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前言 1
上篇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1
第一章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 1
第一节创新与创新教育 1
一、模仿与创新 1
目录 1
二、对创新本质的理解 2
三、创新教育 4
第二节教育创新的时代内涵 8
一、教育创新是时代的呼唤 9
二、更新观念是教育创新的先导 10
四、制度创新是教育创新的保证 13
三、教育实践是教育创新的灵魂 13
第三节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 17
一、创新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智慧品质的教育 17
二、创新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品质的教育 18
三、创新教育必然是体现学生主体精神的教育 19
四、创新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0
五、创新教育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 21
六、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 21
第二章创新教育的理论基础 23
第一节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能力 23
一、创新能力的概述 23
二、创新能力的结构 32
三、创新能力研究的历史进程 38
四、创新能力的测量问题 40
第二节创新教育的核心——创新思维 44
一、创新思维与创新想象 44
二、创新思维分析 49
三、创新思维的方式 59
四、创新思维的障碍及突破 63
第三节创新教育的源泉——实践教育 67
一、实践教育的内涵 67
二、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及其原因 68
三、实践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70
第三章影响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 72
第一节年龄与创新能力 72
一、年龄与心理机能的关系 72
二、年龄与科学成就的关系 75
三、年龄与发明创新的关系 76
第二节家庭因素与创新能力 77
一、早期教育 78
二、家庭因素 79
第三节学校教育与创新能力 85
一、学校环境 86
二、教师作风 87
三、教学方法 89
四、课堂气氛 90
五、同伴群体 91
六、学校管理 94
七、课外活动 95
一、社会文化环境 96
第四节社会环境与创新能力 96
二、社会政治氛围 101
三、社会教育途径 102
第四章创新人才的特点及培养 104
第一节创新人才的特点 104
一、创新人才的静态结构 104
二、创新人才的动态特征 110
三、创造型学生的特点 113
第二节树立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观 116
一、改变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传统教学观 117
二、树立现代的人才观 118
三、确立科学的学生观 120
一、基础创新素质的培养 123
第三节创新人才的培养 123
二、独立性人格的培养 128
三、创新精神的培养 130
第五章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 136
第一节课程的地位与现状 136
一、课程涵义及实质 136
二、课程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140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141
第二节树立全新的知识观和课程观 144
一、由认同型课程转向创造型课程 144
二、由分离型课程转向整合型课程 145
三、由规约型课程转向协商型课程 147
一、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统一 149
第三节确立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课程目标 149
二、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统一 150
三、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的统一 150
第四节构建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151
一、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 151
二、优化课程结构 153
第六章创新教育与德育创新 157
第一节我国德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57
一、我国德育的现状 157
二、我国德育的发展趋势 159
第二节创造性的培养与现代德育 162
一、培养创造性是现代德育应追求的目标 162
二、德育在培养主体创造性方面的任务 165
第三节我国德育体系的创新 167
一、我国德育目标的创新 167
二、我国德育内容的创新 168
三、我国德育方法的创新 170
四、我国德育体制的创新 172
五、我国德育教师的创新 174
第七章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 179
第一节教学的条件与基本策略 179
一、教学的逻辑条件 179
二、教学的基本策略 180
第二节促进创新能力的教学技术 184
一、创造性发问技术 185
二、创造性戏剧 190
三、教学布白艺术 193
四、发现教学法 196
五、问题教学法 197
六、问题游戏法 197
七、构画智力图法 198
第三节创造性作业设计的技术 199
一、创造性作业的基本特征 199
二、创造性作业的设计原则与过程 200
第八章创新思维训练与创新技法的传授 206
第一节创新思维训练的条件与策略 206
一、创新思维训练的条件 206
二、创新思维训练的基本策略 209
第二节创新思维训练 217
一、发散性思维训练 218
二、异同转化思维训练 219
三、想像力训练 220
四、直觉思维训练 220
五、形象思维能力训练 221
六、联想训练 221
七、摆脱惯性思维训练 223
第三节创新技法的传授 224
一、检核表法 224
二、头脑风暴法 227
三、原型启发法 229
四、分析借鉴法 232
五、移植综合法 232
六、集中发明法 234
七、聚焦发明法 235
八、转熟为生法 236
九、克弱转换法 238
十、信息交合法 239
第九章创新型校长和创新型教师 242
第一节创新教育能力 242
一、创新教育能力的属性 242
二、创新教育能力是教育者的必备能力 244
第二节创新型校长 245
一、创造性工作 245
二、创造性个性品质 247
一、教师职责的新要求 248
第三节创新型教师 248
二、创造性与教师工作的成效 250
三、创新型教师的一般特征 252
四、创新型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技巧 254
五、创新型教师的管理艺术 257
六、创新型教师与教学研究 259
下篇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262
第十章实施素质教育的依据及现实意义 262
第一节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262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62
二、邓小平教育思想 268
三、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71
四、当代心理科学理论 273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依据 276
第二节 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法律依据 276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法律依据 283
第三节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285
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呼唤素质教育 285
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实现教育的“三个面向”的需要 287
第十一章素质教育的若干基本问题 290
第一节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290
一、素质教育的要义与应试教育的特点 290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比较 293
第二节社会主义素质教育的基本结构 295
一、思想道德及文明行为习惯素质教育 296
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296
四、心理素质教育 297
三、身体素质教育 297
五、劳动技能与能力素质教育 298
第三节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几个关系问题 299
一、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299
二、素质教育与贯彻“两全”方针 301
三、素质教育与考试 301
四、素质教育与培养跨世纪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302
五、素质教育与创建特色学校 303
六、素质教育与把握好几个“度” 303
第十二章 实施社会主义素质教育的原则、途径和办法 306
第一节 实施社会主义素质教育的原则和必备条件 306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 306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 307
三、关于选择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的问题 308
第二节社会主义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309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309
二、学校“五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形式 317
三、教师和青少年学生主体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 326
教育的重要途径 326
第三节社会主义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法 329
第十三章素质教育具体模式荟萃 333
第一节和谐教育 333
一、“和谐教育”实验研究报告 333
二、“和谐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343
第二节希望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348
一、基本目标 348
二、理论基础 349
三、操作程序 350
四、实施策略 351
第三节创新教育 355
一、武汉市《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总体方案 355
二、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361
第十四章 中小学校长素质及其提高问题 382
第一节 中小学校长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382
一、政治思想素质 383
二、科学文化素质 384
三、能力素质 386
四、人格素质 387
第二节 中小学校长良好素质的养成 388
主要参考文献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