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盐渍地的生物改良与优化生产模式》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任继周,朱兴运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030063503
  • 页数:191 页
图书介绍:

《北方草地优化生态模式研究系列专著》总序 1

《北方草地优化生态模式研究系列专著》总前言 1

前言 1

第一章 河西走廊农牧业生产结构概论 1

1.1 河西走廊概况 1

1.1.1 地理位置 1

1.1.2 自然气候条件 1

目录 1

1.2.1 农牧业用地结构 3

1.1.3 水系分布 3

1.2 农牧业用地结构及分布利用 3

1.2.2 土地分布和利用途径 4

1.3 河西走廊农牧业生产的困境和持久发展的动力 8

1.3.1 资源配置不合理 8

1.3.2 生态环境的恶化 9

1.4 山地-绿洲-荒漠系统的关联 12

2.1.1 各生态因子底图的收集 14

2.1 生态制图的历史和意义 14

第二章 临泽生态试验区的生态背景 14

2.1.2 生态数据库的建立 15

2.1.3 生态因子的分析和建模 15

2.1.4 图形的输出 15

2.1.5 设备配制 15

2.2 临泽试验区生态图系列的制作 16

2.2.1 试验区背景概述 16

2.2.3 生态制图的内业 17

2.2.2 生态制图的外业调查 17

2.3 各生态因子图 19

2.3.1 高程图 19

2.3.2 植被图 19

2.3.3 土壤环境图 20

2.3.4 综合生态图 21

2.4 小结 23

第三章 河西走廊盐渍化草地土壤类型及特征 24

3.1 河西走廊盐渍化草地土壤的发生学及发生学类型 24

3.1.1 河西走廊盐渍化草地土壤的发生学成因 24

3.1.2 土壤发生学类型及其特点 27

3.1.3 分布规律 28

3.2 河西走廊盐渍化草地土壤的生态学及生态类型 30

3.2.1 河西走廊盐渍化草地土壤的生态学 30

3.2.2 河西走廊盐渍化草地土壤的生态类型及其特点 30

3.2.3 土壤发生学分类与生态分类的评价 34

3.3 河西走廊盐渍化草地植被在土壤积盐与脱盐中的作用 35

3.3.1 植被在区域草地土壤盐渍化中的作用——以临泽草地生态试验站为例 35

3.3.2 植被在盐渍化草地土壤水盐运动中的作用 37

3.3.3 植被对盐分的吸收以及与土壤盐渍化的关系 38

3.4 河西走廊盐渍化草地土壤特性及其与盐分含量的关系 39

3.4.1 河西走廊盐渍化草地土壤特征 39

3.4.2 土壤盐分对土壤理化特点的影响 43

3.5 盐渍化草地(含人工草地)水盐动态特征 46

3.5.1 盐渍化草地的水盐运动总规律 46

3.5.2 草地土壤水盐动态特点 47

3.5.3 影响因素 48

3.5.4 调控 49

4.1 构成盐渍化草地的植物区系特点 51

第四章 河西走廊盐溃化草地的主要植被类型及草地初级生产力 51

4.2 河西走廊盐渍化草地主要植物资源 52

4.2.1 植物资源概述 52

4.2.2 植物种的特点 53

4.3 盐化草地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 54

4.3.1 主要植被类型 54

4.3.2 植被类型的地理分布规律 55

4.4 植物群落分布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55

4.4.1 种群分布的指示意义及生理生态结构对生长环境的适应 55

4.4.2 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与土壤环境的数量分析 57

4.4.3 植物群落随水盐变化的演替系列 62

4.5 盐化草甸第一性生产力 64

4.5.1 草地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 64

4.5.2 地上部初级生产力 66

4.5.3 几个荒漠草地类型生产力状况 67

4.5.4 草地地下生物量动态 67

4.5.5 地下生物量的分布特点 69

4.5.6 地下初级生产力 75

4.5.7 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关系 76

第五章 河西走廊主要抗盐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 79

5.1 盐渍环境下碱茅等抗盐植物的生长发育 79

5.1.1 种子的萌发与出苗 79

5.1.2 盐胁迫对碱茅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79

5.1.3 植株生长发育特性 80

5.2 碱茅属植物对盐逆境的适应机制 83

5.2.1 碱茅对Na+、K+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 83

5.2.3 某些特殊物质的保护作用 90

5.2.2 渗透调节适应机制 90

5.2.4 解剖结构上的适应机能 94

5.3 盐胁迫对碱茅的不良影响与伤害作用 95

5.3.1 对碱茅生长的抑制和生育性能的影响 95

5.3.2 Na+和Cl-过量积累、K+和Ca2+含量下降 96

5.3.3 碳水化合物含量减少 98

5.4 盐生植物的抗盐机制概述 99

5.4.1 盐生植物的拒盐和拒盐机理 99

5.4.2 盐生植物的泌盐和泌盐机理 99

5.4.3 盐生植物的稀盐和稀盐机理 101

5.5.1 植被覆盖度的增大,减少了地表水分的蒸发量,土壤积返盐速度显著降低 102

5.5 碱茅属植物改良盐渍地的机制 102

5.5.2 耕层土壤结构和渗透性能得到改善,有利于脱盐 104

第六章 河西走廊盐渍草地的生物改良 106

6.1 走廊区的地理和自然特点 106

6.1.1 河西走廊的地域特色 106

6.2 生物改良盐渍地的理论基础 107

6.2.1 生物改良盐溃土壤的理论依据 107

6.1.2 保护水源林草地 107

6.2.2 生物改良盐渍地的可能性 109

6.2.3 生物改良盐渍地的原则 110

6.2.4 生物改良方法的评价 110

6.3 适应走廊区盐渍生境栽培的抗盐植物 112

6.3.1 适应河西生境的抗盐牧草 112

6.3.2 碱茅属植物 112

6.3.3 芦苇 118

6.3.4 高麦草 123

6.3.5 湖南稷子 124

6.3.6 适应河西盐渍地的豆科抗盐牧草 125

6.3.7 沙枣 126

6.3.8 柽柳 127

6.4 河西走廊盐渍地的生物改良途径 128

6.4.1 建立抗盐饲用牧草人工草地 128

6.4.2 封育、补播和灌溉措施改良培育盐渍化草地 135

6.4.3 乔、灌、草配置改良利用河西盐渍地 138

6.4.4 碱茅属植物改良后土壤的继续利用 140

6.5.2 选地与整地 143

6.5.3 播种 143

6.5.1 抗盐牧草的确定 143

6.5 河西走廊盐渍地碱茅属植物人工草地的建植技术 143

6.5.4 田间管理 145

第七章 河西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系统的特征及其优化模式探索 147

7.1 前言 147

7.2 草地农业的基本含义 149

7.2.1 前植物生产层 149

7.2.2 植物生产层 149

7.3 内陆荒漠的生境特点 150

7.2.3 动物生产层 150

7.2.4 外生物生产层 150

7.3.1 气候特点 151

7.3.2 土质瘠薄 152

7.3.3 甘新荒漠地区的植被 153

7.3.4 山地类组对于生境的贡献 155

7.3.5 草甸类组的生境特点 156

7.4 荒漠绿洲区的草地农业系统的现状 157

7.4.1 辐射型绿洲-荒漠草地农业生态系统 157

7.4.2 链状山地-绿洲-荒漠型草地农业生态系统 161

7.5 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系统的生产潜力的讨论 164

7.5.1 草地农业系统增产潜力的一般原理 165

7.5.2 绿洲子系统内部优化结构的生产潜力 165

7.5.3 种植耐盐牧草——碱茅草改良盐渍化土地以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168

7.5.4 系统耦合所蕴藏的巨大生产潜力 170

7.5.5 系统相悖调控所蕴藏的生产潜力 174

7.5.6 农业生态生产力及其生产潜势 177

7.6 结束语 181