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过关宝典 汉语言法理学 法理学 过关宝典》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北京大学徐凯之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1458966
  • 页数:38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高自考辅导读物。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1

第一编 法的一般原理 1

第一章 法的概念 1

第二章 法的价值——正义与利益 3

第三章 法的作用 5

第四章 法的历史发展 6

第五章 资本主义法 7

第二编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0

第六章 依法治国总论 10

第七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经济 11

第八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政治 13

第九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文化 16

第十章 依法治国与科学技术 17

第三编 法的制定 19

第十一章 法的制定 19

第十二章 法的渊源与法的分类 21

第十三章 法律体系 23

第四编 法的实施和监督 25

第十四章 法的实施 25

第十五章 权利、义务、权力——法律关系 28

第十六章 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 30

第十七章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33

第十八章 法律实施的监督 36

第二部分 多项选择题 38

第一编 法的一般原理 38

第一章 法的概念 38

第二章 法的价值——正义与利益 40

第三章 法的作用 42

第四章 法的历史发展 44

第五章 资本主义法 46

第二编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8

第六章 依法治国总论 48

第七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经济 50

第八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政治 53

第九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文化 55

第十章 依法治国与科学技术 57

第三编 法的制定 60

第十一章 法的制定 60

第十二章 法的渊源与法的分类 62

第十三章 法律体系 65

第四编 法的实施和监督 67

第十四章 法的实施 67

第十五章 权利、义务、权力——法律关系 70

第十六章 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 72

第十七章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75

第十八章 法律实施的监督 77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题精选 79

导论 79

1.法学 79

2.法学体系 79

第一章 法的概念 79

3.法 79

4.法和法律 79

5.法律规范 80

6.规范性 80

7.概括性 80

8.法律后果 80

9.行为模式 80

10.法律概念 81

11.法律原则 81

第二章 法的价值——正义与利益 81

12.法的价值 81

13.正义 81

14.利益 82

第三章 法的作用 82

15.法的作用 82

16.法的规范作用 82

17.法的社会作用 82

第四章 法的历史发展 82

18.氏族 82

19.氏族习惯 83

20.法的历史类型 83

21.法的现代化 83

第五章 资本主义法 83

22.中华法系 83

23.资本主义法制 83

24.法系 84

25.大陆法系 84

26.英国法系 84

27.判例 84

28.公法 84

29.私法 84

30.普通法 84

31.衡平法 84

第六章 依法治国总论 85

32.法制 85

33.法治 85

第七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经济 85

34.经济 85

35.经济制度 85

36.经济体制 86

第八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政治 86

37.政治 86

38.国家 86

39.民主 87

40.政策 87

第九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文化 87

41.文化 87

42.文明 87

43.道德 87

44.社会主义道德 87

45.法律意识 88

46.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88

47.法律文化 88

48.法律心理 88

49.宗教 88

第十一章 法的制定 89

50.法的制定 89

51.立法 89

52.法的制定的权限 89

53.法制的统一 89

54.法的连续性 89

55.法的稳定性 89

56.法的灵活性 89

57.法的制定程序(立法程序) 90

58.法律议案的提出 90

59.法律议案的审议 90

60.法律议案的通过 90

61.法律的公布 90

62.立法技术 90

第十二章 法的渊源与法的分类 91

63.法的渊源 91

64.法的正式意义上的渊源 91

65.非正式意义上的渊源 91

66.国内法和国际法 91

67.根本法和普通法 91

68.一般法和特别法 92

69.实体法和程序法 92

70.成文法和习惯法 93

71.社会主义法的渊源 93

72.狭义的法律 93

73.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93

74.配套法律 94

75.实施条例 94

76.试行形式的法律 94

77.授权法 94

78.行政法规 95

79.军事法规 95

80.地方性法规 95

81.地方性规章 95

82.自治法规 96

83.法律汇编 96

84.法律编纂 96

第十三章 法律体系 96

5.法律体系 96

86.部门法 97

87.行政法 97

88.一般行政法 97

89.特别行政法 97

90.民法 98

91.婚姻家庭法 98

92.诉讼程序法 98

93.经济法 98

第十四章 法的实施 98

94.法的实施 98

95.法的适用 99

96.法律的空间效力 99

97.法律的时间效力 99

98.法的执行 99

第十五章 权利、义务、权力——法律关系 100

99.权利 100

100.义务 100

101.公权利和私权利 100

102.公义务和私义务 101

103.对世权与对人权 101

104.对世义务与对人义务 101

105.原权利与救济权 101

106.主义务与从义务 102

107.专属权与可移转权 102

108.专属义务和可移转义务 102

109.权力 103

110.法律关系主体 103

111.法律关系内容 103

112.法律关系客体 103

113.权利能力 103

114.行为能力 103

115.法律事实 103

116.法人 104

117.法律关系 104

第十六章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104

118.法律责任 104

119.违法行为 104

120.行政责任 104

121.违宪责任 104

122.法律责任的归结 105

123.法律制裁 105

第十七章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105

124.法律解释 105

125.形式推理 105

126.演绎推理 105

127.归纳推理 106

128.类比推理 106

129.实质推理 106

第十八章 法律实施的监督 106

130.法律实施的监督 106

131.法律监督的构成 107

132.事前监督 107

133.事后监督 107

134.行政复议 107

135.行政监管 108

136.司法机关的监督 108

137.检察机关的监督 108

第四部分 简答题精选 109

导论 109

1.简述恩格斯的不应把“唯物主义”一词当作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 109

2.马克思主义法学与阶级法学的原则区别是什么?(或者: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出现为法学领域带来了根本变革?) 110

3.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111

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法学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112

5.邓小平理论对法学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112

6.怎样全面地评价马克思主义法学出现以前的法学? 113

7.简述法学的实践性和阶级性。 114

8.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中国法学应在哪些方面首先做出努力? 114

第一章 法的概念 115

9.简述法律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或:为什么说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115

10.怎样认识法所表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个别统治者的意志之间的关系? 117

11.简述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的本质首先在于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117

12.举例说明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 118

1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性和人民性的关系。 118

14.简述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19

1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119

16.简述恩格斯在其晚年关于非经济因素对法的影响这一问题的重要论述。 120

17.怎样区别规范性法律文件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120

18.简述法律条文与法律规范的关系。 121

19.什么是民族精神论的法律思想? 121

第二章 法的价值——正义与利益 122

20.分配正义和改正正义有什么区别? 122

21.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的区别是什么? 122

22.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关于法与正义的关系问题有哪些重要观点? 123

23.体制改革对法律有什么影响? 123

24.法律在调节正义与利益的关系时,为什么需要一些评价准则? 124

25.怎样理解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 124

26.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什么意思? 125

27.法律在调节正义与利益的关系方面有什么作用? 125

28.法律在调节正义与利益矛盾中的作用是否有限制? 126

第三章 法的作用 126

29.试举例说明法的各种规范作用。 126

30.低估甚至否认社会主义法的作用的危害是什么? 128

31.划分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意义。 128

32.怎样认识法根据一定的价值准则分配利益,确认和维护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的作用? 129

第四章 法的历史发展 129

33.简述法与原始社会习惯的主要区别。 129

34.法的产生有哪些共同规律? 130

35.法是怎样产生的? 131

36.近20年来我国在借鉴外国公法方面有哪些实例? 131

37.我国在借鉴民商法、经济法和劳动法方面有哪些实例? 132

38.为什么法的现代化并不是法的“西方化”? 132

39.法的现代化与法的国际化的关系。 133

第五章 资本主义法 134

40.资产阶级两大法系的形成、特点和发展趋势如何? 134

41.何谓公法与私法? 136

42.什么是资产阶级法制?其基本内容和本质特征是什么? 137

43.罗马法为什么能在中世纪又趋复兴? 138

44.资产阶级法律形式有哪些?(或:资产阶级的法的渊源是什么?) 139

45.资本主义法律在维护资本主义财产方面,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各有什么特征? 139

46.资产阶级法律产生的过程中,对过去私有制社会法律的两种继承方式是什么? 140

47.在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法的产生形式各有什么特征? 141

4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法制有何新的趋向? 142

第六章 依法治国总论 142

49.十五大报告在依法治国问题上有哪些重要论述? 142

50.实现法治国家应具备哪些基本前提条件? 144

51.自17~18世纪以来直到当代西方思想家、法学家对法治的实体(价值)原则有什么解释? 144

52.简述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前景。 145

53.依法治国有哪些优越性? 145

第七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经济 146

54.为什么说法与经济的联系是最根本的联系? 146

55.经济对社会主义法的决定作用有哪些? 146

56.如何理解生产力对法的决定作用? 147

57.如何理解法对生产力的作用? 147

58.社会主义法对经济的服务作用有哪些? 147

59.为什么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48

60.简述并举例说明经济基础对法的发展变化的影响作用。 149

61.为什么说在法的范围内进行改革是改革的自我要求? 149

62.简述商品交换与法的关系。 150

63.简述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实行宏观调控。 151

第八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政治 152

64.什么是政治? 152

65.如何正确认识法与政治的关系? 153

66.法与政治有哪些区别? 154

67.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政治体制改革? 154

68.为什么政治体制改革与建设法治国家必须紧密伴随? 155

69.简述政治体制改革与建设法治国家紧密伴随的内容和要求。 156

70.怎样在政治体制改革与法治建设相结合过程中健全民主制度? 157

71.怎样在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相结合过程中加强法制建设? 157

72.怎样在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相结合过程中推进机构改革? 158

73.怎样在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相结合过程中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159

74.什么是政策? 160

75.简述我国法与党的政策的关系的发展? 160

76.为什么不仅要依靠政策还要依靠法制? 161

77.什么是国家? 162

78.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 163

79.什么是民主? 164

80.什么是人权? 164

第九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文化 165

81.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是什么? 165

82.法律与精神文明有什么关系? 166

8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 166

84.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是哪些? 167

85.怎样分清市场交换与非市场交换形式? 167

86.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对立社会中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68

87.在当代中国依法治国与道德有什么样的关系? 168

88.社会主义法律在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方面有什么作用? 169

89.执法和司法工作人员应怎样认识法律在促进人们道德水平方面的重大作用? 169

90.一般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在实行社会主义法治上有什么重大作用? 170

91.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差别? 170

92.法律与宗教有什么关系? 171

93.当代中国的法律与宗教有什么关系? 172

94.中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理由是什么? 172

95.个人法律意识与本人了解的法律知识有什么关系? 173

96.怎样对待目前社会上持有不同法律心理状态的人? 173

97.怎样理解法治与法律意识的相互作用? 174

第十章 依法治国与科学技术 174

98.加速科技进步有何重要意义? 174

99.简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 175

100.为什么说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需要法律加以确认? 176

101.为什么说现代科技活动引起的社会关系需要法律加以调整? 176

102.如何理解“对科技成果的非道德使用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需要法律加以防治”? 177

103.科技法制建设的发展程度同哪些因素关系最为密切? 178

104.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科技法制建设有什么变化? 178

105.当前,我国科技立法的重点应包括哪些方面? 179

106.为什么说当前应特别注意提高我国科技立法的质量问题? 180

第十一章 法的制定 181

107.立法活动有哪些特征? 181

108.根据立法机关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类立法? 181

109.立法的意义何在? 182

110.社会主义的立法与剥削制度的立法有什么不同? 182

111.我国社会主义立法发展有哪几个阶段? 183

112.我国社会主义立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184

113.为什么需要颁布立法法? 185

114.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86

115.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86

116.什么是立法体制? 187

117.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怎样的? 187

118.为什么要规定立法程序? 188

119.法的形成阶段有哪些主要程序? 188

120.对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达技术有什么要求? 189

121.对法律规范的表达技术有什么要求? 189

122.对立法语言的运用技术有什么要求? 189

第十二章 法的渊源与法的分类 190

123.判例作为法的渊源在不同法系的国家中有何区别? 190

124.法的渊源在中国的历史上发展是怎样的? 190

125.法的渊源在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190

126.什么是经济特区法规? 191

127.什么是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 192

128.什么是国际条约? 192

129.判例与判例法有什么区别? 193

130.在我国为什么不采用判例法制度? 194

131.习惯与习惯法有什么区别? 195

13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的意义何在? 195

133.什么是法律清理? 196

第十三章 法律体系 196

134.部门法有什么特征? 196

135.部门法与法律制度是一种什么关系? 197

136.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是一种什么关系? 197

137.研究法律体系有什么意义? 198

138.划分部门法的原则有哪些? 199

139.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一个什么样的基本框架? 200

140.中国历史上的法律体系是如何演变的? 200

14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法律体系是如何演变的? 201

142.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202

143.作为附属层次的法律有哪些? 202

144.什么是商法? 203

145.商法与民法、经济法有什么区别? 204

146.什么是经济法? 204

147.经济法与经济法制有什么不同? 205

148.我国经济法部门的主要法律有哪些? 205

149.什么是劳动法? 206

150.什么是社会保障法? 206

151.什么是军事法? 206

152.什么是环境法? 207

153.什么是刑法? 207

154.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和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有什么区别? 208

15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09

15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是什么? 209

157.划分部门法的标准有哪些? 210

158.什么是法律调整的机制? 210

159.从什么意义上说法律调整是客观的? 211

160.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有什么不同? 211

第十四章 法的实施 212

161.简述法的实施的意义。 212

162.法的遵守是什么意思? 212

163.简述法的遵守的意义。 213

164.法的执行有什么特点? 213

165.法的执行有哪些主要原则? 214

166.法的适用有什么特点? 214

167.法律效力是什么意思? 215

168.什么是法律对人的效力?各国法律对人的效力实行的原则主要有几种? 215

169.如何理解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 216

170.法律对事的效力是什么意思? 217

171.法律的生效时间有几种情况? 217

172.法律终止生效的情况有几种? 217

173.简述法律的溯及力。 218

174.法律实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研究法律实效? 218

175.法律实效与法律效力的关系是什么? 219

176.法律效果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法律效果与法律实效的关系? 219

177.法律效益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法律效益? 220

178.法律实施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意思? 220

179.法律实施的评价标准有哪些? 221

180.如何分析影响法律实施的因素? 222

181.简述影响法律实施的环境方面的因素。 222

182.简述法律本身对法律实施的影响。 223

183.当代中国法的适用的原则有哪些? 223

18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224

185.为什么我国法律适用应当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25

186.如何在法制实践中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25

187.当代中国法律适用中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226

188.如何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226

189.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227

190.为什么在我国的法律适用中要坚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 227

191.如何在实践中贯彻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 228

192.国家赔偿责任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特点? 228

第十五章 权利、义务、权力——法律关系 229

193.在什么情况下,国家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也有通常意义上的权利与义务? 229

194.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有哪些重要区别? 229

195.为什么说权利与义务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230

196.法律规定的抽象的权利义务关系与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有什么不同? 231

197.在抽象的和具体的两种法律关系中所体现的意志有什么区别? 231

198.具体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意志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231

199.法律关系的主体的含义是什么? 232

200.公民的含义是什么? 232

201.法人的含义是什么? 233

202.国家作为法律关系主体有什么特征? 234

203.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是什么? 234

204.在不同社会制度下,法律关系客体主要有什么不同? 234

205.在我国,侵犯他人人身权的案件中,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 235

206.法律关系的演变的含义是什么? 236

207.法律关系演变的原因是什么? 236

208.法律关系如何分类? 237

209.怎样简述公私法之分的历史? 237

210.我国对公私法之分如何看? 238

211.公法的含义是什么,它与私法主要区别在哪里? 238

212.公法法律关系有哪些特征? 239

213.私法法律关系有哪些特征? 239

214.公私混合法律关系的特征是什么? 240

第十六章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240

215.法律责任有什么特点? 240

216.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240

217.怎样将违法行为与其他一些行为区别开? 241

218.法律责任的目的是什么? 242

219.简述法律责任的功能。 242

220.简述法律责任与权力、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42

221.法律责任有哪些种类? 243

222.什么是刑事责任?它有什么特点? 244

223.什么是民事责任?它有什么特点? 244

224.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别是什么? 245

225.简述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246

226.简述现代社会从过错责任到严格责任和绝对责任的演变。 246

227.行政责任的特点是什么? 247

228.简述效益原则。 247

229.法律责任的免除是什么意思?有几种免责形式? 248

230.法律责任的承担是什么意思? 249

231.简述归责的基本原则。 249

232.简述责任法定原则。 250

233.简述公正原则。 250

234.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关系? 251

235.法律制裁分为哪些种类? 251

236.什么是刑事制裁? 251

237.什么是民事制裁? 252

238.什么是行政制裁?它分为哪几种? 252

239.违宪制裁是什么意思? 253

240.简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53

24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主要工作任务和主要目标是什么? 254

第十七章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254

242.法律解释有什么特点? 254

243.简述法律解释的意义。 255

244.简述中国历史上的法律解释。 256

245.简述西方古代和中世纪的法律解释。 256

246.简述欧洲17~18世纪和19~20世纪的法律解释。 257

247.法律解释的目标是什么意思? 257

248.法律解释学中的主观说是什么意思? 258

249.法律解释学中的客观说是什么意思? 258

250.严格解释与自由解释是什么意思? 259

251.文义解释是什么意思? 259

252.历史解释是什么意思? 260

253.体系解释是什么意思? 260

254.目的解释是什么意思? 261

255.法律解释的各种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261

256.怎样理解全国人大常委会所进行的解释? 262

257.什么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所作的解释? 262

258.怎样理解司法解释的作用? 263

259.什么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解释? 263

260.地方政权机关的解释是什么意思? 264

261.地方政权机关的法律解释有什么特点? 264

262.法律推理是什么意思? 264

263.法律推理有什么特点? 265

264.在形式推理中主要有哪些谬误? 265

265.在哪些情况下需要实质推理? 266

266.实质推理的形式有哪些? 266

第十八章 法律实施的监督 267

267.中国古代的法律监督是什么样的? 267

268.中国古代的法律监督制度有什么特点? 267

269.在古罗马时的法律监督是什么样的? 268

270.怎样理解国外近现代的法律监督? 268

271.怎样理解法律监督的历史? 269

272.怎样理解中国古代法律监督的实质? 269

273.简述当代中国法律监督的实质。 269

274.简述法律监督的主体。 270

275.简述法律监督的客体。 270

276.法律监督的内容指什么? 271

277.简述法律监督的权力与权利。 271

278.法律监督的规则是什么意思? 272

279.法律监督可以分为哪些种类? 272

280.国家性的监督是什么意思? 272

281.非国家性的监督是什么意思? 273

282.内部监督是什么意思? 273

283.外部监督是什么意思? 274

284.简述当代中国法律监督的意义。 274

285.国家机关的监督指什么? 275

286.简述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重要意义。 275

287.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主体是什么? 276

288.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客体指什么? 276

289.简述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内容。 276

290.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方式指什么? 277

291.怎样实现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法律化与制度化? 277

292.审判机关的监督是什么意思? 278

293.专门行政监督是什么意思? 279

294.简述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279

295.简述社会组织的监督。 280

296.简述人民群众的监督。 281

297.简述法律职业的监督。 281

298.简述新闻舆论的监督。 281

第五部分 论述题精选 283

第一章 法的概念 283

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283

2.怎样理解法与经济规律的关系? 285

第三章 法的作用 285

3.为什么说法律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85

4.试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社会作用。 287

5.怎样理解“法律可有可无论”和“法律万能论”都是错误的? 288

6.怎样理解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289

第四章 法的历史发展 291

7.为什么社会主义新法对剥削阶级旧法具有批判继承的关系? 291

第五章 资本主义法 292

8.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来分析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人权。 292

9.试述资产阶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293

第六章 依法治国总论 294

10.试论我国和西方国家历史上关于人治与法治之争。 294

11.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297

第七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经济 299

12.如何理解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299

1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相互关系? 303

14.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法的稳定性与改革的复杂性、渐进性和探索性之间的矛盾? 305

15.在法的范围内进行改革具有可能性吗? 306

16.如何理解加快立法步伐以适应改革的发展? 307

17.怎样正确分析处理改革与法的冲突问题? 308

18.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法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 310

19.为什么说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制经济或法治经济? 311

20.法在实现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有哪些作用? 313

21.法在规范市场经济中的微观经济行为方面有哪些作用? 314

第八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政治 315

22.试述政治与法律的相互作用。 315

23.试述法与共产党政策的一致性和区别。 317

24.试述党的政策与法的相互作用。 318

25.怎样理解法与国家的相互作用? 319

26.试述社会主义法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关系。 321

27.试述法对人民民主专政的作用。 322

28.试述民主的历史发展。 322

29.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主要区别? 323

30.试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关系。 325

31.试述法制的民主化和民主的法制化。 326

32.怎样认识法治的发展和我国法治的未来前景? 327

33.试述资产阶级人权与马克思主义人权。 328

34.试述社会主义法制对人权的作用。 329

35.试述我国积极参加国际人权活动维护人权的实践。 330

36.试述人权对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 331

第十章 依法治国与科学技术 332

37.举例说明科技活动所引起的社会关系需要法律加以调整。 332

38.为什么说我国参与国际科技经济的竞争与合作需要法律的保障? 333

39.世界各主要国家的科技立法具有哪些共同点? 335

40.略述我国科技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336

41.如何理解江泽民关于《大力加强科技法制建设》的讲话精神? 339

42.当前,我国加强科技法制建设应当着重注意些什么问题? 341

43.如何认识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43

第十一章 法的制定 343

44.如何理解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立法原则? 343

45.试述我国法制统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344

4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为什么必须坚持法的连续性、稳定性与及时废、改、立相结合? 346

47.怎样理解民主与集中、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347

48.试述立法程序制度化、法律化对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意义? 348

第十四章 法的实施 349

49.试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349

50.试述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350

51.试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351

第六部分 真题演练 353

(一) 353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62

(二) 368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