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总论 1
第一章 中药炮制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史 1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1
一、中药炮制的定义及其特点 1
二、中药炮制学的定义及其内容 2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史 3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动因 3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史 4
(一)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与形成时期 4
(二)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15
(三)中药炮制技术和品种的应用扩大时期 19
(四)中药炮制的发展停滞时期 22
(五)中药炮制的整理提高时期 23
二、增强药物疗效 26
一、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26
第二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任务及其重要地位 26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与意义 26
三、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27
四、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28
五、矫味娇臭 29
六、提高净度 29
七、便于调剂制剂 29
(一)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与发展中医药事业 30
(二)加强中药炮制工作与提高中医用药质量 30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任务与地位 30
一、中药炮制的主要任务 30
八、利于贮运 30
(三)加强中药炮制科研与发掘整理提高 31
(四)加速中药炮制现代化与发展中药饮片工业 31
二、中药炮制的重要地位 31
(一)文献整理与经验总结方面的研究 32
一、中药炮制的研究内容 32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2
第三章 中药炮制的研究思路与前景展望 32
(二)炮制原理与炮制理论方面的研究 33
(三)炮制工艺与炮制技术方面的研究 35
(四)质量检测与质量标准方面的研究 36
二、中药炮制的研究方法 38
(一)应用文献学方法进行研究 38
(二)应用药理、化学等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38
(三)应用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进行研究 39
(四)应用多学科相结合方法进行研究 39
第二节 中药炮制研究的几个问题及前景展望 40
一、中药炮制研究的几个问题 40
(一)基础研究的制约 40
(二)医药脱节的制约 41
(三)研究思路的制约 41
(四)管理体制的制约 42
(二)多学科相互渗透,中药炮制研究领域将逐步扩大 43
二、中药炮制研究的前景展望 43
(一)保持和发扬中药特色,逐步实现中药饮片炮制现代化 43
(三)中药炮制现代化,将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4
(四)应用多种研究手段,中药饮片炮制研究将有更大进展 44
第四章 中药炮制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疗效 46
第一节 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特色的充分体现 46
第二节 中药炮制传统理论的文献记载 47
一、汉代文献 47
二、魏晋南北朝时代文献 48
三、唐代文献 48
四、宋代文献 48
五、金代、元代文献 49
六、明代文献 49
七、清代文献 51
(一)生泻熟补 52
第三节 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 52
一、生熟理论 52
(二)生峻熟缓 54
(三)生毒熟减 57
二、药性理论 61
(一)炮制对中药四气五味的影响 61
(二)炮制对中药升降浮沉的影响 63
(三)炮制对中药归经的影响 64
(四)炮制对中药毒性的影响 66
三、对中药炮制基本理论的再认识 67
(一)提高药物的有效利用度 68
(二)改变药物有效成分的量与质 69
(三)改变药物有毒成分的量与质 69
(四)改变或影响药物的生物活性 70
第四节 中药传统制药的原则与方法 70
一、相反为制 70
四、相恶为制 71
二、相资为制 71
三、相畏为制 71
五、制其形 72
六、制其性 72
七、制其味 72
八、制其质 72
第五节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72
第五章 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及与方剂制剂的关系 74
第一节 中药炮制与中药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74
一、中药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 74
(一)生物碱为有效成分,应尽量保留 74
(二)生物碱为毒性成分,应合理消除 75
二、中药炮制对含甙类药物的影响 75
(一)甙类为有效成分,应尽量保留 75
(一)挥发油为有效成分,应尽量保留 76
(二)甙类为不利成分,应合理消除 76
三、中药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 76
(二)据临床辨证用药要求,需合理消除 77
四、中药炮制对含油脂类药物的影响 77
(一)若临床为润肠通便等用,应尽量保留 77
(二)若临床需防作用峻猛与中毒,应合理消除 78
五、中药炮制对含有机酸类药物的影响 78
(一)为适应临床用药需要,应尽量保留 78
(二)为避免有良反应发生,应合理消除 79
六、中药炮制对含其他成分药物的影响 79
七、不同炮制方法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80
第二节 中药炮制与中药药理作用的相关性 83
一、中药炮制的药理研究目的与方法 83
二、中药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84
三、中药炮制前后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 86
第三节 中药炮制与中药方剂的相关性 89
一、中药炮制在方剂中的重要性 90
二、提高方剂的临床疗效 91
三、改变方剂的适应证 92
四、消除方剂中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93
第四节 中药炮制与中药制剂的相关性 94
一、中药炮制在制剂中的重要性 94
二、中药炮制与制剂有效性的关系 95
三、中药炮制与制剂安全性的关系 96
四、中药炮制与制剂稳定性的关系 97
第六章 中药炮制常用的辅料 98
第一节 中药炮制辅料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98
第二节 中药炮制常用的液体辅料 98
一、酒 98
二、醋 102
三、蜂蜜 105
四、油 108
五、药汁 111
第三节 中药炮制常用的固体辅料 116
一、食盐 116
二、麦麸 119
三、其他固体辅料 122
(一)河沙 122
(二)土类 122
(三)滑石粉 123
(四)蛤粉 123
(五)米类 123
(六)面类 123
(七)灯心 124
(八)朱砂 124
一、雷公炮炙十七法 125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分类 125
第七章 中药炮制的分类、基本方法及工艺设备 125
二、三类和五类分类法 126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分类法 126
四、以药用部位的来源分类法 127
五、工艺与辅料相结合分类法 127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及工艺设备 127
一、净制 127
(一)净制的目的 127
(二)净制的基本方法与工艺设备 128
二、切制 133
(一)切制的目的 133
(二)切制前的处理与工艺设备 134
(三)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 136
(四)药材软化的新技术新方法与工艺设备 136
(五)饮片类型、切制方法与工艺设备 137
(六)饮片的干燥与工艺设备 143
(七)饮片的包装 146
(八)影响饮片质量的因素 146
三、炮炙 147
(一)炒法与工艺设备 147
(二)炙法与工艺设备 153
(三)煅法与工艺设备 157
(四)蒸、煮、?法与工艺设备 158
(五)复制法与工艺设备 160
(六)发酵、发芽法与工艺设备 160
(七)制霜法 162
(八)其他制法 162
附:中药炮制常用的传统工具 164
第八章 中药炮制的管理法规与质量要求 166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管理法规 166
一、国家药典对中药饮片的法定管理 166
二、中药饮片部级法定管理规范 167
三、中药饮片的地方法定管理规范 168
第二节 中药炮制品的质量要求 168
一、净度 168
二、片型 169
三、粉碎粒度 169
四、色泽(含光泽) 169
五、气味 170
六、水分 170
七、灰分 171
八、浸出物 171
九、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 171
十、有效成分测定 173
十一、毒性成分测定 173
十二、卫生学检查 173
十三、包装检查 173
例1 制川乌的质量标准 174
十四、实例 174
例2 马钱子粉的质量标准 175
例3 锻石膏的质量标准 175
例4 关白附饮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176
例5 肉豆蔻炮制品的质量标准研究 180
例6 女贞子饮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182
例7 中药饮片炮制质量控制指标的研究 185
例8 10种中药炮制饮片的质量检测 187
第九章 中药饮片工业的生产管理与改革思路 190
第一节 中药饮片的生产环境与生产设施 190
一、中药饮片的生产环境要求 190
二、中药饮片的生产设施要求 190
(二)车间设计 191
(四)技术力量设计 191
(三)设备设计 191
(一)厂房设计 191
三、中药饮片厂的设计要求 191
(五)废水处理设计 192
(六)其他 192
第二节 中药饮片工业的管理要求与改革思路 192
一、中药饮片工业的管理要求 192
(一)目标管理 192
(三)工艺管理 193
(二)人才管理 193
(四)质量管理 194
(五)设备管理 194
(六)仓贮管理 194
二、中药饮片工业的改革思路 195
(一)制订质量标准,加快标准化步伐 195
(二)片型标准化,包装规格化 195
(三)改革中药饮片工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195
(一)中药饮片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196
二、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发展现状 196
第十章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研究与开发 196
第一节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基本概念及发展现状 196
一、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基本概念 196
(二)中药浓缩颗粒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97
第二节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研制思路 199
一、制备工艺研究 199
(一)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199
(二)干燥工艺研究 200
(三)制粒工艺研究 201
(四)举例 202
例1 地黄单味浓缩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202
例2 杜仲叶单味浓缩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205
二、质量控制研究 207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研究 207
(二)成品质量控制研究 207
例1 天麻浓缩颗粒的质量标准 208
(三)稳定性研究 208
(四)举例 208
例2 桔梗浓缩颗粒的质量标准 209
第三节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效用研究 209
一、等量性对比研究 210
(一)“饮片标准煎剂”制备 210
(二)浓缩颗粒制备 210
(三)对比实验项目 210
(四)等量性对比折算 210
二、药理学对比实验研究 211
(一)对比实验要求 211
(二)对比实验分析 212
三、临床疗效等效性研究 213
(一)临床对比要求 213
(二)临床对比分析 213
第四节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前景展望 215
第一节 中药及其炮制品贮藏保管的重要意义 217
第十一章 中药及其炮制品的贮藏保管技术 217
第二节 中药及其炮制品贮藏保管的变异现象与自然变异因素 218
一、贮藏保管的常见变异现象 218
(一)发霉 218
(二)虫蛀 218
(三)变色 218
(四)走油 219
(五)气味散失 219
(六)其他变异 219
二、贮藏保管的常见自然变异因素 219
(一)空气 219
(四)日光 220
(五)霉菌 220
(三)湿度 220
(二)温度 220
(六)虫害 221
第三节 中药及其炮制品贮藏保管常用的防治变异技术 221
一、霉变的防治技术 221
(一)霉变的预防 221
(二)密封或密闭贮藏法防治 222
(一)清洁卫生防护法防治 222
二、虫蛀的防治技术 222
(二)霉变的处理 222
(三)对抗驱虫法防治 223
(四)低温法防治 223
(五)高温法防治 224
(六)吸潮法防治 224
(七)化学法防治 224
三、变色的防治技术 224
四、走油的防治技术 224
二、易燃药物的贮藏保管技术 225
一、毒剧药物的贮藏保管技术 225
五、气味散失的防治技术 225
第四节 “特殊药物”的贮藏保管技术 225
三、细贵药物的贮藏保管技术 226
四、盐腌药物的贮藏保管技术 226
五、鲜活药物的贮藏保管技术 227
第五节 中药及其炮制品贮藏保管的新技术、新方法及发展前景 227
一、气调养护技术 228
二、气幕防潮技术 229
三、机械吸潮技术 229
四、低温冷藏技术 229
五、气体灭菌技术 229
六、蒸汽加热技术 229
七、辐射灭菌技术 230
八、无菌包装技术 230
十、电子计算机技术 231
九、挥发油熏蒸防霉技术 231
下篇 各论 233
第十二章 植物类中药的炮制 233
第一节 根及根茎类 233
八角枫 233
人参 234
三七 237
三棱 238
三颗针 240
干姜 241
土木香 243
土贝母 244
土茯苓 245
大黄 245
大蒜 250
山柰 251
山豆根 251
山药 252
山慈菇 254
千年健 255
川贝母(附:平贝母、伊贝母) 255
川牛膝 258
川乌 259
川芎 263
天冬 265
天花粉 266
天南星 267
天麻 271
天葵子 272
木香(附:川木香) 273
太子参 275
牛膝 276
升麻 278
毛冬青 280
片姜黄 280
乌药 281
丹参 282
巴戟天 284
玉竹 286
甘松 288
甘草 288
甘遂 292
石菖蒲 293
龙胆 294
北豆根 295
北沙参 296
仙茅 297
生姜 298
白及 300
白术 301
白头翁 303
白芍 304
白芷 307
白附子 308
白茅根 311
白药子 313
白前 313
白蔹 314
白薇 315
玄参 316
半夏 317
地黄 323
地榆 328
西洋参 330
百合 332
百部 333
当归 334
光慈菇 337
竹节参 338
朱砂根 339
华山参 339
延胡索 340
关白附 343
防己(附:广防己) 345
防风 347
麦冬(附:山麦冬) 348
远志 350
苍术 353
芦根 355
赤芍 356
苎麻根 356
两头尖 358
两面针 358
何首乌 359
羌活 362
附子 363
青木香 368
板蓝根 369
刺五加 370
苦参 370
郁金 372
虎杖 374
明党参 375
知母 376
金果榄 378
狗脊 378
京大戟(附:红大戟) 380
泽泻 382
胡黄连 384
南沙参 385
南板蓝根 386
茜草 387
草乌 388
威灵仙 393
骨碎补 394
香附 395
重楼 399
独活 400
前胡 400
穿山龙 401
姜黄 402
珠子参 403
桔梗 404
秦艽 404
莪术 406
夏天无 407
柴胡 408
党参 410
射干 412
徐长卿 413
狼毒 413
高良姜 414
浙贝母 415
粉萆薢(附:绵萆薢) 416
拳参 417
黄芩 418
黄芪(附:红芪) 420
黄连 424
黄药子 427
黄精 428
雪上一枝蒿 430
常山 431
银柴胡 432
猫爪草 433
商陆 433
麻黄根 435
续断 436
绵马贯众 437
葛根 438
萱草根 440
紫草 441
紫菀 441
墓头回 442
漏芦 443
薯莨 444
薤白 444
藁本 445
藕节 446
藜芦 447
糯稻根 447
第二节 果实及种子 448
八角茴香 448
刀豆 449
大枣 449
大腹皮 451
大皂角 452
大风子 453
山茱萸 453
山楂 455
千金子 458
川楝子 460
女贞子 461
小茴香 464
马钱子 466
马兜铃 469
马蔺子 470
天仙子 471
木瓜 472
木蝴蝶 473
木鳖子 473
王不留行 475
五味子 476
车前子 478
化橘红 480
牛蒡子 481
乌梅 482
火麻仁 483
巴豆 484
水红花子 486
石莲子 487
石榴皮 488
龙眼肉 489
冬瓜皮 489
冬瓜子 490
冬葵子 490
白果 491
白扁豆 493
白扁豆衣 494
瓜蒂 495
瓜蒌 495
瓜蒌子 496
丝瓜络 498
瓜蒌皮 498
地肤子 500
亚麻子 500
肉豆蔻 501
红豆蔻 505
决明子 505
芫荽子 507
芸薹子 508
豆蔻 508
花椒 509
芥子 510
苍耳子 512
芡实 513
赤小豆 514
连翘 515
吴茱萸 516
佛手 519
沙苑子 520
诃子 521
补骨脂 523
陈皮 525
青皮 527
青果 529
青葙子 529
苦杏仁 530
郁李仁 533
罗汉果 534
使君子 535
金樱子 536
枳壳 538
枳实 541
柏子仁 543
枳椇子 543
桅子 545
枸杞子 548
柿蒂 549
胡芦巴 550
胡椒 551
南鹤虱 552
荜茇 552
荜澄茄 553
草豆蔻 553
草果 555
茺蔚子 557
荔枝核 558
砂仁 559
牵牛子 560
鸦胆子 561
韭菜子 562
香橼 563
胖大海 564
急性子 564
桃仁 565
核桃仁 568
莱菔子 568
莲子 570
莲子心 571
莲房 572
益智 573
娑罗子 574
预知子 575
浮小麦 576
菟丝子 577
桑椹 577
蛇床子 580
甜瓜子 581
猪牙皂 581
楮实子 583
椒目 583
棉花子 584
葫芦 585
葶苈子 585
紫苏子 587
黑大豆 588
黑芝麻 588
槐角 589
蓖麻子 591
蒺藜 591
路路通 593
榧子 594
锦灯笼 594
槟榔 595
酸枣仁 599
蔓荆子 601
罂粟壳 603
蕤仁 604
鹤虱 605
橘络 606
橘核 606
樱桃核 607
薏苡仁 608
穞豆衣 609
覆盆子 610
藏青果 611
大蓟 612
三白草 612
第三节 全草类 612
广金钱草 614
广藿香(附:藿香) 614
小蓟 615
马齿苋 616
马鞭草 617
千里光 618
瓦松 618
木贼 619
车前草 620
凤尾草 621
石斛 621
田基黄 623
仙鹤草 623
白花蛇舌草 624
半枝莲 625
半边莲 625
地锦草 626
老鹳草 627
肉苁蓉 627
竹叶柴胡 629
刘寄奴 630
寻骨风 631
阴行草 631
芫荽 632
连钱草 633
伸筋草 633
鸡骨草 634
青叶胆 635
青蒿 635
虎耳草 636
委陵菜 637
败酱草 637
垂盆草 638
佩兰 638
金沸草 639
金钱草 640
鱼腥草 640
泽兰 641
泽漆 642
卷柏 642
细辛 644
荆芥(附:荆芥穗) 645
茵陈 648
香薷 649
鬼针草 649
穿心莲 650
鸭跖草 650
积雪草 651
浮萍 652
透骨草 652
益母草 653
菊苣 654
鹿衔草 655
麻黄 655
淫羊藿 658
淡竹叶 660
断血流 661
萹蓄 661
紫花地丁 662
锁阳 663
鹅不食草 664
蒲公英 664
鼠曲草 665
零陵香 665
矮地茶 666
辣蓼 666
豨莶草 667
墨旱莲 668
薄荷 669
瞿麦 670
翻白草 671
第四节 花类 672
丁香 672
山茶花 672
马蔺花 673
木棉花 674
木犀花 674
月季花 675
木槿花 675
凤仙花 676
玉米须 677
西红花 677
合欢花 678
红花 678
豆蔻花 679
芫花 680
芙蓉花 682
谷精草 683
辛夷 683
鸡冠花 684
玫瑰花 686
松花粉 686
枇杷花 687
金莲花 688
茉莉花 688
金银花 689
金雀花 690
闹羊花 691
玳玳花 692
桅子花 692
厚朴花 693
砂仁花 693
洋金花 694
扁豆花 694
莲花 695
莲须 696
夏枯草 696
栗花 697
凌霄花 697
益母草花 698
梅花 699
梧桐花 699
菊花 700
野菊花 701
旋覆花 702
密蒙花 703
款冬花 704
棣棠花 705
葛花 706
葎草花 706
紫苏苞 707
腊梅花 707
槐花(附:槐米) 708
蒲黄 711
蜀葵花 712
蔷薇花 713
九里香 714
第五节 叶类 714
人参叶 714
大青叶 715
艾叶(附:艾绒) 716
石韦 719
石楠叶 720
冬青叶 721
西河柳 721
杜仲叶 722
芙蓉叶 723
牡荆叶 723
苦丁茶 724
苦竹叶 724
枇杷叶 725
罗布麻叶 727
侧柏叶 727
参叶 729
枸骨叶 730
莱菔叶 731
荷叶 731
荷梗 732
荷蒂 733
臭梧桐 734
桑叶 734
甜茶 735
银杏叶 736
棕榈 736
紫苏叶 739
紫苏梗 739
紫珠 740
番泻叶 741
蓼大青叶 742
满山红 742
橘叶 743
第六节 皮类 744
土荆皮 744
川槿皮 744
五加皮 745
乌桕皮 746
白鲜皮 746
地骨皮 747
地枫皮 747
西瓜皮 748
肉桂 749
合欢皮 750
杜仲 751
牡丹皮 754
苦楝皮 755
厚朴 756
香加皮 759
秦皮 760
海桐皮 761
桑白皮 761
黄柏 763
紫金皮 765
紫荆皮 766
椿皮 766
榆白皮 767
第七节 藤木类 768
丁公藤 768
大血藤 769
天仙藤 769
木通 770
竹茹 771
石楠藤 771
苏木 772
皂角刺 773
沉香 774
忍冬藤 775
鸡血藤 775
青风藤 776
苦木 777
夜交藤 777
油松节 778
降香 779
钩藤 779
鬼箭羽 780
络石藤 781
桂枝 781
海风藤 782
桑枝 783
桑寄生 784
通草 784
檀香 785
第十三章 动物类中药的炮制 787
人中白 787
人中黄 787
人指甲 788
九香虫 789
干蟾 790
土鳖虫 791
山羊血 793
山羊角 793
马宝 794
瓦楞子 794
五灵脂 796
五倍子 797
牛黄 798
凤凰衣 799
乌梢蛇 800
水牛角 801
水牛腮 803
水蛭 803
石决明 806
地龙 807
虫白蜡 809
全蝎 810
红娘子 812
牡砺 814
龟甲 816
鸡内金 819
青娘子 822
刺猬皮 823
狗宝 824
鱼脑石 825
鱼鳔胶 825
夜明砂 827
玳瑁 827
珍珠 828
珍珠母 831
珊瑚 832
哈蟆油 833
虻虫 834
穿山甲 835
蚕砂 838
蚕茧 838
蚕蛾 839
豹骨 839
脐带 840
海马 841
海龙 843
海狗肾 844
海胆 846
海螵蛸 846
桑螵蛸 848
黄狗肾 849
蛇蜕 850
象牙 852
象皮 852
望月砂 854
鹿角 855
鹿角霜 856
鹿肾 857
鹿茸 858
鹿胎 862
鹿尾 862
鹿筋 864
羚羊角 865
斑蝥 866
紫贝齿 869
紫河车 870
紫草茸 872
紫梢花 873
蛤壳 873
蛤蚧 874
蛴螬 877
猴枣 878
猴骨 878
蜈蚣 879
蜂房 880
蜂蜜 882
蜂蜡 883
蜣螂 883
蜗牛 884
蝉蜕 885
熊胆 886
蕲蛇 887
僵蚕 888
僵蛹 890
蝼蛄 891
燕窝 892
螃蟹壳 892
蟋蟀 893
蟾酥 894
鳖甲 895
麝香 898
大青盐 900
第十四章 矿物类中药的炮制 900
无名异 901
云母石 901
水银 902
石膏 903
石燕 905
石蟹 907
龙齿 908
龙骨 909
白石英 911
白石脂 912
白矾 912
玄精石 915
芒硝(附:玄明粉) 916
朱砂 919
伏龙肝 921
自然铜 922
阳起石 924
阴起石 925
红粉 926
玛瑙 927
花蕊石 927
赤石脂 929
针砂 930
青礞石 931
金精石 932
金礞石 933
炉甘石 934
轻粉 937
粉霜 938
砒石 938
钟乳石 939
禹余粮 941
胆矾 942
铅丹 943
铅粉 943
铁屑 944
海浮石 945
硇砂 946
蛇含石 948
铜绿 949
银朱 950
密陀僧 950
绿矾 951
硝石 952
硫黄(附:天生硫) 953
雄黄 955
紫石英 957
鹅管石 959
滑石 960
寒水石 961
硼砂 963
磁石 964
雌黄 966
赭石 967
第十五章 其他类中药的炮制 970
儿茶 970
干漆 971
马勃 972
天竺黄 973
木耳 973
六神曲 974
白木耳 977
半夏曲 978
冬虫夏草 978
西瓜霜 980
百草霜 981
百药煎 982
竹沥 983
血余炭 984
血竭 987
安息香 987
冰片 988
红曲 989
麦芽 990
芜荑 993
芦荟 995
苏合香 996
谷芽(附:稻芽) 996
龟甲胶 999
没药 1000
灵芝 1002
阿胶 1003
阿魏 1006
青黛 1007
松香 1009
枫香脂 1010
昆布 1010
采云曲 1012
乳香 1012
饴糖 1015
建曲 1016
柿霜 1018
茯苓 1019
茯苓皮 1021
茯神 1022
秋石 1023
胆南星 1024
海金沙 1027
海藻 1028
猪苓 1029
鹿角胶 1030
淡豆豉 1031
蛋黄油 1033
琥珀 1034
黑豆馏油 1035
寒食 1035
雷丸 1036
樟脑 1037
薄荷脑 1038
霞天曲 1038
藤黄 1039
一、常用的中药炮制名词术语 1042
附录 1042
二、中药配方守则 1063
三、中药配方另包品种的规定 1065
四、中药汤剂煎熬法 1065
五、中药毒剧药材管理办法 1066
六、炮制法中的古老计时法 1068
七、常用度量衡单位及其换算表 1070
八、部分常用药材安全水分表 1071
九、十八反药歌 1073
十、十九畏药歌 1073
十一、妊娠禁忌药歌 1073
十二、六陈药性歌 1073
十三、药物炮制歌 1073
中文药名索引 1075
拉丁学名索引 1085
参考书目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