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章汽车空调的发展与特点 1
1.1汽车空调发展简史 1
1.2汽车空调的作用 2
1.3汽车空调的特点 3
1.4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 4
1.5汽车空调系统的进步 6
1.5.1全空调的发展 6
1.5.3新型空调结构 7
1.5.2自控程度提高 7
1.5.4向R134a制冷系统转换 8
第二章CFCs禁用问题及汽车空调的 9
对策 9
2.1 CFCs(氯氟烃类化合物)禁用问题的来由 9
2.1.1 CFCs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主要原因之一 9
2.1.2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对人类生存的危害 9
2.1.3 CFCs禁用的规定 10
2.1.4汽车空调上禁用R12的迫切性 11
2.2.2改善密封性 12
2.2汽车空调的对策 12
2.2.1制冷剂进入大气的原因及可采取的对策 12
2.2.3减少制冷剂充注 13
2.2.4采用新型制冷剂替代R12 13
2.3用R134a替代R12后汽车空调系统的变化 17
2.3.1新空调系统的改进设计 17
2.3.2对现用汽车空调系统的改造(用R134a更换R12) 20
3.1 制冷剂 22
3.1.1对制冷剂的基本要求 22
第三章制冷剂与润滑油 22
3.1.2几种制冷剂的基本性能 23
3.2润滑油(冷冻机油) 39
3.2.1冷冻机油的作用 39
3.2.2对冷冻机油的性能要求 40
3.2.3冷冻机油的理化性能指标 41
3.2.4几种试验方法 43
3.2.5冷冻机油变质原因及使用注意事项 44
3.2.6与R134a相溶的冷冻机油 44
4.1蒸气压缩式制冷原理 48
4.2制冷剂的基本状态参数 48
第四章制冷与空调基础 48
4.2.1温度 49
4.2.2压力 49
4.2.3比容 50
4.2.4比热容 51
4.3汽化和冷凝 51
4.3.1汽化 51
4.4.2焓 52
4.4.1内能 52
4.4热力学定律 52
4.3.2冷凝 52
4.5制冷剂的压-焓图及其应用 53
4.6单级压缩式制冷系统的理论循环及其热力计算 54
4.6.1基本循环 54
4.6.2节流阀前液体制冷剂过冷的循环 55
4.6.3蒸气过热及回热循环 56
4.7单级压缩制冷装置的实际循环及热力计算 56
4.7.1 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区别 56
4.7.2压缩机压缩过程的不可逆 57
4.8.1空气的组成 59
4.7.3制冷装置工作参数的确定 59
4.8空气的组成及其状态参数 59
4.8.2空气的温度和压力 60
4.8.3空气的湿度 60
4.8.4空气的焓值 61
4.9空气的焓湿图(i-d图) 61
4.10空气的状态变化过程及其在i-d图上的表示 62
4.10.1 空气状态变化过程的热湿比 62
4.10.2空气的湿球温度 64
4.10.3两种不同状态空气的混合 65
4.10.6空气的减湿冷却过程 66
4.10.4空气的干式加热过程 66
4.10.5空气的干式冷却过程 66
第五章汽车空调的热湿负荷计算 69
5.1进行车身热湿负荷计算的意义 69
5.2年内设计参数的选择 69
5.2.1“舒适”的概念 69
5.2.2我国车内空调设计参数的选择 71
5.3车外设计参数的选择 72
5.4.1 汽车的传热过程及传热方程式 73
5.4.2车身壁面的传热过程 73
5.4车身热负荷计算 73
5.4.3车身壁面传热系数K值的计算 74
5.4.4日照表面综合温度的计算 77
5.4.5通过车身壁面传入的热量 79
5.4.6通过门窗玻璃传入的热量 79
5.4.7新风热 80
5.4.9通过主、辅发动机罩壁传入的热量 81
5.4.10其他热量(QM+QT+QBi) 81
5.4.8乘员人体散发的热量 81
5.5各种因素对车身热负荷的影响 82
5.6隔热保温材料的选择 85
5.6.1汽车对隔热保温材料的要求 85
5.6.2隔热保温材料的性能指标 85
5.7送风量的确定 87
5.7.1汽车夏季空气处理的过程 87
5.7.2送风量的确定 89
6.1.3冷气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 91
6.1.1汽车空调的基本功能 91
6.1.2采暖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 91
第六章汽车空调装置及其分类 91
6.1汽车空调装置的基本特点 91
6.1.4送风系统 93
6.1.5汽车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要素 93
6.1.6汽车空调的基本设计过程 93
6.1.7实现优化控制 94
6.2汽车空调装置的分类 95
6.2.1按功能分类(以小型车为例) 95
6.2.2按驱动方式分类 96
6.2.5按蒸发箱布置方式分类 97
6.2.6按送风方式分类 97
6.2.3按制冷机组形式分类 97
6.2.4按采暖机组形式分类 97
6.2.7按自控程度分类 98
6.2.8按制冷剂循环控制系统分类 98
6.3典型的客车空调装置 99
6.3.1整体独立式空调装置 99
6.3.2车外顶置式空调器 100
(简称车顶式) 100
6.3.3后置组合式空调器(简称后置式) 102
6.4.1轿车空调 103
6.4各种车型的空调系统 103
6.4.2轻型客车空调 107
6.4.3大、中型客车空调 112
6.4.4货车空调 114
6.4.5冷藏车空调与制冷 116
6.5国产小型车空调简介 117
6.5.1桑塔纳2000轿车空调 117
6.5.2奥迪100轿车空调 118
6.5.3捷达轿车(含高尔夫车)空调 120
6.5.5夏利轿车空调 121
6.5.4富康轿车空调 121
6.5.6奥拓轿车空调 123
6.5.7切诺基吉普车空调 123
6.5.8标致505轿车空调 125
6.5.9依维柯客车空调 125
第七章汽车空调压缩机 127
7.1 对汽车空调压缩机的性能要求 127
7.2压缩机的主要结构形式及发展 127
7.2.1压缩机的主要结构形式 127
7.2.2压缩机的主要改进 129
7.2.3压缩机的润滑措施 130
7.2.4压缩机的轴密封机构 131
7.3 压缩机机型与排量对汽车的适用性 133
7.4曲轴连杆式压缩机 133
7.5回转斜盘式压缩机 135
7.5.1工作原理与基本组成 135
7.5.2斜盘式压缩机的特点 136
7.5.3回转斜盘式压缩机结构的发展 136
7.5.4十缸斜盘式压缩机 138
7.6摇摆斜盘式压缩机 139
7.6.1工作原理 139
7.6.2摇摆斜盘式压缩机的结构 140
7.6.3 SD-5压缩机的改进 141
7.6.4 SD-7压缩机及其改进 143
7.6.5摇板式变排量压缩机 144
7.7刮片式压缩机 150
7.8滚动活塞式压缩机 152
7.8.1结构与工作原理 152
7.8.2滚动式压缩机的特点 152
7.9涡旋式压缩机 153
7.9.1工作原理 153
7.9.2涡旋式压缩机的主要结构 153
7.9.4技术关键 156
7.9.3涡旋式压缩机的主要优点 156
7.10三角转子式压缩机 157
7.10.1工作原理 157
7.10.2三角转子式压缩机的结构特点 158
7.11辐射式压缩机 159
7.12螺杆式压缩机 160
7.13全封闭涡旋式电动压缩机 161
8.1蒸发器与冷凝器 163
8.1.1换热器的作用与要求 163
第八章制冷系统部件 163
8.1.2换热器的主要材料与结构形式 164
8.1.3换热器的管片连接与表面处理 171
8.1.4蒸发箱总成的构成 174
8.1.5冷凝器的布置及冷凝机组的构成 175
8.2节流膨胀机构 176
8.2.1膨胀阀的作用 176
8.2.2膨胀阀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177
8.2.3膨胀阀的选配与安装 182
8.2.4 H型热力膨胀阀 183
8.3.1贮液干燥器的作用与结构 185
8.3贮液干燥器及液体指示器 185
8.2.5组合式阀罐 185
8.2.6节流膨胀管(塑料节流管) 185
8.3.2贮液干燥器的工作情况 188
8.3.3贮液干燥器的改进 188
8.3.4贮液干燥器的安装 188
8.3.5国内常用的贮液干燥器型号 189
8.3.6吸气贮液器(气液分离器) 189
8.3.7液体指示器 191
8.4连接软管 192
9 1综述 194
第九章汽车空调的自动控制与调节 194
9.2汽车空调中的基本控制元件 195
9.2.1恒温器(温度开关) 195
9.2.2制冷剂压力开关 197
9.2.3泄压阀 200
9.2.4电磁离合器 201
9.3蒸发器的压力控制 203
9.3.1蒸发压力调节器 203
9.3.3吸气节流阀 204
9.3.2.导阀控制蒸发压力调节器 204
9.3.4导阀控制吸气节流阀 205
9.3.5组合阀 205
9.4汽车空调中的温度自控系统 206
9.4.1电一气动式温度控制 207
9.4.2蒸发温度调节器 208
9.5汽车空调中的真空控制装置 208
9.5.2加热器控制 209
9.5.3模式门控制 209
9.5.1真空作动器 209
9.5.4止回阀和继动器 211
9.5.5怠速提高转速装置 211
9.5.6风机转速的真空控制 211
9.6汽车空调系统中的电气控制 211
9.6.1风机转速的控制 211
9.6.2环境温度开关 212
9.6.3过热开关及热力熔断器 212
9.6.4水温开关 213
9.6.5除霜开关 213
9.6.7冷凝风扇继电器 214
9.6.6旁通电磁阀 214
9.6.8风门的电机控制 215
9.7车速控制 215
9.7.1低速(怠速)控制器的必要性 215
9.7.2低速控制装置 216
9.7.3超速控制器 217
9.8典型的汽车空调控制电路图 218
9.8.1桑塔纳轿车空调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图 218
原理图 219
9.8.3日本海狮(HIACE)小面包车前后空调系统电路图 219
9.8.2 KF-3型中型面包车空调电控 219
第十章汽车的采暖与通风 221
10.1汽车的暖风装置 221
10.1.1暖风装置的结构形式及分类 221
10.1.2水暖式暖风机(余热式) 221
10.1.3气暖式暖风机(余热式) 224
10.1.4独立燃烧式空气加热器 225
10.1.5独立燃烧式水加热器 228
10.1.6暖风装置的运行和维护保养 231
10.1.7水暖式暖风装置的试验方法 235
10.2汽车的通风与空气净化装置 237
10.2.1汽车的通风措施 238
10.2.2汽车的空气净化 240
第十一章汽车空调的维护、安装与检修 244
11.1汽车空调器的正确使用 244
11.1.1 非独立式空调器的正确使用 244
11.1.2独立式空调器的正确使用 245
11.2汽车空调安装、维修和保养时的基本注意事项 245
11.2.1确认系统采用的制冷剂和冷冻机油 245
11.2.2汽车空调安装、维修时的基本注意事项 246
11.3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规检查 249
11.3.1主要检查内容和方法 249
11.3.2检查各部件 251
11.4汽车空调系统常见故障及分析、排除方法 254
11.4.1制冷压缩机不能起动 254
11.4.2冷气出风温度不够冷 255
11.4.3其他故障 255
11.4.4综合检查制冷剂工作情况 256
11.4.5桑塔纳轿车空调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257
11.5常用检测、加注工具及使用方法 257
11.5.1歧管压力计及连接软管 258
11.5.2制冷剂检漏仪及检漏方法 259
11.5.3真空泵及电磁油隔离阀 262
11.5.4制冷剂注入阀、量筒及电子秤 264
11.6空调系统制冷剂的加注及回收 265
11.6.1确认系统中的制冷工质和机油 265
11.6.2加注制冷剂的程序 265
11.6.3歧管压力计的连接 266
11.6.4泄漏检查 267
11.6.5排放制冷剂 268
11.6.6制冷系统抽真空 268
11.6.7加注制冷剂 269
11.6.8性能试验 270
11.6.9“泵下”操作 273
11.6.10制冷剂的回收 274
11.7膨胀阀的检修与保养 276
11.7.1在汽车上测定膨胀阀的性能 276
11.7.2在台架上校验膨胀阀的性能 277
11.7.3检验膨胀阀的流量 277
11.7.4膨胀阀的清洗与调节 278
11.8塑料节流管的拆卸与安装 278
11.8.1节流管故障的判断 278
11.8.2节流管的拆卸 278
11.8.4安装节流管 279
11.8.3拆卸已破碎的节流管 279
11.9.1需加注冷冻机油的场合 280
11.9.2对系统加注冷冻机油的方法及基本原则 280
11.9.3 SD-5压缩机检查油量并补充冷冻机油的方法 280
11.9加注冷冻机油的方法 280
11.9.4几点说明 281
11.9.5冷冻机油的补充量 282
11.10.1维修压缩机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83
11.10.2压缩机的主要故障及分析 283
11.10压缩机的维修 283
11.10.3 SD.5系列压缩机的检修方法 285
第十二章汽车空调性能测试 290
12.1 汽车空调性能测试的意义和基本组成 290
12.2汽车空调性能测试的常用仪表及其使用 292
12.2.1温度测量用仪表 292
12.2.2湿度测量用仪表 294
12.2.3风速测量用仪表 296
12.2.4风压测量用仪表 297
12.2.5转速测量用仪表 299
12.3风量与风速的测定 300
12.2.6制冷剂压力测量用仪表 300
12.4空调机组部件的性能测试 301
12.4.1压缩机及离合器 301
12.4.2蒸发器及冷凝器 302
12.4.3贮液干燥器 302
12.5空调机组的系统试验 302
12.5.1空调机组的两种主要系统试验方法 302
12.5.2关于JISD1618-1986标准 302
12.6整车空调性能测试 303
12.6.1道路试验(定型试验用) 303
12.5.3关于IMACA-250标准 303
12.6.2成品车的空调性能 304
检查(停车检查) 304
12.6.3室内试验(环境模拟试验室) 304
附录 307
附录1 汽车空调常用物理量及单位名词解释汇总 307
附录2汽车空调常用单位换算表 307
附录3 JISD1618-1986《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摘要 309
附录4 JB3748-1984《客车道路试验方法》摘要 313
附录5 QCn29008.9-1991《汽车产品质量检验空调系统评定方法》摘要 315
参考文献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