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园先生访问记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克武访问;潘彦蓉纪录
  • 出 版 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出版年份:2005
  • ISBN:9860015732
  • 页数:631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家世传承 1

一、教育世家 1

二、祖父早逝,祖母坚忍持家 4

三、外祖父的影响与教泽 5

四、长年在外的父亲 7

五、母爱与教养 15

六、家族传统与地域文化的压力 18

第二章 在家乡的求学生活 21

一、经常转学的小学生活 21

二、泉中(初级)中学(1942-45) 24

三、培元(高级)中学(1945-48) 26

第三章 来台求学生活 33

一、买舟东渡(1948) 33

二、对台湾的初步印象 35

三、就读台湾大学(1948-53) 37

第四章 走上学术研究之途 65

一、任职台大助教(1953-55) 65

二、初至民族所服务(1955-58) 69

三、留学哈佛(1958-60) 75

四、自哈佛归国初期(1960-64) 86

第五章 早期参与的几个院外学术相关机构 97

一、东亚学会(1963-73) 98

二、中美科学合作会(1968-74) 104

三、《思与言》 107

四、《阳明》杂志事件 111

第六章 接任中研院代理总干事(1968-70) 115

一、任内参与的几项重要工作 118

二、制度兴革 120

三、为钱思亮先生辅选院长 124

四、难得的经历 126

五、对两位院长的印象 127

第七章 民族所的经营(1970-76) 131

一、制度兴革 131

二、几项大型计画 135

三、人才培育 136

第八章 研究方向的转换 141

一、转换的原因及阻力 141

二、汉人社会文化研究的肇始 144

三、研究方法的转换 157

四、科际整合运动 160

五、社会及行为科学的中国化 162

六、中国化vs.本土化 166

七、研究趋向的回顾与再转换 172

八、「致中和:三层面和谐均衡宇宙观」理论的形成 175

第九章 评议会与院士会议 187

一、中央研究院的成立 188

二、评议会 189

三、院士会议 194

四、评议会及院士会议的角色分工问题 208

第十章 院外事务的参与 213

一、参与《中国论坛》编委会(1975-88) 213

二、台湾省民政厅(1971-98) 222

三、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员会(1976-92) 233

四、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1976-98) 236

五、侨务委员会(1981-84) 238

六、中国民族学会(1981-85) 240

七、蒙藏委员会(1992-2001) 241

八、整体回顾 242

第十一章 匹兹堡的访问(1980-1981)及宗教研究的拓展 245

一、在匹兹堡的交游 248

二、与西方学界的接触 250

三、宗教研究的拓展 252

第十二章 清华人文社会学院的创建(1984-90) 265

一、与清华结缘 266

二、任内的几项创建 268

三、遭遇的困难 283

四、与几位校长的相处 286

第十三章 授课、演讲与田野工作回顾 295

一、四十年的教书生涯(1961-2000) 295

二、重要学术演讲 302

三、最後一次的田野工作 309

第十四章 参与教育事务 315

一、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 315

二、其他职务的参与 320

三、与几任部长的共事经验 322

四、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 323

五、中华民国通识教育学会 327

六、整体回顾 329

第十五章 蒋经国基金会的创建 331

一、缘起与成立 332

二、会务工作的推动 338

三、历年来的补助成果 346

四、开创不易历经艰辛 353

五、历届董事会的改选过程 355

六、基金之管理 362

七、个人感想 364

第十六章 欧洲学术界的接触 369

一、1990年以前的两次欧洲之行 369

二、1990年以後的几次访欧 372

第十七章 大陆行:亲情、乡情与学术交流 399

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399

二、与香港学术界的接触 401

三、与母亲在香港会面 402

四、第一次回乡 407

五、1993年以前的几次返乡经历 413

六、1993年以後与大陆学术界的接触 421

七、故乡情怀 441

第十八章 民间学术机构的参与及其他 447

一、中国饮食文化基金会 447

二、喜马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 452

三、东海大学董事会 456

四、法鼓大学与法鼓山基金会 456

五、慈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 461

六、汉学研究中心 461

七、参与几个博物馆的谘询工作 464

八、参与几份刊物的编辑与出版 471

第十九章 文建会、文化奖章 477

一、文化建设委员会委员 478

二、行政院文化奖 478

三、景星勋章及其他奖章 484

第二十章 气文化研究计画 489

一、张光直的中西文明起源差异理论 490

二、我的「致中和宇宙观」架构 492

三、计画缘起 493

四、计画的执行与成果 496

五、主题计画执行後的意义 517

第二十一章 家庭生活 521

一、与刘时莼女士结婚 521

二、儿女各自成家 523

三、购置书房 527

四、个人藏书 528

第二十二章 退休後的生活 531

一、荣退纪念会 532

二、任蒋经国基金会专职 535

三、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 538

四、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 540

五、获颁荣誉博士学位 542

六、台大校聘讲座教授 544

七、回顾与小结 546

第二十三章 健康、疾病与未来计画及思考方向 553

一、第一次心脏手术 554

二、第二度心脏手术 556

三、病中心情 559

四、未来计画 562

受访後记&李亦园 573

附录:李亦园著作目录(1952-2005) 577

一、专书 577

二、合著专书 578

三、编著专书 578

四、学术论文 579

五、一般论著 594

索引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