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
1.1 本书的意义 1
1.2 国内外审计判断研究的回顾 5
1.3 本书的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15
1.4 本书的逻辑思路与研究框架 17
1.5 本书的创新 20
2 审计判断的性质 22
2.1 审计判断的含义 22
2.2 审计判断的成因 24
2.3 审计判断的重要性 29
2.4 审计判断的特点 35
3 审计判断的构成要素 41
3.1 审计判断的构成要素概述 41
3.2 审计判断构成要素及其与环境、审计判断的互动 47
4 审计判断的类别 51
4.1 审计判断的分类 51
4.2 审计判断与一般判断、审计决策 61
5 审计判断的定位 69
5.1 审计判断的学科定位 69
5.2 审计判断的理论定位 73
5.3 审计判断在实践中的定位 81
6 审计判断的经济学分析 84
6.1 审计判断中博弈的性质 84
6.2 会计信息质量策略与审计意见选择的博弈 87
6.3 审计计划和审计风险评估中的博弈 92
6.4 审计判断的期望效用理论分析 95
7 审计判断模式 99
7.1 审计判断的一般模式 100
7.2 审计判断的透镜模型 106
7.3 审计判断的主体模式 110
8 审计判断的原则、标准和方法 115
8.1 审计判断的原则 115
8.2 审计判断的标准 120
8.3 审计判断的方法 126
9 审计判断在实践中的应用 133
9.1 计划阶段的审计判断 134
9.2 实施阶段的审计判断 163
9.3 完成阶段的审计判断 177
10 审计判断辅助工具 183
10.1 审计判断辅助工具概述 183
10.2 简单审计判断辅助工具 186
10.3 审计判断专家系统 191
11 审计判断绩效 203
11.1 审计判断绩效及绩效函数 203
11.2 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主体因素 206
11.3 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任务因素和系统因素 214
11.4 审计判断绩效的评价标准 218
12 审计判断偏误及其对治 224
12.1 审计判断偏误的形式及其心理机制 224
12.2 审计判断偏误的成因 231
12.3 审计判断偏误的对治 234
13 我国审计判断质量的改善 238
13.1 我国审计判断的现状 238
13.2 我国审计判断质量的改善 257
14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72
14.1 本书的主要结论 272
14.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74
附录 276
问卷一:关于对审计专业判断的基本认识的调查 276
问卷二:审计专业判断的现状及改善情况的调查 277
背景资料 282
主要参考文献 285
中文参考文献 285
英文参考文献 290
后记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