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导 论 1
第一部分 区域构造分析的方法学原理 6
第一章岩相迁移和地层的穿时性 6
岩相分析 6
古地理再造 10
相的迁移 16
穿时普遍性原理与地层对比 20
第二章拗陷与抬升的动力学 23
经典厚度法的基本原理 23
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拗陷曲线 25
构造运动面分析 28
上升运动的时间和幅度 31
构造旋回和褶皱幕 33
第三章地史期间的水平运动 37
露头规模应变量的估算 37
走向滑移运动和构造逸脱 38
(一)走滑断层的调节和转换性质 39
(二)走滑断层位移量的估算和形变历史的恢复 40
(三)地块滑移 43
(四)拉分盆地 43
倾向滑移运动——逆冲和推覆构造 46
(一)机制 46
(二)类型 47
(三)冲断顺序 50
(四)前陆盆地 52
倾向滑移运动——正断层和其他伸展构造 54
(一)正断层及其位移效应 54
(二)变质核杂岩和低角度拆离系 56
(三)褶叠层 59
(四)断陷盆地 59
识别古平移运动的其他形迹 60
(一)形态与结构 62
第四章沉积组合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62
被动大陆边缘 62
(二)演化 65
(三)古被动大陆边缘的识别 66
活动大陆边缘 68
(一)形态与结构 68
(二)混杂堆积 72
(三)复理石 76
(四)磨拉石 82
板块内部沉积组合 84
第五章岩浆活动的构造信息 86
岩浆熔融幕与构造事件 86
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类型 88
蛇绿岩系 94
花岗岩系 100
区域变质相 109
第六章造山带的变形和变质作用 109
区域变质作用中的压力类型与双变质带 113
区域变质作用中的压力-温度-时间轨迹 118
区域变质作用与造山形变 121
第二部分 全球块板构造理论及其在大陆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126
第七章经典地槽-地台学说的回顾和评述 126
地槽及其演化 127
地台及其演化 129
地槽与地台的相互作用 131
评 述 132
第八章活动论思路的发展和七十年代的板块构造理论 136
先驱者们的足迹 136
岩石圈板块的划分、运动学和边界类型 140
(一)岩石圈板块的划分和边界类型 140
(二)板块的运动 142
(三)大洋演化 145
板块构造理论的近期发展 146
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及其效应 151
第九章大陆碰撞构造 151
碰撞变形和大陆碰撞带的结构 158
化石碰撞带的识别 162
第三部分 中国区域构造及其演化概况 168
第十章中国区域构造轮廓 168
现代形迹和组成的不均一性 168
(一)全国地势基本特征 168
(二)地球物理场 170
全球构造背景和阶段变化 174
全国构造区划 176
第十一章华北地台和塔里木地台 180
华北地台 180
(一)地球早期历史与华北陆块基底岩系 180
(二)华北地台的盖层演化阶段 190
(三)归纳 193
塔里木地台 195
第十二章扬子地台、华南褶皱系和南海-印支地台 201
扬子地台 201
(一)地台基底 202
(二)地台盖层演化阶段 205
华南褶皱系 208
南海-印支地台和华夏古陆问题 211
华南地台晚古生代的裂陷作用 213
归纳 217
第十三章古蒙古洋——天山-兴蒙褶皱系 222
额尔古纳褶皱带 223
阿尔泰褶皱带 224
斋桑-额尔齐斯褶皱带和准噶尔地块 226
天山褶皱带 229
兴安岭褶皱带和布列亚-佳木斯地块 233
内蒙褶皱带 236
归纳 239
秦岭-大别褶皱带 242
第十四章古西域洋——秦祁昆仑褶皱系 242
(一)华北地台南部大陆边缘 243
(二)杨子地台北部大陆边缘 245
(三)对接带 246
(四)中间地块 246
祁连山褶皱带 250
柴达木地块 254
(一)东昆仑段 257
昆仑褶皱带 257
(二)西昆仑段 258
归纳 259
第十五章特提斯洋——滇藏褶皱系 262
巴颜喀拉褶皱带和右江褶皱带 263
(一)巴颜喀拉褶皱带 263
(二)右江褶皱带 264
羌塘、昌都和保山陆块 265
拉萨-腾冲陆块 268
印度地台北部陆缘和雅鲁藏布缝合带 270
归纳 274
第十六章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的形成和演化 279
乌苏里褶皱带 280
台湾褶皱带 283
(一)地质记录 284
(二)板块构造和演化 286
亚洲大陆边缘火山-深成岩带和板内构造变形 288
(一)大陆边缘火山-深成岩带 289
(二)弧后裂陷盆地 290
(三)大陆内部的薄皮拆离构造 291
我国东部新生代边缘海和陆内裂陷盆地 295
(一)渤海-华北盆地 296
(二)南黄海-苏北盆地 297
(三)东海盆地 298
(四)南海盆地 300
归纳 302
第十七章中国区域构造特征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