529

13.1.1 碱洗溶液分析 529

一、氢氧化钠含量和铝含量 529

二、氢氧化钠、碳酸钠、磷酸钠连续测定 529

三、硅酸钠测定 530

13.1.2 硝酸溶液分析 530

一、硝酸测定 531

二、铝的测定 531

§13.2 磷酸-硝酸抛光溶液分析与控制 531

13.2.1 硝酸含量 531

一、试剂制备 531

13.2.2 铝含量 532

一、标准溶液制备 532

二、分析步骤 532

三、计算 532

二、分析步骤 532

一、游离硫酸 533

13.3.1 硫酸阳极氧化槽液 533

二、铝 533

§13.3 阳极氧化槽液分析和控制 533

三、计算 533

13.3.2 硫酸-草酸阳极氧化槽液 534

一、草酸总量 534

三、氯化物 534

五、铝 535

四、游离酸 535

13.3.3 铬酸阳极氧化槽液 535

一、铬(按CrO3计算)的总含量 535

三、硫酸总量 535

二、总酸度 535

三、硫酸 536

四、氯化物 536

二、游离铬酸(按CrOa计算) 536

13.3.4 瓷质阳极氧化槽液 537

一、铝 537

二、钛 538

三、氯 538

13.4.1 自然显色溶液分析 539

一、磺基水杨酸 539

§13.4 着色槽液分析与控制 539

二、硫酸 540

三、铝 540

一、硫酸亚锡(SnSO4) 541

二、硫酸锡[Sn(SO4)2] 541

13.4.2 电解着色溶液分析 541

三、硼酸(H3BO3) 542

四、酒石酸铵[(NH4)2C4H4O8] 542

六、醋酸钴-高锰酸钾着色溶液 543

13.4.3 有机染料着色溶液 543

五、草酸铁铵着色溶液 543

13.5.1 水封孔 544

13.5.2 重铬酸盐封孔溶液 544

§13.5 封孔槽液分析与控制 544

13.5.3 酷酸镍封孔溶液 545

§13.6 溶液浓度与密度的关系 546

参考文献 549

§14.1 水质标准与排放标准 550

14.1.1 试行国家标准 550

第十四章 废水废液处理和综合利用 550

14.1.2 对排放废水废液的主要要求 552

§14.2 阳极氧化废水处理 555

14.2.1 处理方法分类 555

14.2.2 阳极氧化废水处理 557

一、沉淀法 557

四、吸附法 558

三、离子交换法 558

五、反(逆)渗透法 558

二、结晶法 558

六、典型的阳极氧化废水处理系统 559

§14.3 电镀废水处理 561

14.4.1 三酸废气净化 565

一、废气净化塔构造 565

§14.4 三酸废气处理 565

二、净化方法 566

14.4.2 氰化物废气净化 568

一、在国际合金注册委员会注册的变形 570

铝合金化学成分 570

附录 570

二、美国铸造铝合金化学成分 580

三、常用变形铝及铝合金各国牌号对 589

照 589

四、常用单位换算 590

2.16.3 高强度铝合金挤压棒(GB 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