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习护士的要求 1
第一章 医院概况 3
一、医院的种类 3
二、医院的组织结构与任务 3
三、门诊工作 4
四、病区的结构和环境 4
三、值班、交接班制度 5
二、周会制度 5
一、朝会制度 5
第二章 医院工作制度 5
四、查对制度 6
五、消毒隔离制度 6
六、物资保管制度 7
七、抢救室工作制度 8
八、急诊室工作制度 8
九、注射室工作制度 9
十、治疗室制度 9
十二、病区管理制度 10
十一、换药室制度 10
十三、护理站工作制度 11
十四、作息、陪床、探视制度 12
十五、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12
第三章 护士职责 13
一、门诊护士职责 13
二、急诊室护士职责 13
三、病区护士职责 14
五、手术室护士职责 15
四、监护室护士职责 15
六、供应室护士职责 16
七、实习护士职责 16
第四章 病员床单位设备及铺床法 18
一、病员床单位设备 18
二、铺床法 18
(一)备用床 18
(二)暂空床 19
(三)麻醉床 20
(二)病区的入院护理 22
(一)住院处的护理 22
第五章 病员入出院护理 22
一、入院护理 22
二、病员搬运法 23
(一)扶助病员上下平车法 23
(二)扶助病员上下轮椅法 24
三、转科病员护理 24
四、出院护理 24
一、晨、晚间护理 25
(一)晨间护理 25
第六章 临床生活护理 25
(二)晚间护理 26
二、口腔护理 27
三、床上浴 28
四、疮的预防及护理 29
(一)褥疮的预防 29
(二)褥疮的分期和护理 30
(三)半坐卧位 31
(二)侧卧位 31
(一)仰卧位 31
五、常用的几种体位 31
(四)端坐位 32
(五)俯卧位 32
(六)头低脚高位 32
(七)头高脚低位 32
(八)膝胸位 32
(九)截石位 33
六、扶助病员更换体位法 33
(一)扶助病员翻身侧卧 33
(二)扶助病员移向床头 33
七、保护具的应用 34
(一)床挡使用法 34
(二)约束带应用法 34
(三)肩部固定法 34
(四)双膝固定法 34
一、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35
(一)体温的观察 35
第七章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与测量 35
附Ⅰ:几种常见的热型 36
(二)体温的测量 36
附Ⅱ:体温计的检查法 38
附Ⅲ: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F)的换算 38
二、脉搏的观察与测量 38
(一)脉搏的观察 38
(二)脉搏的测量 38
(二)呼吸的测量 39
三、呼吸的观察与测量 39
(一)呼吸的观察 39
四、血压的观察与测量 40
(一)血压的观察 40
(二)血压的测量 41
附:电子血压计测量法 43
(三)试验饮食 45
(一)基本饮食 45
(二)治疗饮食 45
一、医院饮食的种类 45
第八章 病员的饮食护理 45
(四)要素饮食 47
二、病员饮食的管理 47
(一)进食前 47
(二)进食时 48
(三)进食后 48
附:评价病员营养状况的几个公式 48
(一)物理灭菌法 50
一、消毒、灭菌的方法 50
第九章 清洁、消毒、灭菌及物品的保养 50
附:流通蒸汽消毒法 51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53
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及保养原则 55
附:几种常用去污溃法 55
第十章 无菌技术 57
一、无菌操作原则 57
二、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法 57
(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57
(四)无菌包的打开与使用法 58
(二)无菌容器的使用法 58
(三)取无菌溶液法 58
(五)铺无菌盘法 59
(六)戴无菌手套法 59
第十一章 隔离技术 61
一、病区中的清洁区、半污染区与污染区的划分 61
二、隔离种类 61
(一)严密隔离 61
(二)呼吸道隔离 62
(三)消化道隔离 62
(四)接利隔离 62
(五)昆虫隔离 63
(六)保护性隔离 63
三、隔离技术操作方法 64
(一)口罩的使用 64
(二)手的消毒 64
(三)穿脱隔离衣 65
(五)护理隔离病员的几种操作方法 66
(四)避污纸的使用 66
第十二章 口服及吸入给药法 68
一、药物的保管原则 68
二、给药原则 69
三、口服给药法 69
(一)给药方法 69
(二)中药服法 71
附:中草药汤剂的煎制方法 71
四、超声雾化吸入给药法 72
(一)热水袋 74
第十三章 冷热疗法 74
一、热疗法 74
(二)热水坐浴 75
附:热疗法禁忌症 75
二、冷疗法 76
(一)冰袋 76
(二)酒精擦浴 76
附:冷疗法禁忌症 77
二、各种标本的采集 78
三、防止血标本溶血的措施 78
一、标本采集原则 78
第十四章 各种标本采集法 78
附Ⅰ:常用抗凝剂 79
四、防止血标本凝血的措施 79
(一)血液 80
(二)血气分析 87
(三)尿液 88
(四)粪便 91
(五)痰液 93
(六)胃液分析 94
(七)十二指肠液 95
(八)脑脊液检查 95
附Ⅱ:常用防腐剂 96
(九)浆膜腔渗出液与漏出液检查 96
第十五章 病情的观察及危重病员的护理 97
一、病情的观察 97
(一)一般情况观察 97
(二)观察生命体征 103
(三)观察神志变化 103
附:瞳孔对光反射的检查法 104
(四)观察瞳孔的变化 104
(五)观察药物反应 105
(六)观察各种疾病的病情变化 105
二、危重病员护理 105
三、濒死病员的观察与护理 106
(一)濒死病员的观察 106
(二)濒死病员的护理 106
附:尸体料理 107
(一)注射原则 109
第十六章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109
一、注射法 109
(二)药液抽吸法 110
(三)皮内、皮下、肌肉及静脉注射法 110
(四)股静脉、股动脉穿刺术 112
(五)动脉穿刺、注射术 113
二、常用药物过敏试验 113
(一)各种试液配制方法、皮内注入量、试验方法及结果判断 113
(二)各种药物过敏试验注意事项 115
(四)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116
(三)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116
三、静脉输液及输血法 117
(一)静脉输液法 117
附Ⅰ:输液时溶液不滴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 121
附Ⅱ:单位时间输液量的快速心算法 121
附Ⅲ:不同病员静脉血管的特点及穿刺法 122
(二)静脉输血法 123
附Ⅳ:输血反应及处理 125
(一)鼻饲 126
四、各类导管用法 126
(二)洗胃 127
(三)胃液分析 130
(四)胃肠减压 133
(五)十二指肠引流术 134
(六)双气囊三腔管 135
(七)灌肠 136
(八)导尿 139
(九)留置导尿 141
(十)留中段尿 142
(十一)膀胱冲洗 143
五、抢救技术 144
(一)氧气吸入法 144
附:计算公式 146
(二)吸痰法 146
(三)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147
(四)人工呼吸器使用法 148
(五)胸外心脏按压术 149
(七)气管插管术 150
(六)心内注射术 150
(八)胸外心脏非同步除颤术 151
六、几种常用穿刺术 152
(一)胸腔穿刺术 152
(二)腹腔穿刺术 154
(三)腰椎穿刺术 156
(四)骨髓穿刺术 157
(五)心包穿刺术 158
(六)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 160
二、体温单的使用 162
第十七章 表格记录 162
一、表格书写的一般规则 162
附:体温、脉搏曲线的绘制 163
三、医嘱单 163
(一)医嘱的种类 163
(二)医嘱的处理方法 164
(三)医嘱的整理 164
(四)处理医嘱时的注意事项 165
四、重症护理记录单(特别护理记录单) 165
六、病区报告(交班记录) 166
五、液体出入量记录 166
七、病案排列顺序 168
第十八章 常见症状护理 170
一、高热病员护理 170
二、昏迷病员护理 171
三、休克病员护理 173
四、瘫痪病员护理 176
五、呼吸困难病员护理 178
六、咯血病员护理 179
七、呕吐病员护理 181
八、急性腹泻病员护理 182
九、急性腹痛病员护理 183
十、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员护理 184
第十九章 各种护理常规 187
一、分级护理常规 187
(一)特级护理 187
(二)一级护理 187
(三)二级护理 188
(一)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189
(四)三级护理 189
二、内科护理常规 189
(二)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190
(三)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191
(四)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191
三、外科护理常规 192
(一)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192
(二)麻醉后护理常规 193
(三)术前护理常规 194
(四)手术前皮肤准备 195
附:各种手术备皮范围 196
(五)术后护理常规 197
四、小儿内科护理常规 198
五、妇科护理常规 199
六、产科护理常规 199
(一)产前护理 199
(二)产后护理 200
七、眼科局部用药常规 201
八、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202
九、中医科护理常规 203
十、传染科一般护理常规 204
十一、皮肤科护理常规 205
第二十章 责任制护理 206
一、概述 206
(一)责任制护理的由来 206
(二)责任制护理的概念 206
二、责任制护理的内容 206
(一)责任制护理的三个基本要求 207
附:收集资料的方法 207
(二)责任制护理中责任护士、辅助护士的职责 210
三、责任制护理病历书写 211
附:责任制护理病历书写要求 216
第二十一章 心理护理 218
一、概述 218
(一)什么是心理护理 218
(二)心理护理的方法 218
(三)心理护理的目的 218
(四)心理护理中护士应具备的能力条件 218
(五)心理护理中护士的语言 219
二、病员的一般心理特征 220
(一)门诊病员的心理护理 221
三、不同诊治过程中病员的心理护理 221
(二)住院病员的心理护理 223
(三)出院病员的心理护理 225
四、不同年龄期病员的心理护理 226
(一)儿童病员的心理护理 226
(二)青年病员的心理护理 227
(三)中年病员的心理护理 228
(四)老年病员的心理护理 229
(一)急性病员的心理护理 230
五、不同疾病病员的心理护理 230
(二)慢性病员的心理护理 231
(三)传染病病员的心理护理 232
(四)手术病员的心理护理 233
附录 234
Ⅰ:护理人员常用文明语言规范 234
Ⅱ:药物浓度剂量的换算方法 245
Ⅲ:医学常用缩写词 252
参考文献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